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A+A-

    何秋菊虽然啥也没, 可一路上忧心忡忡, 就怕自己花了好友的钱还不起,现在一看,三台手机就把吃喝玩乐全抵消了,对好友的佩服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桐桐脑袋到底装的啥,能不能传授一下?”

    “传了也没用, 咱从跟她一处长大, 也不及她一根手指。”王东嬉皮笑脸,“咱们只要跟着桐姐,桐姐有肉吃咱就能有汤喝。”

    “是吧桐姐?”挤眉弄眼, 以前是雨桐,后来跟着沈□□桐桐,现在要发财就是桐姐了。

    自从初二合伙开书屋开始, 林雨桐就不知不觉成了团体的主心骨。连何秋菊也知道, 跟着桐桐就能吃肉。

    “吃肉算啥, 这次咱们干票大的。”

    她眼里有两攒火苗闪闪发光, 伙伴们知道,这是好友的信心和野心。

    “怎么个大法?”

    雨桐指指背后的编织袋, “就放书屋卖, 十块钱一盘。”

    “啥?十块?!”三人异口同声,王东直接跳起来。

    他们刚到班车站, 周围人来人往,都被他们吓了一跳,纷纷躲开。

    “喂, 你声些。”林雨桐恨不得捂住他那破嘴。

    “不是,咱进价不才两块嘛,怎么能卖这么贵?都翻五倍了。”这不抢人嘛。

    雨桐成竹在胸,“五倍算啥,言情剧十二,偶像剧十五。”

    三人大惊失色,“那岂不是翻了六七倍?”虽然这么多光碟他们也花了运费,可几十块运费跟卖价比起来,也微不足道啊。

    “人无我有。”

    现在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对于好看的电视剧,哪怕重复看几遍也不腻,况且中途不会插播广告,想从哪一集看就从哪儿看,比守电视机前可方便多了。但放眼整个荣安镇也没有一家卖光碟的,就是阳城市也没有,省城书店有看到过,但价格昂贵,普通农民根本消费不起。

    独家生意意味着可以垄断。

    制定好价格,又分门别类摆放好,何秋菊和蔡星月负责看店,一个收钱,一个找碟,王东或是补货,或是搭把手扫卫生啥的,每人得一成半的利润,剩下五成半则归雨桐。

    毕竟,钱是她垫的,点子是她出的,货源是沈浪帮忙找的,沈浪那一成半不肯要,就暂时放雨桐这儿。

    好分成,又写下合同,白纸黑字,以后就按规矩办事。

    ***

    乔大花知道她回来了,天没亮就激动得睡不着,又是杀鸡又是割肉,还让大伯上陈大亮家买两斤刀鱼,生怕孩子在外头吃不好受了委屈。

    连林雨薇也摩拳擦掌,早早的将冰西瓜切好。

    林雨桐一进门,看见熟悉的家人,闻到熟悉的味道,眼眶湿润。

    “这才去了半个月,这么恋家以后上大学可咋整?”张灵芝摸摸她软乎乎的耳朵,哭笑不得。

    “就是想妈,想爸爸,还有奶奶。”

    “好好好,知道你想着咱们,锅快好了妈先看看去啊。”

    林雨桐蚯蚓似的扭着,窝进她怀里,“妈妈。”

    “哎。”

    “妈妈。”

    “好啦好啦,怎么比时候还腻?”

    雨桐悄悄抿抿嘴,时候我不敢叫你妈妈呀。

    林大伯和老娘对视一眼,愈发笃定孩子是外头受了委屈。后果就是,大伯当晚骑摩托上蔡星月和王东家,把旅行过程刨根问底半时,再三确认没事儿才肯回来。

    第二天,林雨桐一大早就搭舅舅的车去镇上。

    因为星期一是荣安镇的集日,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会来赶集,人流量巨大。在挣够学费之前,何秋菊暂时住在蔡家,伙伴们把每一个种类的光碟放一盘在门口,林雨桐用硬纸板写了大大的“卖碟”两个字,挂在集市入口处,剪头直行八十米即可到达。

    蔡星月把他爸防火巡山的扩音器拿来,循环播放“最新最时髦的碟片十块一盘,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隔着二三十米都能听见。

    原因无他,想到这么“广告”的他们是第一家。

    果然,广播才上线没几分钟,就有人循着声音找过来。

    “伙子你们都有些啥碟片?”问话的是个叼烟枪的老大爷,身后还跟了几个同样穿背心大裤衩的大爷。

    王东眼睛一亮,“哎哟大爷可问对人了,去年电视上看的《长征》还记得不?下雨那几天镇上的变压器烧了,全镇停电……”

    “当然记得,供电所那几个毛子也不帮咱修,《长征》最后那六集都没看到,在哪儿会师来着?”

    “电视上没演,开党会不是听过嘛?”

