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东坡肉故事

A+A-

    沈豪清了清嗓子:“那我就告诉你们,这个还是当时师父亲口给我的,所以自己这个肉来时,我自己都感觉到非常的亲切,而且从把我养大的师父也非常喜欢一边喝着酒一边大口吃这肉。”

    一听到沈豪要讲故事,谌艳和冯秀秀都安静了下来。

    “咳咳,话这东坡肉啊,是宋神宗熙宁十年间,苏东坡当时赴任徐州知州。但是黄河因为细雨连绵的影响下,水位暴涨,在七月七日时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了,凶猛的洪水滚滚涌出黄河,到八月二十一日的时候,那洪水围困住距离黄河决口处比较近的徐州,据当时的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东坡以身抗击洪水,亲自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插秧御洪,可是连续经过大概七十多天的昼夜奋战,才终于保住了徐州这座经济大城。”沈豪完安之后,顿了一顿喝了一口茶,觉得这茶非常清香宜人,里边竟有一种淡淡的茉莉花味。

    “古代的人当时好累呦,泄洪固堤的事情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呀?”冯秀秀好奇的道。

    “那是当然了,当初要没有什么挖掘之类的,生在这个社会你就知足。”然后沈豪继续道:“当时的全城百姓当然开心的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刚刚赴任的官员有方,并且可以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所以纷纷回家杀猪宰羊,担酒携菜的上府去慰劳,而苏轼推辞不掉,便收下那些猪肉,然后亲自指点家人用当时流传的方法,制成这东坡肉,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们。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所以都一致称他为回赠肉。”

    “噢。原来回赠肉是这个意思呀,我以为是回族人不能吃的肉呢。”冯秀秀道。

    沈豪笑了笑,道:“你个调皮,想象能力怎么这么丰富呢!不过回族人当然不能吃这个肉的,毕竟他们可不吃猪肉。”

    那冯秀秀又夹了一块肉,然后:“幸好我不是回族人,要不然我怎么能有幸吃到这肉呢,真是太好吃了。”

    “咳咳,秀秀你淘气,你别老是插嘴,我还没有讲完呢。”沈豪又道:“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下来,并成徐州传统名菜。然后在元丰三年间,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隐居起来,然后用隐居的地号作为自己的称号,所以起名为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烹饪这肉并将经验写入一首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东坡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还并没有多大名气。”

    “这么好吃的肉当时都没有什么名气,那现在这肉好像都没有出名,唉,真是被埋没了。”谌艳听了沈豪了这么多之后,叹了一口气道:“现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好东西也不多了,许多文化和老祖宗们留下来的遗产,正在一点一点的从我们国家消失着,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着于去保护这些古代的遗产,但是奈何现在走私贩卖,还有外国剽窃中国的文化都是太多太多了,这方面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城,有时间我也要跟着你学学这些做菜的艺啊!”

    沈豪点了点头,露出狡诈的一笑道:“嗯,的确如此,谌艳,你能想到这里,觉悟也是很高的呀,不愧是个受过警校教育的警察,所以快快乖乖的交五百块钱拜师费呀,然后师父就勉强收了你啦。”

    谌艳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沈豪挠了挠头,突然一本正经的又道:“不过你有一点地方错了,就是这肉现在已经广为流传了,哪有你的这么没有名气,只是它变了一个名字而已,它现在叫做红烧肉。”

    “红烧肉?原来,这就是最为简单的红烧肉呀,我也会做呀,可是沈大哥,我怎么做不到这么好吃?”冯秀秀惊讶的问道。

    “当然,老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技艺总是会有一些秘而不传的诀窍在里面的,放心,一会儿我自会把它的做法告诉你的,对我秀秀妹妹,可不收费。”沈豪完专门看了一下谌艳。

    没有想到这妮子并没有他想象中跳脚的样子,而是若有所思的问道:

    “既然你刚才道,它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经过了什么事迹才变得广为流传的名声大噪的呢?咱也学习学习,可能以后拯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好让一些比较冷门,众人所不知道的文化艺也跟着流传下去。”

    沈豪装作在想什么事情的样子。

    “快呀,你想什么呢?”谌艳着急的问道。

    沈豪笑了笑道:“怎么,还听上瘾了呐?我在想,要不要收个听书费什么的。”

