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秋02
玉米收回家,把玉米壳剥了, 放到厨房里当燃料, 玉米就摆到围墙上面晒,等玉米粒晒得松动了, 就能剥下来彻底晒干,然后拿去磨坊磨成碎粒或者玉米粉来储藏,喂鸡喂鸭或者人吃都可以。
收完玉米还不能歇着, 地里的玉米杆得砍回来做柴火,不然烂在地里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影响到下一季耕种。
阮惜时趁着傍晚太阳不大的时间拿着柴刀到坡地里把玉米杆砍下来,刀从玉米苗根部砍下去,整棵砍下, 横放在竹篾上捆起来,就能带回家里,放到柴房留着以后慢慢烧。
地里的玉米杆全砍完,就只剩下花生苗, 花生成熟后,花生苗会渐渐枯萎,如果花生成熟一段时间没有收获, 花生苗会烂掉,花生埋在地里很难挖出来,要是刚好碰上阴雨天气, 土里的花生就会发芽,到时候就不能用来榨油了。
七八月份又是雷雨季节, 大雨下就下,夜里要是天色朦胧看不到星星的话,就证明要下大雨了。
老人们对天气的变化最敏感,那天阮惜时去菜地摘菜,路过的阿婆就跟他:“时仔,你家的花生该拔了,过两天要下大雨咯。”
时仔看了眼天色,果然有点多云,是要下雨的征兆,他谢过阿婆,回家后跟陆择:“陆择哥,明天早上我要去地里把花生拔了,阿婆过两天要下雨,再不拔我怕到时候花生苗被水淹烂,花生在地下发芽。”
陆择点点头:“好,我明天跟你一起去。”
第二天天气果然有些阴沉,不过正好拔花生,还不用被太阳暴晒。阮惜时出门时带了两个板凳,一块木头,一把柴刀,还有铁铲,陆择看他拿这么多东西,就把手里的水瓶递给他拿,从他手里接过他的工具。
阮惜时肩膀上一轻,东西就全到了陆择那里,他呐呐道:“我来挑就好了啊。”
陆择把帽子戴到他头上,笑道:“你也不怕扁担把你肩膀压垮,再也长不了个子。”
阮惜时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他以前倒不觉得自己长得矮,因为村里的人普遍不高,直到见识陆择的身高,他才发现原来跟陆择比起来自己这么矮,不由得在乎起自己是身高来。
于是就变成了陆择挑东西,阮惜时一手拎着两个板凳,一手拿着两瓶水,往坡地里走。
大家都知道过两天要下雨,所以都集中在今天拔花生,坡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拔花生的村民,靠得近的甚至还能一边拔花生一边大声聊天,嗓门大的甚至能隔着几块地聊,坡上都是人话的声音,好不热闹。
村民见阮惜时和陆择也来拔花生,就跟他们搭了两句话,比如:
“时仔,你也来拔花生啊?”
“没想到阿择挑起扁担来也像模像样的啊,时仔你真是捡到宝了。”
“要是时仔是个女娃,跟阿择定终身过日子刚刚好,哈哈。”
原本只是熟人之间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可阮惜时听得一阵阵心虚,他倒是想跟陆择过一辈子,可他是个男人,陆择也是个男人,两个男人结不了婚,又怎么能过下去呢?
这样想着他就觉得很遗憾,只能失神地看着陆择。
陆择注意到阮惜时专注的视线,刚才村民们的玩笑话他也听到了,他想到的是就算阮惜时不是女孩子,那也是可以跟定终生的。等他一年的假期结束,他把阮惜时一起带回家给家人认识,就可以出国领证办婚礼了。
不过他没敢这么跟别人,村里人思想封建,肯定不能理解同性恋的存在,出来只会让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议论他们。
他倒是不在乎流言蜚语,反正他不是这里的人,对这里没有什么感情,时间一到他就会离开,从此可能再也不会踏足此地,无论村里人如何议论他,他都耳不听,心不烦。
但是阮惜时不一样,他从在这里长大,村民跟他就像亲人一样,他自然对他们有感情,被亲人议论鄙视,一定会让他很痛苦,就算以后离开了也会一直耿耿于怀。
他们俩只能把别人的玩笑话当耳边风,假装不在意,去到地里,阮惜时拔了几行花生,就把凳子放到地里,木头放到拔出来的花生苗旁边,对陆择:“我来拔花生,陆择哥你负责把花生苗砍断吧。”
着他把一茬花生苗放到木头上,举起柴刀往下一斩,从花生苗中间斩断。
这样做是为了节约空间,花生叶很容易腐烂,不合适做燃料,与其大费周章把它带回家,不如砍掉让它们烂在地里做肥料,只留根部是为了摘花生时方便拿着,而且根部比较硬,比枝叶耐烧,且不易腐烂,存来做燃料还是很不错的。
陆择点点头,坐到木凳上学着阮惜时刚才的动作把剩下来的花生苗一茬茬斩断,而阮惜时就在前面不停地拔花生苗,斩好的花生根部放到簸箕里叠好,满了之后就挑回家放好。
