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A+A-

    大家趁着热乎尝了几个, 酸酸甜甜还挺开胃。

    “放心吧, 等风干后会更有嚼劲。”伯娘胸有成竹。

    去年做过冬瓜蜜饯, 今年再做番茄果脯,她已经有经验, 果子几成熟,加糖比例,熬煮时间,都有她自个儿一套。

    第二天进城的时候, 雨桐带了不少回学校,果脯分给同学吃,果酱就放宿舍让大家下馒头。

    何秋菊第一个拍手称绝, “行啊雨桐, 隔壁三班的同学吃了都好,问你还有没,她们愿意花钱买。”她人虽然黑瘦,但性格开朗,朋友很多。

    林雨桐淡淡的笑笑, “既然是同学, 肯定不能收她们的钱。”

    只要好吃, 把名声出去, 家里能出几十吨。

    “哇塞!这么多?你们家到底种了多少呀?”

    雨桐又笑起来,“不多,就两亩。”一年四季不断的摘,亩产能达到八九吨, 还不算村里卖不出去那几家的,每家三四分加一起也有两亩。

    何秋菊张口结舌,在她意识里,一亩地已经可以种很多很多粮食,能养活两口人了呢!

    “够魄力,这么多地种就种,雨桐你爸妈是不是特别聪明特别能干?”

    林雨桐冷笑一声,“他们?是挺聪明的。”可惜没用在正道上。

    何秋菊见她神色不对,轻轻在她胳膊上撞了一下,“咋啦?跟你爸妈闹矛盾啦?”

    雨桐自尊心强,不习惯跟人诉苦,可何秋菊睡她上铺,俩人常同进同出,感情不同常人。“不是闹矛盾,我要让他们自食恶果。”

    “啥?!”何秋菊被吓一跳,“啥胡话呢你?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的。”

    雨桐心神一凛,是啊,正常人听了都觉着诡异,可林老二硬是做出比这诡异千倍万倍的事,还全他妈是坏事儿!那晚的奶奶该是多么绝望,多么痛苦,才一心求死?

    虽然人是抢救过来了,可却瘦了好几斤,两颧高凸。最让雨桐痛心的是,奶奶的视力急剧下降,明明过年那几天都还能自个儿穿针引线,这次回去坐沙发上连电视都看不清了。

    “待会儿吃饭不用等我了,出去一趟。”

    “去哪儿?要不我陪你去吧?诶,等等我话还没……”人已经消失了。

    何秋菊皱眉,咋感觉今天的雨桐不对劲。

    ***

    林雨桐憋着一口气,出了宿舍被凉风一吹,心头终于舒服两分。陈丽华怀孕了,现在二胎还没放开,她只要生下来,绝对妥妥的超生。

    根生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云岭省十几年来超生现象严重,处罚力度也非常大。公职人员超生的话,不止要重罚,还得开除公职。

    事业单位也是妥妥的公职人员。

    雨桐第一反应自然是上教育局举报,她知道林老二和陈丽华的工作单位,甚至身份证号码,可万一陈外公余威尚存,花点钱和力气帮他们摆平了怎么办?同系统抬头不见低头见,难保官官相护。

    上计生站举报的话,大不了拉去胎就行了,他们依然能过好日子,以后依然算计大伯家业,屡试不爽。

    她咬咬牙,既然要蛇,就要彻底一棍死。上辈子他们算计她,直接害死她,她可以承认是自个儿识人不清,心存幻想。可害死奶奶的事上辈子来一次,这辈子又来一次……如果那天晚上不是大伯睡不着,又恰巧听见声音,又刚好农药所剩不多,又恰巧伯娘抢救及时……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她就再也没有奶奶了。

    林雨桐气得眼睛发红,他们要夺走她的最爱,那就用他们的最爱来做代价吧。

    气鼓鼓走到区门口,看着万家灯火,耳边尽是欢声笑语,她的气也消了不少。

    等着吧,先等他们把宝贝儿子生下来,超生石锤,一锤捶死。

    想通了,她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回走,当前是先帮大伯想办法,把果脯卖出去。

    不过,对番茄果脯,她倒是挺有信心。连舅妈都觉着好吃的东西,口碑肯定差不了。

    口碑决定销量。

    果然,番茄果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好吃的那肯定差不了。况且才三块钱一斤,两顿饭钱就能买上一斤酸甜可口的零食,够吃半个月,这样的消费水平在高中生里是非常普遍的。

    林雨桐事先去市里的零食铺子问过,暂时没有番茄果脯,而其他的果脯价格多在五块以上,她合计一番,电话告诉大伯,让他们卖四块一斤。

    但野生蜂蜜实在奢侈,听隔壁县有养蜂场,大伯去买了两百斤蜂蜜回来,加上数量不菲的白砂糖,花一个多星期熬制出九百多斤果脯。

    果脯内含水份,三斤半鲜果能出九两果脯,再加上五毛钱的糖和蜂蜜,相当于鲜果价格提到了一块钱一斤,比去年番茄最贵的时候还贵了一毛钱,稳赚不赔。

    刚开始只是少量的放菜市场、步行街、学校门口零卖,价格提到四块二仍每日供不应求。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大伯干脆找来几个批发商,以每斤四块的批发价,让他们直接上门运去。

    省力不,还保证了销量。

    本以为亏本亏定了,谁知忽然来了这么大的转机,林家又活过来,没日没夜的制作果脯,家里三口大锅就没歇过。到后期自家二亩地的番茄不够用,又从村里其他人家收购,忙到七月初,赚了三万。

    像桐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林大伯整个人都鲜亮起来,走路哼个曲儿,每日酌半杯,简直容光焕发,不出的惬意。

    这不,刚哼着曲儿进门,忽然见院子里坐着两个年轻人。白球鞋,格子衬衫牛仔裤,虽然是一男一女,却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服。

    他还没见过女孩穿男孩衣服也能这么漂亮的,一时居然愣住不会话了。

    “咳愣着干嘛,不认得杨老师了?”