    谌艳脸上一红,不知怎么的,这沈豪回到家里之后可能是因为太兴奋的原因,着实变得太讨厌了,老是你自己开这种玩笑,顿时就忍不了了,上去就是一顿粉拳。

    沈豪一边笑着一边躲着谌艳的粉拳,感受着佳肴美人的双重爽感,不由得醉上心来,喝的是茶,都感觉如美酒一样甘爽。

    “好啦,好啦,沈大哥,你就别开谌艳姐的玩笑了,快,当时是怎么出名的呀?”冯秀秀也问道,她觉得谌艳很想知道的样子所以便帮着谌艳问问。

    沈豪淡淡的饮了一口茶,清了清嗓,整了整衣冠,活脱脱的化身为一个书人的样子,道:“它当年名声大噪的方法,就是现在所谓的名人效应,其中缘由,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

    “应该是宋哲宗元佑年间,苏轼来到阔别已有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而当时的浙西一带大雨不止,所以太湖泛滥开来,庄稼大片被淹,不过幸好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所以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冯秀秀若有所思的道:“沈豪哥,怎么又是洪水呀,看来这苏轼”

    “洪水过后,他又组织民工们一起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换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所以当时的人都夸赞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然后百姓们都听他在徐州黄州的时候,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之时,大家就纷纷抬猪担酒过来给他拜年。”

    沈豪喝了一口茶,闭着眼睛感受这茉莉花茶的清香,然后慢慢咽下润了润喉,继续道。

    “然而苏轼收到了这么多肉后,自己又吃不完,而且这位贤明廉洁的父母官也觉得当时疏浚西湖又不光他一个人的功劳,所以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一起吃,大家吃后感觉特别好吃,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从此东坡肉的做法便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不过有些不知道这个典故的人,就没有把它叫做东坡肉,而是看它的酱色红红的,有时用文火烧制出来,所以唤做了所有人更容易接受一点名字,红烧肉。”

    沈豪完之后,对着谌艳道:“所以,如果中国的那些名人艺人,他们用心去学习一些中国极为珍贵而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然后没事儿发个朋友圈晒一晒,我想这些艺也会迅速的被那些粉丝们所知晓,到时候便可以真正的做到,从全国范围内众所周知。所以苏轼的做法,其实用在今天还是可行的。”

    “嗯,只是现在这个社会如此的物欲横流,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估计很少会有人静下心来专注去做这样的事。”谌艳一个忧国忧民的神情道。

    沈豪听了之后笑着道:“那岂不是简单,待到以后哥哥自己出了名,我就把你这个宏远给你实现它。”

    谌艳白了一眼沈豪,然后道:“切,就凭你,我看能出个臭名还差不多,只是不知道臭名昭著的话这样做还有效果么,嗯?”

    沈豪也不与谌艳计较,这是自信的道:“前几天我上的报纸电视还少吗,现在至少也是有名气的人好不好!”

    “是是是,你出名你出名,每次都差点把命丢在外边才出的名,真怕哪一天我不救你,你就死了”谌艳笑了笑道。

    “额要救也是我救你好不好,哼哼”

    “好啦,沈大哥,谌艳姐,你们快点好好吃菜,别吵啦。不过,沈大哥呀,我可真不知道你菜做得这么好呢,真是深藏不露啊。”冯秀秀道。

    沈豪看到冯秀秀满嘴油光,看来吃的挺g,便道:“以前都是你做给我吃嘛,所以我就懒得再去做饭嘛,其实你沈大哥会的东西还多着呢。”

    “沈大哥,我好喜欢你啊,现在我更不想让你走了,想你天天在我身边给我做饭吃。”冯秀秀忽然娇声道。

    谌艳听了一愣,然后又笑了笑,装作没有听到的样子继续夹着菜。

    沈豪听到笑了笑:“乖秀秀,是这么,不过你沈大哥也应该有工作不是,以后我闲下来的时候当然会好好陪你啦。”

    “嗯,要话算数哦。”冯秀秀道。

    “那是当然,你见沈大哥什么时候话不算数啦。”沈豪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