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漏账

A+A-

    康熙四十三年

    九月十六,年羹尧大婚,年府张灯结彩。从晨起,前来道贺的人就扎了堆儿,到了晌午酒宴上已是座无虚席。

    内院中,侍女凌兮端着两盘糕点进了自家小姐的绣阁。

    年氏站在一方长桌前,描着一副梅兰竹菊图,碧玉的镯子搭在腕上,宁静而端雅。

    恰在此时,窗外鞭炮声骤起,乐鼓声亦紧随其后,伴着人群的骚动像是要吹破了门庭。

    凌兮慌忙放下糕点,将窗子关上,略微挡下了些许嘈杂,回过头时却见她家小姐不急不缓地描完了最后一笔。

    “是新嫂进门了吧,”年氏将笔搁在一旁,拿出自己的小印,在画侧轻轻一盖。

    “算起时辰确实该到了,”凌兮走到桌旁,给年氏倒了碗茶,“小姐歇一会儿吧,奴婢让小厨房做了几样点心,您尝一尝。”

    “也好,”年氏轻弯了弯唇角,走到榻子旁坐下,“王妈妈那儿安排的怎么样了?”

    “小姐放心,一切妥当,”凌兮低了低头,“王妈妈是府上的老人了,她跟着少爷赴任,少爷巴不得的呢。到了四川,府邸门庭都得有人打理,不止王妈妈,刘叔、穆哥都跟着去呢。”

    “那就好,”年氏捏着帕子压了压嘴角,“有他们照应着,我也能多少放心些。”

    “其实,”凌兮踌躇了片刻道,“小姐马上要入四贝勒府了,何不把王妈妈带在身边?少爷那儿又不缺人服侍,到了四川再找也是一样的。”

    “你不懂,”年氏端起茶碗轻啜了一口,“王妈妈是我的奶娘,我何尝不想把她带在身边?只不过,人总要往长远考虑。我入贝勒府的前后因由,与二哥脱不了干系。我这以后在贝勒府的日子,跟二哥更是休戚与共。等二哥赴任,天高水远,我若不提前做好准备,就只能一味地屈从认命了。说到底,这日子过得好不好,还得看由不由自己做主。”

    四爷府

    后院中,李氏沉着脸好几天了,福晋倒是颇淡然。宋氏解了禁足,大病一场,却得了贝勒爷的几次看顾,倒让人不知是福是祸了。

    福晋院里,几位妾侍聚在一起向福晋请安,福晋着人备了茶点,留下格格们一起说话。

    “这眼看着,新人就要进门了,”福晋坐在首位,面色和缓,“带着侧福晋的身份,也不能怠慢。现下西配院都住了人,东边有外男也不方便,只能让诗玥搬去宋格格那儿挤一挤,倒出空院子给侧福晋先住着。”

    “这不大好吧,”李氏瞥了一眼正要起身的诗玥道,“宋氏和武氏刚起了龃龉,这搬到一起去,免不得要出什么争端。到时,不是给府里添乱吗?”

    “请福晋放心,”宋氏从旁插嘴道,“妾身以后一定谨言慎行,不会再跟姐妹们起冲突了。上次的事儿,妾身已经知道错了。这回若是武妹妹搬过来,也正好给亲身一个机会,弥补上次的过错。”

    “宋姐姐言重了,”诗玥站起身,向宋氏福了一礼,“上次的事儿,妹妹做得也不妥当,没有跟姐姐解释清楚,在这里先给姐姐陪个不是。”

    “妹妹快起,”宋氏急忙起身,扶起了诗玥。

    耿氏从旁笑着道,“福晋你看,这姐妹间一笑泯恩仇也是佳话,都是福晋平日里教导得好。”

    福晋微笑着点点头,示意宋氏、武氏都坐下,钮祜禄氏看看诗玥偏头道,“福晋,其实我跟耿姐姐住一个院子也蛮宽松的。如今两个侧福晋身份尊贵,宋姐姐也是府里最有资历的,不如让武姐姐搬过来跟我们住吧。”

