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A+A-

    贾雨村端着茶盏,抬眼往薛蟠脸上一扫,眼神似笑非笑。

    以贾雨村观言察色的本领,薛蟠的这点心思几乎是无所遁形。

    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但娶了宝钗以后,薛家人他不得不看管着,尤其是薛蟠,要是他再闯出什么祸,兴许就会连累到自己。

    他不想帮这个忙也不行啊,薛蟠看人哪有什么眼光,被人奉承两句就找不着北,万一请回来只会拍马屁却没真本事的伙计,把铺子弄得一团糟,还得他来收拾善后,不如从一开始就掐断这种可能性。

    再者,只请两个伙计也是他故意的,就怕薛蟠太闲,又把以前那些不正经的爱好重新捡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拴在铺子里。

    “有了铺子,你就好好干,总强过在家里无所事事,这样岳母和宝钗也就放心了。”

    “是是。”形势比人强,薛蟠把头点的像鸡啄米,一脸乖巧,“我都听妹夫的。”

    贾雨村不忍再看,借着喝茶的动作把喉咙里的笑意咽进肚子里。

    贾家人来得很早,薛家人热情招待,好茶瓜果点心样样不缺,了一阵子话,离开席还有些时辰,宝钗起身要去更衣,薛氏以为她在屋里坐闷了,便对宝钗:“我在西厢给你留了间房,你快去看一看,要是哪里不合适,回头我好改。”

    宝钗有些吃惊,转念一想,又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这里是自己的娘家,房子也是自己出钱买的,二进的院很宽敞,房屋有十几间,留一间给自己也是应该的。

    “让娘费心了。”谢过薛氏,宝钗担心范娇杏坐得闷,便邀请道,“姐姐,要不要出去转一转?”

    范娇杏才不稀罕在薛家转呢,她正窝着一肚子火气,闻言强颜欢笑道:“妹妹你自己去吧,外头冷,我宁愿在屋里坐着。”

    宝钗没有强求,领着莺儿出去了。

    先去更衣,然后在前后院各处逛了逛,正想去西厢看看自己的屋子,贾雨村出来了。

    “老爷怎么出来了?哥哥呢?”宝钗往他身后看,没看到薛蟠的影子。

    “我就随便走一走,不用大舅哥陪。”贾雨村笑了笑。

    让一肚子草包的薛蟠陪着满腹诗书才华的贾雨村话,确实是在互相伤害,宝钗眨眨眼:“我正要去看看娘留给我的屋子,老爷要不要一起来?”

    “也好。”贾雨村神色冷静,脚下却移动得很快。

    看得出来,这间屋子薛氏是费了心的,各种该有的家具都有,床上铺得整整齐齐,梳妆台上甚至还摆放着全新的胭脂水粉。

    宝钗看了一圈,叹气道:“我又住不了几日,何必浪费银子。”

    “这是岳母的心意。”贾雨村拉开椅子,在桌前坐下来。

    莺儿见状,赶紧出去泡茶。

    宝钗在屋里四处闲逛,这里摸摸,那里瞧瞧,贾雨村见莺儿走了,屋里没了旁人,于是起身踱步到床前,按了按床铺试褥子的厚度,招手对宝钗:“你过来。”

    床,贾雨村,这两样东西结合到一起就会让宝钗产生很不美好的联想。

    她皱着眉,瞪了他一眼:“你正经些,这是在我娘家呢。”

    贾雨村浓眉微挑,一本正经地:“我哪里不正经了?你就会瞎想,我只是叫你过来试一试,这床铺得挺软和。”

    宝钗没想到他还能出这种正当理由,不管是真是假,她都不算过去,催促道:“看也看过了,我们走吧?一会儿就该摆席面了。”

    “嗯。”贾雨村应了,毕竟是在薛家,他哪里会真的闹她呢?

    吃过酒席,贾家人就要起身告辞,薛蟠这个大傻子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

    他害怕同贾雨村话,又唯恐冷落了对方,只能拿出当年喝花酒的气势,一杯接一杯地劝酒。

    贾雨村的酒量还不错,这都是常年交际应酬练出来的。而薛蟠在牢里关了一年,他没有及时认清自己早已降到最低的酒量,还不到十杯,就先把自己给喝趴下了,被香菱和丫头扶着送回房休息。

    临走前,贾雨村很不好意思地对薛氏:“都怪我,要不然大舅哥也不会醉成这样,只怕夜里他还有得难受呢,要劳烦岳母照料他了。”

    “哎,这哪能怪你呢。”薛氏笑眯眯的,看待贾雨村如同自己的儿子,眼里都是慈爱,“他不会话,行事又鲁莽,我还怕招呼不周呢,你们多担待些。”

