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冬30

A+A-

    临近过年,村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外出工的年轻人带着大包包的东西, 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准备和家人过个好年。

    村里发展不了经济, 田地也就这么多,但人口是越来越多,如果大家都只靠着种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那只会过得越来越拮据。为了生存,村里的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附近几个省的发达城市里找活干。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也找不到什么体面的活计,一般都是进工厂当工人, 白天上满八个时的班,晚上又要加班赶工道十点十一点,单休或者全年无休,一个月挣四五千块钱, 除去衣食住行,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只能攒个两千多,一年到头都没时间回家一趟, 十分辛苦。但工厂也不是毫无人性,老板也会考虑到工人们的情绪,过年还是会给他们放假回家团聚的。工厂的假比白领的要长, 一般腊月中旬就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过后, 差不多一个月。虽然没有工资,但是工人们能回家看看亲人,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很乐意放假的。

    归乡的工仔平时在外面无论多累多苦,回家都会表现得很体面,穿时髦的衣服,用与时俱进的东西,买上点档次的年货礼品。他们在外面工作一年回来,攒的钱不多,但总会很大方地花在这些方面上,大有衣锦还乡的意味,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乡亲们以为他们在外面过得风生水起,给他们的父母长脸。

    时候,李家的姐姐还没出嫁,每年过年她回来总会从大城市里买很多村里的孩子见都没见过的零食回来分给和她亲的孩子们吃,阮惜时近水楼台,更是得到过很多好吃的。村里其他归乡过年的人几乎都会买各种各样的零嘴回来,大方一点的还会给别人家送一些。反正每次一近春节,最高兴的莫过于存了的孩子了,因为他们去伙伴家串门,就很有可能会从伙伴的爸爸妈妈那里讨来一些新鲜好吃的零食。

    夜里,气温降了下来,牛大爷吃过饭,开电视机,把泡脚盆端到沙发前,一边舒舒服服地泡脚一边看新闻,好不惬意。

    牛大娘在厨房里把灶台擦干净,擦着手走进来问他:“老大在电话里是不是他明天早上回到村里?”

    牛大爷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闻言随意应了一声:“可能吧,反正到时候就能看到他了,管他什么时候到呢。”

    牛大娘就嗔了他一下:“孩子们好歹一年没回家了,你这个当爸的怎么一点都不期待?”

    牛大爷理直气壮地:“他们都长那么大了,难道还要我们操心不成?你啊,就是劳碌命,快别忙了,坐下来歇会吧。”

    夜里外面有霜,比白天冷很多,所以晚上很少有人在外面走动,大家都宁愿待在家里看电视,所以村子里四处都是静悄悄的,只能听到猫和狗的叫声,偶尔传来摩托车开过的声音和人走路的脚步声。

    夜里村子里只要有人走动,就会引起一路的狗叫声,村民们养的狗十分尽责,陌生人靠近主人家一点点,就会狂吠不止,直到把人吠走为止。

    不过今晚的狗叫声有点多,连村尾的阮惜时家都能听到,灰听到同类的叫声,也警惕地从楼梯脚的窝里跑出来,端端正正的坐在客厅的门外面,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盯着家里的大门,时不时也跟着叫两声,一副忠诚的守护者形象。

    陆择听到狗叫声,就问阮惜时:“灰怎么突然叫起来了,是有人来了吗?”

    阮惜时静下来仔细听了一下,没听到有人的声音,就回答陆择:“可能是外面有人路过,灰发神经而已。这几天好多去城里工的人回来了,村里热闹了些,夜里有人走动也是正常的。”

    陆择这才放下心来,继续抱着他跟他看电视。

    牛大爷泡完脚,穿上厚厚的棉拖,身上暖和得很,他把剩下的洗脚水端出去倒掉,一出去就听到外面接二连三的狗叫声,还有由远而近的摩托车声。

    摩托车的声音好像是往他们这边来的,牛大爷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仔细辨别,突然就没听到声音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人在他家门前的话声。

    外面的声音有点耳熟,牛大爷不太确定地走到门口去听,离得近了,他才听出是自己儿子的声音,他连忙开门,果然看到了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

    牛大正在感谢从镇上车站送他们回来的摩托车司机,突然感觉到身后的家门被开了,他扭头一看,原来是他爸出来了。看到他爸红润有精神的样子,牛大激动地喊了一声爸,他的媳妇也跟着喊了一声,而孙子因为时间太晚,已经被儿媳抱着睡着了。

    摩托车司机收下牛大给的钱后,见他们一家团聚了,就笑着:“既然把你们送到家了,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牛大客气地挽留道:“这么快就要走了,难为你大老远送我们回来,不跟我们进去坐一坐喝口热水暖暖吗?”

