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少女心思
宋府门前不远处一顶华丽的轿子慢慢的过来,宋彦瞄了一眼,没有多想,刚走出一步,就被叫住了。
“彦哥哥?”
一道温柔的声音从轿子里传来,宋彦停住了脚步,刚和母亲完他不去见清荷,怎知道竟然本人自己过来找他了?
车内女子先伸出一只脚踏在马凳上,淡粉色的裙角杂尘不染,纤纤玉足落地无声。
而后,整个人身影踏着马凳走出。
只见她一头整齐如瀑布一般的头发,头绾风流别致祥云髻。
轻拢慢拈的云鬓里插着凤尾金铀,肤如凝脂的上戴着一个赤金石榴镯子,腰系丁香色半月水波腰封。
上面挂着一个月白色绣着寿星翁牵梅花鹿图样的荷包,脚上穿的是水蓝掐金挖云红香羊皮绣花鞋。
整体的服饰是淡粉色,配上的她雅致清丽的容貌,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令人看到的第一眼不免就产生倾慕之情。
宋彦很是欣赏沈清荷,可是不知为何,见到沈清荷的同时,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个人永远都是一副饿死鬼的模样,却一点都不做作,行为举止和平常人家的女孩有些差别,但是却让人心生好感。
这人便是此刻在道观的叶子。
“阿嚏!”
“莫不是冷着了?”
站在一旁的掀了叶子被子的师姐担忧的看着她,今日早晨她就不应该如此行动。
害的师妹感染风寒了可如何是好?
“师姐,我没事!莫不是有人惦记着我呢!”
心大的叶子拍了拍胸口,毫不在意的拍了拍一旁自责的师姐。
“这会儿就想着嫁人了?”
大师姐最成熟稳重,但是叶子在的时候,她最喜欢的事情便是调侃她。
“师姐?”
“好了,不打闹了,咱们快点去见师傅!”
被惦记着的叶子完全不知道自己一语成谶,竟然还被她给中了。
一想到某些人,宋彦神识有些游走。
沈清荷都走到他跟前了还没有反应过来。
而此时在场的其他人,全都伸长了脖子,直勾勾地看着沈家姑娘,简直就是望眼欲穿,恨不得整个人都飞身上去,到跟前去看个明白。
“彦哥哥?你在瞧什么呢!”
自己都走到他跟前来了,他竟然还一点反应都没有?
“姐?宋二公子这是被我家姐给迷住了呢?您看看宋二公子眼神直勾勾的看着我们家姐呢!”
“对啊对啊,我要是男子,有这么美的女子,肯定对她一见倾心。”
沈清荷带来的两个丫鬟在旁边打趣宋彦,不过结果人宋彦没有脸红,还像根木头一样的在那杵着,沈清荷却是唰的一下红了脸。
如同上了一层胭脂似的,煞是动人好看。
“姐脸红了!”
“竟然还敢打趣你家姐,看我回去不好好的挠你痒痒!”沈清荷赶紧用帕子遮住了脸,声的对那两个丫鬟着。
“姐,奴婢知错了!”
沈清荷为人温和善良,对于丫鬟们也是无比的温柔,从不打骂,如同和姐妹相处。
“清荷?”
宋彦总算是回过神来了,瞧见沈清荷和她丫鬟打闹的愉快模样,他也跟着笑了。
沈清荷和下人相处的如此愉快,这和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从到大,这个和他一起长大的姑娘就无比的慈悲。
“彦哥哥,你可算是理我了,刚刚你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和清荷?”
那可不能告诉你!
宋彦赶紧摇摇头:“没什么,清荷,今日可是你的生辰,还未来得及一声生辰快乐,彦哥哥失礼了。”
赶紧作揖道歉。
“彦哥哥,无妨,彦哥哥记得清荷的生辰就足以。”
“生辰不在沈府,怎得出来了?”
奇怪的很,生辰了,清荷不应该是在沈府吗?怎么还跑到宋府来了?莫非是遇上麻烦了?
“彦哥哥,你还呢,前几日我特意来找你,可是你人不在,我就托宋夫人告知了你,今日大家伙都来了,你却迟迟未出现,清荷担心你,这不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实在是有心了。
“既然如此,那你快回去吧,大家伙还等着你这个寿星呢。”
沈清荷欲言又止,看向宋彦。
“还有何事?”
“彦哥哥?你不和我一同前去?”
特意来宋府就是想要让他出席的,可是他却不解风情!
“稍等片刻,我进去一会儿。”快速的跑进府,却没有把沈清荷迎进府。
“姐?我们要在这等?”
两个丫头被宋彦的举动弄得有些困惑,她们姐人都来了,不应该是先让人进府坐一会儿喝口热茶吗?
宋沈两家的交情颇深,怎么几日不见,宋少爷的行为举止都这么怪异?
对他们姐的态度似乎也有些冷淡了些许,难不成是她们的错觉?
“无妨!我们稍等片刻就好!”
沈清荷也没有坐进轿子里,真的耐心的在门口等着宋彦出来。
雪花落在她的粉色袄子上,沾了些水。
“姐!”
两个丫鬟担忧的叫了声,这冰天雪地的姐这样子站在雪地里等着,会着凉的。
“清荷!”
宋彦的声音传来。
一道身影飞快的出现在沈清荷身旁,带来了一阵风。
“彦哥哥,心点!”
“这是我娘给你准备的生辰礼!”
厚重的生辰礼交给了身后的两个丫鬟,宋彦伸出来替沈清荷扫除她身上的雪花,完全就是哥哥照顾妹妹的心态。
“外头冷,快进轿子里去!待会冷着自己!你身子骨弱,千万不要着凉了!”
“彦哥哥?你呢?”
期待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和自己一同前去。
“我走着去,你坐进轿子里去。”
最终宋彦还是答应了,他不能因为自己心里的那个怪异的感觉就让清荷难堪。
这么多人看着,她今日又是寿星,可不能伤心。
“彦哥哥,你不如也进轿子里来?里头很宽敞,足以容纳下我们四个人。”
在沈清荷这里,无尊卑贵贱之分,奴婢也是人,和姐同坐一顶轿子并无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