    范娇杏看男人的眼光很高,有了贾雨村这个珠玉在前,自然瞧不上薛蟠这样的粗人,更何况他还是宝钗的哥哥。

    闻言,范娇杏低着头,在心里把薛蟠嘲笑了一番。

    宋老太太乐呵呵道:“亲家太太别送了,我们这就走了,你们有空了就过来玩,我在家里等着你。”

    “会去的。”薛氏应道。

    薛氏和香菱一直把人送到大门口,薛氏拉着宝钗的手,舍不得松开。

    她就这么一个女儿,虽然嫁了两次,可是之前都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猛然间分开,自然不习惯。

    要上轿了,宝钗捏捏薛氏的手心,笑着安慰她:“娘,两家离得又不远,没准过几天我就回来看你们了。哥哥喝醉了,你快回去照顾他,免得他吐了都没人知道。”

    提起儿子,薛氏赶紧收起难过的情绪,点头应了,看着几顶轿子走远才转身回去。

    ……

    万寿节前,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大皇子朱幽与外邦人交易兵器,被捉了个现行。

    起这件事,大皇子那一派系的人真是跌足长叹,悔恨不已。

    那么多人劝他不用亲自出面,只等着收银子就好,偏偏他就是听不进去,一意孤行,仿佛迟一步摸到钱箱子里面的钱就会少了一部份似的。

    恰好最能揣摩他的心思、最会哄得他回心转意的秦与川又因病在家窝着,朱幽就这么固执地去了,然后就被皇上派来的禁卫军当场给逮住了。

    在这件事里头,四皇子朱瑜并未出面,而是通过钱清安的岳父右副都御史房兴文,他写了一份奏折,直接面呈皇帝。

    皇上大惊,之后大怒。

    房兴文是块硬骨头,办起公事六亲不认,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被他怼过,皇上对他的折子自然是万分看重,当下便派了禁卫军出去。

    朱幽被押送进宫,在皇上面前哭得涕泪横流,先是死不认罪,过后又辩解自己是被人哄骗了,肥肥胖胖的身子软成一滩,就像是加多了水的面团。

    皇上不想看见他,疾言厉色地训了一通,然后剥夺他的皇子身份,贬为庶民。

    皇后收到消息,过来求了一次,见皇上态度坚决,也就没再什么。

    皇后没有自己的孩子,尽管收养了朱幽,可是实话,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在母爱上头总是欠缺了几分。

    况且以朱幽这样的糊涂性子,就算费尽千辛万苦捧他上位,自己这个太后只怕也坐不安稳。

    不管哪位皇子得继大统,她都将是太后,她又不贪图权势,何必为了别人的不争气的儿子巴心巴肺呢?

    随着朱幽的落败,朱溶的皇子府热闹非凡,门庭若市,大家争着抢着奉献自己的忠心,就连皇上知道了也不禁“动容”。

    “他是贤王,那朕又是什么?”皇上面容抽动,眉眼间俱是戾气,“若是不将他封为太子,岂不是显得朕不贤明?”

    一旁伺候的李公公赶紧跪下来:“皇上息怒,这天底下最圣明的除了皇上您,还能有谁呢?”

    “大怒伤肝,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啊。”着,李公公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心翼翼道,“前两日四皇子送来一本亲笔抄写的佛经,皇上要不要看一看?千万别气坏了身子,皇子们不知怎么心疼呢。”

    皇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等情绪平复后,露出一个微微的笑意:“你的对,朕是该好好保重,拿过来朕瞧瞧。”

    李公公起身,找到匣子捧给皇上,皇上把佛经取出来,只随便翻了两页,状似无意般地:“朕老了,就盼着儿孙绕膝,朕有多少年没见过四皇子了?你派人去一趟,就朕想他了,让他进宫请安。”

    如今的现状是几乎大半朝的官员都拥簇朱溶,皇上感觉自己的皇位快要坐不稳了,至于三皇子朱景,性格过于软弱,属于扶都扶不起来的阿斗,想让他与二皇子擂台,那基本是肉包子狗,有去无回。

    皇上在心里叹气,昏暗的眼珠里一片阴沉,长成的皇子里就只剩下四皇子了,不管能力如何,得先把他拉出来遛一遛。

    贾家,宝钗得知朱幽倒霉,再也翻不起浪花了,她感觉天都晴了,空气也更加清新了,欢天喜地地吩咐莺儿:“拿银子去买坛好酒来,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是该高兴高兴。”莺儿重重点头,取了银子跑去前院托双寿帮忙买坛上等果子酒。

    莺儿给的银子多,双寿又实诚,买回来一大坛内造果子酒,看起来足足有五斤的样子。

    宝钗震惊了:“怎么买这么大坛?这如何喝得完。你去找东西分出两份,给老太太和姐姐那里各送一份去。”

    莺儿又跑去厨房,取了装酒的一斤大的壶,两只壶装得满满的,和红锦一人一壶送去正院和东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