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卖粮
种了晚禾的地区眼下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秋收的事宜,虽然天气凉了,可比起寒冷的北方,江南还算暖和。
安家每逢此时也是最为忙碌之时,安里正要管顾秋税之事,家中的租税和佃户向安家租借农器等事便由李锦绣和内知财叔理。
安桐找李锦绣把收许家的粮一事与李锦绣一,自然少不得被盘问。知女莫若母,李锦绣很快便猜出了她是想与许相如好交道。
“让娘帮忙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何以忽然要与她好好相处了?”李锦绣问。
安桐早便想好了措辞,她认为此言绝对不会让李锦绣怀疑:“阿娘,我以前虽然和许相如产生了不少嫌隙,并且我好几次都在她手底下吃了亏,可我并非肚鸡肠之人,自然不能总是记恨着过去之事不是?”
李锦绣看着她:“你不是肚鸡肠之人吗?”
安桐气得鼓起了两腮,直到李锦绣趣她:“是娘记错了,我们家的桐儿心胸宽阔,肚鸡肠之人是那许相如。”
安桐还是好气:“阿娘,我很是认真的呢!”
李锦绣如此才正襟危坐:“嗯,你的很有道理,虽然许家那娘子令你受了多次委屈,可我也欣赏她的不卑不亢和不屈。你不及她能沉得住气,也不及她聪慧,你在她那儿吃了苦头也是活该的。”
安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李锦绣所生的,难不成因为许相如是女主,所以连她的娘亲都要被许相如所折服了?
李锦绣摸了摸下巴,道:“你可知许家那娘子何以也败给你几次?”
安桐生怕李锦绣又给她埋了陷阱,于是仔细想了一番,有些不确定:“她、她不是败给了我,是败给了安家。”
李锦绣笑道:“你还有点自知之明,明还不算太愚钝。不过也是,我李锦绣的女儿,怎能完全生的跟你爹一样呢,好歹有一样像我之处。”
安桐确定她是李锦绣生的,至少在“自我欣赏”的评价上,她们都不知道谦虚为何物。
“许家娘子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若不能让你讨得一些便宜,你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一来便不知是你与她之间的事情,安家必然也会介入。许家不过是下等户,如何能与安家作对呢?”
安桐被李锦绣的这一番话的胸闷,敢情她跟许相如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地过招这么多年,还都是许相如让着她的结果?不,她相信这一切都是执笔之人添加在女主身上的!
看出安桐心情低落,李锦绣扑哧一声笑,道:“当然,她也非没有在你手下吃过闷亏,毕竟你性子活泼,常常能出其不意。她那样的性子,正巧被你所克制,只是若许家是和安家不相上下的大户人家,恐怕你还是会被她所压。”
安桐一点也没被安慰到,她恹恹地道:“阿娘,往事莫要再提了!”
许家的田花了近十天才收割、谷完毕。而安家也安排了收粮之事,不过良田的粮价自然不能跟下等田的一样,毕竟在结实跟口感方面也还是有些许差异的。
良田的粮按米价的七成收了,下等田的则是按六成。不过和李家粮铺有些许不同的是米价不按本州府的价格来定,而是按边防之地的州府的粮价来定。
江浙、淮南两路一直都是粮价较为平稳的地方,只要没有发生天灾人祸,粮价便不会有多大的变动。而湖南、福建、广南等路,因地广人稀,对粮食的需求不多,粮价十分低贱。将粮食买去这些地方,显然不划算。
只有在边防等欠缺军粮之地,粮价才比别的地方高。
大户人家要么囤着粮食等天灾发生,好趁机大赚一笔;要么通过别的渠道卖到边防、受灾之地,以赚取差价。
若只是普通的百姓,或是做点本买卖的粮铺,自然不可能联系到那样的渠道,而安家则正好有安家先辈留下的人脉,这么些年,安家也基本靠这条渠道,将安家多余的粮都卖了出去。
不过这并不是安里正负责的,他与安桐的二叔父当初分家之时便已分好了在安家的职责:
安里正为里正,同时也是下一任族长,将要负责族内的大事务。安二叔则负责安家售粮之事,如若他做的不好,族内自然有人能接替他的位置。
兄弟俩同心,如此才使得安家这个大家族在没有人当官后依旧能屹立在桃江县十几年不倒。
安桐从前并不知道这些家族的内务之事,可如今李锦绣似乎也有意让她接触,免得将来对家中的内务一点也不了解,反而被族人或是她的夫婿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家产瓜分殆尽了。
安桐在消化了这些活了两世才知道的事情后,也就越发理解江家为何不敢也不会提出退婚了。她为前世的自己的天真而懊悔,又下了决心日后要对安家之事上心。
安家的底蕴给了安桐一些底气,可她只要想到出了桃江后,还有一个皇亲国戚站在女主的那边,心里顿时又七上八下的。
那个皇亲国戚赵惟才虽然只是一个郡王,可连皇帝的亲子都未受封爵的情况下,他一个皇帝的侄子却受了封,可见这位郡王多么出众。
这么一对比,安家似乎又不算什么了。
“所以还是得当好人、对许相如好啊!”
