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A+A-

    陈述来这的第一个新年,是在这吃吃喝喝中过完的。

    时间一晃元宵过完,陈氏基本全族出动,开始准备建卫生纸作坊,额不,现在不能是作坊,应该是造纸厂了。

    因为他们背后有了个大靠山,完全不用怕造出来的纸没有销路,而是怕不够。

    因为是从作坊改成工厂,那么陈氏之前选择的那个地基就不够用了。

    因此陈述跟老族长选着好半天,最后决定建在大燕山脚的东边,而陈述的书院是准备建在西边,这样一来,陈述他们的村子就在正中央,旁两边一边是工厂一边是书院,相互不侵扰。

    而造纸最费的就是水了,并且还很污染水源,不过他们这个造纸因为跟现代不一样,不需要添加什么化学用品,所以倒是没有如现代那样污染水源和空气。

    但是浆洗卫生纸的那些水源得需要一个好的去处,毕竟这里的人吃喝水都是从野外挑回家。

    有钱的会在家里挖口井,没有钱挖井的就在离家不远的河里挑水,就比如陈家和陈氏一族,都是在他们后山脚下有个水潭,这个水潭有底下水,全族人都是在这个水潭里挑水吃喝。

    而东北这条河则是用来洗衣洗菜的。

    现在办厂了,就得需要解决到时候浆洗的污水往那倒,会不会影响侮辱这条河流,如果污染了这条河流,那么不止陈家村受到影响,就是靠这河流两边的人家都会受到影响。

    就在陈述绞尽脑汁想办法时,还是经过003提醒,这污水和渣渣经过特别处理后,可以发酵成农家肥。

    这样一来,不用怕污染水源,又能做肥力增加收成,简直是一举两得呀。

    有了席念之的投资,老族长直接拍板工厂全部用青砖。

    造纸厂办的热闹非凡,陈述的书院也开始准备建了。

    本来老族长是让族人们先给陈述建书院再建造纸厂,但是陈述对书院有自己的设计,不是一般的村民能建起来的,还需要正儿八经的建筑工人才能建。

    年前席念之就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这人就在县城,据以前是修建过皇宫的,只是现在老了回乡养老了。

    而鲁国公府以前帮过这人,所以席念之叫陈述去找这人,他这个书院妥妥的能建好。

    更别陈述还画好了设计图。

    云州书院

    云州书院是云州城最大的一个书院,里面的先生多是举人功名,甚至有少数一两个还是进士功名。

    陈三朗考上秀才后,就是在云州书院进学,他拜的老师就是其中一个进士功名的陈先生。

    在一个书院里,有一种规矩,就是学子中有那种特别聪慧努力的学子,先生可以收做亲传学生,被收做亲传学生后,该学生除了在学院里学习外,还有收他的老师私下培养。

    而当初陈述来书院进学,因为家里穷,许多学子都看不起他,再加上陈家也没有多余的银钱去孝敬书院的先生,而他自己虽然是个秀才,但是十六岁考试秀才的在书院里有很多,他并不显眼,因此一直没有先生收陈述为徒。

    他为什么会被陈先生收做学生,还是一次偶然的会,之后他特意关注了这位学子,发现他虽然在学生中不是很打眼,但是却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而且他的文章虽不是花团锦绣,但是却朴实有质,只要经过培养,一定会是一个有才之人。

    再加上跟他有缘,都是姓陈,陈先生便暗自考验了他一段时间后,便叫住他要收他做亲传学生,问陈三郎愿不愿意。

    陈三郎当时都呆了,学院里学生们最想拜的先生要收他做亲传学生,他哪有不愿意的,简直是愿意死了。

    回过神后,他立即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拜师,陈先生看他朴实,也不远辜负这份朴实,一直入心如意的教导陈三郎。

    书院里不管是老师和学生都很不理解陈先生为什么要收一个毫无亮点的学生做亲传学生。

    陈三郎在陈先生上学了三年,参加了去年的秋科。

    而陈先生本来想着按照自家学生的学识,四书五经没有问题,但是算经这块不是他的强项,虽中举肯定会中举,但是名头肯定不靠前。

    先生想到的陈三郎自己也想到了,所以他害怕辜负先生的期望,又害怕自己考不上让先生失望,更让先生被书院的其它先生学生们闲话,精神压力加大,再加上运气不好抽到了茅房号,更是雪上加霜的压倒了他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陈述来了,考上了举人,这才让书院里的那些人闭嘴,也都纷纷夸陈先生有先见之明。

