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A+A-

    “母亲言之有理。”何晴岚赞美起自己的母亲, 什么样的溢美之辞都不嫌过份, “母亲, 您真是慧眼如炬, 看事情看得这么透彻, 二表哥就是在殿前站了站,一句话都没,您就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母亲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见解高超。”何暖霭笑道。

    “你们这两个傻孩子,当着大家的面这么夸自己母亲, 怎么好意思。”户氏嗔怪。

    “母亲真的高明嘛。”何氏姐妹撒娇。

    刘太后开始半信半疑, 到了这会儿,真的相信扬景澄是要回府召集侍卫出发杀谢骜, 大为恼怒,“胡闹!太胡闹了!我朝和北胡正在议和, 这时候去杀谢骜,岂不坏了大事?”命内侍立即知会敬王。

    雷氏紧张极了, “这么,全儿真的要出发去杀谢骜?不行, 北胡那么远, 谢骜又任高官,太凶险了。太后娘娘,求您快让人追全儿回来啊。”

    刘太后气上加气,怒上加怒, “全儿年纪也不了,如此冲动。”虽然很不满意,但毕竟是自家侄儿,只好下了旨意,命近卫出发追人,务必把刘全带回来。

    雷氏放下一半心,“追回来就好。谢骜哪是那般容易杀的?”

    稍后有内侍回禀,扬景澄果然回府召集侍卫了,刘全也是一样,回府召了他的亲信伴当,纵马出府,出城往北。

    “这傻孩子。”雷氏心疼不已。

    “呦呦,你本事大啊,你一句话,我二哥哥和五表哥他们就要出发杀谢骜了。”三公主低声趣。

    “呦呦,本事大。”荆鸿、秦桑等人都低声笑。

    陆婧、陆妩心里发闷。

    唉,陆姳这么野,这么不贤惠,为什么二公子会对她一往情深?好不服气哦,真正的淑女明明在这里,却无人问津……

    刘太后身后一名年老的女官站了出来,声音响亮的道:“今日这场乱事,都是因为陆三姑娘的一句狂言而起。奴婢请太后娘娘治陆三姑娘的罪,以儆效尤。”

    刘太后脸色不善,“不错,今日这场事,都是陆三姑娘一句话引出来的。”

    吴氏和江氏紧张起来了,先后起身为陆姳辩解,“太后娘娘,三侄女年龄,还是个孩子,她只是在自己的志向,没有想到会引发后面的事情。请太后娘娘明察。”

    那老年女官言辞尖锐,“敬王爷放下国家大事,亲自出城追二公子;近卫数百人出动,兴师动众。这些全是因为陆三姑娘,她若不受惩罚,后来人一一效仿,成什么世界了?”

    陆姳声音极是动听,语气里却透着漫不经心,“这位老奶奶,你多虑了。像我这样的人才,虽不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上独步一时举世无双褎然举首,不过也算得上才貌双全世所罕见了。你担心后来人要学我,却不问问那所谓的后来人,有这个资格么?”

    老年女官被陆姳这声“老奶奶”叫的脸色猪肝一样又黑又红,恼羞成怒,“你未免自视太高!”

    陆姳道:“哪里,我很谦虚的,实事求是,从不傲慢自大。倒是你这位老奶奶,你很可疑啊。我要的是叛国贼谢骜的人头,你对此如此气愤,一定要太后娘娘治我的罪,不会因为你也是卖国贼吧?太后娘娘,您可是一国之母,身边不能留通敌卖国之人啊。”

    三公主率先站起来声援陆姳,“对啊母后,这女官姓苏,我认识她,她常有奶便是娘,像她这样的人,会通敌卖国一点也不意外。”

    荆鸿紧接着也站出来了,“要叛国降敌之人的首级居然也有错,这位女官,你是何居心。”

    秦桑等人也纷纷站出来指责这老年女官,“你不会真是卖国贼吧。”

    何晴岚也站起身,慢吞吞的,不慌不忙的问道:“这位女官,我猜你这大半辈子都没人向你求过婚,对么?”

    这老年女官脸更黑了,冲口道:“那又如何?”

    何晴岚天真无辜的看着她,“没什么。只不过我忽然之间,明白了你为什么对陆三姑娘如何愤恨。”

    众人忍俊不禁,有人掩口偷笑,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老年女官脸红了白,白了青,一转眼的功夫,换了好几种颜色。

    何晴岚笑道:“太后娘娘,这不是很清楚了么?这名女官年过半百,生平从未有人向她求婚,今天看到陆三姑娘才出求婚的条件,便有敬王府二公子、承恩公府五公子这样的青年才俊冒死替她圆梦。这名女官嫉妒得发狂,便口不择言啦。太后娘娘,臣女以为,您也不必惩罚这名女官,因为她太可怜了。不过她这样的人不配留在宫中,不配留在太后娘娘您的身边。要不然,世人还以为太后娘娘身边尽是卖国贼呢。”

    刘太后恨得牙庠庠。

    那女官听到何晴岚提议逐她出宫,眼前一黑。

    她大半辈子都在宫里,宫外早没有亲人了。如果现在被赶出去,生活都成问题,老无所依。

    “太后娘娘,不要赶奴婢出宫,求求您不要赶奴婢出宫。”女官跪地央求。

    “赶出宫太便宜她了。”陆姳声音清亮,“太后娘娘请将这女官交慎刑司严审,她替叛国贼话,一定也是个卖国贼!”

