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A+A-

    只有男人们的家宴却是有些无聊,幸而江皇后是个知趣的,安排几个乐坊的宫女子来弹琴助兴。

    大楚的乐坊不似糜烂的前朝,充满获罪之家的女子供权贵取乐,此时皆是自民间采选善于音律的奴籍入宫受训,专门在聚大宴表演,容貌只过得去便可,所以这些男人们多半只是专心享受乐声,并不心生狎亵。

    今日乐坊奏的是团圆和乐的曲子,敦淳帝很是满意,二皇子孟亢有些牙酸,可谁也不能挑江皇后的错,孟亢只得强装感动,抚掌称赞。

    敦淳帝听罢一曲,看见坐在最末尾的儿子孟昴,笑道:“这是你母后家乡的曲子吧?朕记得曾经听过。”

    孟昴忙起身回道:“回父皇的话,正是江南乡曲,乃是在一家三代同堂,平安喜乐。”

    敦淳帝同意的点了点头,在场有那不喜江皇后的,便恶意猜测是不是江皇后私底下用着吴侬软语唱给敦淳帝听过。

    敦淳帝向八皇子孟昴招了招,孟昴便乖巧的快步走到上首去。

    这孟昴自然就是江皇后的嫡子,如今二十有一,脸蛋还带着生嫩生嫩的模样,唇红齿白,明眸善睐,身板有些瘦弱,得亏个子高,兼而有种江南文质的仪表韵味,是京城最为炙可热的贵公子。

    至于为什么炙可热,自然是因为孟昴到了这个年纪,却一正二侧都还未娶纳,他又是皇后嫡子的身分,许多勋贵世家蠢蠢欲动,皇后是立意挑个好的,毕竟他们不像其他皇子有强势的母家,江皇后的父亲只不过是县令,封了承恩公之后便赋闲在家,江家实在太弱了,没有拿得出的姑娘,江皇后连让娘家女孩当侧妃都不愿意。

    敦淳帝与孟昴了几句话,只见孟昴专心一意的聆听,敦淳帝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背,道:“你是年纪最的,去跟你哥哥们都敬杯酒。”

    孟昴忙点头应是,便有内侍捧着酒壶跟在他身旁,为他一一斟酒。

    孟辰听了敦淳帝这话,抬头朝父皇看去,若有所思。

    既是敦淳帝的吩咐,孟昴的哥哥们自然不会为难他,喝完他敬的酒,又些勉励的话便罢,当孟昴敬完五皇子孟翼,到了孟辰面前,不由得露出别扭的神色。

    孟辰心中一笑,果然是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一点情绪都藏不住。

    孟辰与孟昴的恩怨最早可追溯到十八年前,孟辰本是养在江皇后名下,被孟亢挑拨,孟昴又出言不逊,七岁的孟辰狠揍了三岁的孟昴一顿,孟昴还因不敬兄长牵连了江皇后被罚。

    也难怪孟昴对这个哥哥敬而远之。

    之后江皇后严令孟昴不许跟孟辰发生冲突,孟辰也就跟这个弟弟几乎没有往来。

    孟昴自然是不喜欢孟辰的,在孟辰凭恃军功回京后,他又感觉到这个七哥一下子就跟其他兄弟们拉开好大的距离,孟辰的气场跟周围的人完全不同,他身上带着一股戾气揉杂着狠劲,却又被皇子的身分给暂时束缚住,就像沉睡着的老虎,不知什么时候就猛地跳起来咬人,令孟昴觉得待在孟辰身边极不自在。

    在敦淳帝的注视下,孟昴硬着头皮举酒道:“七哥,请喝酒。”

    孟昴真是完全想不出可以跟孟辰搭的话头,只得枯燥的了这句,恨不得赶紧结束。

    孟辰感觉到父皇的视线,回望过去,只见父皇皱着眉,像是不满意孟昴如此生硬的态度,孟辰想了想,举起自己的酒杯致意,勾唇一笑。“八弟也喝。”

    孟昴松了口气,见孟辰喝完一杯,他才饮了自己那盅。

    孟辰看向敦淳帝,只见敦淳帝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孟辰垂下眼眸,指摩娑着酒杯边缘,不知在想些什么。

    身边的五皇子孟翼等孟昴走了,又开始话唠:“咱们这个弟弟看起来就像还没长大似的,咱几个年岁都近,连你都有几个女人伺候了,八弟还似个孩子一般,下回围猎可得好好教他一些功夫,否则只怕是他被那些畜牲给追着跑!”

