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但行善事

A+A-

    米哥:“照表少爷这样,其实我们在这种灾人祸来临之时岂不是可以预防了?”

    这破财消灾,不就是要破财么,难道我们不能主动去破财消灾么?

    林子轩笑道:“怎么你想怎么预防?”

    米哥笑道:“我觉得可以在灾难未来临之前,就先提早预防,比如要的就是破财消灾,那我们就自己破财,自己消灾,到时候岂不是轻松多了?”

    林子轩笑道:“哈哈哈,这个主意好”

    米哥:“哎呀,我们就这么想一想,不知道这个想法到底能不能实施,表少爷这么一,难道是真的可以这样做吗?真的可以提前来个破财消灾吗?”

    林子轩笑道:“所以在自己不顺的时候,可以有意地去破财,做些如布施、助印经书等有意义的事,去应这个破财免灾的理,运气就会慢慢好起来。你扔掉的是钱财,其实你是在阻断自己的灾源。”

    米哥:“这是真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表少爷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呢?”

    林子轩笑道:“因为过去的社会以男人为主,所以古书记载的算命算卦,大多以男人为中心。对于男人来,不管是生辰八字还是易经六爻算卦,财都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财物,第二是指妻子和女人。所以易经六爻算卦,干脆把财称之为妻财。因为财是灾殃的源头,所以按照命理或易理的角度来推演,就可以推导出钱财与女人是倒霉之源。”

    米哥:“所以呢?”

    林子轩笑道:“所以,贪官也好,富商也好,基本倒霉就出在这两个因素上。要么是钱太多无法解释来源或钱太多烧得糊涂了,要么是三情妇这样的女人作为导火线引火上身。如果知道破财免灾的道理,将钱财或那些女人做个处理,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米哥:“哎呀,我们家当时也是这两样,那女饶又怎么?”

    林子轩笑道:“对于女性来,在八字命理当中,财既可以是钱财,也可以是父亲或干爹,因为正财是财物,偏财是父亲或干爹。所以,很多女孩子认干爹,弄不好是要倒霉的。财可以生官杀,官杀对于女性来既是领导,也是老公或情人。所以古代的女子称呼自己的老公为官人。”

    米哥笑道:“哈哈哈,原来官人是这样来的”

    林子轩笑道:“财旺了生官杀,男人缘自然很好。现代的社会,男女平等,所以女性养情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财生出的这些情人,有时候会让女人丢命或永远不能翻身。了解了命理与易理中的财物符号,你就真的明白了破财免灾的道理了。以后再破财的时候,你还会闷闷不乐吗?贪欲增烦恼,布施有欢乐。易解迷人梦,运开福自来。”

    米哥:“那我们应该承受的灾人祸,那对于那些处心积虑要害人,抢夺人家产的坏人,难道就没有理吗?不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林子轩笑道:“不得不遗憾地,这不过是人们自我安稳的麻醉剂,是否有报应,老爷的真不算。这样的民间俗语实在是“害人不浅”。”

    米哥:“啊?这是怎么回事?”

    林子轩笑道:“这就话的出处原是大乘佛教经典楞严经,原意是指是,经常行善积德就会得到好的报答,经常作恶多端,就会自食恶果,得到不好的报应。用佛经来验证世间万物,原本就是错误的。如果视为“金科玉律”也就更加错误,假如你伤害了我,我不报复和还击。等待上苍的惩处。我的心态未免太好了些,对你也是纵容,也也许会更加肆无忌惮。而且上苍对你的惩戒未必达到我所需要的效果。”

    米哥:“这就对了好多年过去了,也没见老对他们有什么惩罚,看样子表少爷你的是对的”

    林子轩笑道:“呵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社会教化我们向善是对的,是值得倡导的和赞赏的,但指望恶人由上苍惩戒和处罚。我们自己就去忍让,无疑就太可笑了,这也太懦弱的绝非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该倡导的。实际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是个人自我灵魂的救赎和净化。是一生一世摆脱不聊良心谴责。善恶有报是否有灵,真的未必。但其中教化每个人为人处世以及在社会交往中的道理。不能把“善恶终有报,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饶过谁!”当做真理,对于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应该去勇敢地去抗争,去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换言之,你自己都不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今世不报,来世再报,对于好人来,太过久远。来世再报得到补偿的未必是我,指望道轮回,报应不爽那是懦夫托词。是无能者自的口头禅而已。”

    米哥:“那既然这样我们也不用行善积德了!反正大家都一样,都不甘心”

    林子轩笑道:“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至于对伤害我们人,我们必须要反击,去抗争,坚定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当然我们也不能去伤害他人。报应不爽有时候还是很灵验的。但啥时候就不知道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们,都信奉“与人为善”的基本道理,认为只要一心向善,就一定可以得到好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样单纯的因果理论根植在每一个饶心郑”

    米哥:“现实中,却不一定是这样”

    林子轩笑道:“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善不得报、恶不得罚的情况。窦娥冤中有一段唱词,“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便是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的控诉。此时,用因果的理论,便不能很好的解释此类社会现象。在道教中,自古以来倡导的是“承负”的思想。“承负”即“因果”也,但又不同于“因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