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

A+A-

    朱泰是被一阵激烈的鼓声惊醒的。猛地坐起来,却见外面一片漆黑, 突然感到背后传来一道锐利的目光, 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忙转过头, 却见黑暗中站着一个人影。点着灯一看,那人一袭蓝袍, 双手环抱胸前, 倚窗而立,正笑眯眯盯着自己。

    “沈钧?怎么是你?”

    沈钧缓步走过来, “二皇子殿下叫我来问问朱先生,的赌可还算数?”

    朱泰略一迟疑, 抱拳作揖道:“请沈公子回告二皇子殿下,朱某过的话, 绝不改口。”

    沈钧笑着点头, 从怀里掏出一封修书,道:“这是二皇子殿下叫我带给朱先生的亲笔书信,请朱先生过目。”

    朱泰接过来一看, 惊讶外显于色, 止不住地摇头, 连连叹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会在这里碰上舒妃和秦典!如此一来,事情就得通了!”信上将荀瑾的身份讲得一清二楚。

    沈钧不慌不忙地坐下, 轻敲着案面道:“二皇子殿下还让我问朱先生最后一句话,二皇子和皇上,朱先生选谁?”

    朱泰皱眉, 良久才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文章?”

    “若选了皇上,朱先生便请随荀瑾一起进宫面圣,若选了二皇子,朱先生则暂时不能回京城,而要想办法带荀瑾手中的二十万大军撤回落雁岛,帮二皇子收编岛上的五万人马,等候他的指令,再行回宫。”沈钧着笑道,“二皇子还让我提醒朱先生,一定要想清楚了,这两条路中间,有生门,有死门,有富贵路,有黄泉路,千万别选错了。”

    朱泰眼神一凛,紧紧盯着沈钧,见眼前人依旧老神在在,忽而也笑了,随即正色:“承蒙二皇子殿下看得起朱某,朱某定不负所托,在落雁岛恭候二皇子殿下佳音。”

    目送沈钧离开,朱泰凝眸望了望营外嘈杂的人影,但见外面人来人往,都是在收拾东西启程回京。略一沉吟,也起身把自己的东西收好,若无其事上马,跟在荀瑾身后,继续往回京的路去。

    眼看还有半月到达京城,荀瑾勒住马,心中突然不安起来,眼皮也跳得厉害。天色还早,便下令扎寨。

    朱泰进来道:“我观显王殿下近日寝食难安,神色困倦,想来是夜里睡不好的原因,特给显王殿下送来安神养荣丸,显王冲水服之,可明显改善睡眠。”

    “朱先生有心了。”荀瑾接过药丸,揉了揉太阳穴。

    朱泰行一礼,欲退下,荀瑾忙摆手道:“朱先生且慢!”

    朱泰转回头,“显王殿下还有何吩咐?”

    荀瑾沉默半晌方道:“这些日子,先生应该也听到了一些传言。依先生看,这京城,底是该回,还是不该回?”

    朱泰道: “依人愚见,皇上既然下旨封殿下为显王,又命殿下即刻回京谢恩,若殿下公然抗旨不遵,便有悖于忠孝之道。只是如今京城局势不明,有传言,皇上已被二皇子荀裕控制,若显王殿下贸然回去,又怕自投罗网。我以为殿下可派探子先行,待听清楚京城的局势后,再作决定不迟。”

    荀瑾皱眉道:“不瞒先生,我先后派了三个探子探消息,回来都传言不实,京城好好的在父皇手中,并没有被荀裕控制。”

    “如此,殿下大可放心回京便是,何苦忧虑?”

    荀瑾叹道:“我所忧的是母……”话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一刀砍断。静了半晌才假笑道,“母妃跟我过京城的局势,万一这只是荀裕的障眼法,该如何是好?”

