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关系不大
“此情此景,臣也想起一句诗,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崔思如完,两人相视一笑,默契的同时回头。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征程。
赵承宣站在山腰,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眼前路过。
旁边的和尚寂空道:“师兄,你确定不要下去吗?”
赵承宣没有开口,直到要离开时才道:“你的心不够静,回去多抄几卷经书!”
寂空:关他什么事,他就是陪他过来的。师父,他要找师父去。
赵承宣脚步不疾不徐,一步步往回走。
该的话都已经过,该挽留的也挽留不住,不如不见,这样就很好。
赵承宣回到山上时,东宫的内侍也在。
今日是重阳,他们是来送重阳糕的。
“府中可好?”赵承宣道。
“一切都好。”内侍道。
以前偌大一个东宫也没半个主子,都是他们一群奴才大眼瞪眼的也没意思。
如今良娣娘娘入府,虽殿下自成婚第二日离开便再未回府,但东宫好歹也算有个主子了。
苏良娣人很和气,有时还会做糕点给他们这些奴才们尝。大家都很喜欢苏良娣,连公主都常常来东宫玩。
“殿下,苏良娣为您做了两身衣服,还有驱蚊的药草。”内侍看着赵承宣的脸色话。
毕竟,太子殿下的衣服都有专人服饰,里面的里衣也一样。
赵承宣脸上看不出喜怒,内侍心里却是提心吊胆的。
听到太子一起放下吧,这才放心。
内侍有心为苏良娣两句好话,但到底还是没那个胆子。
也是奇怪,太子殿下是出家人,也从未发过脾气,在东宫时也是极好伺候,可人人都怕他,不敢随意靠近。
内侍走后,赵承宣打开包袱,里面放着两身浅灰色的僧袍,用料也是一般的用料。
这种普通的料子,且又是这般颜色,只怕宫中没有。
看来,她在东宫很得人心,竟能支使得了采买的内侍为她办事。
有两包草药,不过并未做成香囊,而是放了个的香炉。
山上这个季节的确还有蚊子,她倒是想的周到。
重阳糕做的很精致,想必也是她的艺。
母后喜欢吃糍粑,宫中的御厨为了讨好,一般重阳糕也会做糍粑。
赵承宣留了两块,剩下的让寂空拿去分了。
寂空才十一岁,是方丈慧善(唐钰)在山上捡的孩子,自在寺里长大。
若真论起来,寂空才是慧善的第一个徒弟,可慧善年纪,再加上前面有个有佛缘的太子殿下,谁敢把他排在太子之前,命中只能做师弟了。
寂空刚才还有点埋怨师兄无情的很,这会儿得了糕点又满心欢喜了。
寂空没有忘记师父,特意留了两块给师父送去。
“师父,这是东宫送来的糕点,师兄分给我们了,师父尝尝?”
寂空虽然在寺中长大,但到底还是个孩子,盼着东宫的人能多来,因为每次都能送不少好东西。
但师兄是个不会享受的,大多都让他们分了。
今日这个重阳糕倒是和去年送来的不一样,不过味道很好。
“东宫来人了?”慧善道。
“是,不过已经走了。”
慧善点了点头:“叫你师兄来一趟,为师有事要交代他。”
“是!”
太子殿下便是出家多年也是个性子高冷的出家人。独独对慧善亲近些。
慧善猜,大抵是看到寂空便想到自己的弟弟妹妹。
所以,平日慧善有事情都拍寂空通知。
不久,赵承宣便到了。
“师父!”赵承宣双合十行礼。
“今日是重阳,寂静你可要下山一趟?”慧善道。
今日不止是重阳,还是长公主出嫁的日子,想必对宫中来,不是个好日子。
“寂静是出家人,下山不利修行。”赵承宣平静道。
“既如此,也罢,为师今日之后要闭关,寺中一切事务便交由你打理了。”
“是,师父!”
宫中气氛不大好,往年的重阳佳节都有宫宴,今年哪个还敢提。
凤阙殿里寂静一片,连秋霜这样资格老的姑姑也不敢乱话。
帝后坐在殿内已经一个上午了,两人都不话,谁也不敢上前打扰。
赵攸宁是和苏良娣一起到的,不过苏良娣并未进去,这个时候也只有攸宁公主敢上前了。
陆瑶看到攸宁想起了攸宜时,也是这般大,已经大人似的坐在她身旁学着处理政务了。
后来,攸宁出生,便将一切政务都交给了她,那时她也才十岁,处理起政务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陆瑶想及此,又觉眼睛酸涩,可攸宁在呢,她这个做母后的自然不能哭。
“母后,攸宁陪着你。”赵攸宁抬头看着母后。
陆瑶将女儿搂进怀里:“攸宁乖,可用过午膳?”
“吃了重阳糕,攸宁想陪父皇母后一起用。”
“重阳糕?”糍粑难消化,这种东西攸宁是不能吃的,下人应该不会如此不懂事,让攸宁吃这些。
“不是糍粑,是苏姐姐和攸宁一起做的重阳糕,父皇母后可要尝尝?”赵攸宁一脸期待道。
“哦?攸宁会做糕点了?”陆瑶有些惊喜。
“是啊,母后要不要尝?”
攸宁没有告诉母后,其实今日她早早就起来了,还送了重阳糕给长姐。
她想长姐记得重阳糕的味道,记得她,记得父皇母后。
长姐过,她会回来的。
而赵攸宜此刻正在吃攸宁做的重阳糕。
唇角着勾着一抹笑意,眼睛里满是温柔。
“味道还不错,没想到殿下艺如此好。不过和往年宫中做的不一样。”崔思如道。
崔家乃皇上宠臣,她母亲上官大人又得皇后娘娘重用,宫里的赏赐,崔家自然是不缺的。
赵攸宜又咬了一口,味道的确好,还知道她不喜过分甜腻之物,特地少放了糖,没有完全掩盖菊花本身的清苦味,吃完口齿留香。
攸宁年纪尚,自不会记得她这些喜好,而且,这重阳糕也和往年有所不同,应是苏婉茵教她的。
“苏良娣也是有心了。”赵攸宜笑笑。
她不过在长公主府住了月余,竟连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可见是个聪明人。
“苏良娣是个聪明人。”知道太子殿下不在宫中,长公主又远嫁,她要在宫中生存,的确要找个靠山。
东宫虽只有一个女子,但她并非太子妃,不算皇后娘娘的正经儿媳,若以儿媳之礼侍奉于理不合。
也唯有公主了。
“聪明人才知道如何存活下去。”苏婉茵愿意宠着攸宁,或许有私心,但更多的大概是在攸宁身上能得到些许慰藉。
苏婉茵有个和攸宁差不多大的弟弟,远离亲人的滋味,她此刻明白。
“殿下的是,若那苏良娣是块朽木,也不能入殿下法眼。”能在宫里活得好的,哪怕是个宫女都不能觑。
“本宫看到她第一眼就觉得母后让本宫找的人找到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