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坡肉
也不细述英台和银心在这宝葫芦里,与陶笛相处下来,也是十分的愉快,后来发现,陶笛这个人还挺好相处,而且是个性子直的人,所以就算是田地交给他全权处理,也是十分放心的。
在陶笛的安排下,英台是拥有葫芦的人,自然这葫芦里的下,土地都是英台的。
所以这些村民帮助英台种地,也能得到好处,就是英台把地租给他们,他们所得留下一部分剩下的要交给英台作为租金。
这样的话,英台就连花果园,粮食等,一共种了一百亩之多。等这样把葫芦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英台和银心也就趁还没亮出来了!
英台和银心两个人出来之后,又补眠了一两个人时,也就亮了。
每次进去葫芦里都要一夜,每次去,没办法,都又是晚上才能去,白又去不成。这样熬夜回来,好在英台和银心都是孩子的身体,精力足,阳气旺盛,几下子就又恢复了!
英台中午时候才醒来,银心亮就起来了,生怕府中有不知好歹的墙头草,再去给老爷太太了什么不该的闲话,到时候可就没这么舒服了。
中午了,银心和英台一起吃饭,今的饭菜都是可口的青菜,还有一些鸡肉和红烧肉。
英台:“你别了,当嘴馋人家的姐还真是好,嘿嘿”
银心笑道:“怎么了?突然感慨万千的,呵呵”
英台笑道:“喏,你看看,这东坡肉,软弹香嫩,真的不要太好吃,还有这三鲜汤,油爆虾,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么好吃的饭菜都不用我们亲自动呢!”
银心:“真是馋猫,原来就为这个觉得生到有钱人家里好呀!哈哈哈不过的也是,要不然的话我们俩要是生到个穷人家里,跑到古代别的不光馋就馋死了!”
菊:“姐你们在什么呢?这个是红烧肉,不是什么东什么坡肉!”
英台:“哦,我也差点忘了吃东坡肉,是宋朝才有的呢!”
银心:“对呀,东坡肉,是红烧肉经过苏东坡的改良才变成东坡肉的”
英台:“东坡肉并不是因为苏东坡爱吃才命名的!”
宋朝苏东坡(036-0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附带它的做法:
东坡肉
配料:猪五花肋肉500克、葱00克、白糖00克、绍酒250克、姜块(拍松)50克、酱油50克。
制作方法:
、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切成0块正方形的肉块,放在沸水锅内煮5分钟取出洗净。
2、取大砂锅一只,用竹箅子垫底,先铺上葱,放入姜块,再将猪肉皮面朝下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酱油、绍酒,最后加入葱结,盖上锅盖,用桃化纸围封砂锅边缝,置旺火上,烧开后加盖密封,用微火焖酥后,将近砂锅端离火口,撇去油,将肉皮面朝上装入特制的陶罐中,加盖置于蒸笼内,用旺火蒸30分钟至肉酥透即成。
注意:
、猪肉选以金华“两头乌“乌猪为佳。
2、00克葱其中50克打葱结。
菊:“姐,东坡肉好吃吗?的我口水都直流了!”
英台笑道:“当然好吃了!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食家。他一生爱好美食、发掘美食,创导美食,为弘扬我国的饮食文化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人民群众爱戴他、怀念他,也把有些美味甘旨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墨鱼“等等其中尤以“东坡肉“最为着名。
原来苏东坡爱吃猪肉,也善于烧猪肉。北宋元丰年间,他因得罪朝廷,贬官谪居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这是一个“僻陋“的地方。苏东坡给朋友的信中:黄州“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鱼稻薪炭颇贱,甚为贫者相宜“。也就是,物产相当丰富,价钱便宜,可惜百姓贫穷文化落后烹事不精,这就迫使他只得自操刀俎,谋求美食。他有一首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见于南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诗题或作猪肉颂,或作炖肉歌,诗句文字也略有差异。但苏东坡在黄州经常吃肉烹肉则不容怀疑。他另有一首诗云:“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又给朋友的信中:生活虽然“至俭,然犹每日一肉“(致王定国);“食猪肉,实美而真饱“(答毕仲举)。所以他在黄州创造讲究火候的炖肉法是极有可能的。又据传,后来他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疏浚西湖,替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