    “这样最好,”耿氏也冲福晋道,“妾身最喜欢热闹,武格格搬过来,我们三个也能做个伴。”

    “哎哟,这武妹妹真成香饽饽了,”李氏向椅背上靠了靠,“其实福晋何必麻烦,直接让武妹妹住进她院子的厢房里也就是了。妾身们做侧福晋的,院子里住两个格格本就正常。如今是咱们后院人少,等以后人多了,少不得几个人住一间院子的。”

    “你说得也有理,”福晋捏着帕子的手轻放在膝盖上,“不过,年氏到底是不同的,直接以侧福晋的位分抬进府里,父亲又是贝勒爷的心腹,这家世也算显赫,本朝就出了两位封疆大吏,总是怠慢不得的。”

    “福晋所言甚是,”诗玥起身低了低头,“侧福晋身份尊贵,妾身明白。要搬去哪里,全听福晋吩咐。”

    “好,”福晋弯了弯嘴角,“耿氏和钮祜禄氏已经住了一间院子,你还是和宋格格搭个伴吧,这几日就收拾收拾,我回头着人帮你搬过去。”

    “是,谢福晋,”诗玥向福晋行了一礼。

    旁边,李氏慢慢地垂下了头,眼中闪过一抹寒意。

    四爷府

    圣上回京后,为皇子建府的差事又重新开始,四阿哥负责的两座府邸,都已敲定图纸,开始施工。只不过,大量的泥砖瓦石从内务府运出后,原本就让人疑惑的账簿更加错漏百出了。

    “爷是说,内务府有人在贪污皇子建府的银两?”苏伟看着被挑出的几本账册,怔怔然地问道。

    “内务府本就不是个干净的地儿,这建府的差事油水更大,有人从中牟利并不奇怪,”四阿哥一只手敲在账册上,“只是这建府的账目繁杂,爷跟傅鼐他们查了许久,也无法彻底查清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那爷打算怎么办?”苏伟翻了翻手里的账本,“直郡王、八阿哥那儿有没有什么消息?”

    “没有,”四阿哥摇了摇头,“他们跟随皇阿玛北巡,进度比我差了些,兴许是还没发现,亦或是另有打算……爷本打算上折参奏,可毕竟证据不清。再加上,之前隆科多被贬,就有传言是因为他参奏了内务府总管凌普,惹怒了皇阿玛。”

    “凌普是皇上为太子新立的大旗,这内务府的事儿当真不太好办,”苏伟困窘地挠了挠后脑勺,“依我看,咱们不如再等一等,直郡王与太子不睦,他要是发现这其中的关节,说不定回抢先上奏,到时爷再附议就是了,免得当出头鸟。”

    四阿哥缓了口气,向椅背上靠了靠,“如今至关重要的还是证据,爷总得弄清是谁在其中动手脚,是哪个关节出了问题。爷门下的人,能堪大用的不多。爷打算召张廷玉来理清账目,有张英的背景在,他们出入内务府也方便些。”

    “他们?”苏伟眨巴眨巴眼睛,往四阿哥身边凑了凑,“他们去内务府调查,咱们去哪儿啊?”

    “咱们去良乡的庄子住一段,带着府里的女眷和孩子们”四阿哥拍了苏伟两巴掌,“皇阿玛十月要巡视永定河,怎么也得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十三、十四的府邸都已经开工,也不用爷时时看着。等皇阿玛回京了,咱们再往回返。”

    “要去庄子何必去良乡,”苏伟不解地扁扁嘴,“良乡有些远,坐马车得近一天,那的庄子也没打点过,不知能不能住得好。咱们去京郊的大粮庄不一样吗?”

