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chapter17
润玉本欲是将邝露送的红线还回姻缘府的,他到姻缘府时,一个仙侍都没见到,忽的,观尘镜亮了。
润玉其实对这些是不感兴趣的,可镜中人分明旭凤和锦觅,没想到旭凤也下凡了,而且还和锦觅又一次产生了纠葛。
他从头看过去,指节作响,眸光阴沉。旭凤,这么多年我不争不抢,伏低做地过日子,你什么都有了,为何连我的未婚妻都要抢?你到底还知不知道锦觅是你兄长的未婚妻?
月下仙人从太巳仙人寿宴吃了几杯酒回来,哼着曲心情正美滋滋的,一瞧见润玉的背影,又吓得跑了出去。这匾额也没错啊,姻缘府,他还以为是他喝醉酒走到润玉的璇玑宫去了。
“大侄子一向守得清寒,怎么今日也耐不住寂寞到叔父这儿来了,莫不是来向叔父我讨红线的。”
润玉面色难看:“润玉是来还红线的,邝露年幼不知事,乱要红线,是润玉管教无方,还请叔父见谅。”
“哎呀,一条红线而已,你留着玩,中意谁就拴一个回来。”
“叔父又在取笑人了,试问这偌大天界还有谁不知道润玉心意?”
月下仙人接过红线,看了一眼观尘镜,懊恼的拍了拍头,怪不得润玉刚才那眼神凉飕飕的,现在想起来,他还觉得贼吓人的。
润玉思来想去,他还是得下凡一趟,从前他以元神入梦陪伴锦觅存在,可是现在他若真的还不出现,只怕这未婚妻也要成别人的了。他可以不争不抢,把所有的东西都让给旭凤,可是唯独这妻子,不可以!
下界之前,他又去了趟花界,向长芳主和水神了下这个事。长芳主苦口婆心的对他了一番似是而非的话,润玉一下子听出了不对劲的地方。听长芳主的意思,无论他如何真心相待,锦觅都不可能给他一丝一毫的回应,他注定只能做无用功。
他却是不懂了:“长芳主对锦觅缘何有此悲观一?”
长芳主叹了口气:“锦觅这孩子本性良善,奈何自幼凉薄寡情,这世间无一人能入她眼,更遑论入她心间。”
“神却以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嘴上这样,但是润玉心中却隐隐有了别样的猜测。锦觅无论如何看起来也不是凉薄寡情的人,是人总有感情,而长芳主却笃定锦觅不会给他回应,莫不是在暗示什么?
私自下凡,有违天规,只是润玉怕,再晚他就会失去锦觅这个未婚妻了,他不能失去这个依仗,也不能不争不抢到连未婚妻都被人夺走的地步。
水神对润玉的好感越来越深,看润玉这样执着,只能让他万事心。
润玉想起清冰,颇有些担心,
花界没有人,洛湘府中也没人在,到底跑哪里去了。明明当时清冰好让他陪他下凡,可是他没踪没影的,只传了讯他有要事要办,只能爽约。
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冰居然会爽他的约了?好像是从他和锦觅的婚事定下来时起吧,他就没有想时候那么黏他了,而且好像在慢慢疏远他,难不成清冰真的因为他算计了锦觅之事而心怀不悦。
不会,清冰了不会就不会,他何时骗过他呢?
这么多年,他是清冰最依赖的兄长;而清冰,则是他最疼爱的弟弟,他们之间,更胜亲生骨肉。
润玉第一次在锦觅面前现身,可怕锦觅吓坏了,从前她只在梦里见过润玉,没想到这一回是见到真人了!
可没激动死锦觅。
而清冰,自那日在天界撞见邝露表白后,就一直跟在彦佑身后,彦佑那是不堪其烦。
干娘让他去寻灭灵箭,让他去杀了旭凤,可是这位祖宗一直跟着他,他又不能将干娘暴露出来,怎么完成干娘交代的大事啊?又不能,毕竟是水神仙上的儿子,更何况,这位少神出了名的天资绝然,只怕起来他也落不到好。
真是烦死蛇了!
“我祖宗,您好歹是位上仙,怎么日日这么清闲,一心盯着我?”彦佑作惊恐状,环抱住自己:“莫不是您看上了我,这,这可不行,我可没有断袖之癖,你啊还是放过我吧!”
清冰白了彦佑一眼,将手中棋子捏碎,以极快的速度扑向彦佑。彦佑躲闪不及,左眼硬生生挨了一拳,天哪,他的脸啊!人不脸没听过啊!
“要是从你嘴里再让我听到类似的话,本少神想你保证,到时候遭殃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的命。”清冰徒然生出怒火,叫彦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鼠仙之所图,他大概能猜出九分,可是他却不知道为何彦佑会和鼠仙掺和在一起,难道彦佑也对天后那个老女人心怀怨恨?
那日鼠仙在九霄云殿所之话,虽然被天帝压了下来,可是他费了些心思也总算问了出来。笠泽簌离,这正是令天帝恼羞成怒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名字鼠仙才会被天帝直接击杀。簌离,一个藏在悠远时光几欲快要被所有人淡忘的名字,却再被提起,这背后之人到底要搅弄多少风云?
鼠仙是父神的棋友,在洛湘府,他时常见到他。他不知道父神怎么想的,可是父神一定是知道些什么的,而天帝同先花神的纠葛情仇,只怕这位鼠仙一定拉拢过父神。父神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超然物外,遁居世外,不会和鼠仙所谋之事牵扯在一起。
鼠仙已死,按理来彦佑失去了主心骨,可观他一举一动分明还有人指使,鼠仙只是其中一环,背后必定还有主谋。这个人,一定非常熟悉当年的所有事,可是到底是谁?清冰却猜不出来。此人处处针对的是天后还有火神,足见是对天后恨之入骨,这样的人又到底会是谁呢?
清冰隐隐有个猜测,可是他曾亲眼看着那个人死去,又怎么会是她?
彦佑看似纨绔,可是话里话外全是警惕,丝毫让他探查不出与背后之人有关的线索,他只能先跟着,他就不信,找不到蛛丝马迹。
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业障积多了,终有一日会被业火所焚。可无论如何,逝者已矣,这桩往事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被提起,现在它只会伤害到不应该被伤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