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chapter 35

A+A-

    谢青当晚飞回北京, 第二天早上,快递哥给她了电话问她在不在。

    谢青在,快递在中午之前就送到了。

    她接过文件封,看到发件方的确是法院, 心跳加速,大脑放空, 直接在大办公区找了张空桌子拆快递。

    开, 确实是开庭通知,开庭时间在二十多天后的下午。

    薄薄一张纸, 令谢青滞在原地。

    她的呼吸发冷,吸进去的每一口空气都好像能将心脏冻住, 过了会儿,才发觉其实是自己浑身都寒飕飕的。

    又过一会儿,周身又都热血沸腾起来, 好似连毛细血管都被带动得兴奋, 热血贯穿四肢百骸, 让每一个毛孔都发麻。

    如果没人搅她, 她恐怕能在这里僵上一天。

    肩头被轻轻一点, 谢青一刹间犹如触电,着激灵转身。

    陆诚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石化了。”

    谢青在周围格子间的低笑中生硬低头,把开庭通知递给他看。

    陆诚扫了眼时间:“行, 我把那天空出来。”

    “……不用。”谢青忙, “我自己去就行。”

    他笑了声, 扫了眼四周正忙碌办公的员工们, 示意她换个地方话。

    两个人一起走进他的办公室,关上门,他转过身,还是那副笑吟吟的面孔:“篱大,别客气。”

    “我真的自己去就行。”谢青神色诚恳,“还有律师呢,没事的。”

    挑眉注视了她三秒,他一字一顿:“可我是证人。”

    谢青:“?”

    “我得出庭明录音的来源,以及话的人都是谁。”陆诚道。

    “哦……”谢青点点头,又问,“但你直接跟绮文对簿公堂,会不会影响其他合作?”

    “这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他,一顿,又道,“而且你得相信,不管是哪个行业,想维护行业规则的都是大多数人。”

    欺骗作者、恶意压低价位、利用信息不对等和霸王条款套走版权,这是破坏行业规则的事情。

    诚然因为巨大的利润,许多人都在这样做,但同样,也有许多人在对这样的事情口诛笔伐。

    “有良心的版权方不止诚书文化一家,得罪绮文,不会对我有什么致命击。”他理智而直白地告诉她。

    她点点头,他半开玩笑地又:“你也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突然而然的,她心里多了三分底气。

    他好像总能给她底气,没什么道理。她试着找寻过道理,但没能找到。

    这很奇怪,因为她素来不习惯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很的时候开始,能让她感到力量的人就只有她自己。遇到一件事情,如果她觉得自己行,那么别人再怎么击她,她也毫不在意;反之,如果她觉得自己不行,就算别人再怎么鼓励,她也依旧毫无信心。

    但他就是不一样,他总可以轻而易举地给她注入一股劲力,或让她的信心从无到有,或抚平她心中原有的烦躁不安。

    她一度觉得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力量。

    从极度消沉低落的青春期开始,谢青就常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片昏暗可怖的森林里,古怪的老树用发黑的叶子遮住天幕,脚下是令人寸步难行的荆棘丛。

    荆棘丛遥远的那一端,有灼热的巨大火团时隐时现。在梦境的意识中,谢青认为那是恶龙的所在。

    在那场梦初次出现后的每一天,她的人生便都像在屠龙。但恶龙杀掉一条还有一条,荆棘丛踏过一片还有一片。

    她没害怕过,但常常觉得疲乏孤单。后来,她慢慢学会了对疲乏嗤之以鼻,对孤单不屑一顾。

    她跟自己,我都能行,我自己就能行,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不去深思究竟是不需要帮助还是得不到帮助,一切都变得轻松简单。

    但他偏要跟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突然就不是自己在杀恶龙了。

    她不适应这样,她不适应并肩作战。

    可这种感觉又让她沉溺无法自拔。

    不准是不是这种感觉带来的魔力,开庭的那天,谢青戴上了陆诚送她的潘多拉手镯。

    最初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她平常虽然不太用首饰,但手链手镯还是有一些的,放在一个首饰匣里,时常看心情随便拣出来戴一戴。

    还是在法院门口过安检时,陆诚注意到了。

    他睇着她的手腕笑侃:“开庭戴‘大麦’?早知道我去挑挑有没有锦鲤什么的,保佑你胜诉。”

