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旧人(一)
清凉宫。
日影斜斜, 象纱风透;一道瑞气慢笼细仗,真珠帘前的宫女轻垂脖颈,双飐微颤,如敛翠蝉。年轻的帝王坐在桌案前,正执笔批阅奏折。
他虽提着笔,面庞却有些出神,笔尖上沾的墨汁早已滴落在奏折上,晕开了一团墨迹。
倏忽间,外头传来了王六求见的声音。李延棠搁了笔, 传他进来。王六福了一礼,低着身子跨进来,恭声道:“陛下, 郎将已启程了。”
李延棠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王六见他并未有多少诧异之色, 心底竟悄悄浮起一丝不忍来:想陛下坐享江山,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可偏偏却要送心上人儿离开京城, 真是委屈得很。若是别的帝王,只怕是用锁链囚了,都要把人留下来。
于是,王六碎着脚步到李延棠脚边,悄声道:“陛下, 若是想要喊郎将回来,如今尚且来得及。”
李延棠闻言,却摇了摇头, 道:“罢了。”
王六于心不忍,又道:“陛下当真舍得郎将回北关去?”
“……”李延棠安静一阵子,眸光微动,淡淡道,“她若要回去,朕是拦不住的。”
“怎会拦不住呢?”王六一副着急模样,“您是天子,是一国之君,这天下,又有谁敢不听您的呢?”A_C_T_D_D_J_Z_L
“朕可以留住她的人,但留不住她的心。”李延棠漫声答道,“更何况,朕若当真敬她,便该令她去做想做的事儿。六子,这你定然不懂。”
王六有些懵了,道:“这……陛下的,奴倒是有一点点儿明白了。奴才上头有个姐姐,出嫁时嫁的远;娘虽舍不得,望着姐姐能常伴身边,可为了姐姐出嫁后的日子能过的好些,便也咬咬牙答应了。”
“虽不那么相同,但也是这个道理。”李延棠笑了起来,“郎将愿为朕舍弃故乡,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朕已是心满意足了。”
王六在心底叹息了一声,又道:“陛下不如去送送郎将?”
“不送了罢,又不是只见这一面。朕定不会叫这仗的太久,必让她早些回京城来。”李延棠道,“现在去见她,唯恐平添不舍,耽误了行程。”
王六又劝道:“只远远相送一眼,并不耽误。”
王六一番劝,叫李延棠动了心。他着实有些不舍江月心,便带了王六,一道出了清凉宫,要到长安门的城门上去。只要在长安门的门上,便能将里里外外出宫的人尽数收入眼中。
他坐了软轿,朝长安门行去了。轿子一路颠簸,路途行了大半,忽听得外头王六道:“陛下,郎将在前头呢!”
李延棠微惊,连忙撩了轿帘,却见得长安门前停了一匹马,有个女子正牵着马立着——在这宫城里,敢冒着禁规牵马行走的,也只有手握圣上令牌的江月心了。
只听远远传来江月心的笑声,她道:“我就知道阿延舍不得我,以是特地在此处等候。”
待更近了些,李延棠便瞧见她笑靥轻扬的飒爽模样。她身后是朱墙琉瓦、赤金一片,甚为辉煌鲜艳;可她落在这般宏大的景象里,却一点儿都不显得渺,反而叫李延棠眼里只能瞧见她一个人。
李延棠下了轿子,慢慢步近她,道:“郎将,朕……送送你。”
江月心挠了挠头,干巴巴道:“阿延,你一站在这儿,我便有些舍不得去北关了。”顿了顿,她一副纠结样子,道,“但国事轻重,我还是分得清的。如今不破关告急,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去。”
李延棠点了头。
她侧身,摸了摸身旁的骏马,这匹马一身枣红,四肢健美、头颅高扬,浑身的线条流畅利索,鬃毛油亮,乃是一片难寻的宝马。这马也似是有灵性一般,见新主人抚摸自己,便轻轻地扬了扬蹄子。
“这马甚好,可有名字?”江月心问道。
“没有的。郎将若乐意,自己取一个便是。”李延棠答道。
“那便叫‘当归’吧。”她笑了起来,“虽是药名,却也应景。”
罢,她便以利落之姿翻身骑上了马,手扯缰绳,大声道:“阿延,你在这儿等我,我定会早些回来与你完婚的!”
