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崛起的历史
承平盛世,总是心生神往。
帝国传承千年,经历过数十次西方诸国联军的入侵,正是因这些经年累月的战争,使得帝国在沉默当中积蓄雄威。
十几年前那场席卷世间诸国的战争,连是些羸弱不堪的国都无法避免。帝国一展雄威,獠牙利爪锋利无比,直接撕裂诸国狐假虎威的面具,使得西方诸国联军仓皇狼狈。
帝国雄威在此间得到极大的传言,两座不弱的国家,宋国和越国直接被帝国打倒,国都沦陷,百姓灭国,皇室被杀,或是被俘虏。
连带着西方诸国当中南方的几座国,都被帝国联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灭掉,差点进攻作为西方诸国南部屏障的南周。
幸而南周和西方诸国同时宣布求和的诏书,明面上或许是免于百姓流离兵戈的诏书,其实谁都明白,那些诏书就是西方诸国的妥协,他们臣服在了帝国铁蹄之下。
至于北境渝关之外的漠北王庭,由来牵制帝国北军,并未主动出击,大多时候都是骚扰,等到西方诸国联军兵败,漠北王庭倒是极其懂得变换,立即退兵,半点拖沓都没有,直接退到漫漫黄沙之外。
而在这场战役当中,大秦帝国的声威震天,到达新的巅峰。一批崭新的名将元帅从此出世,帝**神李立青,是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接连灭国的功绩,其中还有两座大国的宋越两国。
使得李立青在帝国的声威到达巅峰,被称为帝**神,也是此战之后,李立青隐退,不愿意再在帝**队当中担任官职,选择回到陇西道李家。
同样崛起的,还有当年的南郡太守柳如逝,指挥南郡的军队加入帝国三军,朝着南方迅速攻破,时人方能发现这位太守有着如此扎实的军事才能,用兵如神不为过。
柳如逝崛起,战役结束之后,从南郡太守的位置,直接调任帝**队,在君军中担任的职务丝毫不弱于帝国南郡太守。
后来又调任北军,本来以为能担任北军元帅,结果最后是副元帅,横空出世的云乾坐上了北军元帅的位置,好在最终认可了云乾的能力,没出现什么乱子。
云乾在西疆兵败被杀,柳如逝作为北军副元帅,以他在帝**队的威望,想要接任当时受到重创的北军元帅一职,简直易如反掌。
不曾想,又是忽地冒出来陈岩,直接抢在他前面坐上了北军元帅的位置。之前的事情可以忍让,柳如逝敬佩云乾,但陈岩他知道,完全不如他,又何资格坐在他头上。
朝堂为安抚柳如逝,只得调任柳如逝坐镇咸阳军部,成为帝国尚书,拥有着不弱于三公的地位,名义上执掌帝国三军。
但谁都是老油条,都明白其中的道道,军部尚书虽然拥有极高的地位,可中的权力却是急剧下降,没有兵权在的军部尚书,单纯的吉祥物而已。
柳如逝无奈,却没办法,帝按照他的地位,本该是帝国三军元帅,眼下那些元帅位置都被坐着,不可能让别人给他腾位置,无奈只能接受军部尚书这道虚职。
同样与柳如逝一道崛起的还有现任南军元帅项信,他可是帝**中的老将,当年在李立青帐下做过副元帅,不过经历的战役少,因而名声不显。
十几年前的那场战役,项信是副元帅,坐镇帝国和越国边境,同时在帝国攻破宋国和越国都城,快要占领两国全境时。
项信指挥帝国的军队,直接从帝国和越国的边境线出发,斜对面而出,翻过山岭,直线朝西方而去,直接袭击诸国撤退的联军,打他们一个措不及。
同时趁着西方那些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在越国和南周附近接壤的位置,直接挥师北上,打算攻占西方诸国的屏障南周。
沿途灭了数座国,最后打到南周边境之上,差点攻破那道边境,吓得南周国王直接向西齐天池求援,不得已,西齐天池宣布和帝国求和,两方共同休止兵戈。
在退兵的时候,项信还是趁其不意,攻破了南周那道边境线,进城抢掠了一番。当然帝国信奉好生之德,倒是没有对平民百姓动,而是直扑南周军队驻扎的位置,以及边境那些富商家中,只是掠夺,不伤人。
项信在帝国的威望极高,除却隐退的军神李立青之外,项信可谓是明面上帝国三军第一人。他要是想要回到咸阳,倒是没谁能够阻拦,却总是能引起担忧。
丹丘生和聂束君的想法极其简单,项信只要愿意回来,必然能对桃源服务,做些事情而已,想必项信应该是能权衡利弊。
三军元帅向来不进咸阳,若是项信不仅要进入咸阳,且这段时间还要长久居住在咸阳,势必让那些文臣清流感到恐惧。
柳如逝这种不掌兵的军部尚书,暂时坐镇南境,对帝国文臣清流而言,并不是绝佳的替代品,若是调任,必须断绝军与原军队的联系,否则长期勾连,势必出现大问题。
聂束君双放在膝盖上,自然垂落,跪坐在双腿上,跪坐在丹丘生面前,指轻轻在膝盖上点动,沉默地想了想。
丹丘生捏着酒壶,喝了口老酒,吧唧吧唧了嘴唇,道:“项信的事情倒是好办,离偲的阻扰,更是好解决。但需要担心的是,离偲是否导向那位太子,如若有此危险,必须先了结离偲”
听着夫子的担忧,聂束君蹙眉思索,瞬间又是舒展眉头:“离偲的事情,想必他应该有所决断,在先帝离世前,离偲便是丞相,坐上这道位置,他知道谁最重要!”
丹丘生同样认同自己这位弟子的话,指挂着酒壶,道:“过几日,离偲回咸阳之后,先瞧瞧他的反应。再去皇帝宫中看看,有些事情,拖沓不得。”
聂束君认可老师的话,点点头:“大朝会之期不远,离偲定能赶在大朝会之日回来,必定参加,皇帝肯定项信的事。”
“到时定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