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
花依然没让雨桐失望。
当天晚上, 乔大花就醒了。
医生护士围着把她检查个遍,依然查不出啥毛病。但这时候的没毛病就是好事儿, 林雨桐悄悄抹眼泪,只要奶奶好好的, 让她干啥都愿意。
花实在是累极了, 躺在她怀里呼呼大睡, 进进出出的脚步声也吵不醒它, 要在陈家坪早翻天了。
“奶肚子饿不?我姐给你熬了稀饭。”
乔大花动动眼皮,摇摇头不话。
雨桐以为她是病体虚弱, 坐她床边, “以后奶得心些,老年人最怕摔, 一方面骨质疏松,一方面高血压啥的都……”
话未完, 乔大花把脑袋偏过去,面朝墙壁。
似乎是……不想话?
雨桐这才发现她的不对劲, 这跟谁生闷气呢。
她从练就没脸没皮的磨人本事, 软磨硬泡半天, 乔大花也推没事, 让她快回学校去。
“奶奶不出院,我就不回去。”
乔大花把脸一板, “那我明早就出。”
林雨桐急了, 老太太这是怎么着了, 半年多没见不想她疼她, 还一个劲赶人。但她知道奶奶脾气,她不想的事,别人锯葫芦也问不开。
当然,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接下来几天,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陪着老太太,把她接大梅的新房里去,汤汤水水养了半个月,直到她实在受不了城里吃啥都得买,主动要求回家去。
雨桐跟爸爸去帮她办出院手续,顺道把建电子厂的想法了,想听听他的意见。
“电子厂啊,听着不错,要能建咱们荣安,又能带动不少人就业。”
哪怕带动一个人就业,他撑起的都是一个家,有老有少,有读书郎的家。而这个家里,哪怕只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命运都会被改变。
十年前的荣安出个大学生能敲锣鼓风光三天,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不是重本那都不好意思。
雨桐知道爸爸的意思,一鼓作气,“行,那就建在荣安,造福乡里。”
林大伯看着胸有成竹的闺女,她的眼里闪着光,她的肩上挑着担——叫责任。
“桐桐真长大咯。”他笑笑,又愁起来:“咱们方圆几百里也没人开,没地儿学啊。”
雨桐抿着嘴笑,上辈子那行尸走肉一般的电子厂生涯终于派上用场了。电子厂跟别的工厂大同异,但别的工厂稀罕“专工”,即在某一领域或者环节精耕细作的熟手,而电子厂却喜欢“全才”。
记忆中,整条生产线是人工流水作业,产品由人手传递下去。来自五湖四海的男女,围着长长的操作台环坐,每一个环节只有一个人,从早到晚除非生急重症,否则出不了无尘车间。
第一年,她只是一线普工,负责贴膜这一环节,算整条线上比较轻松的活儿。当然,工资也不高。
第二年,因为矮黑,人又老实,其他人借着上厕所的时间玩手机,把自个儿的活扔给她,“帮忙带一下”,继而被动地学会了卡边框、螺丝……甚至安芯片。整条生产线都会的那叫“全才”,是最受欢迎的。
第三年,她被提升为线长,负责整条生产线业务安排调配。本来还奢望着升到领班,或者助理也行,谁知被比她后进厂的姐妹捷足先登……大概就是别人长得好看吧。
可以,整条生产线,每一个工位,她闭着眼都能做。
“爸放心,到时候我去学了回来教大家。”
林大伯心想,有钱还请不到师傅麼,但也没击她积极性,笑着走进医院,刚到办出院的窗口,忽然脸色一变。
雨桐顺着他的视线,就见一群男男女女围作一团,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站在最中间的女人分外眼熟。曾经洋气的方便面卷发白了三分之一,光滑红润的鹅蛋脸也爬满了大大的斑块,下垂的嘴角即使带笑也有苦味。
居然能见到陈丽华,还真是出门没看黄历。
林雨桐本想迅速调转视线,却发现她怀里正抱着个淡蓝色的襁褓,一群人“宝宝长”“宝宝短”的嘘寒问暖,陈丽华得意得两颧发红,仿佛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
第一反应,这孩子不是她生的。这么大年纪不现实,而且她走路姿势、穿着扮可不像新产妇。
正想着,窗口的人回头,露出一张苍白泡肿的脸。
稳重如林大伯也忍不住“啊”一声,“那不是雨薇吗?她怎么在这儿?”虽然胖了两圈,蓬头垢面,戴着帽子,还穿了厚厚的冬天睡衣,可他还是认出来了。
林雨桐大惊,这分明就是一副月子扮!陈丽华怀里的孩子……
显然,林雨薇也看见她了,吓得缩了缩肩膀,垂着脑袋躲到人群后。
林雨桐只觉着一把熊熊烈火烧到头顶,快把它击穿了,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将她提溜出来,雨薇的手腕虽然胖了两圈,但还是轻而易举就被她捏住。
死死捏住。
死死盯着她躲闪的眼睛。
“林雨薇,你干啥?”一字一句,真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放开我,让我走好不好,我的事不用你管。”不敢看人。
“你作什么死,书不读了?什么时候生的孩子?孩子爸是谁?”
