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会师临安

A+A-

    五万元军主力,终于撤出临安。

    陪着监国太子真金留守临安的,除了少数的汉臣与汉军之外,还有几乎所有的故宋降臣与近十万的宋国降卒。

    以及一大堆来不及处理的宋室皇亲。

    三万自钱塘江口登陆的权国野战军,与两万自绍兴府、定海与象山等地上岸的海军陆战队,顺利于临安城下会师。

    临安城,依然宏伟。

    不得不,这是一座相当幸运的城市。

    谢太后不战而降,让这座城市逃过战争的浩劫。

    匆匆撤离的忽必烈,再一次让临安免于炮火的轰击。

    数年以来,战火燃遍了神州大地。可是,从宋到元,再从元到大权国,近百万临安百姓几无损伤,这不得不是一个奇迹。

    临安的百姓与临安城一样,是幸运的。可是,这些苟活下来的百姓,还剩下了什么?

    元军主力撤离临安之前,一通大肆洗劫,没有借口、没有理由。

    临安百姓、尤其是富豪之家,存粮与金银财物,被一扫而空。

    但是,没有人敢公然反抗!

    哪怕知道元军在江南颓势尽现,哪怕知道这一次劫掠过后元军主力可能再不会回到临安。但是依然没人敢起身反抗。

    也许敢于反抗的那些人,早已在临安百姓的嘲讽声中被屠杀殆尽。

    大多数人,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元军迅速地搜刮,而后匆匆离去。

    百年的繁华之后,如今留在临安的,只有被砸断的脊梁骨!

    赵权看着矗立在远处的这座城池,心情激荡难平。

    没有人能理解,他对这座城市、对这个国度、对这里的百姓,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是后世一个学者对于宋国的评价。

    这一世的经历,让赵权对这个评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曾经拥有当今世上最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最多的人口、最强的经济实力,可是数百年来却始终无法逃脱被异族欺凌的命运。

    以文御武,杜绝了国内所有大规模的叛乱,却严重削弱了对外的战力。

    用外交的忍让与屈辱,换取大多数百姓的一生平安,值得吗?

    赵权无法回答自己的疑问。

    他想去爱她,可是这又似乎不是他的国度。

    他甚至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资格都没有。

    哪怕是来自后世的自己,也不敢拍着胸脯,自己死后数十年乃至数百年,自己所建立的国度,依然军政清明、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惧死;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是勤恳为民、不会被奸邪所蒙骗、不会受诱于声色。

    可能吗?

    军营之外,三骑缓行而至。是刚从临安城回来的姚枢等人。

    赵权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回到中军大帐。

    自己的儿子正趴在比他身子还大的地图上,一持尺一拿着碳笔,一边横画竖描,一边计算着。

    赵溢的三个老师,侍其轴、刘秉忠与贾似道,面无表情地肃立于后。

    赵溢屁股一耸,把跟他挨在一起的陈耀拱开,抱怨道:“挡住我了!”

    “你算不出来,别赖我啊!”陈耀稍微收起胳膊道。

    “哧,这么简单的事,分分钟搞定!”赵溢头也不抬地道。

    片刻之后,赵溢把中尺笔一扔,得意地道:“徽州到饶州,全程四百二十里路”

    “地图上,直线距离明明才三百里。”

    “大哥,别动不动就这么坑我!这里画着等高线,明是山地地形。忽必烈携带大量粮草,就必须寻找一条可供车辆行驶的道路。我找的这条路,绝对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捷径。所以,按照日行六十里的最快速度,忽必烈的辎重,最快也得七天才能到得了饶州。

    长江近日上游大水,流速变快,自扬州到鄱阳湖入江口,咱们水军的行船速度虽然会降低一成,但是七天之内,应该也能赶得到饶州。可能堵不住元军主力,起码可以拦下他们大部分辎重!”

    赵溢得意洋洋,正准备朝四周睥睨一番,却看到了倚在帐门处的赵权,脸蛋立时微微一垮,忧怨地喊了声:“爹——”

    赵权眼角扫过,三个老师只有侍其轴对着赵溢微微颌首。

    其他两个人,尤其是贾似道的眼中,闪过一阵阵的迷茫。

    一张地图之上,能看出高山河流也就罢了。还能测出如此准确的距离?等高线又是什么?水流流速,还有逆行,又该怎么测算?

    赵权心里微微一笑,最近也是奇怪,很喜欢看着贾似道被打击的模样。

    也好,让他明白,凭他的才学,也不一定可以全方位辗压自己年方十岁的儿子。

    赵权走到儿子身边,揉了揉他的脑袋,又在屁股上轻拍一巴掌,道:“滚吧,去把你辛大伯叫来。”

    “哎!”赵溢兴高采烈地蹦了出去。

    辛邦杰与姚枢同时踏入中军大帐。

    “如何?”赵权一边着,一边示意几人落座。

    “谢太后等人,依然住在皇宫之内,一切安好!”姚枢瞟了一眼贾似道道。

    贾似道面无表情地拱了拱。

    “没见到忽必烈的太子真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临安。”姚枢接着道。

    “应该还在临安,估计是不敢出来。”陈耀补充道。

    刘秉忠默默地叹了口气。

    “出面和谈的是元国中书省右丞张易与中书省左丞贾余庆。”

    一个汉臣,一个宋国降臣。忽必烈走后,由这两个人主理临安政务。

    所谓的中书省,能管的地方,也只剩下临安了。

    “这两人,并未拒绝投降,但是提了一大堆的条件。”

    提条件,这本在赵权的意料之中,他点着头,示意姚枢继续。

    “其一,镇守临安的霸突鲁与张弘范不能杀,而且在交出临安城后,张易会与真金太子一起,随着蒙、汉军队撤离临安。”

    “他们这是投降吗?”侍其轴忍不住问道。

    “那些宋臣呢?”贾似道忍不住问道。

    “咱们发布的必杀令中,并没涉及宋国降臣。因此贾余庆倒是真心愿意投降,不过他代表一些宋室皇族,提的要求却更加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