拔花生跟摘玉米不同,用的力气要多,而且土地结实,拔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有时候苗断了还要用铁铲挖,所以即使有陆择帮忙,这五分地的花生还是让他们忙了两天。
拔完花生当天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阮惜时跟陆择合力将外面晾着的花生玉米搬回楼梯角放好,灰被占了睡觉的地方,不满地冲着花生堆叫唤,阮惜时看它还要在上面撒野,哭笑不得地把它赶回厅堂里,这几晚就让它在屋里睡。
接下来几天都在下雨,阮惜时看着外面白茫茫的雨幕,庆幸地:“幸好我们及时把玉米花生收回来了,不然这几天雨下完,玉米花生都要烂在地里了。”
陆择点点头:“是啊,这雨估计一时半会停不了。”
虽然因为下大雨不能出去干活,但阮惜时也不闲着,也是趁下雨天待在家,他把拔回来的花生给一颗颗从花生根上摘下来,攒在簸箕和箩筐里,等天放晴出太阳了,就拿出去晒干,然后就能用来榨油了。
摘花生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工作量太大,手指可能会被花生的根须磨伤,阮惜时倒是无所谓,但是陆择一看就是没干过这种活的,一来怕他受不了苦,而来怕他觉得脏。
但陆择并不这样觉得,他见阮惜时拿着一茬茬花生,把花生从根部摘下来,重重复复着这个动作,看起来专注又认真,好像是件极其享受的事情,便也学着阮惜时做起来。
花生苗实在太多了,及时从早上到晚上都在摘,也不能一天就完成,阮惜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并不急,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晚上照常看电视。
刚拔的花生还很嫩,此时整颗带壳放到锅里用盐水煮熟,吃起来会是粉粉的,等过几天水分蒸发得差不多再煮的话,即使煮熟了花生米还是脆生生的,口感就差了很多。
阮惜时记得陆择喜欢吃盐水煮花生,所以晚上烧火煮菜后,他把火撤到原先用来煮饭的灶肚里,把洗干净的新鲜花生倒进去,倒入浸过表面的水,加入几勺盐,闷着煮熟。
吃完饭,花生也熟了,阮惜时把它们倒进篮子里沥水,然后就能拿到客厅里,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花生了。
阮惜时和陆择坐在沙发上一边吃花生一边讨论电视节目的内容,有有笑的,灰起先还很好奇电视里放的什么东西,也对他们吃的花生很感兴趣,后来发现自己既看不懂也不能吃,就兴趣缺缺地趴在茶几脚边憩了。
因为下雨,人们懒得出门买菜,所以这两天走村串户卖东西的卖货郎的东西就卖得特别好。正是因为考虑到下雨天人们出门买菜不方便,所以这种天气卖货郎不仅不休息,反而还更忙碌了,他车上的货比平时要多一倍,但每次都能全部卖完,赚的钱也比平时多,他乐此不彼地往返各个村子之间,每天一大早就听到他的叫卖声,一直到傍晚天色将暗的时候。
阮惜时也懒得出门买肉了,他听到卖货郎的声音,放下手里的花生,洗干净手拿了钱问陆择:“我买些排骨回来蒸花生米吧,陆择哥你有什么想吃的菜吗?”
陆择已经被阮惜时养得不挑食了,也不知道是他吃腻了山珍海味,所以换成乡村炒就吃得有滋有味,还是阮惜时做菜太好吃,好吃到让他即使吃着自己最讨厌的东西就觉得津津有味,反正就是什么都能吃了。
他对拿了伞准备出去买菜的阮惜时:“都可以,你看着买吧。”
阮惜时喊住路过的卖货郎,跟他买了两根排骨,卖货郎还帮他砍断装起来,热情地跟他唠叨两句。
“这雨下得可真大啊,不知道多少人家的花生被淹了,时仔你家花生都收了没有?”
阮惜时应道:“都收啦,下雨前就收回来了。”
卖货郎就笑着:“那就好,好了,一共十五块钱,你还要其他的吗?青菜来一点吗,这么大雨,你也不想去菜地摘菜吧,光吃肉可是不行的哦。”
阮惜时付了钱,笑笑:“不用啦,家门口就种着菜呢,我摘几根瓜苗回家就好了,你慢走啊。”
告别卖货郎,阮惜时果然在家门前摘了一把南瓜苗回去,下雨天南瓜苗长得快,瓜苗又肥又嫩的,炒来吃最好不过了。
中午阮惜时剥了一盘花生米,把腌制过的排骨放在上面,倒上油盐酱,就放到电饭煲里蒸。陆择还在摘花生,阮惜时就负责做饭,他把瓜苗撕皮,折成指节那么长的一段段,洗干净拍入蒜米一起炒。
新鲜的花生蒸出来粉粉糯糯的,本身带了些甜滋滋,又入了油盐和排骨的味道,吃起来特别不错,一口饭里夹着几粒花生米,放进嘴里一起嚼,连饭都带上了香味。
陆择对这道新菜式感到十分满意,他甚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也不知道阮惜时还会给他展示多少厨艺。
作者有话要:
陆择:咳,其实我已经想好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