    摩托车司机笑道:“不坐啦,时间不早了,平时这种时候我早就收工回家陪老婆孩子啦,今天是刚好送你们回村,耽误了点时间,我再不回去,我老婆就要担心我了。”

    牛大连忙感激道:“哎,都怪我们,这么晚了还麻烦你送一趟,我们还以为明天早上才到的,没想到车子一路都走得挺顺利,晚上就到了,我们拿这么多东西也不好找地方凑合一晚上,幸好你愿意送我们回来。”

    摩托车司机摆手道:“嘿,不用这么客气,我也是为了混口饭吃才送你们回来的,毕竟要过年了,我过年钱都还没准备好,这几天趁着回乡的人多,抓紧时间赚一笔,好有钱过年。不过你们村修了路之后好走了好多,从镇上开车过来都不要半个时了。”

    牛大爷听他夸赞他们村新修的路,就自豪地搭话:“可不是嘛,我们村自从修了这条路,做什么都方便了,这还要多亏人家大老板这么大方慷慨资助我们村。”

    牛大就跟摩托车司机:“那你就先回去吧,不要太晚了,今晚真的太感谢你了。”

    摩托车司机踩下油门,道:“不用客气,那我先走了啊。”

    牛大媳妇点点头:“路上慢点啊。”

    摩托车又从安静的村道上呼啸而过,又引得村里的狗汪汪大叫。

    牛大提着他的行李和年货跟着进家门,里面牛大娘已经在忙着给儿媳和孙子铺床了,儿子提前回家显然让她很高兴。

    牛大爷也帮忙提了写东西,牛大这次回来买了不少年货礼品,他就叮嘱牛大:“明天你拿些东西去时仔家拜访一下,今年他们家可没少帮我和你妈两个老货。”

    牛大连连点头:“我晓得的啦,您在电话里提醒过我的,我还特意带了不少礼品回来,都是准备送给时仔家的。”

    牛大爷满意道:“好,那你今晚早点睡,明天一早你就送过去给人家,下午大家都要祭灶君,没时间理你。”

    牛大应道:“知道啦阿爸。”

    第二天就是年夜,南方人的习惯是腊月二十三是年夜,这一天要扫厨房,准备猪肉贡品,祭拜灶君,送他回天庭跟玉皇大帝好话,年夜过后,就该扫卫生,准备年货过年了。

    年夜要做的事情有点多,所以阮惜时很早就起床了,他和陆择弄早餐吃后,就开始扫厨房,要把灶台和灶君的牌子擦干净。

    阮惜时够不到墙上灶君的神牌,只能拜托手长脚长的陆择帮他擦,而他负责接过陆择手里被擦得脏兮兮的抹布,到外面压水井那里洗干净。

    阮惜时了一盆水,蹲在水盆前洗抹布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敲他家的门,阮惜时连忙甩干净手上的水,走过去给人开门。

    开门,阮惜时就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愣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对方是谁,而后惊喜地喊道:“牛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牛大两只手都拿着拜访的礼物,一时腾不出手像以前那样摸摸阮惜时的头,只好嘿嘿笑道:“昨天晚上回来的,今天一大早就想着过来看看你。”

    阮惜时恍然大悟:“原来昨晚村里的狗叫得那么厉害,是因为你回来了啊。”

    牛大笑着:“是啊,昨晚拜托一个摩托车司机载我和你嫂子回来,那些狗估计是看到生人了,一直叫个不停。”

    阮惜时让开道请他进来,看到他手里又是提着水果又是提着饼干糖果的,惊讶道:“你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牛大走进屋里,把东西放到茶几上,解释:“这些都是给你们带的,我从G市买回来的,应该挺好吃,你们可以尝一尝。”

    阮惜时一听连忙:“这怎么好意思收,你大老远带回来,应该也没带多少,留着给大爷大娘吃吧,我们家还有吃的呢。”

    牛大:“这个你一定要收,不然我再拿回去,我爸非得不给我进门了。他老早就提醒我不要忘了你们的恩情,要我知恩图报,我也没啥可以报的,就只能买几袋水果饼干过来,你不要嫌弃我寒酸就好。”

    阮惜时没想到牛大爷一家这样牢牢记住他们的帮助,时隔这么久了还要报答回来,他深知牛大爷的性格,这东西要是不收,估计牛大爷又要跟他置气了。

    他只好收下牛大送来的东西,又请他坐下,给他倒水,闲聊道:“什么恩情不恩情的,没那个法,我们只是尽了辈的义务,能帮着照顾一下老人就照顾一下,你和大爷都不用这样整天记着的。”

    牛大一边喝水一边笑着:“哎,话不能这样,要不是有你在,我爸那倔脾气早就够他受几百回苦了。我作为儿子,不能成天在家照顾他,良心也不安,好在有你们帮我照顾我爸妈,无论怎么都是应该感谢你们的。”

    他顿了顿,想起来什么似的,问道:“我挺我爸你家还有个人,怎么不见他?”

