第二百一十九章 《层层转包》

A+A-

    因验收不合格,清远水利安装公司赵建国又想结算工程款。

    但袁尚华毫不让步,必须等到整改完毕才给结算。

    赵建国见袁尚华没有通融的余地,他只得悻悻地离开了老袁办公室。

    第二上午,老袁派人去污水河治理工地查看,不仅没能见到清远水利建设安装公司的任何整改施工人员,还从其他工地了解到,整个污水河治理工地上,根本就没听过什么清远水利建设安装公司这个单位,“可他们承揽的工程毕竟完工了,虽然质量不合格,那些活又是谁干的?”袁尚华感到很是不解。

    “听他们转承包给另一家施工单位了,工程就是二包单位具体施工的。”

    “哼!原来他们是如此操作的!”

    经过调查,袁尚华还发现赵建国的所谓清远水利建安公司,只不过是挂靠在另一家有资质的企业名下的皮包公司,整个清远水利建安公司,既无施工人员,又无施工设备。纯粹是一个靠倒工程,挣中间费的皮包公司。

    “这个赵建国,居然玩的全是空套白狼啊!”袁尚华愤愤地感叹道。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清远水利建安公司成立五六年以来,全靠倒承揽工程为生,尽管他把转工程所获差价的一半左右都给了为他承揽工程的中间人,但赵建国得到的收益,还是足以让他维持其公司的运转。

    由于跟老袁交涉无果,赵建国自然不敢面对工程的二承包商,所以,他想尽办法让对方展开工程整改施工。

    不整改合格,工程交不了工,工程款的结算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如果工程不能按时交工,依据当初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作为甲方的运通地产公司,还要追究清远水利建安公司的法律责任,这一点更为重要。

    虽然赵建国掌管的只是一家皮包公司,但合同规定的法律效力他是一清二楚的。

    考虑到这里,赵建国就头痛不已,他硬着头皮去跟二承包商见了一次面,央求对方尽快完成整改。

    “活我们可以去干,但购买建材和租赁施工具的资金谁来出?”

    二承包商又伸向他要钱了。

    “现在结不了工程款,我上哪儿弄钱?你们能不能再想办法借贷一部分?”赵建国实在无计可施,只好低三下四地求情道。

    “你可真会开玩笑!赵经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前面垫付的百分之十工程款,都是在私人那里借贷的,每付着利息呢,还让我们借贷,这个工程你还让不让我们挣点钱?”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在施工过程中,为什么要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如果不搞这一套,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现在把工程款结了,哪有这些烦心事儿啊!”赵建国辩解道。

    “你的倒轻巧,就你给我们这个价格,如果不来点虚的,要是处处都实打实的用料,我们就挣不到钱,赔本赚吆喝的事你会干吗?”对方根本就不买他的账。

    “那这样忽弄的结果是整改返工,看你们还挣不挣钱?”

    “你打住,别找借口了,就整改返工这件事,咱们先得把职责分清,我们干活,材料费得由你出,否则免谈。”

    “这,”赵建国一听气得一拍桌子道:

    “现在这种结果都是你们一造成的,跟我没有关系,凭什么让我出材料钱?”

    对方不甘示弱地回敬道:

    “你凭什么?凭你这个人太黑心!向我们转包工程,你拿大头,我们得到的仅是一部分,你吃肉,我们喝汤,就凭这个,材料钱就得由你出!”

    在这种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事情也没法再往下谈了。

    如果整改返工不能尽快落实,一旦到了交工期限,赵建国就得成为被告,到那时别结算工程款,如果运通地产追究他的法律责任,等待赵建国的,恐怕就是蹲监狱吃牢饭了。

    想到这里,赵建国突然清醒了许多,他认识到,这样僵持下去,对双方都没有一点好处,虽然他受到的损失更大,但对方也白干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于是,赵建国突然转变了话的语气道:“好吧,就按你们的意思,材料钱我来想办法,但你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把活干好,可千万别再出差错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忍,话容易,可整改返工需要的二百来万材料款,上哪儿想办法弄这笔钱呢?在走投无路之际的情况,赵建国再次想到了运通地产公司的袁尚华,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出来,老袁他是异想开,“我没见过你这样承揽活,做工程的!”

    “袁总,你现在啥都是道理,只要你预支给我二百万,让我跪下给你叩头,我都干。”

    “去你的吧!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以为这是孩子过家家呢,你把工程转包给二承包商,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导致工程不合格,我不罚你,已经对你仁至义尽了,还想预支工程款?简直就是开玩笑!”

    赵建国原本想自己解决问题,结果在老袁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到了这个时候,他只能寄希望于那位在城建局当副局长的“宋伟明”,他也顾不了在单位谈论私事的不好影响,赵建国直接来到宋伟明的办公室。

    哟!“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以前不是跟你过嘛,有事情回家谈,这里是工作单位,在办公室谈私事,让我的同事知道了,会给我造成不好的影响。”宋副局长没好气地责备道。

    赵建国立即转身把门轻轻地关上道:

    “咱们声一点,不让外人听见,不就没事了吗?”他拉把椅子在宋伟明的对面坐了下来。

    因为宋伟明是清远水利建安公司承揽这项工程的中间人,不用,工程款结算以后,赵建国肯定要给老宋一部分好处。虽然赵建国从内心也不愿到宋伟明的单位谈论这种事,但在目前这种紧要关头,在自己想不出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赵建国也只好厚着脸皮如此了。

    依目前的情况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赵建国压低嗓音,把目前面临的局面向宋伟明作了一次详细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