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A+A-

    皇后正是要手摸发冠上的珠翠,听得齐王这一眼,她还是颇有些讶异的:“我记得从前与你过,你也无甚的不满,怎的这回发起脾气来。”

    齐王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俱都出么?自是不能的,也便编了个谎:“儿子大了,以后若是就藩,那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母后您不是晋王的亲生母亲,我与他也不是一胞所生,我看父皇的那些兄弟,也便是我的那些叔伯,今日在世的可还有几个?先不当初夺嫡,便是后面的那几个,还不是被父皇用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如今坟上蒿草,就是祖庙祠堂,又何处能去寻他们的名姓?”

    “你的是有几分道理,但晋王也不是什么言而无信的人……”皇后还有些犹豫。

    齐王感觉有戏,立即趁热铁:“趁着父皇还健在,我若是能在朝中有些实力,便是以后惹怒了晋王,也能以为支柱,总好过二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们母子只一风雨漂舟。”

    皇后摇头:“你到底还是年轻,不知晓那秦王的厉害,你以为你的这位兄长也是什么好相与的么?”

    秦王……自幼起,便是一直避着自己,匆匆是见过几面,若厉害,齐王确实是未曾见识过的,但他也不在意:“晋王权势,我有父皇宠爱,三分中我们占了两分,那秦王又有何好怕的。”

    皇帝多爱幼子,看王延政这般天真烂漫的样子,皇后倒也不好细,秦王才是大敌,这一点,延政是不可能懂的。也罢,便与皇帝,随便弄个官职给延政玩玩罢。

    这夺嫡之争,王延政若是真的参与其中,可不是要连个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皇帝那里有我,那后事,你自明日听宣吧。”皇后左思右想之下,终是定了定心道。

    齐王大喜,急急起身,便道:“我便知母后最疼我。”

    齐王眉眼俱都是笑意,但皇后想起方才齐王那怒容,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凉:这便是她子,无知她喜,无知她悲,亦是不晓得她的难处。

    可谁让她是他的母亲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失,可莫要失在此处才好。

    皇帝也不是一直都很昏庸,要起来,早年时他的英明神武,还是有不少臣子记得的,所以这一日他上了朝来,也还是有不少人秉了笏板,依次上前禀奏。

    乌纱做帽,皇帝仰着脸坐在那大位上,眼睛微微起,地下群臣俱都是看不清他的表情,他是知晓了?但右手扣着扶手,只不住敲着,一人毕,即言:“朕已知悉。”如此数人,都是一般回答。可若是他不知晓,他听了人言,鼻子哼上几声,那目光下视,也会扫上几个来回。

    底下那名禀奏的臣子还年轻,顿时被吓得汗淋淋,只管把脑子所想的事一起都完,连向皇帝发问都忘记了。

    “都完了?”皇帝感觉耳边许久无声之后,才微微正坐,道。

    秦王紫绶九章,正是居于群臣之首,就见得他先垂目:“是。”秦王都这般了,其余人等还能些什么?便是晋王,也只能从秦王言。

    “既如此。”皇帝忽然抚掌道:“延政,你来。”

    好像皇帝所有的端坐都是为了这一刻般,自王延政从殿门外进来,皇帝的所有目光便是一路追随着他,直到王延政礼毕站定,他才收回目光,笑言道:“齐王年岁已是不了,也该为朝廷做些实事,你们看看,依齐王之能力,有何职位可堪得?”

    莫自齐王出现在众人面前,那朝臣间便是有了不少争议,便是秦王与晋王,也是各自面面相觑,对此情形,颇有不解。

    齐王要入朝?这件事怎会一点风声都没有……秦王是有感于禁中森严,他这一藩王始终是难得插手,不过晋王竟也不知,这可是要好好思虑一番了。

    晋王先言:“吏部还差一位员外郎,若是皇弟愿意,这走马上任,今日便可。”

    吏部可是六部之首,那员外郎是品低位高,也是有实权的,晋王这可谓是先行示好了,但皇帝却并不看晋王,而是道:“吏部重考核,齐王的功课,这些日子虽是有些长进,但还远不能如此,延翰,你可是有什么心仪的?”直接是看向了秦王。

    皇帝目光威严,但秦王也不惧怕,他略思索了会,便道:“这些日子,京中各地的春种还未完成,也有些房屋烧毁需要整修,皇弟若是有心,这工部也是可去得的。”

    和晋王的提议相比,工部这差事就完全是个苦差了,先不秦王尚未拿出与之相等的官职出来,只寥寥数言,齐王做的也是无用功,可偏生是为了民生,要他有什么不好,齐王不也是得了民心么?

