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A+A-

    “华儿,梳儿......”程氏面色凝重, “有件事得告诉你们。”

    “娘, 出什么事了?”沈云华心中浮现不好的预感。

    “汪御史在早朝上触怒皇帝, 被贬为庶民了。”

    沈云华大脑一片空白, 急切地问:“那玲瑶呢?”

    “放心,他们一家四口暂时平安无事。”

    沈云华的手指却还是不自觉地抖动。暂时。汪礼是御史大夫, 他并不是一味刚正的人,但在朝堂上, 他聪明地选择做一位“直臣”。这固然讨好了帝王, 却也得罪了不少同僚。而且朝廷中一旦有人倒台,从来不缺落井下石的人。

    “娘......把他们.......不, 玲瑶和她弟弟, 接到家里暂住好吗?”

    程氏抚摸着女儿的脊背,面上均是歉意。“这......得先问你父亲。”

    将得罪了皇帝的人接到府中, 可是一件十分有风险的事。

    意料之外的是,沈明义只稍微考虑了片刻便同意了。

    两天后, 在沈云华的坚持下,汪玲瑶和汪琅被从正门迎进了府。他们俩肩上都只背了不大的包袱, 装着换洗衣物和散碎银两。汪玲瑶仍旧一身湖蓝裙衫,虽再不是用上好的绸料制成, 却丝毫无损她的清丽。她进了厅堂, 先和幼弟一同向程氏请安, 随后转向挚友:“终于能赖在你们家长住了。”

    沈云华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持了她的手, 问:“汪大人和夫人还好吗?”

    “别叫什么大人了。”汪玲瑶仍然笑意盈盈的,“父亲早就预料到这一天,遣散了所有下人,将宅子变卖的银票和细软收拾了两箱子,找了个新住处。母亲也很达观,两人正商量着做些本生意。”

    汪家两口子都开明通透,要不然也不能教出汪玲瑶这般的妙人。楚楚之态,内心却最刚强不过。即使走在疾风骤雨中,脸上笑容不改。

    沈云梳心中徒然生出一股敬意来。

    “枇杷苑的房间都收拾好了,琅儿安心住下吧。这么多院子闲着也是闲着,你们过来正好——就华儿非要玲瑶陪着她,真是。”程氏一改往日的庄重,想让两个孩子自在些。

    “伯母放心,云华终于舍得将风华院分我一部分,玲瑶求之不得。”汪玲瑶感激地,“父亲弹劾过不少人,可仗义执言的次数也不少。眼下却只有沈家愿意收容我们姐弟,玲瑶和琅儿在此道谢了。”

    着便要跪下。

    沈云华连忙拉她,并示意丫鬟伸手去扶汪琅。“往日你脸皮那么厚,今个怎么生疏起来?是故意让我难受吧?”

    “玲瑶姐姐,把这当自个家吧,就像往常一样。”沈云梳也道。

    阿姐心中的结,恐怕也只有玲瑶姐姐才能解开。

    “多谢沈伯母。”汪琅恭恭敬敬地鞠躬。他比汪玲瑶两岁,与沈云梳同年。一身宝蓝色长衫,虽只是普通的布料也掩饰不住世家公子的风度。

    程氏疼爱地摸摸他的头。“琅儿不必如此生分。”

    自此以后,风华院就经常传出玉笛声。有时是婉转的调,更多是欢快的舞曲。沈云梳提了一盒百合绿豆粥去探望,正巧看见长姐坐在院中铺了软垫的石凳上,香汗淋漓,双颊布满红霞。她一身粉色纱衣,金丝将她曼妙的身段勾勒出来,眉眼间含了万种风情。

    她的脚步不自觉地停驻。玲瑶姐姐也穿着湘妃色长裙,站在阿姐身后,正往她肩上搭着织锦披风。

    又有一日,沈云梳还未踏入院中,却见一位清隽的公子身穿月白长衫,手持横笛吹着。不是什么名曲,却在模仿鸟鸣。他眉眼温柔,雀鸟在几步开外落脚,迷惑地看着它们的“同类”。

    由于见过汪玲瑶的男装扮相,沈云梳很快就认出她来。

    阿姐一身樱草色长裙,鹅黄对襟短褂,左手轻轻扶着门框。

    如果玲瑶姐姐是男子,她们真该是天造地设。

    六月初,在舒秀莹的生辰宴过后,沈云华沉思的时候更多了。圣上并没对沈明义收容汪家儿女有任何表示,仍然看重他,让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

    汪家并没被抄家。汪玲瑶名下的商铺虽然不似往日红火,却仍然有不少进项。她在风华院还像以往那般诵读诗书,时常回家看望父母,从未露出焦急神色。

    可还有不到两月,当初同进同出的四位佳人,就有一半要步入深宫。

    永阳长公主的生辰在六月初十,她偷偷吩咐堂妹请施黛妍过来。顾玉琦无奈,只好将这件事托给沈云梳。

    沈家次女又在晌午来到了凝黛阁。几位年纪稍的闺秀正坐在院中悄声讨论着什么,茶壶嘴中生出飘渺的白烟,在空中勾勒出海棠花枝的形状。

    似乎自从施先生将庭院借给她们那次后,凝黛阁就再不复从前的清静。沈云梳有些心虚,轻声问道:“先生在午憩吗?”