    谢青于是愣了一下,才注意到自己今天戴了这只。

    走进法院,二人很快找到了张觅雅,先确认了一下法庭的位置,而后张觅雅去了趟卫生间,陆诚去接了个电话。

    谢青自己在门口等了会儿,倒先等来了钱智鹏。

    钱智鹏会亲自来,她稍稍有一点意外。因为先前张觅雅感觉绮文不太重视这个案子,他们都以为今天只能见到代理律师。

    没想到总编亲自到了。

    两人短暂地对视了一下,谢青别开眼睛,没有和钱智鹏招呼。

    钱智鹏轻笑两声,隐有一点儿蔑意,但也没什么。

    不过多时,法官和陪审人员都来了,开法庭的门,谢青和钱智鹏先坐了进去。

    这个法庭面积不大,但依旧庄严肃穆。国徽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离开庭时间还有一会儿,书记员拿着保温杯出去接了趟水,审判长坐在正中央的位子上整理着手头的文件。

    谢青和钱智鹏遥遥地无声对望,不多时,钱智鹏的律师到了。

    两个人先礼貌地握手,而后,律师量起了谢青。

    律师的圈子也不大,圈内很多人都相互认识或者至少脸熟。比较厉害的律师又有名气,圈内不少人都会知道。

    张觅雅的大名对这位律师而言就不陌生,拿到起诉状副本看到这三个字时,他就稍稍吸了口凉气。

    过不多时,张觅雅进来了,从容自若地跟谢青闲聊:“哎,你们写连载的,有事出来是不是都请假断更?”

    谢青笑:“没有,我存稿比连载进度要多不少,不耽误。”

    又过不久,陆诚也完电话进来了。

    刹那间,钱智鹏面色泛白:“……陆总?”

    陆诚没有理会,旁若无人地坐到证人席。

    很快,又一个人进来,低着头,同样坐到证人席。

    谢青神情微滞,这是她在绮文时的那位编辑,白琼。

    14:30,法庭大门关上,正式开庭。

    开庭之初有一轮确认对方出庭资格的简单流程,接着便是提交证据的环节,

    张觅雅补充提交了谢青整理好的聊天记录,还有录音笔,绮文一方也补充了一些聊天记录上去。

    按照规定,所有证据都有副本,一份给法庭,一份给对方。

    重要的证据放到开庭时再补充,是律师们的常用套路。因为对方不知道你手头还有什么证据就无法提前准备应对,容易措手不及。

    对方的律师对张觅雅会来这手也不奇怪,皱了皱眉头,开始认真翻看聊天记录。

    边看边声问钱智鹏:“记录是真的么?”

    钱智鹏也大致看了看,没有否认:“是。”

    律师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法庭上播放起了刚刚提交的录音。

    为了让大家都听清,录音是上传到电脑上再播放出的,外接音箱的音质不错,每句话都很清晰。

    “她不签,你想办法让她签啊!”

    “新作者你没接触过?一个两个都对出书迫不及待。你找个编辑去软话,就告诉她,现在出版业不景气,价格都是这样,合同都是这么签。她能怎么着?有几个新人会想到听行价?然后——注意——重点——”

    “合同里必须写明全版权买断,并且 允许转卖。这样你倒手把版权卖了一分钱都不用给她。”

    钱智鹏抑扬顿挫的话语尖锐刺耳,谢青冷淡地垂下眼帘。

    被告席上的律师又声问钱智鹏:“这个是真的么?”

    钱智鹏有点慌神了:“是,你看我们……”

    律师还算平静:“我想想。”

    张觅雅不做理会,冷静地翻着对方作为补充证据的聊天记录,基本是合同谈成和签成后,谢青对编辑道谢和表示合作愉快的过程,看起来轻松友好。

    张觅雅用胳膊碰碰谢青:“这个记录是真的么?”

    谢青点头:“嗯。”自然而然地有点紧张,“是不是挺麻烦的?”

    “不至于。”张觅雅摇了下头。

    录音播完,开始质证。

    法官先问了原被告双方一些简单的问题,紧接着就把关注点转到了双方证人上。

    陆诚作为原告证人首先被询问。

    法官告知了权利义务,然后问他:“你和原告什么关系?”

