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殿解围

A+A-

    赵佖对这些大臣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赶紧声儿问赵佶,这个顾羡林是什么来头,怎么如此胆大?

    赵佶也是一头雾水,他也就听过这个桂州知州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可就是因为太刚正了,得罪了顶头上司,才被弄到桂州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当知州。跟发配了也差不了太多了。

    大殿中已经沸腾了,各位大臣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外国使节也都窃窃私语。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脸色也极为难看。

    唯独立在大殿中央的始作俑者一脸淡然。随你议论去吧,我自岿然不动。

    如此特立独行之人,赵佖也不免多看了他两眼。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站姿挺拔,目光炯炯,看起来年岁倒是不大。只是脸色稍显苍白,想是桂州之地确实生活艰难吧。

    “都别吵了!顾羡林,你,你……”皇帝气得直发抖,这顾羡林也太不像话了,此种场合,这种话,这不是明着朕这大宋皇帝的耳光吗?丢脸都丢到外国去了。

    皇帝当即就想让人把这不知轻重的顾羡林拖下去砍了。可就是再气,皇帝砍人也是要理由的,如今这档口也不是与他分辨的时候。正准备先给他治个失仪之罪,让人先把他拖出去。

    突然殿上又窜出一个人来,“陛下,据臣所知,顾大人所言句句属实。桂州之地确实是山地、丘陵居多,无法耕种。这也是桂州长久以来,百姓生活困苦之因由。顾大人也是为民请命,虽冲撞了陛下,但还望陛下谅解顾大人一片为民之心呐。”

    ‘这谁呀?真是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一个顾羡林还不够,又出来一个出头鸟。看来这个顾羡林是有垫背的陪他了。’赵佖不负责任的想,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继续埋头猛吃,嗯,这个桂花糕不错。

    “皇兄,皇兄,别吃了。”赵佶用手肘捅了捅赵佖。“嗯,干什么?”赵佖不耐烦的抬头看赵佶。顺着赵佶的目光,看向大殿。‘不是吧,老师?!’赵佖手里的桂花糕掉到了地上,这档口儿老师你出什么头啊!!!

    原来刚才出言为顾羡林情的出头鸟不是别人,正是苏轼苏东坡。赵佖不禁扶额,老师这个牛脾气呀!赵佖千算万算可怎么也想不到,苏轼竟然会在这时突然脑抽犯倔!

    这可怎么好,本算袖手旁观,全当看戏的。可现在老师已经被牵扯进去了,怎么也不能让老师平白受到牵连。多年来与老师朝夕相处,苏轼耿直的性格,广博的学识,高洁的气质,都让赵佖深深折服。

    如今这种情况,时机实在是不好,大殿上不只有文武百官,更有外国使节,而且今日皇帝还特地请了太皇太后、皇太后一起参加。老师和顾羡林在这个时候这些话,这不是让皇帝下不来台吗。

    就算皇帝老哥胸怀宽广,可这巴掌都啪啪的到脸上了,怎么也得顾及自己的脸面呐。要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这个事儿揭过去,实在是难了。

    赵佖急的满头是汗,看看赵佶,他也是皱着眉头,一筹莫展。这可怎么办,赵佖环顾大殿,突然想起上次皇帝老哥去闻是斋找茬儿,不是,是考校弟弟们的功课……

    皇帝赵煦年纪最大,早就出师了,不用去闻是斋听讲了。但是不知是赵煦想过过当哥哥的瘾,没事儿损损弟弟,找找成就感还是怎么的,有事儿没事儿就往闻是斋跑,美其名曰考校功课。每次都得找找茬儿,两个弟弟,才算过瘾。幼稚!

    上次赵煦过去时,正赶上李大人在教大家画山水画儿。

    别人画的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石体坚疑、杂木丰茂,错落有致,唯独赵佖画的是一个土堆上再堆一个土堆,坑坑洼洼。赵煦还一脸严肃的批评赵佖,“你这哪儿是画山啊?朕看画的活像大庆殿门口的台阶,一阶一阶的。”

    弄的赵佖被大家好一通嘲笑,当时还不服气的想:‘你懂什么,我画的是梯田行不行啊,少见多怪。’

    ‘对,就是梯田!’赵佖眼前一亮。见皇帝老哥刚要张嘴话。赶紧起身:“顾大人这话的可不对啦,皇兄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治理桂州之法,殚精竭虑,终于想得一法,正要告知大人您呢。”

    ‘朕什么时候想过治理桂州,桂州啥样朕都不知道,你知道?’赵煦用眼神询问赵佖。

    ‘皇兄您就瞧好儿吧。’赵佖朝赵煦眨眼。

    大殿上面南而坐的只有皇帝、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故而赵佖的表情也只有这三位看得到。三位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对视一眼,都没做声,且看看吧。

    “来惭愧,上次本殿画了幅山水画儿,嗯,没画好,把山都画的一阶一阶的。皇兄却觉得此法或许可以用来解决桂州缺少耕地的现状。正准备跟大人深入探讨一下,谁想到大人这么着急。”

    赵佖一边儿还一边儿用手比划着,“就像这样,桂州之地多丘陵,地势多不平整,但山坡也不是太高,一般都比较缓,是吧?”

