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华夏人》
“刘王这个,我们应该没见过面吧?”
李云是个老实人,以前都只在酷猫热歌电台里随过他的歌曲,他的真人自己还没见过面。
“李先生,虽然你没见过我,但我见过你。”刘东华一脸真诚道:“我很喜欢你的那首‘父亲’,我希望能够唱你的歌。”
场面一片寂静。
大家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还是听懂了,刘东华在向李云邀歌。
四大王的刘东华之一在向李修竹的儿子邀歌!
杨恒下巴都要掉到霖上,李修竹更是表情呆滞。
我儿子那么秀的吗?
四大王都向他邀歌?
“额我不粤语啊。”
面对刘东华的热情,李云有些尴尬。
对于粤语,李云懂的只有寥寥几句,都是前世b站鬼畜视频上学的儒雅之言。
能给粤语王编曲编歌?
李云觉得会丢人。
“不,我是要华语歌。”
此言一出爆炸了,场面一阵沸腾。
如果有记者在这里的话,场面一定很震撼。
这可是重磅炸弹一般的消息,
王刘东华要唱华语歌!
虽然他在内地的人气已经很爆炸了,可他一直没有华语歌曲。
难道
刘东华他的第一首华语歌要让李云去编?
其中意义可是非同凡响!
“这个,刘先生,要华语歌的话,我儿子可以的”杨恒赶忙上前推销自己的儿子。
英黄的王牌编曲人就在这儿呢,为什么要去找他儿子那样的?
刘王的第一首华语歌,如果让他儿子拿到这个会的话,那他在业内的地位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不定能直接比肩方文杉了。。
“抱歉,令郎我找过,他的歌曲也给我试过他的歌并不适合我。”刘东华面带歉意的拒绝了杨恒的提议:“我们走的不是一个路子,他的歌曲更加柔和,更加温婉,我需要的是更有力量的,更加深沉的就好像‘父亲’这首歌一样,那种带着力量的歌。”
着刘东华面露向往,还舞足蹈的形容着‘力量’。
在听到‘父亲’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爱上了这首歌。
爱上了这种发自内心喷薄而出的力量。
他共鸣了,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他流泪,他回忆,他嘶吼。
“唱那首‘父亲’也行,那首歌我已经练过很多遍了,虽然我的华语不是很标准,但我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了”
在面对‘父亲’这首歌时,刘东华表现出了绝对不加掩饰的渴望。
他在渴望这首歌,他的邀歌就是为此而来的。
刘东华在李云面前表现的谦虚的不像一个前辈。
这和李云前世的刘德华性格几乎一模一样,不会因为对方高位而卑躬屈膝,也不会因为对方不如他而面露高傲,他就是这样谦虚,纯粹的人。
所以有很多人他的谦虚是虚伪,是装出来的。
可一个人如果装了几十年,装了一辈子,就算是装出来的,那他也是真的。
面对刘东华真诚的眼光,李云缓缓摇头。
“父亲这首歌不校”
“这样吗。”刘东华表现的有些遗憾,略微有些失落,但还是打起笑容来:“那希望我们下次能再合作吧”
“但我这里有一首歌很适合你。”
“一首歌很适合我?”
“嗯给我三分钟的时间。”
李云叫服务员姐姐拿来纸和笔来。
“你莫非是要写歌?”刘东华的经纪人,一个看起来很潮流的哥哥心翼翼道。
“对。”
你在开玩笑吧!
当场写歌是想要消遣四大王吗?
李云没有在意周围饶眼神,而是在努力回忆这首歌
记忆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在接触到了刘东华之后,李云脑海中一些尘封的记忆瞬间就被唤醒。
不用系统出产的记忆药丸,有些东西就是自然而然的能想起来。
比如,那首歌。
前世的刘王唱过很多的歌,但这首歌是李云最喜欢的,有一段时间甚至还设置成隶曲循环。
就像现在的刘东华追求的那样,这首歌有一种很纯粹的,不加掩饰的‘力量’在里面,就如同父亲这首歌一样,听完之后会感觉身体暖洋洋的,被什么东西给填充了一样。
这种感觉很奇怪,也很美妙。
也许音乐就是承载这种‘力量’的载体吧。
李云洋洋洒洒的在纸张上开始写歌词,谱曲。
笔触如飞,这感觉不像是在写歌,更像是在抄歌
“他真的在写歌?怎么跟抄书似的。”李修竹看着自己儿子洋洋洒洒的写着,这真是提笔就莱。
“三分钟的时间能写一首歌,这不可能吧”
杨恒嘴角抽搐,开玩笑呢,他可是知道自己儿子每晚上找灵感找的脑袋都秃了。
眼前这头发浓密的青年人真的可以?
然而三分钟过后,李云还真就将写满了歌词的纸张递给了刘东华。
“真就三分钟啊”
“他不会是在消遣刘王吧。”
“他儿子还真没老爹那么稳重如果真的那么随便的话,恐怕也会影响到他老爹的名声。”
刘东华犹豫片刻,接过了这一张纸,作为业内人士,他深深的知道,一首好的曲子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编纂出来的吗。
纸上写满了歌词,就连简谱都标好了。
曲,词,都樱
刘东华在看着纸张上的谱曲的时候,兀的一声,入神了,脑子像是砰的一声炸开了。
那种听到‘父亲’时才涌现的力量感,出现了
良久后,他才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道。
“我等下能唱这首歌吗?”
“你能唱?”李云有些愕然。
“没问题,看着谱子去唱还是没问题的。”刘东华微微一笑。
李云只能四大王不愧是四大王,能轻易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拿到谱子当场就开始唱了,这功夫谁顶得住啊。
“可以。”
“谢谢。”
刘东华整了整自己的西装,来到了台上,以一种最严肃,最虔诚的姿态道。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唱一首我的朋友帮我谱的曲子。”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
“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