    陆诚:“合作方。”

    法官:“和被告什么关系?”

    陆诚:“也是合作方。”

    法官接着问双方:“原被告有问题要问证人吗?”

    谢青没有,钱智鹏的代理律师“有”,然后看着陆诚道:“你的证言里录音地点是一家饭店,那在这段谈话过程中,你和我的委托人喝酒了吗?”

    陆诚点头:“喝了。”

    律师又问:“大概喝了多少,都是什么酒?”

    陆诚:“主要是啤酒,一桌人喝了有七八瓶。白酒和红酒各开了一瓶,还有一瓶被告带的威士忌,但都没喝完。”

    律师:“四种酒,我的委托人都喝了吗?”

    陆诚淡看着他,抱臂点头:“喝了。”

    律师:“谈话过程中是基本已经喝完了,还是刚开始喝?”

    陆诚神情微凝,猜到了他的辩护方向,仍只能如实回答:“基本已经喝完了。”

    律师显而易见地笑了下,看向法官:“我问完了。”

    谢青也猜到对方律师想什么,压音问张觅雅:“酒后的话是不是不算?”

    张觅雅还在翻对方的补充证据,眼皮不抬:“别急。”

    而后法官开始向陆诚提问,大多数问题比较普通,也有几个刁钻一点,比如:“你在对被告进行录音的时候,已经在和原告合作了?”

    陆诚:“是的。”

    法官接着问:“你和原被告中哪一方合作比较早?”

    “被告。”陆诚道,“我的公司几年前就与被告方有过合作项目,与原告的合作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

    法官:“有相关证据吗?”

    陆诚不假思索:“有合同。”

    法官点点头,问原被告双方有没有要补充提问的,两方都没有,就进入了向被告证人质证的环节。

    也就是谢青在绮文的责编白琼。

    张觅雅开口就问:“按照聊天记录,我的委托人在作品确认过稿及出版协议签订后,分别向你表达过感谢,对吗?”

    白琼点头:“对。”

    张觅雅:“她向你表达感谢的时候,知道这个不公道吗?”

    白琼脱口:“不知道。”又猛地反应过来,慌忙补充,“这是市场的公道价格。”

    张觅雅笑笑:“我问完了。”安然倚向靠背。

    民事诉讼不同于刑事,刑事案的判决一定要认证物证非常严谨,环环相扣,最后一切依照法律条款进行判决。但在民事诉讼中,很多地方都有弹性,法官的主观倾向性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所以陆诚刚才即便知道那样的作答可能会对己方不利也只能如实回答。如果在感观上造成法官的不信任,后果可能更加糟糕。

    张觅雅的问法很刁钻。即便对方律师可以对这样“套话”问出来的结果表示不认可,法官心里的天秤也可能因此动摇。

    对方律师忿忿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话。

    接下来,从法官的问话可以听出,法官确实或多或少被张觅雅带走了思路。

    他问白琼:“你和其他作者签订的出版,也都是这个价格吗?”

    白琼看看钱智鹏,是的。

    法官又问:“有证据吗?”

    白琼:“有合同。”

    一系列问题问完,法官开始问双方对证人的真实性认不认可。

    张觅雅代表原告方对真实性认可,但对证明力不认可。

    因为一家出版社有大量出版作品,从逻辑来,他们即便提交了价格与原告相同的合同,也不代表其他合同都是这个价位,无法证明这是市场价。

    同时补充表示:“我方证人的公司愿意提供合同来证明市场价位。”

    被告代理律师当然不干,反驳第三方的价格和我方委托人的价格无关,凭什么拿第三方来证明我方给的价格无关?

    法官还没到让你们互相提问的环节,你闭嘴。

    张觅雅微笑法官您得对。

    法官接着问被告方对原告证据的真实性是否认可。

    被告方代理律师同样表示对真实性认可,对证明力不认可。

    质疑证明力的理由和大家猜的都一样,酒桌上存在喝高了吹牛的可能,无法证明这样口若悬河出来的话就是真相。

    张觅雅质疑他教给陆诚的话术和编辑跟原告谈出版时的话能对的上,形成了完整证据链。

    法官又表示现在没让你话,你闭嘴。

    被告律师泰然靠向椅背。

    等到进入双方相互发问的环节,场面更加精彩。

    除了两位律师各自施展智慧进行角度刁钻的提问以外,双方还都用了大量时间表述了自己对对方证据的不认可。

    时间在漫长的扯皮中悄悄溜走,法官看表的频率随着时间推移明显增多。

    下午五点,法官疲惫地宣布休庭,择日再次开庭。

    钱智鹏不太甘心:“不是,法官同志,您看我们这边的证据……”

    法官告诉他:“我们该下班了,下回再。”

    钱智鹏:“……”

    两方的证人都早已退庭,谢青和张觅雅在法院一楼见到陆诚,陆诚关切询问:“怎么样?”

