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A+A-

    余初之前就仔细想过。

    如果谭大爷越狱成功, 那么京都这一烂摊子事情, 就可以全权交给他接手, 反正自己一个三年空白期的自由人,既不了解情况也不知道人脉,身为女性约束又多,留下来也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谭大爷越狱失败, 那她更不能留下了,该尽的力已经尽了, 与其坐以待毙把自己也搭上, 不如趁早跑路, 在安全地点再从长计议。

    所以, 想着自己无论什么情况, 自己都是要走的。

    她就在四月底的时候, 定了初三的船票。

    前后思虑了那么多,却没有考虑道, 领导怎么想, 跑这么快……余跑跑?

    谭宪表情有些复杂,也不知道是心疼国师, 还是松了口气。

    又或是只是单纯觉得余初这么没心没肺的样子, 让人无奈又羡慕。

    “你之前就订好了票?”

    余初心里一虚,脸上愈发显得真诚:“谭队, 是这样的。这不是夏汛马上要到了,船票难定么,选择的余地就少了些……”

    “成, 就这样吧。”谭宪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觉得自己这波亏的有点大。

    早知道余初一点心思都没有,他应该压着余初,留个十天半个月给京都做苦力,等到后援到了,再送她离开。

    那么清奇的脑袋瓜子,不用来收拾残局太可惜了。

    现在好了,少了个劳动力。

    “后天你整理东西回去,这两天有空先把报告写了,把事情原委都清楚,抄一份给我。”谭宪完,不再去看余初,转身朝着内院走去,“我住哪?”

    这屋子高门大院,看着不错。

    余初想起什么,往前追了几步:“谭队你等下。”

    谭宪停下脚步,转身看她,板着长脸:“怎么了?”

    “谭队,你站在这里不要动,稍等我。”余初跑着绕开谭宪,往厨房的位置跑去,经过谭宪的时候,又重复了一词,“谭队,好了你就站在这不要动啊,我一会儿就来。”

    谭宪面无表情的看着余初跑远,又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从厨房跑了出来。

    她怀里抱着一个木架子铜盆,走近些可以看见盆内都是烧的通红的炭火。

    像是一早就准备好的。

    余初将炭火盆放在谭宪身前,日常封建迷信:“来,谭队,跨个火盆,去去晦气。”

    谭宪:“……”

    他脑子里训人的话有一堆,可以从余初高等教育背景到驻地的员工注意事项,也可以从唯物世界观到破除迷信。

    但是今天,谭宪突然一句话都不想了。

    他看着余初半笑着的脸,一掀衣摆,从炭火盆上跨了过去。

    ***

    谭大爷被关了几个月,刚出狱,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单单洗澡换衣服就是一个浩大工程,加上剃胡子剪头发,修指甲身体检查……

    谭大爷收拾了足足有两个时,用了几大锅热水,才算是把自己给折腾干净了。

    等他穿着余初给的黑色长衫从屋子里走到客厅,余初三菜一汤刚好摆上。

    “这衣服很适合你”余初顺便给他盛了一碗饭,“谭队,坐。”

    余初没有算掺和古代区的恩怨,就没有开口问想法。

    她的任务完成了,以后可以让自己知道事情,封肃自然会。

    反倒是谭宪觉得余初千里迢迢而来,有知情权。

    谭宪吃了半碗饭垫底后,他端着半碗山药排骨汤,挑开了话题:“你还记得,几年前你还在京都的时候,负责你们这一片区的医生么?”

    “王凝王姐?”

    谭宪点头:“嗯。”

    余初脑子里浮现出一张漂亮的脸来,她又是惯会扮的,即使是上门体检的时候,也是妆容精致,衣着漂亮。

    不过扮归扮,她的专业素养非常的高,医学化学双硕士学位,因为进了驻地不读博了。

    平时主要负责京都药物接收分配,顺带着,也会救救人动动手术,或者上门体体检,算是后勤医疗部门不可或缺的一员。

    只可惜,英年早逝。

    起这个,余初不是不唏嘘的:“王姐走的时候,才二十六岁吧?”