    阮惜时这才想起来陆择还在厨房里搞卫生,拍了拍脑门道:“你是陆择哥嘛,他在厨房清理灶君台呢。”

    话音刚落,穿着围裙的陆择就走进来了,看到家里来了个陌生人,陆择疑惑地问阮惜时:“阮,这位是谁?”

    阮惜时急忙起身相互介绍他们俩:“陆择哥,这个是牛大爷的大儿子,你可以喊他牛大。牛大哥,这个是陆择哥,就是他帮忙照顾你爸爸的。”

    牛大看到陆择高大的身影时,就敬仰地站了起来,等阮惜时介绍过后,他走过去对陆择伸出手,和气且感激地对陆择道:“陆哥是吧,我听我爸提起过你,感谢你这段时间帮我照顾我爸。”

    陆择微微笑道:“不客气,大爷大娘平时也很照顾我们,这是我应该做的。”

    牛大又在阮惜时家坐了一会,他发现客厅里多了张新的神台,就问道:“时仔,阮老师应该已经除服了吧?”

    提起爷爷,阮惜时又一阵黯然神伤,点点头声道:“冬至后就除服了,不过他的牌位已经被他的亲人带回故乡啦。”

    牛大惊讶了一下,似乎是没想到阮老师还有亲人,但是看到阮惜时难过的样子,就没往下问,只感叹了一句:“这样啊,那挺好的啊,阮老师终于落叶归根了,只可惜我回来得晚了,来不及给他上柱香。”

    阮惜时勉强一笑,安慰他:“没事的啦,你现在这么有出息,爷爷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牛大哈哈笑道:“我算什么有出息,才识几个大字,一天到晚在厂里的车间干苦力,一年到头都攒不了什么钱,哪像那些坐办公室的,整天在电脑前几个字,就能赚得比我多了。”

    着他看向阮惜时,语重心长地跟阮惜时:“时仔啊,现在外面的社会要求很高的嘞,做什么都要讲文凭,没有文凭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卖一身死力气,辛苦得很。你要是有机会出去,就一定要趁自己年轻,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找到轻松又多钱的工作,过上好生活。”

    阮惜时回答:“我没算要离开村里啦,外面要求怎么样都和我没关系的。”

    牛大叹气道:“唉,怎么能这样呢,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好,比村里不知好了多少倍,你要是有时间出去感受一下,就会觉得村里的生活让人无法忍受了,你还年轻,应该出去闯一闯,也不枉来人世间一遭。你想想看,你爷爷一辈子没出过村里,也没看过外面的世界,现在他不在了,也没有机会看到了,你作为他的孙子,就应该帮他看看,这样他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想到爷爷这么早就去了,错过和亲人相认回到家乡,阮惜时又是一阵难过,牛大的话其实有几分道理,他确实应该替爷爷看看外面的世界,好让爷爷安心,他点点头:“以后有钱了,我会出去走走的。”

    牛大就:“我听你亲生父母找来了,要带你回去,他们住在国外是吗?按我你就应该跟他们走,出国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国外那么发达,对你长见识也有好处,要是阮老师知道你还能出国,他都不知道多高兴呢。”

    阮惜时苦笑道:“我没想过要出国,也没想过要跟我爸妈走,我觉得在村里生活挺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牛大不赞同:“你还这么年轻,应该什么事都干一遍,别等到老了动不了了,一事无成,一辈子像白活了一样,多可惜啊。”

    阮惜时笑着:“在村里我也能干很多事情啊,不一定要出去闯荡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志向,我的志向就是留在村里,看着村子一天天发展起来。”

    牛大被他劝服了,无奈地笑道:“行吧,这也算是一种理想。”

    牛大留在阮惜时家坐了一上午,近中午的时候才提出回家去,阮惜时还要留他在家里吃饭,牛大以回家帮牛大娘做饭为由推辞了。

    作者有话要:

    _(:з)∠)_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学走路的滚滚崽儿、生命可真美妙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