    一个圆脸姑娘同样低声答道:“没有,施先生在绘丹青呢。”

    沈云梳起身谢过,便向外间走去。跟书童通报一声,来到屋内。

    梅花纹纱袍罩在施黛妍身上,分外合适。那双拢烟眉浅淡,恰似初夏池塘中的亭亭玉立的荷花,香也淡淡,颜也淡淡。

    “云梳寻我有事吗?”

    “先生。”沈云梳恭恭敬敬地作揖,“永阳长公主请您去参加她的生辰宴。”

    施黛妍笔尖一顿,宣纸上一片绯红的桃花瓣凋零。

    “你这鬼精灵。长公主府何时筹办宴会,我会不知道?她一个孀居的妇人......”

    “先生......”

    “罢了,我去就是。”

    轩窗外阳光撒了满地,庭院中尽是雨后的清爽。沈云梳欣喜地捧着一册书,十余人集成的稿件钱老痛快地通过了。这次她们没用化名,而是以东陵学子的名义,统一出的书。最初的十几人选择花签上的百花作为代号,例如顾玉琦叫“鹿韭”。

    资历老的官员瞧不上这些黄毛丫头写出的玩意,一些年纪不大的却乐意瞧个新鲜。加上这册书又不贵;东陵的名头算是彻底闯出来了。

    好事者纷纷猜哪种花儿是谁,甚至有眼尖的发现“木樨”的笔法与前段日子出风头的岳云生有些相似,立意更是异曲同工。一时又编出不少离奇的故事,有的两者是一个人,还有人岳云生是木樨的情郎。

    “姑娘。”清浣匆匆走了进来,“绮罗郡主在府门前等着呢,和您有约。”

    沈云梳一愣,“她亲自来了?”

    完也并没想得到答复,派清荷去传口信让恋人稍等片刻,梳洗扮起来。浅绿色的纱裙,挽起的乌发间仅插了碧玉钗。

    快步来到门前,微提裙摆上了马车。顾玉琦一身深粉裙装,斜靠在窗边,曲足案上摆着一碟荷花糕。

    荷花......

    沈云梳心中浮现一个不可置信的念头。

    “荷塘开花时煞是好看,来年夏天......”

    她竟还记得吗?

    穿过九曲回廊,弯弯绕绕的石桥,终于来到池边。翡翠在塘中流淌,碧玉盘上托着粉红的莲座。莲叶上露珠晶莹剔透,珍珠似的滚来滚去。莲叶下鱼虾游来游去,闹嬉戏。

    微风乍起,碧色的水面泛起波纹,荷花也轻轻摇曳起来。有的盛开似白玉无瑕,有的含苞待放,像春心萌动的少女羞红了脸颊。

    也许是默契,两人的穿着扮都十分应景。在美不胜收的碧海红花中,顾玉琦悄悄持起恋人的手。

    “美吧?”

    沈云梳点头,随即才反应过来身边人看不见,连忙应了一声。

    “可不是白给你看的。沈才女,还不作诗一首?”

    “臣女遵命。”沈云梳笑着应了,“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她悄悄的,将头靠在顾玉琦的肩上。换个角度,看到的风景又不同。

    两人的双眸看向一处,将来的风雨险阻,荆棘艰辛,通通无所畏惧。

    所向披靡。

    六月十六,沈府张灯结彩,主仆老少喜气洋洋。

    沈云逸在厅堂招呼宾客,沈家姐妹和汪玲瑶在房内陪伴新嫁娘。入目一片喜庆的红,案上摆着桂圆红枣。

    “庄姐姐,紧张吗?”

    庄婵轻轻应了一声。这几月过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在父母膝前尽孝,还没教导妹针线内务,就嫁为人妇了。

    三人安抚着,又劝她再吃点东西垫肚。有汪玲瑶在,讲些俏皮话,红盖下庄婵也被逗得露出笑颜。

    想起母亲交给自己的画册上的内容,脸更红了。

    “我回来了。”

    三人对视一眼,拍了拍庄婵的手,将新房留给了这对夫妻。

    龙凤红烛高燃,沈云逸眼神清明,显然并没被灌醉。他挑开妻子的盖头,有些微不可见的局促。

    一夜春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