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假把式
银心:“原来你是英台的表哥呀那如果按理你是英台的表哥的话,你穿越之后是魂穿,然后附身在英台表哥的身体里了,英台表哥这会其实已经死了,对不对?”
平时看里不都是这样吗?然后是古代的那个死了,然后现在穿越了这个就变成了他,这英台的表歌岂不就是这样,可是自己和英台又是怎么样的呢?还真是想不清楚。
可是银子转念一想也不对呀,自己好像和英台也听是害了一场大病,难道真正的英台这时候也已经死了吗?这不合逻辑呀,不过反正已经穿越过来了,也已经变成了英台和银心,又还有什么话可以呢,就只能认命呀,就只能听明你的安排。
那少年笑道:“也许吧,可能英台的表哥就已经死了,或许他之前就死了,所以在希望里根本就没有,或许也或许他根本就是去去走无关轻重的一个角色,所以戏文里也没有,其实我平时也挺喜欢看这些的,但是你没想到我这么年轻的人还喜欢看戏吧,我倒是对电视剧里的那些梁祝都看了个遍,我就觉得那些演的都不好,没什么意思,还是看戏来的起劲!哈哈哈”
银心笑道:“那我还真是没想到这么年轻的,现代人跑去看戏了,电视剧不是看得更明白吗?”
是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还有看戏,这可真是奇葩啊。这家伙也是在西安,他们西安不是流行秦腔吗?秦腔的话有没有梁祝相会这一段?都还是个未知数呢,他怎么去听戏了,这家伙话不会是在撒谎吧?
谁都知道越剧梁祝最出名,秦腔还真是够呛,有没有这出戏呢?
那少年笑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谁年轻人就不难看事了,年轻人看戏看的多了去了,我时候就爱跟上爷爷奶奶看戏了,而且最爱看的就是梁祝这一段,如果不是这一段的话,我又怎么对祝英台那么崇拜呢!”
银心笑道:“好吧,你有你的道理,可是我也是西安人,我就想不明白了,我们那不是只流行秦秦腔吗?秦腔又有唱那种大气恢宏的也可以,像这种吴侬软语的唱腔岂不都是那种越剧啊,黄梅戏才能唱得了吗?你真的确定秦腔里有梁祝相会吗?哈哈哈”
银心不仅好笑啊,这少年肯定是跟自己开玩笑,秦腔那种嗓门唱那种大气恢弘的,绝对够劲,但是唱梁祝的话,真的让人很难想象啊。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少年笑道:“哎,还别争看咱们本地的秦腔艺术啊,那可是文化渊源流长,算是最早的戏曲种类了”
银心笑道:“真的假的呀?看你好像是对戏曲还有很深刻的研究呀,那你倒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少年笑道:“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所以它一大的特点是所谓的唱、念全都是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的,同时也融人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艺术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风格。秦腔的唱词语言节奏也是非常丰富的,唱词结构是永言体,唱词的句子按照表现思想内容的需要有长有短,但其句式基本上可归纳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常见的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无韵诗歌一样排列整齐。”
银心笑道:“哦,照你这么还的真是有板有眼,有理有据的呢,可是再怎么样他那唱腔,也不能唱出来像属于一台那种梁兄,英台妹的那种感觉呀?”
少年笑道:“怎么就不能唱出那种感觉呢?各有各的特长呀,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秦腔的板式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秦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秦腔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表演技艺质朴、粗犷、细腻、深刻,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序严谨。”
银心笑道:“呀,懂的还真多,可是听起来还是让人无法想象呀,你就算破了,我还是想象不出来,除非能亲耳听到,的话我就不会相信的,你就是再出什么我也不会相信,哈哈哈”
少年无奈道:“怎么你还非得逼着我给你唱一段,你才相信呀,这有什么呀?我不我告诉你我不光是能唱秦腔,我连越剧也能唱得了,你信不信?”
银心道:“你少吹牛了,你了这么半,讲这些理论知识都是讲的有板有眼的,但是光不练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