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A+A-

    宋家养女要入国师府的消息一传出来, 所有人先是一愣, 然后第一反应便是感慨起宋天觅的好运道。

    这前脚刚得刑部尚书之职, 后脚就成了国师的岳丈。

    众人感慨归感慨,却没有眼红。

    宋家养女和翟翎羽那场官司,对翟家稍微关注一些的人都记得——

    被人退婚,宋家也为了所谓的风骨, 连个公道都没替那孤女讨,使得京中流言四起, 议论纷纷, 最后还是外租家看不过去, 派人来接。

    多年没有往来。

    这样的关系, 比个寻常的侄女都不如, 自是借不到什么光。

    加上国师府除了昭告天下之外, 连个典礼都没有,一顶轿就将人接走了, 可见也只是顺应天意而已, 并没有多重视。

    但是礼还是要送的。

    有门路的人送进了国师府,没有门路的, 就走了个巧, 将礼送到宋家。

    正常的嫁娶门户,不收反而显得太过刻意。

    不过这一次, 宋临渊亲自坐在库房前盘点礼品,随着盒子一个个被开,他原本悬着的心松懈了下来。

    和临毅成亲时相比, 多了三成,而这三成还多半看在父亲这个新任刑部尚书的面子上。

    看来,大家对这段天降姻缘期待并不高。

    又或者,大家对宋家和阿初之间的关系并不看好。

    ***

    国师府一直走的高冷风,就连公开关系也多是——

    天赐,吾受之。

    一顶轿,一个丫鬟,两个轿夫,一个护卫……简陋的像是乡下人结婚的配置给送进了国师府。

    国师府在皇宫内,像是凹字型内楔部分,虽往下延伸,却有独立的城门,由西城门直入。

    换句话,这是个套娃结构,国师府在皇宫内,却又彼此独立、彼此隔绝。

    这原本是上两代帝王因为忌惮国师府所设计——

    想将国师府放在眼前监视,却又因为害怕所隔绝;想将国师府的名声纳入皇宫,却又担心国师府干涉朝政。

    这国师府是建筑群,由几栋房子组合而成,前面一栋供着神像带头搞封建迷信,正后方一栋是居住楼,两侧则是待客和杂用的房子,比如闭关(休假)、炼丹(巧克力丸子)、卜卦(带头搞封建迷信)。

    只不过,站在驻点的角度来,这个地理位置……

    “这个地理位置,是巧合?”余初戳了戳楼上伪装好的望远镜,望远镜+监视器组合,几乎将整个皇宫一览无余。

    尤其这角度正对着的,是议事殿。

    “的确是巧合,只不过若是没有这个巧合,国师府建塔也是一样的。”叶长谦拉着余初的手下楼,“这些布置以后慢慢跟你介绍,我带你去看贺礼。”

    贺礼的事儿,余初听叶长谦过。

    两人成亲的消息当天就发了出去,几个驻点迅速给了反应——送来了贺礼,除了最远的两个驻点礼物还在路上之外,其他的都已经盘点入库。

    叶长谦开玩笑,这些都算她的私产,以后可以自由带到现代区去换人民币。

    余初也没在意,同事间的贺礼,有来有往,夫妻两人谁保管都一样。

    正乱七八糟想着,余初已经跟着叶同志来到一楼一处偏殿,映入眼帘的是满市的书架,如同图书馆一般,一排排累了过去。

    在书架的一侧,空出了不的空地,只摆着一张书桌,显得有些空旷。

    余初随意翻了几册书,都是古代区正常的书籍。

    “这里原是国师府的办公地,多时有百人,少时也有几十。”叶长谦解释道,“只是三年前几乎全军覆没,重回国师府后,我跟谭宪商议了一番,将大部分人迁了出去,这里便空了下来成了藏书之地,问天阁每年都会送一些新书过来,慢慢将这些空地填满了。”

    书是好书,有孤本,有经典,有套书,也有新书……余初随手抽了一本翻了翻,内页干净无斑点,连灰尘都几乎没有。

    这座图书馆,保养得不错。

    叶长谦也不急,等余初翻完书询问了几个问题后,领着她开了一个靠墙的书架,进入了一个密室。

    密室面积很大,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有书册,有珍宝,有药物,甚至有几样现代区复古处理的现代东西,比如木框的全身镜,这种古代人一看就十分稀奇,却又觉得在理解范围内的。