    大爷老脸一红,“嘿刘老汉,就你屁话多,这听来的跟电视上演的能一样嘛?”

    “没看上是挺可惜的,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播了,唉……”

    “大爷别急,咱们这不是有吗?您看。”指指门口,一堆圆盘在阳光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他从家里抱了电视机和影碟机来,挑出一碟《长征》,画面上出现的就是最后一集。

    大爷们瞠目结舌,赶紧问是怎么回事。

    王东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农村老大爷们体会了一把“我知道怎么回事儿我知道谁会死就是不告诉你急死你”的剧透精髓。

    当然,最终结局肯定是买咯。

    大爷们虽然没几个钱,可随便背点土豆大米来也能换几十块钱。这几年外头都在传荣安米油养人,不少市里人都闻声而来,村民们只要不懒,种出大米和油菜,绝对不缺几十块钱。

    大爷们一人买一盘,回家看完了还能换着看,实现资源共享,虽然只花了十块钱,却看了几十块的“片子”,这买卖傻子才不做呢。

    这样的老伙计们来了一拨又一拨,没多久,王东忙得额头冒汗,“秋菊快看看,卖出去多少了?”

    何秋菊头也不抬,“121盘。”她负责记账。

    “121,一盘赚八块……”话未完,何秋菊抬头,面无表情声无起伏机器人似的报出来——“954块。”

    这姑娘理科好,尤其心算能力比计算器还快,像这种简单的加法她都不用过脑。

    王东嚎一嗓子,干劲更足了!

    三个女孩对视一眼,也绷不住,乐了——农村老大爷的钱可真好挣!

    待街面上开始热闹起来,年轻人也渐渐多起来。一看还有偶像剧和琼瑶剧,纷纷掏出钱包,条件好的一口气四五盘,最差的也能千挑万选痛下决心买一盘,很快又卖了不少。

    中午,大伯带着雨薇给他们送吃的来,是一锅温热的鸡汤,鸡肉煮得入口即化,还下了土豆藕片豆腐皮和青菜,饱满的吸收了浓郁的鸡汤,香得能让人吞下舌头去。

    米饭也管够,四个人吃不完,最后剩不少连汤带菜被王东抱回家了,誓要让他妈学习学习。

    大伯见他们忙得不亦乐乎,也不多话,帮着收拾一会儿就出去了,买点鲜肉豆芽啥的先回家,好七点再来接她们。

    别看林雨薇以前瘦瘦,这两年锻炼出来了,干活爽利,话客气,知道闺蜜三个感情好,也不硬往人跟前凑。有她帮忙,下午人更多,生意也更好了。

    顺带还卖出去两部电话,赚得所有人龇牙咧嘴。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求知书屋”已经成了活生生的招牌。原本有不少人犹豫,十块钱可不便宜,万一买了花带卡带怎么办,可这书屋在镇上开了五年,整个荣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只要庙在,就不怕和尚跑。

    当天晚上,大伯没来,反倒是舅舅开面包车来接他们。

    当着林雨薇的面,大家都默契的不提赚钱的事儿,到家才聚在一起算账。

    “6854,星月你掐我一把,看我是不在做梦。”

    蔡星月嘴张得圆圆的,“好……好像是真的耶……可多疼啊……”

    何秋菊反倒是最冷静的,看向雨桐,“刨除手机的,光碟净赚4854,上班一年也攒不下这么多吧?”她姐在市里餐馆工,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才三百块钱。

    爸妈常,上学没用,村里有个大学生在城里当老师,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还不如直接南下工给弟弟挣老婆本。以前她不信,现在……

    “要不,我不读书了,就在镇上帮你们卖光碟。”一天能挣七百多,每个月交几百块给爸妈,手里能攒下不少钱嘞。到时候就能自个儿买个窝,不回家看人脸色了。

    林雨桐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胡,这点钱算啥,你以后可是要当大律师的人,随便动动嘴就是几千万的大项目。”

    何秋菊眨了眨眼,弱弱道:“可我不一定考得上啊。”

    林雨桐在她瘦瘦的脸颊上捏了一把,“不许再丧气话,才几块钱就迷得你睁不开眼了,啧啧啧……以后要真发大财了是不还范进中举了?”

    王东和蔡星月也回过神来,“对,跟着桐姐,这只是个开端,以后有的是好日子。”吧啦吧啦,把她卖“锅盖”孔雀翎开书店的事全了。

    这些“故事”何秋菊没少听,可以前那都只是听,这次实实的经历过,对好友的能力是愈发佩服和信任。

    当然,雨桐也没错。第二天,家里接到杨乔顺来的电话,她被华都大学经管学院录取了。

    何秋菊华都政法大学,法学系。

    蔡星月魔都大学,会计专业。

    王东魔都交通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

    所有人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可谓如愿以偿。

    就连林雨薇,也录取到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