    可真是狡诈呢。

    皇帝一愣,笑道:“三郎,你倒是好想法。”

    秦王也不谦虚,立即俯身:“父皇缪赞了。”

    “朕可不是夸你。”皇帝转眼望向齐王道:“你的两位皇兄可都了,你要是想,哪处都由你。”

    齐王倒是想去吏部,以他的为人,虽然只做员外郎,但那几个侍郎怕也是不敢为难他的,到时候要如何,还不是他的算,可这话自己心里便算了,口头上那是一点便宜都可不能占,谁知道皇帝会怎么想,低头行礼,再抬头,笑容甚是明亮:“儿子尚幼,诸事不知,还望父皇多与延政参谋参谋。”

    莫不是齐王是皇帝的爱子,这一言出,皇帝那笑意便是再也遮掩不住了,连道了三个好之后,他道:“朕便知你是有大志向,但你这两位皇兄虽都是有心,但依朕看,都不是能历练人的。”

    “张子寿,你方才的那敦煌之事,可是真的?”

    皇帝喊的正是先前那名年轻臣子的名姓,那名臣子猛然间也没想到皇帝还记得他名字,扯了扯下摆,便是一步踏出,秉着笏板道:“是真的。”

    “敦煌那父子俱都是狼子野心,不过这天公作美,这敦煌到今日还是大夏的,卫绾那子做的不错,还有那武威,朕欲要多行嘉奖,可宗室已无适龄女子可行婚配……”

    这臣子到底是还年轻,皇帝是一时想不起还是何意,他并未多想,脑海中有个念头闪过,即是道:“陛下,安平公主虽没,但还有位东华公主尚在。”

    安平公主是皇帝的长姊,不过在皇帝还在潜邸时,便是被嫁了出去,不过不是一母所生,后来听闻死在了外地,也仅是着了鸿胪好生安葬,余的事倒也没多管,没想到还有一女的。

    “东华?”皇帝倒是没想到自己还给了人封号的,而这封号的品阶也不低,不过这是什么时候封的,他还真是没有想起来:“可是在京中?”

    臣子也无奈,只好再秉着笏板道:“人在宫中,亦是有三年了。”

    “三年,那年岁……”

    “方十四。”

    皇帝皱眉:“才十四?”

    看皇帝一副不清不楚的模样,这等闲看来,亦是不知这后宫到底是谁的后宫了,这做个臣子,竟然是比皇帝还知晓的多,但这后宫俱都是捏在皇帝手中,要皇帝不知晓,那也只能,皇帝并不在意吧,一直防着诸王,那后宫的人死人活,又怎的能进皇帝的眼?臣子的后背汗涔涔的,但他依然站得笔直:“是遂安公主所生,但遂安这封号,还是陛下在东华公主之后才封的,是以,臣方才并未提及。”

    “既然入了宫,那遂安,应也是不在了吧。”皇帝敛了眼道:“罢了,就东华吧。”

    “延政,朕欲封赏那卫绾,以东华配之,你可做的了那正使?一路护送,待你归来,朕再另行封赏,你好是不好?”

    哪里敢不好的。齐王只管立即领旨谢恩。这可是一个肥差,只要护送就有封赏,还往边疆,论起功劳,可比朝中做事要实在许多。若是借故再在边疆杀上几个人,这回来,轻易便是一个偏将军了。

    齐王是很高兴的。

    下朝时,秦王走在前面,齐王便是拦在了秦王的面前。

    秦王止步,望着他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甩了袖子,自是往另一边去,竟是避让了。

    晋王见此,目光骤然变冷,但走到齐王身旁时,却是露出了一副笑脸:“恭喜皇弟了,如此美差,升迁可在眼前。”

    齐王被秦王弄得憋屈,这看见捧场的了,也不多:“那是。”头一摆,可是把晋王撇下,独自个一人走了。

    卫绾将密信置于灯火之上燃尽,她问赵客:“这齐王,可不知能否活到敦煌城来?”

    赵客是觉得这几日卫绾的字又有进步了,他道:“郎君要他活,他便活,郎君可是想要他活着来?”

    “不想。”

    “那……”

    “不过我倒想看看那位继承了安平公主美貌的东华公主到底是何模样。”卫绾弹指将指尖的那一点余烬弹去,笑道:“我是风华外美,众所同惑,那东华可不是伏情隐诈,难以貌求?”

    “薛昭不屑我,我倒要看看这东华,是否是不屑我。”

    作者有话要:

    后面那句话是取自《南齐书》,的是萧昭业。

    我这几天没更,呃,我又去玩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