    而等陈述回去办谢师宴时,先生高兴之余也很诧异,他如何会考的这么好,陈述便找了个理由,正好算经的习题他之前在一本古书上见过类似的,所以他这次运气好才能考第一名。

    先生抚须大笑,叹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甚至叫他多温习书本,争取进入殿试。

    可结果陈述告诉他他不准备继续科举了,这子把先生气的只想抽他。

    最后经过陈述坚持不懈的解释,陈先生算是接受了他的打算。

    只是先生让陈述每月去一次,他会安排一些作业让陈述带回家做,并且还就算放弃科举了,但时不能放弃学识,必须要一直学习下去,等陈述那天后悔了,想继续科举时才有会。

    之后每月初陈述都会去书院找先生,一是让先生考较他的学识,二一个是教上个月的作业再拿下个月的作业。

    今天,就是陈述来陈先生这交作业的时间。

    上月的作业是先生出了题目,让陈述围绕这题目写三篇不一样的文章。

    “老师,这是学生上月的作业。”

    先生拿起文章一篇一篇仔细的检阅着,越看脸上的笑容越大,一拿着文章看一摸着胡须点着头,嘴里连连道好。

    陈述规矩的站在一旁没有答话,但他在心里回道:‘肯定好呀,做这种文章简直就是意思嘛,就跟他上辈子写论文一样。’

    想想上辈子为了职称评比升级,整夜整夜的查资料写论文,一个题干他可以用不通的方法方式写几种类型出来。

    而且起来,这大商的历史和名人圣言古籍什么的可没有他上辈子的多,想想华夏历史上下两万年,而这大商的文化历史才两千多年,简直就是意思。

    当然他也不会觎这里的名人圣言文化历史的。

    这时,先生看到了陈述最后一篇文章,特别是看到其中一段话时,先生激动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拿文章的都在颤抖,另一只因为太激动把最宝贝的胡须扯下了几根他也没有发现。

    两眼冒金光,嘴里大声念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住一)

    “好,好呀,慕青你这句写的好呀!”先生一把抓住陈述的腕,指着这句话兴奋的着。

    “老师,冷静淡定。”陈述看着先生兴奋的脸红脖子粗的,深怕他一个兴奋过头而脑溢血,那就严重了。

    先生眼不离的盯着那几句话,“我冷静不了,你这句话让我大受震撼,有道之人,心容天下,天下即是他的家,其心正,可为天下范,其行不逾矩,天下都是他的路。”

    “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

    “太对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慕青,你这几句并不比这句圣言差,好子,没让为师失望。”先生开心的哈哈大笑着拍着学生的肩膀夸奖。

    “慕青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老师的栽培。”这话不假,不然以陈三郎的性子和家室,没有先生的栽培,他如何能有会去考举人。

    先生看着不骄不傲的学生,满脸欣慰,谦虚道:“哈哈哈,为师虽然有功,但如果你自己没有悟性不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你这篇文章就留在我这,等书院开学了,我想把这篇文章贴在公告栏上,让其他学子都看看。”书院有个很大的公告栏,学生们有很好的文章或者诗词歌赋都会被书院的老师贴在公告栏里,让众学子学以讨论。

    陈述点头应下。

    课业检查完毕后,先生开始跟陈述闲话家常。

    “今天中午就不走了,你师娘要给你做好吃的。”平时严肃的先生起夫人眼神透露出一股温柔。

    “好。”陈述早已习惯在先生家吃饭,以前陈三郎也是时不时的会被师娘叫去打牙祭。

    “你年前送来的豆腐很美味,很适合我们这种年岁大了的,特别是你师娘很喜欢。”其实他自己也很喜欢,特别是这两年他的牙不能太用力咀嚼硬食物了,每顿饭都得老妻把饭菜煮的耙活软糯才能咀嚼的动,年前学生送来的豆腐和豆皮,吃着一点都不费力,而且还美味,非常适合他们这老年人。

    陈述笑道:“师母喜欢,我再送些来。”

    “好。”俗话一个师傅半个爹,陈述是他磕头敬茶收的学生,相当于他半个儿子,儿子孝敬爹的吃食,先生也不拒绝大发的下。“慕青,这豆腐新异美味,你们就没打算来城里卖吗?”

    学生家里不富裕,先生也是清楚,但是他一个教书先生,也找不到挣钱的法子,当初学生上学时,他想到的也只是接受书店让学生去抄书挣钱,现在学生家发明了这豆腐,怕农家不知道这豆腐的价值,便提议着。

    “老师,您别担心,如今学生家里已经不差钱了,这这豆腐”陈述把这豆腐送给外家一事一一告知先生。

    先生听后十分欣慰,“你有如此感恩之心,更是不为金钱迷眼,为师甚是欣慰。”

    作者有话要:  注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是出自孟子。

    今天下午换榜了,也不知道九会不会上榜,如果上榜了会是上那个榜单,好紧张呀(^^)/

    感谢在209--204:6:5209--24:0: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萌萌萌萌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