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闲话
“娘,他是跟着柳公子来取货的,又不是我叫他来的,到了饭点吃个饭而已,谁会闲话?”麦穗不以为然道,“您可别多想啊,我跟他可没啥事,再过几天我和牛五芸娘二丫还要去趟禹州城参加个品茶会,也是要跟他一起去的。”
“什么?你跟他一起去?”孟氏皱眉道,“这怎么能行?”
“娘,我三嫂都了,一起去的还有我们,怎么就不行了?”萧芸娘在新宅那边干了几天活,也被那边忙碌的气氛所感染,心情也很是不错,听孟氏不让他们去,不耐烦道,“再,我们跟我三嫂是去谈生意的,又不是您想得那样。”
“女人还谈什么生意哪!”孟氏不可思议道,“我看你们闲着没事在家里晒点鱼虾的,赶个集卖卖或者送牧场就行,经常往禹州城跑,算怎么回事哪?”
“娘,这事就不用您操心了,我自有分寸的。”麦穗面无表情地放下筷子,下炕回了家,就知道,她跟婆婆不通。
新宅那边,柳澄和吴三郎已经吃饱喝足,牛五收拾了底朝天的盆子,给两人泡了茶,见麦穗回来,闲聊了几句,两人才起身告辞,临上马车的时候,柳澄还着饱嗝道:“日后想吃南瓜野菜粥了,我们就过来,希望你夫君不要嫌我们就行。”
“怎么会?我夫君最喜欢结交朋友,他见了两位,肯定会很高兴的。”提起萧景田,麦穗心里一暖,笑道,“他也特别喜欢吃我做的南瓜野菜粥呢!”
吴三郎见她脸上满满的笑意,心里突然有些酸涩,如今的她,终究是别人的妻子,而他,不过是昔日的一个故人罢了。
直到马车上了官道,柳澄才推了推吴三郎,趣道:“吴大人,见了青梅一面,丢魂了?”
“哪里话,我是在想衙门的事情。”吴三郎轻咳一,掩饰道,“我没你想得那么闲,出来一趟,还不知道多少事情在等着我呢,后天去禹州城,你替我多帮帮她。”
“怎么?心里还想着她?”柳澄不动声色地问道。
“她已经成亲了。”吴三郎黯然道,“到底是我连累了她。”
“嗯,啊?”柳澄收起扇子,放在手里把玩了一番,皱眉道,“我看她现在过得不错,你就不要多想了,若是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对她对你,都不好,这些道理,无需我多言,你比我懂。”
“你得没错,的确如此。”吴三郎点点头,叹道,“但我待她,终究是做不到不闻不问的。”
“可以过问,但凡事得有个度。”柳澄摇着扇子道,“看不出吴大人竟然是如此重情重义之人,在下佩服。”
两人一路无言。
一个俏生生的身影站在府衙门口,翘首以待,瞥见马车朝这边缓缓而来,眼前一亮,忙理了理衣衫,上前相迎,见了马车上下来的人,笑盈盈地上前见礼:“吴大人,,你们可回来了!”
“如玉,你怎么来了?”柳澄摇着扇子道,“是铺子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哪有,我就是约莫你快回来了,过来看看你。”柳如玉一双美目在吴三郎身上落了落,娇嗔地看了自家兄长一眼,和风细雨道,“非得是铺子里的事情才可以吗?”
柳澄摇摇头,率先进了衙门。
“柳姐。”吴三郎这才作揖还礼。
“大人,使不得!”柳如玉忙侧身躲开,脸红道,“今天是父亲的寿辰,请吴大人赏脸去府上吃酒,女待父亲谢过大人了!”
柳家田地铺子无数,家境很是殷实。
因柳家大伯父对吴三郎有提携之恩,吴三郎到了齐州以后,对柳澄一家自然是照顾有加,加上吴三郎跟柳澄不仅年纪相仿,而且性情相投,两人的关系一日千里,很快成了无话不的好友。
柳如玉更是对吴三郎芳心暗许。
柳家上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是很乐意女儿嫁给吴大人的。
“一定一定。”吴三郎连连点头应道。
夜里,麦穗在灯下喜滋滋地数着包袱里的银票,心里乐开了花,现在她手里有上百两银子,家里的日子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是能做上几笔天下盟的生意,那她就真的发大财了。
越想越激动。
竟然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好想萧大叔啊!
若是他在,该多好!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要是有个手机该多好,这样还能给他个电话,聊个天啥的,哎呀,古代真是不方便哪
一想到后天要去禹州城参加品茶会,她心里又开始兴奋起来,这次去,她一定要去看看萧大叔,看看他在总兵府过得习惯不习惯。
想到他最爱吃她烙的饼,麦穗又一骨碌爬起来,点了灯,去灶房和面,后天一大早就得走,她得提前准备点吃的带上。
“三嫂,你干嘛呢!”萧芸娘睡了一觉,发现灶房的灯亮着,吃了一惊,忙过来问道,“大半夜的怎么还和面,你是饿了吗?”
“不是,后天不是要去禹州城吗?我算做点吃的带给你三哥。”麦穗笑道,“你睡你的,我和点面也睡了。”
“明天再和面也不迟嘛!”萧芸娘着哈欠回了屋。
麦穗不以为然地笑笑,继续和面。
姑子哪里知道她的心思,她大半夜的起来和面,是真的睡不着啊!
这时,院子里传来三声布谷布谷的叫声。
那声音听起来很是缥缈,像是从天边传过来的一样,总之,不像是布谷鸟的叫声。
麦穗心里一阵不安。
该不会是进来偷吧?
黑风显然也听到了动静,警惕地从窝里走出来,像模像样地在院子里溜了一圈,喉咙里嗷呜了一声,见没什么异样,才跑回了屋。
麦穗这才松了口气。
家里有条狗还真是不错。
前一天刚发了货,手里没什么订单,麦穗这边也不忙,她亲自做了几瓶准备带到品茶会的鱼罐头后,其他时间都在烙饼,狗子拿着图纸在后院帮忙做灶台,苏二丫给他着下手,两口有有笑地,活干得很默契。
麦穗很是羡慕。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哪
萧宗海听孟氏麦穗要去禹州城谈生意,半晌没吱声,抬脚就去了镇上。
于掌柜得知缘由,笑道:“萧大叔,好事啊,您干吗要拦着她?有这么个能干的媳妇,您应该高兴才是哪!”
一更,亲们,果果的书评区好冷清,留个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