    四阿哥摇了摇头,站起身负手走到书架旁,“内务府营造司的几个大作坊在良乡,爷想要去看一看,摸清其中关节,才好知道这账目是怎么做的假。”

    十月初,皇上启程巡视永定河,太子与十三阿哥随同。四阿哥事先启奏了皇上,获准带上一家老小到顺天良乡的小粮庄暂住。

    这次出京,福晋、李氏、宋氏都因各种缘由留在了府里,钮祜禄氏、耿氏和诗玥带着弘晖阿哥、两位小格格跟着四阿哥到了良乡的庄子上。

    能出门,苏大公公自是高兴的。因着四阿哥不想闹出大动静,随同的侍卫、奴才也不多,苏伟更是随意,一路上跟着四阿哥赛马扑腾到了良乡。

    良乡是京城的西南门户,虽不比近郊,但也算繁华。四阿哥的粮庄在良乡县城外,周边村落较少,庄子里人也不算多,但好歹安静。

    一家人住进了庄子西南角空落的大院里,苏伟蹦跶着跟庄头巡视了两圈,田地里正在秋收,很是忙碌,但可以看出这粮庄比起京郊的确实小了很多,庄户中壮劳力也很少。

    四阿哥到了良乡,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带着傅鼐等人往内务府的作坊去了,一忙起来就是三四天不见人。

    京城,明相府

    报信的差人退下,纳兰揆叙弯着嘴角坐到了圆桌旁。

    “纳兰兄当真诸葛在世,”佟佳鄂伦岱在一旁拱了拱手,“四贝勒果不其然地往良乡去了。”

    “佟兄谬赞了,”纳兰揆叙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建府的账目出了问题,千头万绪地摸不着头脑,不去底下的作坊看看,怎么知道那些石块泥瓦的虚头。”

    鄂伦岱笑着点点头,“那接下来,纳兰兄打算怎么办?咱们筹谋至今,凌普这把枪,已经磨得够利了。只不过,愚兄一想起这把枪要白白地被直郡王所用,着实有些心疼。”

    “那佟兄的意思是?”纳兰揆叙略略地蹙了蹙眉。

    鄂伦岱一笑,两手拍了拍,“让愚兄为你引荐一人,有他帮忙,一箭双雕当可成也。”

    门口的奴才闻声领进了一位太监,太监俯身跪到了屋子中央,“奴才何舟给两位爷请安。”

    “何舟?”纳兰揆叙敛眉思索了片刻,“他是——”

    “直郡王的近身公公,”鄂伦岱沉了沉嗓子,与纳兰揆叙相视而笑。

    过了颁金节,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四阿哥每天埋首在内务府的几间作坊里,一本乱账已经初见条理。

    可怜苏大公公,一连半月庄子、作坊的两头跑,良乡的九鲜牛肚愣是没吃上。

    “今儿个看天,是要下雨了,”四阿哥坐在长桌后,抻了抻脖子,“你早点儿回庄子去吧,让张保陪着你。明儿个这边就差不多了,爷让人把册子送回京去就得了。”

    “哦,好吧,”苏伟扁了扁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行啦,”四阿哥弯了弯唇角,“等这边完事儿了,爷就带你来吃九鲜牛肚。”

    “说话算话!”苏大公公原地蹦起来,精神满格。

    “说话算话,”四阿哥无奈地应了一句,看着某人高兴地哼起小曲,一摇一摆地走了。

    苏伟与张保到了庄子时,已近傍晚,天色阴沉的厉害,淅淅沥沥的雨滴逐渐落下。

    “庄子里怎么这么安静啊?”张保赶着马车,皱着眉对车门旁的苏伟道。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苏伟抻着脖子四处看了看,“大家都回家去了,再说时辰也不早了。”

    “驾!”张保高扬了马鞭,加快了赶车的速度。

    马车到了大院前,雨已经下大了,苏伟从车里蹦下来,一路狂奔进屋,张保却站到了门口,望向庄子中的民房,心头渐渐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