    “没完。”张觅雅长声吁气,“还得再开一次庭,不过我觉得还行吧……”

    语气并不太确定。

    陆诚:“是证据力度不够?”

    “不太够。”张觅雅微锁眉头,“单录音的话,喝了酒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我是辩护律师也会抓住这一点。但看法官的反应也还行,下次开庭我们再争取一下。”

    陆诚颔了颔首,问:“二次开庭还能补充证据,对吧?”

    “可以的。”张觅雅道,“不过二次开庭不会过太久,你们要是还想找别的证据的话,得尽快。”

    陆诚思量着点头,张觅雅又强调:“千万别作伪证啊……作伪证的话很麻烦,我作为律师也要被追究责任的。”

    “我知道,这个您放心。”陆诚一哂。

    离开法院,二人和张觅雅道了别,陆诚开车送谢青回去。

    谢青坐在后座问他:“还能找到什么证据?”顿住声,又自顾自地边思索边道,“总不可能再录一次音。”

    陆诚衔着笑从后视镜里欣赏她这副愁容,不多时被发现了,便见她一眼瞪来:“笑什么?”

    他忙挪开眼皮,但她能从镜子里看到他还在笑。

    知道她看见了,他摒住两分笑:“你这么自言自语碎碎念特别好玩。”

    她又瞪他,但没有更多声讨,冷着脸转开头,看窗外的街景。

    陆诚的手机响起来,响了一阵,停 掉,又继续响。

    响到第三遍,谢青转回来:“不接么?”

    陆诚没作答。

    第四遍时到了红灯处,他踩下刹车,懒懒地把手机递给她:“你不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你替我接吧,肯定是钱智鹏。”

    谢青刚要接过手机的手顿了一下:“那还是不接了吧。”

    陆诚笑了声:“不接他就会一直,你接了他应该就不会再了。”

    他出庭作证,钱智鹏肯定震惊又费解。

    他会不停地猜测他到底为什么来淌这个浑水,也会设想有没有可能把他拉到他那一方,毕竟诚书文化与绮文有那么多合作。

    但如果谢青接了这个电话就不同了。手机是很私人的设备,谢青接起来,哪怕只一句“你好”,也足以证明他跟她的关系比同绮文近。

    谢青深呼吸,冷淡地滑屏接通:“钱主编您好,我是谢青。”

    电话那边有一刹欲言又止的动静,然后便是死寂。

    几秒之后,电话挂断。

    陆诚从容地向后伸手:“给我吧。”

    他并不担心她会看到那张旗袍背影照,因为他设置的是主屏幕壁纸和微信聊天窗的壁纸,都需要解锁才能看到。

    她现在只能看到锁屏画面。

    然而手机没有立刻递过来,他看了眼后视镜,看到她盯着屏幕皱眉。

    “……怎么了?”陆诚问道,不无心虚。

    谢青看到了另一样东西。

    ——在她从法庭出来的时候,给陆诚发了个微信,询问他在什么位置。但是刚发完,张觅雅就看到了他。

    所以几个人直接碰了面,直接交流了一番,然后直接离开。

    陆诚没有顾上看那条微信。

    现在那条微信提示便还悬在锁屏上,消息正是她写的那条。

    前面的名称是:刺青。

    可她的微信昵称是“玉色青青”。

    “为什么是刺青?”谢青抬头问。

    陆诚手一哆嗦,差点撞上旁边的护栏,还好又及时扶住拐回,轮胎与地面磨出一声嘶鸣。

    他再度向后面伸手,外强中干:“快给我。”

    谢青攥着手机瞪他:“你清楚。”

    陆诚:“我这开车呢。”

    她冷哼一声,把手机放到一旁:“那一会儿再。”

    陆诚:“喂……”再度心虚地看她,她已又望向窗外了。

    侧脸寒涔涔的,能冻死人。

    车里安静了半晌,陆诚状似心如止水地开车,目光一直不停地往后视镜里扫。

    谢青状似心如止水地看街景,心里千回百转地在想为什么管她叫“刺青”。

    刺青,就是纹身嘛。可她没纹过啊?

