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苦行万里 第九十二章 武道山剑子
“红海”花丛里有十几二十个男女在忙活,江清看见他们把精选采摘下的红叶丢到蚕匾里,心想:“寻常蚕虫都食用翠绿桑叶,似这般火红的叶子还真未见过,莫非它们吃了红叶后,吐出来的丝就是红色的,才能织出云锦落霞衣?
燕筝儿又问:“那个是稻草人吗?”
江清道:“是了,百姓在农田间栽插,多用来驱虫赶鸟,防止其偷食粮草所用的偶人,又因以稻草而为之故得此名。”
他们的斗笠倒也特别,颇有水乡之风。斗笠,乃古老的遮阳挡雨用器物,常见于山村及雨水丰沛之地,多以竹篾或竹叶为原料制作而成,造型也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国语曾经写到“或大或,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以为表之配也”,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在大陆上,只消一顶斗笠,一把配剑,便算是游侠儿了。
再瞧那崖边之上栽种有云杉,云杉为耐阴性较强的树种,喜冷与冷湿的代候,其树开高大通直,节少,材质路轻柔、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易造用,质地良好。看那些采叶人上都提着根黄白长条,想来就是云杉了。
燕筝儿叫道:“三哥,不是来这里买衣裳的吗,去哪里买呀?”
燕曦左右看了看,叫道:“呃,东方兄”
这一喊五人全都看来,东方遥道:“燕曦兄有事吗?”
燕曦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道:“你们来此可是为了云锦落霞衣?”
东方遥道:“是了,江城落霞衣闻名久矣,每此征选时都要来织上两套。”
燕曦笑道:“不瞒东方兄,我二人也是为落霞衣前来,可不知在哪儿量身,还请指条明路。”
东方遥指着蚕匾旁的一个采叶女道:“便是她了,只消和她上一声便可。”
燕曦作揖道:“多谢。”然后对众人道:“走。”
几人即刻便至,燕曦作揖道:“姑娘,我们是”还未完,那采叶女也不抬头,只道:“知道,买落霞衣的,要几身?”
燕曦看向燕筝儿,便是在问了,她想了许久才回答:“嗯我要四身吧。”
江清道:“怎么买这么多?”
燕筝儿道:“四季各要一套啊,哼。”
采叶女再问:“你们呢?”
江清摇头道:“我就不要了,浪迹江湖居无定所的,这般好的衣服给我穿,不出半月就得叫我弄散了。”
燕曦也没要,倒是燕玉珍忍不住也要了两套。江清见沈澈立在原地无动于衷,知道她心中担忧,便上去轻声道:“你也去量身裁两套,算是我送你的。”
沈澈摇头:“不要,我就不要了,之前从刘大姐那拿来的十几件衣衫还不够穿吗?”
江清笑笑,没有再理会她,转头对采叶女道:“来,给她也做两身。”
采叶女替沈澈量好尺寸身段后,道:“五枚金币,余下的来取时再给。”
燕曦正要掏钱,江清却抢先付了,笑问:“何时来取啊?”
采叶女道:“明日一早。”
“嗯,正好赶得上。”江清点头,突然又疑惑道:“一日便可做四身衣裳?况且还不止有我们要?”
采叶女看他一眼,道:“我们秀坊共有三十六位绣娘,十八人菜叶养蚕抽丝,足够了。三日后,去江庄秀坊取便是了。”她递来一块木牌,叫江清收好。
江清问:“哪一家秀坊?”
采叶女道:“江城东北,就一间秀坊。”
燕曦笑道:“多谢。”便带着众人回来,对东方遥道:“东方兄,多谢指点迷津。”
东方遥回礼:“燕曦兄客气了。”
燕曦作揖道:“好,那我们就先走一步,告辞。”礼毕,几人朝南边走去,燕筝儿瞧着喝酒的背刀少年笑道:“想不到你平时很无赖讨厌,居然肯替我们付钱,还以为你是个气鬼,没想到还挺慷慨的嘛。”
江清笑道:“见面礼还是要的。”
燕筝儿问:“那为什么你不买啊?”
江清笑道:“哈哈哈,开玩笑,我只是不喜欢而已。女子穿红色便是明艳漂亮,我堂堂男儿一身红衣成何体统啊,你看燕曦兄不是也没买吗?”
燕筝儿道:“那你还要来?”
江清笑着:“我虽不喜欢,但知道云锦落霞衣颇受女子喜爱,未曾见过,自然要来见识见识。”
燕筝儿嘻嘻笑两声,瞧他又拿起葫芦饮酒。只见葫芦精致巧妙,实是胜于平生所见,便问:“江清,你这葫芦哪来的呀?”
