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A+A-

    舒浅在京城留了好些日子, 逛逛京城, 写点自己能想出来的东西, 和萧子鸿过点不可多的日子。

    临着一脚快入新一年, 师华怀孕的消息也传上了京城, 传入舒浅耳中。

    舒浅前脚和萧子鸿了,萧子鸿了一句“早些给他孩子定个亲”,后脚就拉着舒浅去造人了。

    两人聚少离多,竟然愣是没有比过崇明教中晚一步成婚的两对。

    这就很气了。

    虽然舒浅完全没明白萧子鸿在气点什么, 明显三对中他们两个年纪最……

    过了秋, 入了冬, 转眼就到新一年。

    舒浅身为皇后,配合着萧子鸿,一起祭祖, 面对群臣、面对后宫太后以及朝廷命妇们。

    顺带她又一回见到了夏煜。

    夏煜个子又蹿了一些, 不是很明显,不过走路比原先稳当得多。

    他很是喜欢舒浅, 总试图往舒浅那儿靠,穿得多, 虎头虎脑很厚实的样子, 看起来着实惹人爱。

    太后身边的人拦都拦不住,最后只好作罢。

    夏煜坐在了舒浅身边,看着很是乖巧。新一年他的荷包鼓鼓囊囊,有着他见过的所有长辈送他的压岁钱。

    舒浅也给了他的。

    结果夏煜过来后刚开始还不动声色,一副自己什么都没做的样子, 没过一会儿,就悄声和舒浅着:“带舒娘出去玩,用这点钱好不好?”

    还拿着自己的荷包给舒浅看,表明自己很是有钱。

    他的悄声,愣是让宫殿里半的人都听到了。

    这哪里是他想要带舒浅出去玩,这分明是他想要舒浅带他出去玩。

    舒浅笑出了声:“主意那么大?”

    当即有人跟着笑出了声。

    夏煜感觉到周边有人在笑,马上抿着唇,当做自己什么都没过。

    这模样逗得众人笑得更加厉害。

    夏煜如今是辈中最受看重的。皇后还未有子,太后和皇后都偏爱夏煜,也算是给了众人一个风向,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众人友善的笑够了,也没多开夏煜玩笑。

    夏煜又悄悄迈着自己的步子,去寻自己娘亲了。

    这谁能不注意他呢?

    瑞王妃见着都心里头紧了紧。

    夏煜坐在了自己娘亲身旁,声和自己娘亲着:“儿听皇后娘娘常在江南,少来京城。想带她出去。”

    这家伙古灵精怪的,还学会找别人帮自己话了。

    瑞王妃笑了笑,低声回他:“娘娘常年在江南,少来京城,不应该是多陪在陛下身边么?”

    夏煜一听,好像有点道理。

    他颇为苦恼皱起了眉头。

    想了半天,他又问自己娘亲:“那带着陛下一起出去?”

    这就是招摇过市了。

    瑞王妃没想到自家孩子这么执着出去,又略有些心疼。

    太后极为疼爱夏煜,时常带在身边教养。她可以经常进出皇宫,倒是也不算和孩子聚少离多。可这待在身边教养好归好,到底玩闹的时候少了。

    她正想要讲点道理来服自家孩子,就听着舒浅开口:“妥。”

    众人都忍不住看向了舒浅。

    舒浅看向夏煜:“知百姓疾苦,知百姓极乐。这才能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否则若是哪日缺粮,出一句‘何不食糜肉’,那岂不是惹天下人笑话。”

    夏煜听到这儿,还是知道一点的,点了点脑袋:“肉比米贵!皇奶奶的。”

    太后一听,笑得一高兴,当下同意了:“是咯。陛下当年不也是在宫外过了一段日子。能体会百姓疾苦的帝王,会是一位好帝王啊。”

    这上升到当今陛下了,谁还能不是?

    众人纷纷应声。

    夏煜听明白太后的意思,当下脸就笑开了花,扭了扭身子,很是高兴。

    瑞王妃拍了拍家伙,跟着就笑起来。

    京城里过年是极为热闹的,不管是平头老百姓还是世家子弟,亦或者是朝中官员,都会在外头参加庙会、去拜访他人,或者参与一些诗会。

    宫中出了三辆马车,前往京城这几日最为热闹的地方。

    瑞王妃在马车上牵着夏煜的手:“等下切不可乱跑,知道么?”

    夏煜点点脑袋:“嗯。”

    舒浅看着笑起来:“这孩子真是懂事,如今字也识了不少吧?”