安桐带着这样的感悟,拿着卖粮的钱到了许家。
许家的院落有些热闹。安桐远远地便看见了许王氏和许相如正在敲着什么,走近了一看便发现她们正在舂米。
许相如踩着碓机的木杆,使得石碓一下又一下地重重落在谷物上,将谷物的外壳敲脱,而许王氏则在前面拿着器具偶尔将石臼里的谷物匀开。
许王氏的活比较轻省,踏碓则需耗费大力气,安桐过来时,看见许相如的额上贴着几绺发丝,健康的肌肤上透着红。这本该壮力干的活,却落在了许相如的身上,来也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安桐趴在许家低矮的院墙上注视着许相如,她似乎在很早以前便发现了,若论肌肤的黑白程度,无疑她和许相如是不相上下的。
可村中之人不以肌肤的黑白来定美丑,所以在众多怀春的少年心目中,她似乎已经败给了许相如,是否明她即使变白了,也不一定能比许相如美?
想到此处,她有些不甘。
默默地看了许王氏母女俩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们何不将这些粮一并卖了,再去买米便成了,何需自己舂?”
许相如踏累了,便就此停下来歇一歇,恰巧在安桐开口时抬头看见了她。
许王氏发现安桐来了后,比以往更加亲和了:“安娘子过来了,快些进来坐吧,这墙头的灰尘多着呢!”又嘱咐许相如,“你去端两碗温水出来给娘子和翠柔。”
安桐掸了掸衣袖,走进许家,又拉住了许相如:“不必费心了,我坐一会儿就走。”
许相如抽回手,抓来腰间的汗巾轻轻拭擦着额头,道:“安娘子进去坐着吧,即使你无需喝水,我与阿娘也还是得喝的。”
“哦。”安桐悻悻然地松了手,又吩咐任翠柔,“那翠柔你过去帮一下忙。”
任翠柔顺从地跟着许相如到厨房去了,如此堂屋内便只剩下安桐和许王氏。安桐不待许王氏跟她话家常,便将许家该得的钱拿了出来。
“这是许家近河那边的五亩良田的钱,五亩良田共产了二十一石粮,以九百文一石的米价七成来算,最后得这十三贯两百三十文钱,按照约定,米糠和糙米的部分是不返还给你们的。”
许王氏颔首:“这是自然。”
安家给的已经是米价的七成,而米价又比现在的普遍粮价还要高出三百五十文左右,怎么算都是许家占了便宜。
“我不可能随身携带十三贯钱,所以我准备了交钞。这交钞只要在江南和川蜀,任何一间交子铺都能兑换见钱。”
许王氏微微一笑:“我相信安家。”
安桐又把其余粮食的钱拿给了许王氏,许家十八亩田的粮食除了留下来的谷种和自家食用的部分,便卖了三十六贯钱,比李家粮铺给的价钱多了十四贯钱。
许王氏收着那些交钞,手都是抖的。她想了想,起身准备回房寻个安全的位置把钱藏起来,可想到自己的房中没有哪一处是许三找不着的,收获的喜悦顿时便像被泼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