    那这个青就应该是和她的名字有关,但为什么是“刺”青?

    她性格太尖锐?

    也还好吧。她知道自己在很多事上会给人不好欺负的印象,但平常她话不多,行事也并不会太锐利。

    再者,她对他态度还可以吧……

    陆诚又看了她几回之后,目的地快到了。

    他权衡了一下,觉得下了车再面对面解释,大概更加尴尬。

    他咳了一声:“谢青……”她的视线旋即扫来,他避开,直视前方,“那个,刺青是因为……”

    直视前方,他仍能感受到她投在后视镜中的目光充满好奇。

    “我觉得吧……”他又咳一声,深吸气,终于一口气出,“我觉得你突然提起防心的样子,像刺猬。”

    尤其是在突然对面前的人不信任的时候,她会一下子变得防御性十足,甚至有点攻击性,就像刺猬炸起浑身尖刺面对敌人。

    真正的敌人大概确实会被吓退,但他并没有恶意,看到她这个样子,只想在她的刺上按一个苹果,让她气鼓鼓地背回去。

    后面这些,陆诚没敢。

    但仅是那一句答案也足以让谢青懵住了。

    她怔怔地盯了他半晌,不服地争辩:“我哪里像刺猬了?你改掉!”手机向前一递。

    陆诚:“改改改,一会儿停车我就改。”

    不过多时,到了她住处的路边,刚停稳车,她就拉开车门下去了。

    他正下意识里心道她怎么今天下车这么急,就见她挡在了他门外。

    “改掉!”谢青冷着脸。

    “……”从没见过她这样,陆诚哑音微滞,又嗤声笑出,“这么凶?”

    她横眉冷瞪,他忙拿起手机:“改改改改改!”

    她弯腰在窗边看,陆诚配合地把玻璃放了下来,点开编辑备注那一栏,删掉“刺青”两个字。

    然后不怀好意地敲上:一言不合炸毛青。

    “咝。”谢青气坏了,“陆总!”

    “哎——”他忽地扭过头,笑意淡淡地对上这张近在咫尺的脸,“我过好几遍,不上班的时候不要叫陆总。”

    她下颌微抬:“别岔。”

    陆诚:“你不叫陆总,我就不给你瞎改名字。”

    “你……”谢青气结,“陆诚!”

    “好了好了,这就改。”陆诚得到了想听的,适可而止,及时把备注改成了朴实无华的“谢青”。

    看他按下“完成”,谢青满意了,轻哼一声,转身向楼门走去。

    陆诚喂了一声,她没有理会。他好笑地看看她,下车跟上:“不许记仇。”

    她足下生风,并不理他。

    “那我就当你不记仇了。”他自顾自地笑,顿一顿声,又,“都快六点了,找个地方吃完饭再回家吧。”

    谢青脚下不停:“我叫外卖。”

    陆诚:“还得等,吃完还要下来扔外卖盒。”着伸手把她拦住,她翻眼看他,他满脸无可奈何的笑意,“我错了行么?走吧,我请客。你给证人个面子。”

    “……”谢青被这句话将住,负着气松下劲来,语气仍然生硬,“吃什么?”

    陆诚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附近的馆子,指指不远处购物中心的方向:“那边新开了一家重庆火锅。”

    “今天不想吃辣。”

    “杭帮菜也有。”他反应迅速。

    谢青:“……”

    她是她不想吃辣,但也不用直接拐到杭帮菜那么极端。

    最后,两个人进了家烤鱼店,意外发现在吃烤鱼这个问题上,他们都喜欢酸菜的。

    边吃边聊,陆诚还:“其实很多酸辣的菜都好吃。”

    “对对。”谢青深以为然,“酸汤肥牛我也很喜欢。”

    陆诚点头:“酸汤肥牛搭米饭好吃。”

    谢青:“泡饼也不错。”