    “你为什么觉得她死了?。”

    余初楞了一下,下意识反驳:“我看着她火化的。”

    “你看着她那张脸火化的?”

    余初皱着眉,也觉察出不对劲来:“王姐是出任务时坠的河,尸体捞上来时已经面目全非了,怎么见到她的脸……”

    “火化那具尸体,是她死遁用的替身。”

    “为什么?”

    “为了留在古代区。”谭宪脸上表情未变,“你以为谁都跟你这么傻不拉几,想留在古代区嫁人,想着的居然是写申请。”

    余初半趴在桌子上,觉得半碗饭都撑得她有些消化不良了。

    ——求不要翻黑历史好么?

    她当初写得申请只明明是想传回现代区驻地的,没想到半路被封肃截胡了,那时候她连封肃面都没有见到,作为一个兵,余初只收到他的一封回信。

    全信六个字:

    你脑子进水了?

    封肃的很对。

    在古代区这样的封建社会里,尤其是女性,什么地位没有,什么保障没有,什么权利没有……还想着留下来,不是脑子进水是什么?

    所以谭大爷的意思是,当初脑子进水的,不止她一个?

    谭宪击了余初后,看着她发蔫的样子,觉得自己毕竟不是封肃,这么怼一个姑娘的确有些不厚道。

    他也不再卖关子,将事情的主线,大概的归纳了一下:

    “她自己是医学专业的,做了具假尸体,把所有人都骗了,要不是国师偶然在宫里碰到王凝,怕是永远也不知道真相。”

    “按照规定,这种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需要押回驻地受审,只不过她身处后宫,一时间难以实施抓捕。所以,我们还没动手,反而被她先动手了。”

    “她可能早就设想了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在几年前就做好了准备,你是自由人,应该也知道知道红药吧?”

    余初点头。

    红药是一种药片,红色,味甘。

    现代区的人在古代,除了自由人之外,大部分在度过第一阶段的适应后,还需要持续有规律的增加抗体类的药物,使得自己在古代区损伤降到最。

    因为大部分时候,红药是一月一粒,月经。

    各大驻点也戏称红药为姨妈糖。

    红药的配方是根据古代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所以由总部一个月送出一次红药。

    余初抬起头来,看向谭宪:“她把红药换了?”

    谭宪也觉得自己这一波栽的毫无道理,却也被折腾的没有什么脾气:“是。”

    因为每个驻点发放红药的时间不同,所以爆发的速度也不同,先是霖州,接着是云锦,然后是京都……最后是长平。

    大部分人吃了被掉包的红药后,免疫系统的漏洞不仅没有补上,还被戳了几个大洞,跟漏风的气球似的,嗤嗤的往外冒着生气。

    “红药按人头配备,一人一粒,包括鹰者、鸽者、蜂者在内……没有一个人拉下,只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是药的问题。”

    “霖州出事的时候,医生都以为是流感,想着京都的医疗条件好,就想把霖州的人接过去,没想到路过云锦的时候,云锦也出事了……我怕京都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日夜兼程的赶回去。”

    “那时候哪里都不安全,我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大地儿,就把病人连夜送进了国师府,这么多人在国师府被守株待兔的新帝一锅端了。”

    “不仅是国师府,就连长平、霖州、云锦、康宁……也被新帝一锅端了。”

    这一段,余初在云锦听过编外人员满的亲历版本,所以完全能想象,什么叫做一锅端了。她咬着筷子:“新帝和国师不不共戴天,但是起码不会相濡以沫,他千里迢迢把人拉到京都做什么?”

    从逻辑上,就地掩埋可能最省事。

    这又不是土特产食材,一个可以红烧,另一个留着清蒸,剩下一堆放冰箱备用。

    “你知道为什么吗?”谭宪一脸复杂的看着余初“王凝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来历,又想得到人手,可能忽悠了新帝,让新帝误认为了些什么。这些误会,让新帝不辞辛苦的,把几大据点一锅端了后,拉回京都皇宫——”

    谭宪顿了顿,似是觉得十分荒谬。

    “给他炼长生不老药。”

    余初:“哈哈哈!”

    ——不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