    “臣女附议。”

    “臣女附议。”

    荆鸿、秦桑、何氏姐妹纷纷道。

    把刘太后给气的。年轻姑娘不是应该很好对付么,怎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全都如此难缠。

    刘太后恨恨瞪了那女官一眼,“拉下去严审。”

    女官高声喊冤求饶,内侍哪里理会她,硬给拖下去了。

    刘太后今天是来欺负人的,结果不但没欺负成,还憋了好几口窝囊气。她脸黄黄的,不及终席,便先走了。

    她走了之后,何晴岚忙和陆姳商量,“呦呦,咱们也出宫呗。”

    “作甚?”陆姳问。

    何晴岚冲她挤眉弄眼,“赶紧到城门口,看热闹去啊。”

    陆姳被她趣得脸蛋白里透粉,却不肯示弱,“看就看。走啊。”

    “走啊。”姑娘们都笑。

    只有三公主深觉可惜,“我出不了宫,不能和你们一起去了。”

    若放在平时,她还可以央求一下刘太后。今天刘太后颜面受损,心情一定很差,她这时候就算壮着胆子凑上去,刘太后也不可能答应她。

    “回头讲给你听。”陆姳等人纷纷许诺。

    “一定要记得啊,千万不要忘了啊。”三公主反复交待。

    吴氏因循守旧,要陆姳出宫之后立即回府,不许到城门口看热闹。陆姳哪里肯听她的,又是讲道理,又是胡搅蛮缠,反正就是非去不可。陆婧和陆妩见荆鸿等人都去,便劝了几句,吴氏被她们闹得没办法,“去是可以去,但坐在车里不许露面,记住没有?”

    陆姳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一行人出宫之后,直奔北城门。

    北城门现在热闹非凡。

    黑压压数百名黑衣卫士,骑着高头大马,着横幅,“誓取卖国贼谢骜首级”九个大字,异常醒目。

    更醒目的是队伍中间那位蓝衣公子,锦衫湛蓝如水,双眸湛然若神。

    这队人要出城,被守城的卫兵给拦住了,“敬王爷有令,不许二公子出城。”

    “为国杀贼,人人有责。”扬景澄义正辞严。

    “为国杀贼,人人有责。”数百名黑衣卫士振臂高呼,响彻云霄。

    守城的卫兵愁眉苦脸,“二公子,的接到上峰严命,若敢放您出城,的就要掉脑袋。二公子心慈,体恤弱,就不要难为的们了吧。”

    扬景澄命令,“把这些人绑了。”卫士得令,前排的十几人跳下马,拿出绳索,把守城门的卫兵一一绑了,“这是二公子绑的你们,上峰不会杀人的。”

    “过份,太过份了。”都察院秦御史的车辆经过,见到这种情形,勃然大怒,“扬景澄,你可还把国法放在眼里?”

    他也真是有胆气,跳下车,张开双臂挡在扬景澄马前,“你要走,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扬景澄彬彬有礼,“秦御史,在下要出城办正事,还请您让一让。”

    秦御史怒,“办什么正事?你这种公子哥儿能办什么正事?”

    一名黑衣卫士大笑,“秦御史,我们这横幅上写着呢。”

    秦御史带着怒气望过去,“誓取卖国贼谢骜首级。好,倒是有些志气,不过你若真是去杀谢骜的,守城卫兵因何拦你?”

    守城卫兵被绑得死紧死紧的,挣扎着大叫,“是上峰下的令!的也不知原由,总之敬王爷不许二公子出城!”

    秦御史怒气减了轻,“二公子,你要杀卖国贼是好事,不过出发之前最好请示过敬王爷,王爷同意了,你再出城不迟。”

    “二公子,二公子……”兵部侍郎梁成良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二公子留步。敬王爷稍后便到,二公子请等一等,千万不要出城。”

    秦御史不解,“梁大人,这杀卖国贼是好事,为何敬王爷如此紧张?”

    梁成良跑得太急,肚子都疼了,捂着肚子喘气,“二公子,二公子杀卖国贼是为了,是为了……”

    秦御史不悦,“不管他是为了什么,总之有这个壮举,那便足够了。”

    梁成良总算喘匀了气,能整话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平远侯府的三姑娘了,谢骜玷污了她外祖父的英名,若要向她求婚,必要谢骜的首级作聘礼……”

    秦御史愕然,“这么,二公子此行是为了平远侯府的三姑娘?”

    不可思议的看向扬景澄,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位风神俊秀的美男子行此壮举,竟是为了一位姑娘。

    “逆子。”敬王带着人匆匆赶到,见了面便是铁青了脸骂道。

    扬景澄脸色也不好,“父王,您为何一直不跟我实话?平远侯府不肯应允婚事,是因为三表妹要谢骜的首级作聘礼。您若早告诉我,我早就出发杀谢骜了。”

    饶是敬王这阵子天天被扬景序气,已经气习惯了,听了扬景澄这话还是火大,“澄儿莫乱话,父王何时替你向平远侯府求过婚?平远侯府也没有拒绝我。”

    扬景澄痛心疾首,“父王,被人拒绝有这么难堪么?您铁了心不肯承认事实么?”

    秦御史冷眼旁观许久,道:“敬王爷,事实便是事实,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敬王这一气非同可。

    什么叫他不好意思承认,根本不是事实,叫他如何承认?

    陆姳等人赶到时,看到的正是这一幕。

    姑娘们坐在车里往外看,都觉新鲜有趣。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了,议论纷纷。

    原来是敬王爷拿不出陆三姑娘所要的聘礼,便了退堂鼓,想要另聘官吏之女。这可好玩了,敬王爷在平远侯府到底是受了什么样的击,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