    鱼肉吃起来不太容易感觉到饱,一整条鱼在闲聊中很快被收拾干净。

    吃完又坐一会儿,谢青感觉到饱意了。

    “好撑。”她舒着气,陆诚喝着果汁从容提议:“消消食再回去?我也很撑,不想开车。”

    谢青便接受了,结账之后,两个人在购物中心里无所事事地转悠。

    先前他们没一起这样闲逛过,闲逛的过程让谢青忽而再度注意到陆诚长得很帅。

    ——她平常已经看惯了,但现下,随便在哪家店驻足一下,店员都经常用“你男朋友好帅哦”作为搭话的开端。

    两层楼逛下来,谢青解释了三回“不是不是,误会了”。

    这种情形总让她窘迫,但每每扭头看他,他总还是神情自如,似笑非笑的,没有太多反应。

    她因此得以轻松了些。这种事情,如果两个人都在意,肯定尴尬得厉害。

    走出 购物中心回到车前,陆诚也没有多拿这个话题作为道别前的趣,只:“我先走了,明天见。”

    “嗯。”谢青点点头,跟他招招手,就转身进了楼。

    他依旧等到她进门才离开,发动车子时想她站在车边“威逼”他改备注,自顾自笑了好几声。

    二次开庭的通知很快送到,距离第一次开庭相隔不过半个多月。但在这半个多月间,《诉风月》第二册正好上了市。

    因为有其他证据的缘故,陆诚没有拿《诉风月》的合同让法院作参考,钱智鹏依旧不知道谢青就是“诚书文化的神秘人”。但因为陆诚出庭作证,两方的关系还是变得不尴不尬,这本书上市时,无可避免地遭到了绮文一方的冷处理。

    ——该卖还是卖,但不再有什么尽心尽力的宣传了。

    诚书文化的几位编辑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和绮文几次交涉无果后,觉得痛心疾首。

    陆诚倒很冷静:“不要紧,我们还有自己的宣传途径。”

    销量会减弱,但有第一册做底,依旧不会太差,足以秒杀大多出版。

    不论绮文有多不高兴,谢青和诚书文化都还是可以赚钱。

    当然,绮文本身也在赚。

    不过这笔钱够不够垫付《青珠录》的赔款,就不好了。

    离开庭还有五天的时候,陆诚敲开了谢青办公室的门:“跟我出去一趟。”完转身就走。

    谢青码字码得很投入,愣了好几秒才把神思抽回来,赶忙往外去。

    进了电梯,她问他去哪儿,他不。

    到地库坐进车里,她又问了一次,他还是没。

    “怎么感觉你要卖了我?”她坐在后座上好笑地问他。

    他从后视镜回看着她,也笑:“那能卖两个亿。”

    从建外大街一直开到南锣鼓巷,陆诚把车停在了一家咖啡厅门口。

    咖啡厅是私人经营的,店面不大,但从外面就能看出风格很别致。陆诚下车后往里看了看,终于告诉谢青:“带你见个人。”

    谢青:“谁啊?”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他。想一想,给她预防针,“不要转身就走。”

    谢青:“行……”

    他又第二针:“也别变刺猬。”

    她唰地瞪过去,他笑一声:“不高兴的话你别话就是了,我来。”

    怀揣着愠恼和好奇,谢青跟着他走进咖啡厅。

    推门进去时挂在门上的风铃一响,店员闻声:“欢迎光临。”

    纵深里的角落处的座位里有个人向他们招手,但里面光线昏暗,一时分辨不清是谁。

    陆诚遥遥朝那边点了下头,不紧不慢地先去餐台前点餐。

    他要了杯美式,问谢青喝什么,谢青喝榛果拿铁。他又给她点了块提拉米苏,付款前想了想,改口:“两块提拉米苏吧。”

    她跟他一起吃过好几次饭,知道他不太爱吃这些甜点。

    便猜对方也是女孩子。

    出了餐,陆诚先谢青一步端起盘子,稳步向那个角落走去。

    离得还有几步远时,她终于看清了那个人。

    是她在绮文时的编辑,白琼。

    竟然是白琼。

    她一时没顾上转身就走,也没变刺猬,因为她懵住了。

    白琼站起身,等陆诚放下餐盘,神情复杂地和他握手:“陆总……”