    无论是古代的机关,还是密室内的东西,这种刻意的布置,密室倒不像是自用,而是做给古代人土著看。

    果然,叶同志并没有在这个所谓的密室中停留太多时间,而是靠近了另外一堵墙,伸手按在了烛台底座,一道暗门哗啦啦就从地底裂开了。

    指纹识别还在理解范围内,但是这个密室底下的密室——

    是半个军火库。

    余初揉了揉自己的脸,看着堆满半个仓库的热武器,觉得自己三观有点碎:“我记得保护区条例里规定……”热武器是不允许携带的。

    “这是特批的。”叶长谦神情肃穆,“什么条例,也比不上人重要。”

    三年前的教训给的太足,若不是余初单枪匹马闯入,救了他又一意孤行北上来到京都。

    整个古代区几千个相关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要埋骨于此。

    侧头见余初的脸色有些沉重,叶长谦转移了话题,看着另一边堆着得贺礼道笑道:“今天下午无事,我们拆贺礼吧。”

    ***

    第一份礼,却是最远的千禾城送来的。

    古代区研究人员占七成。

    两成人用于驻点的构建维护,一成用于安保和消息探,这三成的人在国师府的权威之下,保护相关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比如最南方的千禾城,气候湿热、雨水多、农作物多可以一年两到三熟。

    驻地包了百亩试验田、千亩林地,放了几个团队的农学家,无论是做跨区的农作物杂交,还是做现代区物种的改良,又或是对新物种的培育和发现,都需要五年到十年的稳定日期。

    这就需要这个辖区,在国师府势力的插手下,没有匪患、没有战乱,没有派系争斗,没有强夺土地……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原本来京都采购种子的,只是刚走到京都前,就听我们成婚了,就顺手把随车研究了几十年才出的成果当贺礼了。”叶长谦将一个陶罐递给余初,“你看看。”

    余初开手里的罐子,看到了放大版的大米,米粒比黄豆看着还健壮,是正常米粒的几倍大。

    罐子里还有张纸,画着广阔的田野,和无尽的稻子,有个人坐在稻穗底下憩。

    余初想起了国内真·“神农”大佬的一个梦——禾下乘凉。

    “这是千禾谷,在古代区育种已有二三十年,据和人等高,收割的季节太累了,就躲到憩,如今亩产四五千斤。”叶长谦每日能看到不同地方的情报的,对这些如数家珍,“种子去年已经拉到云南、海南、苏州三地试种,反馈不错。”

    余初抓了一颗米粒,放进嘴里嚼了嚼,满口的米香:“那晚上就吃这个。”

    叶长谦笑:“好。”

    于是,继续拆礼物。

    古代区驻地的研究人员都很率真,大多送的研究成果,负责动植物录入的团队,送来了一个装裱好的蝴蝶标本,赤红色配huangse,有长长的蝶翼,全身大约有半米长,远远看去,像是拖曳着尾羽的凤凰。

    它有个好听的名字,泪神蝶。

    而负责医药团队的研究人员四散各地,根据所需环境或定居,或迁居,和上海制药中心属于前后方的兄弟关系。

    据由古代区研发的抗癌药物,已经在现代区做了完善、论证和临床,马上准备要上市了。

    则送来了一罐草药提取物,明上介绍这是新发现的祛疤药物,能够祛除大部分人身上的新疤,旧疤痕也能起到明显的淡化作用。

    结尾留了几个字——即使剖腹产也不会留疤了哟(∩_∩)。

    这简直是女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余初刚收起来,就见一旁的叶同志好奇的问:“剖腹产是?”

    余初顺口解释:“剖腹产的意思是:女性怀胎十月后,做手术把肚子剖开取出孩子。”

    她发现叶同志的脸一下子就黑了,立刻闭了嘴。

    这个还是等到机会再解释比较好些。

    余初连忙转移话题,拿起底下一个木盒开:“勘探组不会给我送化石陨石一类的吧……”

    巴掌大的木盒,开后先是看到的是一件团装的东西,外面随意用报纸一裹,像是两元一件的地摊货。

    勘探组天天深山老林里钻,化石陨石是最常见的土特产。

    余初也没多想,从木盒子里将报纸团取了出来,一层层把报纸剥开,然后看见了一个鸡蛋大的钻石原石。

    纯净度高,没有裂痕。

    鸽子蛋余初在乐圈女星手上见过,这鸡蛋大——

    余初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值钱的东西,她把盒子一盖,冷静了下来:“这个可能是他们拿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