    瑞王妃对舒浅还很是恭敬:“是学了些,等到了年纪,寻了伴读。便要正式拜先生了。”

    她得很是委婉,用的是“拜先生”。

    舒浅听了也没什么,只是笑笑。

    等到了年纪,估计萧子鸿会直接让人将他当太子教了,一切待遇或许比大皇子当年还要好上一些。

    她们这马车里,只有她,瑞王妃以及夏煜。

    前面那马车里,则是萧子鸿与他的兄长。

    最前面那马车里,是太后。

    毕竟不是每一位后宫之人都是舒浅,嫁人前就极为折腾,嫁人后带着一堆人,照样掌控着最大的海上贸易。朝中人哪怕心里头有想法,甚至敢这种想法,都会被萧子鸿怼回去。

    诸如“皇后不出海,不如爱卿你出”,“别院的钱顺便也掏了,朝中来年群臣涨的月钱都归爱卿支出”。一算之后再有钱的臣子都不敢开口。

    宫规森严,身世极为普通的太后自进了宫之后,鲜少再出来过。这一次是被夏煜动了心思,又是跟着萧子鸿一道出来,这才得了这罕见的机会。

    她心里头高兴得很。

    这还没到地方呢,外头就有了喧哗以及炮仗声,让人心痒想要掀开帘子。

    三辆马车周边护着的侍卫这会儿都不得不低声劝告:“还有一炷香就到地了。”

    夏煜原本是想要掀开看看外头的,这会儿听了这话,乖乖坐着。

    一炷香之后,马车停下。

    夏煜双眼一亮,连忙起身,抓着自己娘亲:“娘,我扶您。”

    瑞王妃笑着应声:“好。”

    几人一道下了马车。

    舒浅走到萧子鸿身边,这才看向前面。

    前面站着一个大胖男子,一见到众人下来,忙堆起笑:“各位贵人新年好。这里是灵山会馆,在下姓吴,叫我吴掌柜就成。”

    李公公从马上下来,细着嗓音给众人解释:“这宫里头会有灯会,灵山会馆这儿则是搭建了戏楼。二楼三楼雅座给贵客,一楼便是给寻常客人。每个位置每年都是年前喊价订的。这会馆连着七天会上戏,每年不同,每天倒是大同异。”

    吴掌柜点头,笑得憨实:“是咯,这里头窗户是全开的,能见着外面的过去的庙会队伍,里头唱戏的戏班子,演得也不是寻常那些个话本戏,而是要动真功夫的。”

    里外都是热闹,看哪边都成。

    吴掌柜给几位引路:“各位这边来。”

    萧子鸿陪着太后带头迈开了步子。

    瑞王带着夏煜,瑞王妃和舒浅跟着太后,一道走。

    寻了位置坐下,众人才知道这间屋子原本就是空着的,往年也都定价卖,而是特意留着以防不备。谁让京城里有权有势的人太多了。

    今日可不就是赶巧了。

    萧子鸿都忍不住夸他一句聪明。

    京城里全是喜气,江南也如此。

    更远的海外,一样如此。

    不过这一年,与往常还有些许不同。

    海上消息鱼龙混杂,传起来也是快的。借着诸多往来商船以及海盗的口,不少国家都知晓了东方有一国,海上战力非常强大。

    前段时间自西方来的一支船队,烧杀抢夺了不少沿海地方,虽然也灭了海上不少海盗,可也造就了更多的海盗。

    这样一支强有力的船队,在攻向东方这个国度时,被击败得彻彻底底,杀得片甲不留。

    更有意思的是,东方这个国度热衷于和各国贸易往来,根本没算侵占他国。

    与舒浅的崇明教做过生意的几个国家,更是相当清楚这一点。

    一时间,诸多国家都在新一年初始,便在国内准备起了使团国,希望能够前往这东方国度学习,并与这国度进行长期的贸易往来。

    沿海国家国内一旦乱了,很容易就产生海盗,跑去海上闹事,骚扰沿海的百姓,掠劫海上商船。

    那些国内颇为平稳的国家也希望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一同抵御这些海盗。

    这一切都是舒浅带着崇明教,一路上友好贸易往来所引起的。

    也是有了舒浅这一开头,才让他们觉得,有些时候并不一定要互相来去,或者屈服在某个国家之下寻求庇护。以物换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友好往来,不失为一种交好策略。

    每个国家能够建立起来,自然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地方的。

    在舒浅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周边诸国极有默契,在接下去的一年中,都纷纷发展起了海上事业,准备前往东方。

    此刻的舒浅还喜滋滋吃着京城的糕点,看着台上舞狮耍杂,跳来跳去。

    旁边夏煜跟着也吃着糕点,睁大了眼睛看着那狮子朝他眨眼。

    吃着吃着,舒浅喉咙里有些毛毛得。

    她怕闹得人不高兴,顺手取过了边上的茶喝了一口。

    喝了,不仅喉咙不舒坦,胃里也有点翻。刚才吃的东西仿佛卡到了喉咙口。

    她心想着总不至于吃坏了肚子,也没吃多少啊……

    想着想着,她忽然又猛然想起,这个月月事到现在还没有来。

    自从她到京城,已有月余。

    那么巧?

    舒浅想着这些时日几乎是隔三差五就去对方宫殿里睡觉的情况,也明白这已不是巧不巧的问题了。睡得多了,怎么都该是能造出点意外来了。

    微微呼出口气,强压下了自己的不适,舒浅侧头和萧子鸿了声:“茶水喝多了,我出去会儿。”

    萧子鸿看了眼舒浅只喝了半杯的茶水:“我陪你。”

    作者有话要:  嘀,您的宝宝准备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