一旁的王六听了,面色古怪。
郎将这话,怎么像是那些辞别未婚妻子、上京赶考的穷书生呢?接下来的剧本,是不是陈世美上京中榜,抛弃妻子,做了驸马爷……呸呸呸呸。
王六还在胡思乱想着,那头的江月心已经上了马,一夹马腹,朝着宫门外去了。她手持令牌,守门的军士见了,便立即开门放行。她一骑绝尘,很快便畅通无阻地穿过宫门。那三道相继开的大门重重叠叠,她的身影便化为了一道渐远的墨点儿。
李延棠见她离去,便收敛了笑容,自言自语道:“这场仗……绝不可的太久。顾镜啊顾镜,望你是个有悯恤之心的人……”
***
三日后,不破关城。
天将破晓,夜色依旧凝着。墨色最薄处,隐约露出一道淡淡的白。
不破关城的城门上,守着数列巡逻士兵。因连日作战,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各个皆是有气无力模样。弓手们依着墙头,四仰八叉地或坐、或躺着,焦油、血腥与腐臭味,弥散在每一个人的鼻尖。
自霍天正失踪、鹤望原失守后,这不破关的守军便整日绷紧了弦,一夜、一夜地不曾合眼,如今已是强弩之末。
虽江家兄妹已在回城的路上,但他们却依旧不能起精神来,连守将赵祥都疲惫无比,只能勉强撑着。
城门上的火光抖了抖,白天快要来了。
当守城的士兵了个呵欠,以为又平安熬过一夜时,城门下忽有了一阵诡谲的响动——倏忽间,城门下亮起了一片火光,嘈杂的呼喊声一片炸开。定睛一看,竟是一列隐匿在夜色之中的大燕军士扬旗呐喊、击鼓攻城。
带着火星的箭矢射上了城门,随着光渐渐从云间洒落,整座不破关城门也醒了过来,昏昏欲睡、正是松懈之时的军士,手忙脚乱地抵御起敌人又一波的进攻。
然而,这般的抵御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谁都知道,如今不过是强撑着罢了——魏池镜曾潜身不破关数年,对这不破关的每一寸弱处都了若指掌。守军易换,可这城池却是短时间内无法大动。在魏池镜的一番猛攻下,不破关已是飘摇欲坠。
呐喊厮杀声回荡在城门之上。
激战持续了一个余时辰,不破关城上的守军死伤殆尽。这一回的大燕国本就来势汹汹,天恭军队在鹤望原附近与其交战时,便已损失了无数人马;更别提为平定淮南王之乱,部分军士被远调南下。
日头渐高,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不破关城那厚重、古旧的城门,竟被大燕以八根巨木撞开。无数敌军趁机呐喊着,朝那微开的城门里拥挤了过去。这一涌入,便像是一把利刃划过一块绷紧的布,叫那守军尽数崩溃了。
赵祥并无霍天正那般的雄才大略,情急之下,只能命部将上前迎战,务必不能让大燕人得到这座关城。
然,赵祥的才能终究有限。至入夜时,不破关城已被占去了四分之一,两军在街巷里殊死搏斗,狭街道上横尸满布;连那昔日辉煌无比的霍府,都被大燕人占了去。
夜色降临,大燕人渐渐停下了攻势。
被占用的霍府之中,一片鸡飞狗跳。来不及逃走的人被驱赶至一角,瑟瑟发抖地站在花廊下。花廊下的金笼子笼门大开,里头养着的金刚鹦鹉早已飞走。满地凌乱狼藉,血迹四处飞溅,一群五大三粗的大燕军士板着面孔,如泰山一般守在门前。
其中一个领头的军士道:“霍夫人何在?”
瑟瑟发抖的仆妇、丫鬟们皆不出声,却有一个妇人自顾自步了出来。她身着锦衣华服,髻压金钗,满面整肃,端庄不可方物,正是霍夫人。
“尔等何事?”她在这群大燕人面前站定,丝毫不显露怯色,仿佛对着的依旧是自己的仆从。
那大燕人道:“我们五殿下想见你,问问不破关的事儿。”
霍夫人冷笑了一下,道:“我虽是妇道人家,却也不是出卖家国之人。要想从我嘴里撬出不破关的情报,恐怕得先让我死。”
她这刚硬的话刚落地,便听得大燕人群里传出了一道轻笑。
“霍夫人,你不必如此惊惧。本殿下这回来,只是想问你一些旧人旧事,与家国无关。”
灯火微晕,一名散发披肩、身材颀长的男子,悠悠踏了出来。他阴柔俊美的面庞上,挂着一抹叫人心底微瘆的笑意。
霍夫人见到他,声音瞬间尖利了起来。
“是你!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