江清扬扬葫芦道:“这是一个师太送我的,据内里是寒璃天成,可保酒水常年不坏,且有药性,时时以此葫芦吃酒喝
水,可壮身健体,增强体魄。”他指点点葫芦顶,笑道:“外头是桃木造的,桃树直感色若暗红,富有光泽,桃木结实而有弹性。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传,主宰人间寿算的南极仙翁,掌上总是捧着一个硕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邪去病益寿延年之。而南极仙翁中的这颗仙桃,据传就是产于古肥子国的肥桃。”
燕筝儿奇道:“啊,好复杂呀,你懂的还不少,嗯,不过比我三哥差点,嘻嘻”她垂着头,默不作声跟在江清身后。抬头瞧了瞧走在前头的背刀少年,此刻落日余晖照耀在他身上,映着彩霞,迎着微风。金黄光晕洒在漫山遍野的火红红叶里,美如人间仙境,幻如琼楼玉宇。
走到山前,眺望去便可看见烟波湖,暮色烟波浩渺,燕曦念道:“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燕筝儿拍叫道:“好诗!”
江清瞧着前头,酒葫芦递到后头问道:“可喝过酒?”
燕筝儿摇头:“没有,爹爹酒能乱性,女儿家不能喝。”
江清笑道:“酒能解忧,亦能解愁。这酒啊,就如我命,一天不喝,就白活一天。”
燕筝儿道:“你才多少年纪,有甚忧愁?诗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喝酒就能解忧解愁了吗?”
江清道:“无诗无酒何得乐,有泉有月可消忧。”
燕筝儿哼道:“哼,强词夺理。”
江清笑道:“若真正明白了酒中滋味,那是一日都少不得啊。”
燕筝儿问:“这次后,你就去惠恒城吗?”
“你想知道?”
“嗯,你罢。”她急忙点点头,江清咧嘴笑了笑,直起身抱着后脑:“算啦,还是不啦。”
燕筝儿怒道:“你这人怎么变就变?”
江清笑答:“沈澈女人才是善变的。”
燕筝儿跑追在他身边,得意道:“哼,你既然不,那就是不去了。”
“哦?你猜到了?”
她抬起下巴得意洋洋:“我什么都知道!”心想爹爹总这子聪明敏,我一定比他更聪明,更敏。
才走到落霞山半山腰,正见一座茅草屋前头站着一人在编竹篮,嘴里念着:“无论剑之轻重,无招式之拘泥,大巧若拙话虽如此,可剑法能达到这样境界的,天下能有几人?”
几人驻足看去,旁人只道他是在剑法,这里就属江清悟性最高,燕曦虽聪明,但对武功是一窍不通,自然听不出茅屋前汉子言下之意。江清却听了个清清楚楚,他无招式之拘泥,的虽然是剑,但又怎么会只是剑?刀、枪、戟、棍皆可通用。自己十年如一夜的在内天地中修习泼天风雨刀法,虽是一招便能使一招,但总感觉古板了些,与持刀金人施展的刀法想必,只有形却无神,十几日来刀法难以寸进。如今忽听这编竹篮的汉子此言,如拨的云开见日月,恍然大悟!
是自己太过拘泥于招式了,一招一式只按石壁上来,反倒是被蒙蔽了双眼,殊不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招数虽循规蹈矩,用法却是千变万化,一味按照石壁书谱上来,遇到同样精修招式的高,难免束束脚,相形见绌。若修为低于对方,或相差无几,胜算不及十之二三。
江清急问:“燕曦兄,这人是谁啊?”
燕曦看了看激动的江清一眼,笑答:“他叫颜路,是个使剑的术修,十年前来到此处,不知出身,不知过往,无人知其来历,且修为高深。五年前四大家齐聚时,可是和鼎鼎大名的独孤家独孤独行战了个平,却在三年前却败给一位少年,但仍是极强的剑修,一直隐居在此,整日研修剑道。”
江清惊道:“这位颜路前辈的修为至少是四阶动地,居然会败给一个少年,这这怎么可能?”