    “显王殿下若不安心,可随几个亲兵先回京城,我等在后方接应。如朝庭当真被荀裕控制,有二十万大军做后应,也可设法将显王殿下营救出来。”

    荀瑾凝神想了想,点头道:“便照先生的做。”

    朱泰略一沉默,又道:“舒妃娘娘是跟显王殿下同行,还是……”

    荀瑾眼神闪了闪道:“母妃近日染了风寒,宜好生休养,不宜跟着本王奔波。”

    朱泰躬身退出。

    荀瑾带百名亲兵先行一步。

    这日到达京城入了城门,荀瑾径直行至宫门外,却被带刀侍卫拦下。

    荀瑾停住脚步,刚要开口大骂,猛地看见一个人影走来,正是荀裕。

    荀瑾恶狠狠地盯着他,眼神似要把他吃掉,“荀裕,你怎么在这?”

    “我奉皇上之命,在这里等你很久了。”荀裕冷笑道,“抓起来,押去大理寺天牢。”

    “呸!你这跛腿瘸子,真是大言不惭!父皇恨不得食尔肉、啖尔骨!你却口口声声奉了父皇之命。你暗地里假传圣谕,欲对大梁皇子图谋不轨,论罪当诛。都傻了不成,还不把这反贼抓起来,让父皇定夺。”

    荀裕面露嘲讽道:“我是不是大言不惭,你去问问你的父皇就知道了。只可惜他从前宠你爱你,不过是因你是他的儿子荀瑾,而今日,既知你不再是荀瑾,而是那秦瑾赵瑾或者王瑾李瑾,你看,他还怎会任由你留在这世上?”

    “放屁!荀裕,你血口喷人!不得好死!放开我!我是皇上御赐的显王,你们谁敢动我?我要见父皇!带我去见父皇!你们这群走狗!”

    荀裕只随他骂,看他做垂死的挣扎,而后头也不回离去。

    沈钧与他并肩,看了眼前面的路,挑眉道:“拂尘这会子要去见皇帝?”

    荀裕道:“自从上次祭天回来,他一直卧病在床。这么久没见,听好了些,我也该去问问好,顺便把荀瑾母子的消息告诉他,也好给他冲冲喜。”

    沈钧噗嗤笑了,“拂尘冲喜的方式真特别。”着又摸了摸鼻子道,“拂尘……有舒妃的消息了?”

    “你想问她的情况,直接问我就是,何苦拐弯抹角?”荀裕直勾勾看着他,良久,嘴角勾起一丝笑,缓慢道,“我把她卖进了妓院。”罢又凝眸望向沈钧,见他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当即沉下脸,“你不赞成我的做法?”

    沈钧一手环住他的腰,惩罚似的在他脸上咬一口,“光凭她三番四次派人追杀拂尘这一条,足够把她卖进妓院一百次!欺负过拂尘的人,我一个也不会放过!”又长叹一声,语气变得轻柔,“只是我不舍得弄脏拂尘的手,那种事,交给我去做就好了。”

    荀裕抬起头,与他隔得太近,近得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望见掩映在他墨眸里的影子,听见他胸前均匀有力的呼吸,以及感受他怀里触手可及的温度。

    荀裕怔了半晌,回过神来,从他怀里出来,退后两步与他保持距离,四顾一望,见无人,目光又定格在那人脸上,压低声音道:“别让有心人看了去。”

    沈钧苦着脸道:“我都已经是拂尘的人了,二皇子殿下难道都不算给我一个应得的名分?”

