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帝都大乱,杀伐不断!

A+A-

    皇城之外。

    杨虎眼看着自己就要救起张贲,若是再回身赶回皇城之中,韩震等人定然来不及追赶。

    谁知道,张贲伸向他的左突然朝着旁侧伸去。

    恩?!

    未等杨虎反应过来。

    嗖!

    突然间,一支箭矢已经携着呼呼破空之声而来!

    若是平时,全力出,张贲未必就抓不住这支箭矢。

    但如今力竭之际,纵然拼尽全力,却还是在左抓向箭矢的瞬间就已经觉察到了力量不足。

    嗤!

    箭头几乎瞬间就已经在张贲的掌中划出阵阵鲜血!

    “哼!”

    张贲的闷哼之声传到了杨虎的耳中。

    热流也在同一时刻洒在了他的脸上。

    杨虎终于面色骤变,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更看到了不远处策马狂奔又弯弓搭箭的韩震,顿时一阵背脊发凉。

    韩震的弓术人人皆知,可以在大汉无人可与之比肩!

    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但是,杨虎却并未感觉到胸口有任何疼痛感觉。

    下意识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胸口甲胄之上,正死死嵌着一柄箭矢。

    但,明明箭头已经穿过了甲胄,似乎轻易就能射穿他的心脏。

    却硬生生止住了!

    带着无尽的疑惑,杨虎顺着箭矢看去。

    面色骤变狂变!

    箭矢,竟然是从一只左的心中穿透而来!

    出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张贲!

    原来,那鲜血也是从张公左掌之中溅射而出!

    “张公!”

    杨虎为之动容,忍不住大吼一声。

    “快返回皇城!”

    张贲自始至终神色不改,纵然脸色有几分苍白,但却依旧任由杨虎抓着自己的左臂,跃身上马,催促开口。

    杨虎不敢耽误,生怕张公出现意外,只是狠狠瞪了眼数百米之外的韩震,当即策马转身,朝着皇城狂奔而去。

    不过百米的距离,纵然驮着近乎四百斤重的身穿甲胄的两人,但战马还是在短短的二十秒之内便冲入了皇城之中。

    “关城门!”

    冲进皇城的瞬间,杨虎已经是翻身下马,搀扶张贲的同时,大声嘶吼。

    “关城门!”

    副指挥使闻言,也是大吼出声。

    两旁早已等待多时,心早已因为紧张而不断冒汗的禁卫军纷纷将城门飞快关上。

    但下一秒。

    嗖!

    一支箭矢已经骤然飞射而来。

    依旧箭无虚发。

    嗤!

    副指挥使刚刚松了口气,还未来得及转身,就已经被一箭射穿头颅!

    砰!

    副指挥使尸体倒地的瞬间,皇城大门终于也被彻底关上。

    “该死!

    都是废物!”

    皇城之外,韩震怒吼一声。

    纵然三箭从未虚发,但最后却只是杀了一名副指挥使。

    不论是张贲还是杨虎都还活得好好的。

    甚至连皇城大门如今也被关上。

    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给我冲!

    给我将皇城拿下。

    所有人加官进爵!”

    依旧是权力激励,但如今皇城大门已关,还未等校尉军冲到跟前,一轮箭雨过后,已经是射的校尉军人仰马翻,死伤遍地!

    “韩太尉,不、不可冲动!

    若是这样冲过去,至少要承受两轮箭雨。

    至少要伤亡上千兵士!

    就算冲到城下,纵然皇城本身防御工事并不强,但没有攻城器械,只是靠云梯,死伤也要半数!

    到那时,就算冲入城中,也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

    再和三千蓄势待发的禁卫军交锋,必败无疑啊!”

    右扶风田中急忙劝阻,面色焦急。

    如今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是攻不下皇城,拿不下这大汉江山,谁都别想活,自然紧张!

    韩震毕竟不是杨虎那般有勇无谋,纵然心中愤怒到了极点,但却也知道泄愤绝对没有拿下皇城重要。

    “鸣金,收兵!

    速速催促左冯翊将攻城器械给我带来!

    若是超过半时,延误战,我要他的命!”

    韩震一声暴呵,让田中松了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韩太尉一时冲动,为了泄愤真的坏了大计。

    只要韩太尉还能冷静下来,一切便还有会!

    毕竟,做了三年的准备,又岂能没有考虑到最后的围攻皇城所需的攻城器械!

    “韩太尉放心,我这就去让人通知左冯翊刘大人!

    他想必已经将刑部包围,不定已经拿下,就在带着攻城器械赶来的路上!”

    田中急忙开口,完当即让下另一名尉官前去刑部。

    与此同时。

    刑部之中。

    纵然被完全包围,信息封闭,根本不知皇城发生了什么。

    但不论是刑部尚书李必,还是刑部员外郎郑华,乃至刑部上下几十名官员,全都惶恐到了极点。

    毕竟,门外就是上百名官兵包围。

    而如今的刑部又因之前的几次清洗,护卫只有十多人,若是一旦大门被破,如何能抵挡得了?