林雨薇肩膀抽搐,“我的事你别管行不行?”
“哎你干啥呢?雨薇怎么着你了,大家快来看,人啦,刚生孩子的女人还要不要脸啊?”陈丽华其实一眼就认出她来了。
林雨桐冷笑一声,看向她怀里的襁褓,“天下有这么当妈的人吗?”自己闺女好好的大学不上,跑回来生孩子,以林雨薇那猪脑袋,谁怂恿的一目了然。
忽然,想到什么,她回头问林雨薇:“那天是不是奶奶看见你了?”
林雨薇苍白着脸,没否认。
哼,怪不得好端端的一下就昏倒了,这他妈是被她活活气晕的,要没有花,这不就是气死了吗?
“呵,你倒是好本事,跟你那没心没肺的爸一样,白眼狼。”雨桐咬牙切齿,扬起巴掌,卯足了劲。
可能是俩人同吃同住那半年养成的习惯,林雨薇怕她怕得要死,鸵鸟似的等着,也不敢躲。
雨桐这耳光,不下去。
她要躲一下,或者哭闹争辩几句,她还师出有名,就这么逆来顺受,真他妈一拳棉花上。
不得劲。
“爸,咱走吧。”
林大伯神色复杂,看了看雨薇和孩子,叹息一声,恨铁不成钢。好好一大学生,生啥孩子,拿不到文凭以后可咋整,工都没地方,拿啥养活娃儿。
在今天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林雨薇虽然更亲她爸妈,但好歹每个月有生活费,安安稳稳念到大学毕业,找份好工作,她爱咋孝顺咋孝顺去。
忽然见到几年不见的本该上大学的孙女挺个大肚子,乔大花不气死才怪。
办完手续,父女俩出门,又在医院门口碰到那群人。只不过其他人都上了车,只有林雨薇坐不进,刚生产没几天,无论剖腹还是顺产,没人搀扶压根进不去汽车。
可其他人都唧唧喳喳讨论宝宝的事儿,没人想到搀她一把,任由她像个粉红色的胖气球,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真他妈活该。
林雨桐坐上车,直到车子发动,也没看见有人扶她。她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正好驾驶员伸出脑袋,露出一个宽阔的下颌角,似曾相识。
佛不渡蠢人。
雨桐慢慢闭上眼,催爸爸开快点,只要车速够快,眼泪就流不出来了吧?明明很努力改变了自己矮黑的命运,为什么还是觉着悲凉。
原来,那天晚上,她那个电话,是要跟她这个事吧?或许是炫耀一下,她找到了真爱怀上了爱的结晶;或许是受了委屈,在泪水里发现还是奶奶大伯对她好;或许就是单纯的孕期荷尔蒙作怪,想找个人聊两句?
她人生中最得意的“女总裁”之夜,却是她苦闷少.妇的平凡一夜。曾经窝在一个被窝背单词的双胞胎姐妹,终于背向而行,殊途就是殊途,哪能同归?
都不重要了。回到大梅那儿,父女俩都默契的绝口不提刚才的事儿,帮着收拾东西,下午回了陈家坪。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陈家坪连空气都是甜的,香甜的空气,还真不舍得开工厂——电子配件含有重金属,对空气、水源、土壤甚至人体,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经过奶奶的事,她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这次花管用,那下次,下下次呢?其他没有花的人家呢?她有奶奶,别人也有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害了乡亲。
“爸,明天先别去乡政府。”
本来好明儿要去乡政府提建厂的事,租地需要政府出面。
“要不还是别开在咱们村了,金山银山,不如自己的绿水青山。”
林大伯是女儿奴,闺女啥都对,都有道理,“行,那咱们找个没人住的地方开,租地钱包我身上。”
林雨桐心想,这年头又不是古代闹饥荒,哪儿哪儿都荒无人烟,荣安一带发展得好,多少外乡人还巴不得迁过来呢,早就人满为患。当然,嘴上肯定是不忍心泼老爸凉水的。
她心底里觉着,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找到的。
***
自从回家,乔大花精神好了不少,却再难回到病前。家里活也没心思干,整天就在村口晒晒太阳,听听收音机,也不爱跟人聊天了。
只多了个事项——每天提溜着强子耳朵让念书。
考大学,好像成了她一个人的执念。
雨桐知道原因,却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这段日子里,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沈浪的毕业论文过了,成为D国理工唯一一名能正常毕业的华人研究生。
不好不坏的消息是——他已经申请了同校同导师的博士研究生,而且通过了。最快还有两年才能回国,至于能有多慢,雨桐不敢想象。
消息传回国内,兄弟们为他欢呼雀跃,都这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连远在荣安的杨乔顺,哦不,杨校长也知道了,在校会上把他树作典型,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学子。
走出去,就会像沈浪学长一样,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基础再差,能有当年的沈浪学长差?
家庭再贫困,能有当年的沈浪学长贫困?
新年前一天,雨桐忽然又大半夜接到老爸的电话,吓得心惊胆战。
“桐桐,厂址我给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