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热气的力量

A+A-

    四个月的大旱,广阔的永定河只有中间有一层浅浅的水位,还不到一丈深。

    朱舜回到蒸汽作坊,站在光秃秃的永定河岸边,朝着河心的方向看去。

    前方一百米全都是黑色淤泥,没有半点水流,靠近岸边的河床甚至都干裂出了一道道大口子。

    到处都是黑色淤泥的宽广河床上,大约有一百多人正在挖掘通道,把永定河中间仅有的河水,引到蒸汽的管道下方。

    徐光启孙元化张焘三人坐着一辆驴车,来到了简陋的蒸汽作坊,首先看见的就是河岸边矗立着一种高大的钢铁械。

    一共十座,一字排开。

    先不朱舜能不能治理旱灾,这十座高大的钢铁械,深深的震撼了徐光启孙元化张焘三人。

    孙元化盯着高大的钢铁械,不停的上下左右打量:“难道是朱舜这子又发明了什么排水械?”

    “永定河已经干涸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是张衡他老人家再世,也不可能从那么低的河床里,把水引到四五丈高的岸边。”

    张焘这一次没和孙元化抬杠,反而是很认同孙元化的看法。

    张焘的恩师可是大明械发明第一人王徵,对于械和几何方面的学识,其实不比徐光启差多少。

    正是因为张焘对于各种械极其精通,才十分认同孙元化的话:“没错,不要水力了。”

    “就算是强大的风力,也不可能把水给引上来,再了顺天府属于内陆,也没有强大的风力可以利用。”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却让这三位大明的顶级发明家,震撼的再也不出话来。

    朱舜瞧见这几位过来了,也不废话,铲了一锨煤炭填进了火窑里,随着煤炭的剧烈燃烧,纽可门蒸汽冒出了大量的白色蒸汽。

    横在蒸汽最上方的粗壮摇臂,一根由钢铁打造的天平摇臂,一般壮汉抬都抬不动,竟然开始上下运动。

    随着天平摇臂的上下运动,永定河河底的河水被钢铁械给抽了上来,顺着排水管源源不断的流了出来。

    徐光启孙元化张焘三人看着喷烟吐火的钢铁巨兽,一时间停止了呼吸,脑子闪过了同一个想法。

    难道是龙王爷下凡了。

    这个念头只是停留了一息时间,很快又被他们抛在了脑后,精通各种械和几何学识的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朱舜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械,可以替代畜力、水力、风力的动力械。

    徐光启孙元化张焘三人的呼吸不免有些凝重,这种新式动力械的意义,他们作为大明最顶级的发明家,非常清楚。

    将会给大明带来一场风暴,一场改变生产力的动力风暴。

    徐光启不顾风度的快步走了过去,表情凝重的开始仔细观察蒸汽,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种械的动力是何物?”

    孙元化和张焘也是快步走了过来,分别问出了各种的疑问。

    “这种械的威力怎么样,可以提起多重的东西?”

    “这种械的造价是多少,贵不贵?”

    面对这三位顶级发明家的三连问,朱舜先回答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指着蒸汽旁边的一个棚子道:”动力源就是那个东西。”

    徐光启转头看了一眼棚子,皱眉道:“煤炭?”

    孙元化也是满脸的不解:“还是烟煤?”

    倒是张焘看着正在剧烈燃烧的火窑,若有所思:“热气的力量?”

    听到热气的力量,反倒是朱舜心里出现了一丝惊讶,蒸汽的发明正是因为帕平发现了热动力现象。

    张焘居然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

    崇祯四年是63年,帕平是在69年发明了帕平锅,早了欧洲将近半个世纪。

    如果没有满清入关,这个发现,还真的有可能率先引发第一个工业革命。

    张焘似乎陷入了某种思绪飞转的状态,喃喃自语道:“热水烧开以后,热气能把壶盖给顶开,明热气具有风力那样一种看不见的力量。”

    “这种蛋形容器的底部有大火,最上面的那个连杆经过热气的冲击,必然向上抬起。”

    “热气消失了,连杆就会再次落下,这样就形成了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

    “但是这个往复运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能把河水从四五丈深的河底抽上来,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力量?”

    张焘想到的越多,接下来出现的疑问就越多,渐渐陷入了一种魔障状态,不再理会这里的任何一个人,整个世道就剩下了他一人。

    孙元化在研究火药的时候,也会陷入这种魔障状态,这是一件好事,能够想通很多平时想不通的事情,嘘了一声,让朱舜不要去打扰张焘。

    朱舜似笑非笑的指了指旁边的纽可门蒸汽,只有提高嗓音,才能让声音不被纽可门蒸汽的轰鸣声给盖住:“这种械叫做蒸汽,动力就是来自于煤炭。”

    “功率是55马力,嗯就是能把一百斤左右的水,提到466米高的上空,嗯十六丈左右的上空。”

    一百斤的水,提到十六丈高的地方!

    徐光启和孙元化两人站在原地,张了张嘴,不知道该什么好了。

    就这么张着嘴,看着冒出大量白气的蒸汽。

    纽可门蒸汽不停的上下运动,噪音很大,朱舜只能走过去把炭火熄灭,停下了纽可门蒸汽。

    徐光启缄默了很长时间,吐出一句惊叹:“十朋之才,远在我之上。”

    孙元化更是口无遮拦的了一句:“也在王徵先生之上。”

    这句话出来,可就相当于踩着别人的名声巴结朱舜的意思了,王徵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结下了梁子。

    孙元化能够成为正五品郎中,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今天蒸汽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不这么不足以形容朱舜的大才。

    蒸汽的轰鸣声停了下来,张焘也从魔障状态清醒了过来,了一件让徐光启忍不住皱眉的事情。

    张焘走到纽可门蒸汽旁边,深情的抚摸着钢铁骨架,郑重的道:“我决定了,明天就去辞官,过来当个教书匠。”

    朱舜只是想让这三位大明顶级发明家,见识见识蒸汽,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意外收获。

    械局的总工程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