    故,一个个全都将刑部之能能移动的桌椅全都堵在了门口。

    可尽管如此,依旧心中不安。

    “等等,你们听好像门外安静了。”

    郑华突然开口,让李必等人全都一愣。

    但竖起耳朵果然没有听见任何声音,都是对视一眼,不知情况为何。

    下一秒。

    咚咚咚。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让刑部内几十人全都浑身一颤。

    李必脸色大变。

    更有官员心惊胆战,惶恐冲着大门外开口。

    “别、别白费功夫了,我们把门都堵住了,你们别想进来!”

    话音刚落,所有人身后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声音。

    “下次记得将后门也一起堵住。”

    这声音响起的瞬间,在场所有人脸色骤变。

    慌忙回头之际,全都心头狂颤。

    一共七道身影全都身着大理寺锦衣,眼神之中的冷冽之意几乎能穿透人心。

    个个中抓着佩刀,杀气腾腾!

    为首一人更是让所有人心惊。

    纵然是个容貌冠绝,倾国倾城的女子,但却穿着一身大理寺少卿的官服。

    而刚刚开口之人,也正是她!

    “饶、饶命啊!”

    有刑部官员心理素质差的,急忙跪地求饶。

    更有两名刑部史官在看到面前这群穿着大理寺衣服的身影,突然跪地开口。

    “我二人乃是大理寺卿何大人之人,我们奉命联系于大理寺。

    更参与‘谋天大计’之中。

    我们都是自己人啊!”

    此言一出,四周李必等人脸色大变!

    “孙文,赵强,你们竟然是大理寺的卧底?!”

    他们如何能不震惊。

    要知道,之前都已经有张公亲自肃清刑部。

    谁知道,竟然还有漏之鱼!

    果真,让张公对了!

    这“谋天大计”不可轻视!

    当真是还有没能发现之人!

    心念至此,李必纵然惶恐万分,但却还是硬着头皮看向面前女子。

    “你们想必和门外的左冯翊刘勇是一伙的。

    既然如此,你们也已经进来了,便别废话了!

    要杀要剐,随你们!”

    李必着,已经是几乎抱着必死的决心。

    周围的郑华等人也都是视死如归了起来。

    纵然一个两个都双腿打颤。

    但反正都得死,还不如留下一个视死如归的形象,青史留名。

    谁知道。

    面前身着大理寺少卿官府的女子突然笑了。

    “李大人,我的声音,你没听出来吗?”

    此言一出,李必愣住了。

    他脸色几番变化,半晌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随后,试探性的开口了。

    “你、你可是早前给我打电话的那位,苏”

    “苏婉儿。”

    苏婉儿提醒一声。

    “当时我还过,我是张公的朋友。”

    此言一出,李必等人全都瞪圆了双眼。

    纵然他们都没见过苏婉儿,但想来对方也没必要骗他们。

    反应过来,全都心中狂喜。

    跪地的两名刑部史官却都是惊骇欲绝,魂飞魄散。

    但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随着苏婉儿轻挥玉,已经有两名身穿锦衣的大理寺杀上前。

    锵!

    只是听见了拔刀出鞘的声音,甚至连刀刃都未能看见。

    嗤!

    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已经应声落地。

    随着孙文、赵强两名自称参与“谋天大计”的刑部史官被大理寺杀当场斩下头颅,苏婉儿已经是看向李必,再度开口。

    “李大人,现在还怀疑我所的真假吗?”

    听见苏婉儿的话,李必精神一震,眼神中的警惕之色已经是随之消失,急忙感激开口。

    “多谢苏少卿救命之恩。”

    苏婉儿闻言却摇了摇头,深深看了眼李必。

    “李大人不必客气,你们皆是我大汉忠臣,又怎么能死在这些叛臣逆贼的中。”

    着,见还有刑部官员不时看向大门的方向,似乎是有些担心门外之人。

    当即开口。

    “诸位不必担心,门外的左冯翊刘勇等人,已经被我的人除掉。

    只不过,皇城之外还有太尉韩震带人包围,这场谋逆之战还未结束。

    诸位还是心留在这刑部之中

    不过,有张公带领皇城之中的禁卫军,定然可以夺得胜利。”

    苏婉儿言语之间,信心十足。

    她就算是怀疑这世上任何人,也不会怀疑张公的能力!

    完,也不再多言。

    “我的使命也已经达成了。

    先回大理寺了。

    不过,诸位记得,对外宣称之时,可不要见过我。”

    接着,也不多做解释,在李必等人感激的注视下,带着大理寺杀转身离去。

    “尚书大人,苏少卿为何不让我们对外宣称是她救的我们?”

    等到苏婉儿离开刑部,郑华终于忍不住看向了李必。

    李必摇头,并未多言。

    纵然心中同样不解,但既然苏婉儿是张公的朋友,这必然也是张公授意。

    只要是张公的计划,自有深意。

    正想着,却突然意识到局势还未明朗,急忙带人就要去将刑部后门关上。

    来到后门,探头看了一眼,就已经是脸色微变。

    门外,尸横遍野!