    “认得认得,杨老师赶紧屋里坐,这位是……”

    杨乔顺笑笑,跟身边的女孩对视一眼,十指紧握,“这是我女朋友。”

    “哦,哦,是……是……朋友啊……不对,是对象。”女朋友,咋听咋洋气。

    女孩被他老实巴交的模样逗笑,爽朗道:“叔叔叫我杨就行,我也是荣安中学的老师,今年刚调来教初一语文。”

    一听是老师,林大伯不禁肃然起敬,“杨老师,赶紧屋里坐。阳子妈,快去挑两个好瓜。”

    强子进门听见要摘西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伯娘招呼客人,我去吧!”撒丫子往瓜田里跑。

    林大伯还种了八分地的西瓜,这几天正是成熟的季节,强子每天从瓜田边过都馋得流口水。可奶奶了,这瓜是要卖钱的,让他再等几天,价格跌了再让他吃个够。

    今儿可终于找到正大光明的理由吃瓜咯!

    屋里,双杨坐下,跟大伯闲聊了几句,方才到正题。“是这样的,上次雨桐做的番茄酱我尝过以后,很喜欢它的味道,我女朋友尝过也好吃……”

    话未完,大伯立马起身,“成,我这就去现摘,让她伯娘给你们熬,顶多两个时就能做出来。”

    杨乔顺没想到他这么实在,傻fufu的,哭笑不得:“叔叔别忙,我们的意思是,你们家还愿不愿意做番茄酱?”

    “愿意啊,你们要多少都有。”果子能熟一年四季。

    杨乔顺和女友对视一眼,“杨家在市里是开餐馆的,他们以前买的酱来路远,味道也没你们的正……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她们家可以跟你们长期合作。”

    林大伯一愣,“长……长期合作?”

    “对,我爸有三家餐馆,对番茄酱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能买到叔叔家这么新鲜的,他一定很开心。”杨老师顿了顿,又道:“价格您放心,我爸做生意很公道。”

    林大伯真傻眼了。

    原以为就是来家访的,谁知还送生意上门。

    做果脯是能挣钱,但没日没夜的守在大铁锅面前,本来七月份就是火炬天气,人都烘得红火炭似的。但做酱不一样啊,只要蒸熟的时候需要火,其他时候都能凉快。

    像桐桐的,能轻松挣钱,干嘛要辛苦?

    “那……那你们家一个月需要多少?”

    杨顿了顿,咬着嘴唇,“大概七八百斤吧。”

    “这么多?!”

    杨乔顺接口:“他们家生意可不,三家餐馆是谦虚的,其实隔壁市也有好几家。”女朋友的马屁得拍。

    但林大伯并未被这好消息冲昏头脑,而是冷静下来,“我先做两罐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要有啥不合适的,我再改良。”也没问价格,反正相信杨老师。

    杨从在生意人堆里长大,没见过几个这么老实的人,对林大伯感官非常好。又收了人家两个大西瓜,当天晚上就跟家里人了。

    没两天,亲自带着父母上门,带来了一个五百斤的大单。

    之所以大单,是因为单价不便宜,同样四块一斤呢!按他们的要求,不加糖,过滤得特别纯粹,浓度高,五斤番茄能出一斤酱,虽然成本比果脯略高,但工序简单,不用熬油费火,算下来比果脯还划算。

    亲自参观过林家的番茄地,杨家人特别满意,还带来了事先消毒处理过的密封罐和封口机,每罐500克,冷却后封口即可。取货的车子每星期来一次,保证餐厅能为食客提供最新鲜的酱料。

    ***

    这段时间,张灵坤一人承担下白云山果树的除草施肥工作,顺便在山脚下搭起几个石棉瓦棚子,开始让孔雀和野鸡进厂。

    待果脯暂时能缓一缓,林大伯加入,合力在山下挖通一条环状水沟,围绕整个白云山一圈,又在外扎了一圈竹篱笆,防止动物跑出来。

    你一砖,我一瓦,渐渐的,果树长得半人高,三位老人闲不住,在树下空地撒了些青菜白菜种子,香菜葱蒜苗啥的,生长周期不长,不会吸食土壤养分,到时候卖了也是一笔的进项。

    林大伯和张灵坤不让他们劳累,可老人家辛苦惯了,整天替他们愁欠款的事,只恨不得菜叶子也能换成钱。

    得亏这些青菜的衬托,没半个月,整座白云山绿起来,姹紫嫣红,生机勃发。光远远的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不出的舒服。

    林雨桐一放假,最爱做的事就是清拿本书,围着篱笆墙诵读,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有助记忆不,一圈下来走出细汗,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作者有话要:  二更在下午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