    接着又将手伸向谢青,见谢青怔然,淡淡道了句:“篱大。”

    谢青回神,定住气,跟她握了一下。

    陆诚招呼她们坐,把谢青的榛果拿铁推过去,又推过去一块蛋糕,另一块推到白琼面前,展现了足够的友好。

    而后他道:“谢谢你肯出来。”

    “不客气。”白琼低着头,默了会儿,轻轻道,“我还没想好要怎么办。”

    陆诚坦然:“你有什么顾虑,看。”

    “我从大学毕业就在绮文,三年了。”白琼拿着铜匙,有一下没一下地在已经喝了一半的咖啡里搅合着,“领导挺看好我,工资也还不错。”

    出来工作的人,有几个能不考虑这些?工资让人满意又有升职空间的工作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没有人会轻易放弃。

    陆诚凝视她:“吴敏没跟你提供工作机会的事?”

    “了。”白琼边边笑看过来,“但您觉得我能指望这个吗?”

    她的语气有点嘲讽。

    陆诚了然:“你觉得这是个幌子。”

    白琼耸了下肩,没有正面回答。

    “好吧。”陆诚点点头,“我确实可以在你帮忙之后翻脸不认账。”顿声,话锋一转,“但你如果不帮我,后果你想过吗?”

    白琼笑了下:“钱主编跟我了,法院或许会判你们胜诉,撤销合同,但不一定会让绮文赔钱。”

    “那撤销合同之后呢?”陆诚微笑。

    白琼不解地看向他,他的笑音更深了点:“你以为这件事就完了吗?”

    他慢条斯理的样子让白琼慌了:“不然呢……”

    “这篇文的影视、游戏、动漫你们可都卖了。”陆诚悠然,“我不知道你们卖给了谁,但只要对方脑子没问题,合同里都一定有要求版权没有瑕疵的相关条款。”

    白琼脸上的血色霎然淡去。

    “构成违约,你们等着赔钱吧。两倍,也可能是三倍。那就是……四千到六千万。”他和颜悦色地喝了口咖啡,“上面的绮文传媒到时候不一定护着你们吧,那你们绮文出版就被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竟然还有这么一环。

    白琼显然没想到。

    谢青也没想到,一边震惊一边吃了口蛋糕。

    “这么多钱,追究责任是必然的,会不会变成刑事案也不准。以钱智鹏的德性,你指望他把责任都担下来?”他轻笑着量白琼的惊慌,“到时候他的房肯定保不住了,你么……起码按比例也赔一笔吧?你从这部书里赚了多少钱?我听是五十万。”

    翻两到三倍,就是一百到一百五十万。

    “你从哪儿听的……”白琼开始崩溃,连呼吸都带了颤音。

    陆诚只作未闻,淡声又道:“哦,一百万或一百五十万,也不算多。”

    也不算多,得轻巧。

    有几个二十多岁的上班族能轻轻松松地吐出这样一笔钱?

    “所以,你以为你不帮我,就能继续安心工作?”

    只要合同撤销,绮文出版从上到下,一切从这部书中获过利的人,大概都要血债血偿。

    所以哪怕谢青只有1的胜诉概率,其他人也要想想其中风险。

    “来帮我,到时候如果追究到你个人头上,不论多少,我替你出。”陆诚道。

    “?”谢青觉得不妥,在桌下拽了下他的袖子,被他反手握住。

    她微搐,往外抽,但他力气很大,紧攥不松。

    白琼脑子里已经糊成了一团,银牙咬住,强撑道:“我凭什么信你……”

    就算立字据,法律上也未必承认这种字据吧。

    陆诚笑笑:“你以为我找你要证据,是因为你是《青珠录》责编么?不,这种事对你的同事们来都不难,钱给到位一定都能谈,而且肯定不用一百万一百五十万那么多。”

    白琼一语不发地紧盯着他。

    “我找你,是因为篱大认为你对这一行还有情怀。”他靠向椅背,口吻变得懒怠,“换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实现梦想不好么?为什么非要助纣为虐。”

    完他侧头朝谢青一笑:“是吧篱大?我们诚书文化的氛围,是不是更适合这样的编辑发展?”

    这笑容人畜无害,谢青和他对视着,手又挣了挣。

    他好似没有察觉,还是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