    果真如同苏婉儿所,此前包围刑部,还没等到强攻的左冯翊刘勇之人,此刻已经尽数毙命!

    就连刘勇都是当场惨死!

    脖颈被利刃撕裂。

    到死都是双目圆睁,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死在这里。

    强忍着心中惊慌,就要赶忙将后门关上。

    谁知道,突然有阵阵马蹄声响起。

    待得转弯而来,为首一人看见眼前这尸横遍野的一幕,脸色狂变。

    尤其是看见刑部后门中正探头看过来的李必等人,不由暴怒。

    “杀了这刑部中所有人!”

    尉官暴呵一声,便有身后十多名持刀下猛冲而来。

    同时,也再不看惊慌失措的李必等人。

    翻身下马,带着剩下二十多人来到尸体旁边十几辆盖着白布的马车旁边,掀开一看,确定上面放着的都是一柄柄铁质圆盾,在攻城之时可架于头顶之上抵挡如雨般的箭矢,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因为此前要隐蔽的缘故,没办法准备大体量的攻城器械,但这些十几辆马车上的上千盾牌却也可以起到不的作用。

    “带走!”

    尉官大吼一声,也不管刑部之内不断传来的喊杀声和刀剑碰撞的声音,就要带队离去。

    谁知道,刚转身,面前却突然多出来了一道倩影。

    青衣佩剑,秀发束于脑后,英气逼人。

    她不是别人,正是玄霜!

    在完成了张公交代的任务后,便前来保护刑部之人。

    谁知,来到这里却发现门外已经血流成河,似是单方面屠杀一般。

    不过,来不及查看刑部之中的情况,就已经看见了刑部之外的尉官和众多下。

    以及那一车车的盾牌。

    “想去哪儿啊?”

    玄霜冷哼一声,美眸如电,冷冽如刀。

    “找死!”

    尉官却似乎懒得废话,着急要将攻城器械带去给太尉,当即持刀策马直奔玄霜而来。

    呼!

    长刀呼啸。

    转眼冲到玄霜面前,更是朝着玄霜头顶劈落而下!

    嗖!

    玄霜却只是侧身便已经轻易闪过。

    接着,袖中短匕滑落,接着猛然刺向马腹!

    嗤!

    “嘶!”

    鲜血飚飞。

    嘶鸣之声骤然响起。

    四蹄一软,轰然砸落在地。

    尉官面色大变,根本来不及反应已是轰然砸落在地。

    还未等翻身而起。

    噗!

    短匕已经是轰然刺穿了他的脖颈!

    立时秒杀!

    尉官当场毙命!

    其余兵士全都惊骇欲绝。

    谁也没想到,这帝都巷中随便出现一人,还是个女人,竟然也有如此身!

    但反应过来,全都纷纷大吼着冲杀而来。

    “杀了她!”

    “若是就这么逃回去,韩太尉一定会要我们的命!”

    可惜,纵然这些校尉军的兵士再怎么视死如归。

    面对曾经跟随张公一同大破胡蒙,担任过部校尉的玄霜,依旧不是对。

    中短匕翻飞,寒芒闪烁。

    鲜血不时飙飞。

    短短三分钟后。

    众兵士尽数殒命。

    嗤。

    玄霜从最后一名兵士的胸口拔出短匕,终于迈步走入刑部之中。

    一眼便看见刑部之内正有刑部护卫和十余名校尉军兵士交锋。

    李必等刑部官员全都抱团躲在院落角落。

    二话不,玄霜眼中寒光闪烁,当即冲出。

    嗤!

    嗤!

    连续刺穿两名校尉军兵士的脖颈,剩下的校尉军终于是阵脚大乱。

    “杀!”

    刑部近十名护卫见状,纷纷气势大振,当即纷纷扑杀而来。

    “啊!”

    随着余下的校尉军兵士不断的惨叫,玄霜也终于是来到了李必等人的面前。

    “刚刚是何人帮李大人对付了门外的太尉之人?”

    玄霜并无多余废话,言简意赅。

    李必等人自然也是认识玄霜,众人七嘴八舌的急忙开口。

    一会儿是大理寺,一会儿是锦衣卫。

    到最后玄霜才终于是捕捉到了关键的三个字。

    “苏婉儿?”

    玄霜俏脸神色复杂。

    纵然此前张公过,苏婉儿是奉命卧底于大理寺之中。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其竟然有如此之能。

    不仅已经成了大理寺少卿,更已经掌握了大理寺的锦衣卫杀!

    虽然有一种莫名的危感,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李大人,随我将门外十几辆马车之上的攻城之物放入这刑部之中。

    绝不可落入韩震中。

    现在,张公应当已经进入了皇城之中。

    只要韩震拿不到这些攻城之物,必然短时间内攻不下皇城!

    我现在就通知关校尉他们,转告圣皇。

    可以归返帝都了。

    到那时,一切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