    “是的,是的,请殿下继续。”别人都一头雾水,倒是顾羡林听出了点儿门道儿,期盼赵佖继续往下。

    “就是把这些山坡儿都平整成一阶一阶的,就像台阶似的,然后……”“然后在这一阶一阶的平地儿上种地!哎呀,太好啦,我咋没想到呢。”顾羡林激动了,也顾不上文雅了,官话也不了,直接来大白话儿了。

    “咳,咳”赵佖假咳两声儿,继续:“顾大人莫要太激动了,还不感谢皇兄为你想出如此好的主意?”着,还拿眼神儿瞟了瞟他。

    这顾羡林再愣也是在官场了几年滚儿的。其实他刚刚出那些话也是一时意气,这话完了也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谁成想,还有救场的,还不赶紧找个台阶儿下。

    “圣上英明,臣愚钝,目光短浅,不懂陛下爱民之心。臣代桂州百姓,谢皇上为桂州百姓谋此一劳永逸之法!”顾羡林是当殿又叩又拜,感激涕零。

    大理使节也激动了,跳了出来:“陛下真乃神人也,我国与桂州相邻,百姓也多受此苦,如有此法,当真是救国救民呐。”

    “臣以为此法可行,陛下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户部尚书紧跟着出列。

    “陛下雄才大略、爱民如子,臣等拜服!”一众大臣也跟着出来拍马屁。

    “嗯,众位臣工莫要激动,朕乃天子,天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朕也只是尽己所能罢了。”皇帝赵煦被一众大臣、使节拍马屁拍的通体舒泰,心都飘飘然了。哪儿还记得起来顾羡林之前的大巴掌啊。

    “嗯,这个事情就由户部尚书和顾爱卿共同商讨吧,拟定好具体实施方法再报与朕看。”皇帝大手一挥,此事就此落定。

    顾羡林一抹头上汗水,‘有惊无险,有惊无险!’偷偷抬头瞅了瞅恩人赵佖,人家正在吃桂花糕。

    ‘嗯,刚才掉了半块儿,可惜了。’赵佖并没有抬头,他可不知这日后权倾朝野的顾大人此时正看着自己。不过顾羡林倒是把赵佖的模样儿深深的印在了脑袋里。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是极为高兴,皇帝如此勤政爱民,这可是好事儿呢。彼此对视一眼,再看向皇帝,均露出满意赞许之色。

    赵煦接收到这二位的赞赏,那心里更是叫一个乐呀。想他登基八年,因为刚登基时年纪太,一直都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把持朝政,大事儿都是这二位做主,自己还从来没这么露过脸呢。

    赵煦看了一眼仍然低头猛吃的赵佖:“嗯,别看九儿平时干啥啥不中,吃啥啥没够儿,关键时刻还是挺长脸的,皇兄决定奖励你个好媳妇儿。”

    殿上一众大臣也都在观察赵佖,这九殿下平时闷声不响的,也没听有啥出奇的,听时候脑子还不大好使。不过,传闻不足信啊,如今看来这位殿下着实不错,长相也好,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好个翩翩少年郎啊。

    九殿下不是马上满十五了吗,听太皇太后有意要让他出宫建府了,看如今情况,以后怎么也得是个亲王啊。那选妃估计也就快啦……不少家里有适龄姐的都开始起了算盘。

    ‘如此看来,这九殿下还当真是深藏不露啊。’苏轼看向赵佖,目光中露出了然的神色。‘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呐,老师我还真是自愧不如啊。’

    赵佖看向苏轼:‘老师你能不惹事儿吗?你还想被外放咋地?’

    苏轼:‘一时冲动,一时冲动……你吃的这个桂花糕不错,老师也尝尝。’低头夹起一块儿桂花糕,慢条斯理的品尝……

    ‘这下热闹了,老师肯定更怀疑你了,原来老师就重点观察你来着。’赵佶望向赵佖,无声的用眼神交流着。

    ‘随便,老子不怕,反正我都不傻了,老师是冲动点儿,但他又不是三姑六婆,又不大嘴巴,怕他作甚。’赵佖一边啃糕,一边儿抽空回了赵佶一眼,还用手比了个大嘴巴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