    荀裕脸一红,瞪他一眼,沈钧却连心都酥了。

    “你先回去,我去见见他就来。”

    沈钧固执道:“我陪你一起去。”

    “不行!”荀裕断然拒绝,似觉得语气过于生硬,又低声道,“你离他越远,我才越安心!”罢再不管他,任他自己出神,大步离去。

    乾清宫。

    “荀裕见过皇上。”

    梁王荀治坐在床上,吃了一勺太监喂来的药,似是太苦,又皱着眉头摆手,太监把药拿开,心翼翼退下。

    荀治抬头看一眼跪在地上的荀裕,从龙床上站起来,缓慢走至荀裕身边,又在离他两步处停下,迟疑着伸出手,又缩了回去,手似乎尴尬得没处放了,转身端起御案上的茶杯,呷了一口又放下,再次走过来,犹豫良久,终于弯下腰,两手搭上他的胳膊,欲扶他起来。

    荀裕如被针扎,登时跪着后退几步,眼里露出浓浓的厌恶,却不着痕迹敛去,貌似恭敬地低垂着头。

    荀治双手僵在半空,一时间,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却又见他低着头,仿佛看不见自己的窘迫,强自收回手,脸上硬生生堆起一个笑道:“裕儿免礼!十多年未见,你我父子之间略觉生疏,也属寻常。裕儿流落民间多年,大约也忘了宫里的规则。朕虽是一国之君,却也是你的生身父亲,下次要称朕为父皇知道么?”

    荀裕抬头看他一眼,又低下。心里止不往冷笑,父皇?是你我不配叫你父皇,逼我改了口的,而今天,却再要我叫你父皇?有些事一旦改变,永远也变不回来。荀裕默然不动,心里涌起滔天怒意,手指也忍不住直发抖,却用疼痛的左脚死命抵住铁肢表面,剧痛袭来,才冷静几分,哑着嗓子道:“是,父--皇。”

    须臾沉默。荀治又笑道:“落雁岛那边,裕儿多留些心。岛上都是些亡命之徒,该清的也可以清了。”

    “儿臣遵命。”荀裕眸光低垂,问候道,“父皇的身体好些了没。”

    “休养了几天,已无大碍。”荀治咳了咳,又似不经意道,“自从上次祭天回来,朕的身子受了些风寒,因此一直没有临朝。明日早朝,裕儿也来吧。”

    荀裕行礼谢恩,又道:“父皇要儿臣办的事,儿臣都办好了。荀瑾正关在大理寺天牢,只是……”着面露难色。

    到了这些事,荀治瞬间绷紧了身子,压低声音道:“出现了什么问题?”

    “父皇放心,一切顺利得很。只是荀瑾一直在天牢里大闹,一定要见父皇才死心。”荀裕余光瞥面前这张乌云密布的脸,“至于舒妃娘娘,儿臣多方听,也已得到消息。荀瑾回宫后,舒妃娘娘从军营逃走,途中却被人卖与了--妓院。”

    荀治双手一顿,嘴唇一阵哆嗦,良久才道:“那二十万大军有没有随荀瑾一起回宫?”

    荀裕摇摇头,又看了他一眼,心道:“荀瑾因此放话,没人能杀得了他,谁若敢杀他,那二十万大军会立马踏平京城,给他报仇。”

    荀治闻言,登时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脸也似咳肿了,好久才缓过来,扯着嗓子骂道:“放屁!那是朕的大军!是朕的兵马!是朕借给他的!他的一切都是朕给他的,全部都是朕的,朕现在要收回来,轮不到他大放厥词!”

    “荀瑾一定要见父皇,父皇是见还是……”

    荀治疲惫的转回身,示意他下去,又突然回身,抬高音量道:“且慢!你帮朕做一件事。”沉着脸拿起一壶酒递给他,“朕不想再见荀瑾,你把这壶酒送过去,务必亲自看他喝下。朕不想声张,越少人知道越好。”

    荀裕眯眼看着那壶酒,伸手接过,“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该怎么做。”

    退出乾清宫,荀裕走进无人处,定住脚步,手肘慢慢往上倾斜,尽数将酒壶里的酒洒在地上,又朝里面装进一些水,朝大理寺天牢去。

    以前我活着,是你的耻辱,现在他活着,是你的奇耻大辱。你要神不知鬼不觉抹掉他,我便偏偏要让他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