燕曦笑道:“不是,胜了他的不是修为,是剑法。”他回想起那年的盛世,道:“四大世家齐聚江城的盛世已不知多久,自是引来不少修界侠士前来观光,瞧瞧高昌中赫赫威名的四大世家年轻一辈的斤两如何。再有的便是收了请柬来参加宴会,能在四大世家齐聚的宴会中出席,可能挣不少脸面,毕竟人家四大家的名声摆在那儿。”
“往年倒也有些个不识趣的,心里不服四大家,便派家里细心栽培的弟子辈上台讨教。可要么是被打断脚,要么就是被轰出林府,讨不了便宜。却也有个例外,三年前四家齐聚,其乐融融,虽各有胜败却也是一帆风顺。却来了那么个孩儿,大闹宴会,只拎一只酒壶,提了一根青竹枝,竟败了燕独行”
一根普通的竹枝,传闻剑圣晚年仅凭一根竹枝就挫败众高。所谓高用剑,已不在意中所持为何物,心中有剑,万物皆为剑,这等境界当真可惊可羡。
“
别以为那孩胜了独孤独行并没什么了不起,独孤独行自幼聪明过人,痴迷武学,年仅二十便已武艺超绝,修为高深,且气度非凡,宽容大度。高昌修界中人都有独孤独行在,独孤家可保百年不衰。”
“他勇夺四大家辈魁首,武功直逼许多江湖前辈。却叫一个十七岁的孩儿击败,足可见那孩儿天资绝伦,乃人中龙凤。败于他竹枝下后虽懊恼惋惜,却也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间能人辈出,似这般天纵奇才又岂是可攀比的?实则他自己也是卓越聪慧,无人能及。”
“此一战江湖轰动,独孤独行的名声那是靠扎扎实实的武功修为打出来的,哪个不知道他的身本事?得知他剑法上竟败在一个十七岁孩子的中时,掀起的浪涛可想而知,年轻一辈只怕要咬牙切齿:“我一定会比他强!”老一辈则会抚须笑一声:真是后生可畏,中原武林无忧啊。”
“四大世家联合江湖势力多方探查,就连高昌朝廷派密探也着摸索,终查出那孩子来历。那孩子是在龙芽山下溪流中飘来的孤儿,被武道山紫气真人收留,取名——御清狂,这少年真乃万中挑一的人中之龙,七岁练剑,七年艺成,十四岁于剑道上无敌,闲居武当思过崖,终日一人垂钓,练剑,吃酒。”
“武道山乃高昌国教,是以江湖中人不敢捣乱。便不是国教,武道山也乃修界中的泰山北斗,真武七截阵、三清无极阵、天罡北斗阵、乾坤归元阵、二十八星宿大阵、三十六天罡大阵、也无人可破。在这武道山上能人辈出,拳宗、剑宗、气宗的高数不胜数,更有叫不出名字的卧虎藏龙之辈隐居在山上,没有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戳鸟敢上山寻死”
“虽不敢上山捣乱,去比剑的却是不少。年少的御清狂自然也是意气风发,一一应承,未尝一败,愈发孤高寂寞,遂以诗词遣怀。自比剑胜过向凡尘,此后剑术难以精进,郁郁寡欢,独居思过崖,领悟剑中真谛。”
江清问:“向凡尘?他是谁,很厉害吗?”
“向凡尘此人也非泛泛之辈,百晓生人物谱中记载:向凡尘曾是叱咤高昌修界的风云人物,因好管闲事,加之不羁放浪,故而树敌甚多。曾与霓裳宫女侠相恋,终因其喜新厌旧而冷落佳人,致使伤心而散,悔不当初,且终日沉醉武学,又闻武道山出了一个剑道奇才,向凡尘自恃乃剑道大师,欲较量一番。岂料交未及百招,便被御清狂中青竹枝打落佩剑——天尘。心灰意冷下山时结识纯阳殿打扫道人,幡然醒悟,拜入道山。”
“向凡尘百招败于御清狂,并非武功不济,相反他武功卓绝,仅次参星阁等高昌世绝顶高。当日二人比剑思过崖,只比剑术。论剑道造诣,向凡尘足可列十绝,便是这样,仍败于十八岁的御清狂中。”
江清听闻他鼎鼎大名,当真有意上武道山结交。他剑术高绝,与之坐而论道必有大进益,受之无穷。再者武当乃玄门正宗,若能上山学艺,功力也必会更上一层。
上清先天无极功纯阳混元功金丹秘诀擒龙决可都是每个修界中人梦寐以求的神功,掌门紫气真人修为神鬼莫测,供真武大帝为主神,若能得他亲自指点一二,定受益匪浅。
江清思忖片刻,道:“你们先回去吧,我想去拜见一下颜陆前辈。”
燕曦等人相视一眼,点头道:“好,那我们就先回去,你也别拜见太久,早些回来。”他从腰间解开一面翠玉金底巧雕的玉牌,递给江清道:“这是我江城燕家通行玉牌,送你了,若遇护卫拦截时,出示此玉牌便可畅通无阻。”
江清也不矫情,接过玉牌进怀里,谢道:“多谢燕曦兄啦,你们路上心,我很快就回来。”
“好,那我们就走吧?”
“等等!”燕筝儿叫道:“你们回去吧,我也想去见识见识能和独孤独行战平的高风采!”
燕玉珍笑问:“江少侠是想让颜陆前辈指点一二,或有收益,你去凑什么热闹啊?”
燕筝儿道:“我也是修者啊,而且也有二阶聚魂了,不定那前辈指点指点,我也能大有收获也未可知啊。”
“好啦,那你就和江兄一起去吧,路上不许顽皮胡闹,一切听江兄的指派!”燕曦。
燕筝儿急道:“啊,为什么要听他的,我不要!”
燕玉珍道:“就你这性子,没人看着准惹事儿,想一个人在外边是别指望了,你若不听话,就随我们回去吧。”
燕筝儿刮了一旁无辜的背刀少年一眼,妥协道:“行行行,我听还不行吗,可如果这家伙让我端茶送水,洗衣叠被,那我也要听吗?”
“果真如此,你也得听着,总之不能惹事,不能胡闹,随江友进去后更不许冲撞颜陆前辈。大伯伯和他也有些交情,你倒不必叫前辈,喊伯伯就是。”燕玉珍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