    孟翼的是事实,几个兄弟里面,孟昴是最不合群的,并不是他不会做人,而是他跟哥哥们落差有些大。

    敦淳帝与杨庶人的第一个嫡子孟青玄降生后,后宫就开始枝繁叶茂,敦淳帝可以专情,也可以喜新厌旧,他往往是待得一个妃子有孕后便改去宠幸下一个妃子,几个皇子公主们年纪都近,相差不过一两岁,比如年纪最长的孟青玄与孟辰也就差了八岁,中间却隔着五个兄弟与三个公主,可见每个妃子得宠的时间其实很短。

    唯有孟辰的生母恭惠皇贵妃,生下孟辰两年以后,敦淳帝都没有移情别恋的倾向,虽然众人都等着看汪妃何时失宠,只不过还没等到那时候,汪妃便‘急病而死’,敦淳帝受了打击,好长一段时间都少去后宫。

    再后来又是废后,选秀,封后,待得孟昴降生,已跟孟辰差了四岁,这中间没有其他子女出生,在那之后就更是没有了。

    孟辰自回京后,虽耳闻江皇后对这个嫡子有些过度保护,不错眼的盯着,不过孟昴还算养得可以,不沉溺美色,也颇勤奋向学,敦淳帝还时常亲自改阅他的文章。

    要孟辰,孟昴这个弟弟就是长于妇人之,白花似的,他实在看不上眼。

    不过他现在又有了别的想法,他忽然觉得,孟昴的成长经历,与某人有些相像

    石薇有时候觉得,孟辰实在太不了解女人了。

    在皇子府里还念着担心她去坤宁宫云云,结果在宫门口就大剌剌的过来给她理簪子,石薇本想低调度过这个洗尘宴,结果去坤宁宫的一路上,她可以感觉到所有女人的目光都放在她头上那支镶蓝玉珍珠金步摇了。

    她眼观鼻、鼻观心,只做不知,让坤宁宫的宫女领路,只看自己眼前脚下。

    不过有人肯定不想让她好过,她们七皇子府没有正妃管束,路上遇到许端妃的仪仗,许端妃笑盈盈地招让许瑶洁过去,许瑶洁向她居高临下的横了一眼,便兴高采烈的去找她姑姑了。

    石薇只得自个儿走在坤宁宫宫女后面,算是落了单。

    二皇子妃许氏见到这状况,便领着府中一干妾室走到她身边来。

    到这个二皇子妃许氏,其实是许瑶洁的嫡亲大姐,只是岁数相差得大,早年便嫁给二皇子,许氏见婆婆兼姑姑许端妃伸召了许瑶洁,自己并不凑过去,因她还有侧妃与几个育嗣有功的妾室需看管着,又知道婆婆是要给许瑶洁做面子,自己无须赶过去伺候,便只有恭敬的原地跟婆婆请安。

    许家的长相其实并不出色,许端妃长相素淡,全靠妆容与气势支撑,许氏也是如此,兼而性格强硬,不过才三十岁,嘴角旁的八字纹已见深,在许家女子的容貌中,许瑶洁可以是难得的美人了。

    二皇子孟亢娶许氏完全是为了巩固许阁老的支持,对这个正妃并不宠爱,许氏自己身子也有些孱弱,大婚多年未曾有孕,连婆婆许端妃都对她不谅解起来,许氏自己识相,婚后五年没有消息,便亲自求了宗人令破例,让侧妃停了避子汤。

    但孟亢自己喜欢各种美人,还特别喜欢那种上不得台面的,以至于到现在也只有一子三女,还都是倡优伎子所生,孟亢自己没有影响,许氏却承受了最多的非议,在其中一个侧妃病逝后,便接受了娘家的提议,让妹妹许瑶洁嫁过来,若是许瑶洁争气,那二皇子府的下一代至少也是出自许家血脉。

    偏偏这也不尽如人意,许阁老竟将许瑶洁改而嫁给了孟辰,许氏收到丈夫自灾区寄过来的信,信上满满的指责与不谅解,令许氏有苦不出,还病了好几日。

    她是许家嫡长女,接受最严苛的教育,端庄知礼,所有情绪都习惯隐忍,并用身为嫡女正室的风范压制妾室们,她是最看不惯那些狐媚妖娆的女子的。

    方才在宫门口,她便对孟辰与石薇的亲密举动有些微词,虽没能得到丈夫的附和,可不妨碍她对石薇的厌恶有增无减。

    尤其她知道丈夫被贬出京城赈灾长达三月之久,原因跟这石薇的娘家深有渊源,她便对石家更是没有好感。

    许氏见石薇身边只有一个坤宁宫宫女,便领着一众妾室走过去,拦在石薇前头,却不话,矜持地等着石薇行礼。

    石薇却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因着也没有旁人可问,她便向坤宁宫那位领路的宫女投去迷惑的目光。

    坤宁宫向来与许端妃不合,自然也不喜欢二皇子妃许氏,只是她一个领路的宫女也不敢得罪二皇子妃,故而先向许氏恭敬行礼:“奴婢见过二皇子妃。”

    也权作替石薇解答。

    石薇恍然,便从善如流地行了礼,不卑不亢道:“见过二皇子妃。”

    石薇在心里想着,第一次见到许瑶洁,她也是没有先自报身分,反而等着人家来跟她见礼,许家的姑娘都这么害怕先行出自己出身何处吗?石薇不由得如此腹诽。

    许氏矜持的受了礼,也回了礼,这才姿态高傲的睨着石薇,开口道:“七弟如今还未娶正妃,少不得我这个做嫂子的暂且替了这训诫的职责,石侧妃,你要时刻谨记自己作为妾室的身分,莫出锋头,戒慎话。”

    许氏又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侧妃与侍妾们,声音冰冷的继续:“要记着,不管你有什么品级,或生了多少孩子,普天之下,除了正室,都是妾,你们的孩子只能算是正室的孩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别想着母凭子贵,妄图一步登天!”

    石薇听着这话,沉下了眸色。

    作者有话要:  有人就爱把脸伸出来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