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A+A-

    川福楼的掌柜拨了拨算盘,算出账来,脸黑得不像样子,看着薄子上已经一连几日下滑的业绩,店里稀疏的客人,坐不住了,忙楼上楼下后厨的走了一圈,尝了尝后厨菜肴的味道,味道错不了,这客人这么少,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掌柜招了伙计训斥了半天,伙计也苦了一张脸,不是他们招呼客人不用心,而是来的客人就这么几位,他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前新开的饭店酒楼,过了热乎劲还是会回到他们川福楼来,不为别的,老牌子,味道菜肴最正宗。

    掌柜的也纳闷,他去新开的凤凰酒楼探过,装潢是比不上他们酒楼的,更别提做菜味道的老道,这少了一半的客源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最近新开的酒楼也就凤凰酒楼,没,等等,掌柜的像是想到什么,一咕噜的站起,朝伙计问道“你上次除了凤凰酒楼,街角哪里还开了一家店?”

    “是,但是那是一家挺的店”

    “你有去哪里探过吗?”

    伙计摇摇头。

    这边石记楼每天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石山前几日弄的泡菜,泡莲花白,酸脆可口适中,正是好吃的时候。

    石山每天夹出两大碗泡菜来,放在汤桶旁边,上面挂一块牌子,写道:汤和泡菜免费自取,谢绝浪费!

    石山请了两个伙计和一个胖得像包子一样的姑娘胖丫,两个伙计是一对男男夫夫,一个老实壮汉刘丰,一个是爱笑的子大林,大林瘸了一条腿,主要负责蒸米饭收饭钱就行。

    胖丫就招呼招呼客人,洗洗菜做做杂活,一个姑娘力气大得很,那装米饭的木桶,单手就能抬起。

    石山目瞪口呆,当即拍板就招了她。

    南瓜光荣的下岗了,于是到门口做阿爹的“招财猫”对着排队进门的客人龇一口糯米牙一口一个叔叔婶婶嘴甜的叫着。

    “山,这泡菜,酸!不错!”开店第一天吃饭的老黑一直都在石山这里吃饭,还声称等帮工的时间一过得回村了,怕是就难得来一趟店里吃山的饭了。

    石山和他也混了个半熟,闻言回道“想吃不简单,一两文钱一趟牛车就到了镇上,还怕吃不到”

    “你这吃饭都要来提前排队,等我做牛车到了镇上,菜都卖光了”

    “你要想吃,我怎么着也得给你做不是”石山笑着哈哈。

    老黑吃得了个饱嗝,才放下碗,算让位给后来的客人,想了想还是到柜台给石山了句“山,你别嫌我多管闲事,就你新招的那人,那个叫大林的,是个赌鬼,看他那只瘸的腿就是之前赌钱被人瘸的,你自己长个心眼,别被人骗了”

    “老黑,你放心,大林之前的事我心里有数,怎么着也该给人个改错的机会,他要是不改,我自不会留他”

    当初招人的时候,石山看中的是刘丰,但刘丰宁愿自己钱少些也想让石山把大林一道招了,夫夫看着感情很好,也就当给个机会。

    ————

    再过几日就是插秧节,南嘉国插秧节算是隆重的,镇上的人还好,但对于地里田里刨粮食吃的村民来,是比春节还大的节日,田里地里播种插秧也差不多都在这个时候。

    石山第一次过这个节,也要凑个热闹,贴出了要回家几天的通知,给了店里的伙计放假休息,再给一人一盒点心,算是插秧节福利,他算带着南瓜回溧水村毛婶家过节。

    因为过节的日子,到处都热闹得不行,来来往往的牛车多得很,一张牛车上放着家家买的东西,大包包的,牛车来回一趟也是挤着坐,赶车的刘老头现下没法一家一家的送,到村口就停了。

    石山买了不少东西,还割了半只猪,用芭蕉叶裹着,杂七杂八还有些零碎的东西,不送到家门口他一个人带着南瓜还真没法弄这些东西。

    幸好铁柱早知道他要回来,赶到村口来接,不然这么多东西可真是搬不回去。

    看到芭蕉叶裹着的一大条,铁柱还以为是什么,一看愣住了闷声不出气,石山推了推他,他才二话不,把半只猪就拿起往肩上一扛。

    等他们走远,村口还有不少人在议论:

    “天哪!大半只猪,还买这么多东西真有钱!肯定是发大财了”

    “听在镇上开了个店,生意可好了,这石山变好了倒是个成气的,我家那口子的娘家都让我听听他有没有再找一个的心思”

    “哎呀,大栓家的,人家有钱了,你赶着去巴结是吧!人家还带一个崽呢,后娘可不好当”

    “我要赶车了,今不送到家,你们赶紧着下了,我还要再去镇子上一趟”刘老头看她们越越没谱,赶紧开口赶人。

    铁柱肩上扛着半只猪,回家放下,肩上都是半只猪流下的血水,急得玉珍以为咋了,一看地上芭蕉叶包的半只猪,愣住了。

    石山把买的东西拿出来让玉珍去放好,玉珍看了地上的半只猪,又看两个大盒子上祥乐云的点心“他们家的点心贵的要命,你怎么买两大盒子”幸亏他娘在屋后面料理鸡,不然看见这些,怕是又有得念叨了。

    “云腿花生的,值这个价,好吃”石山着拆开一个盒子,拿出两个递给在他脚步跑的两个孩子。

    狗子和南瓜拿到月饼,跑着出去玩了。

    “最近怎么样?身子好些了吗?”

    玉珍战战兢兢的拿着两盒点心,也不知道放哪“好些了,你这买回来,我们也舍不得吃啊”

    从扛了半只猪回来就拉了个板凳坐在旁边的铁柱看看石山又看看芭蕉叶上的半只猪,和玉珍一个意思。

    “舍不得吃?留着是会生钱还是留着发霉,吃了,以后想吃我再买,这不是过节嘛,就猪肉和点心而已又不是让你们吃金子”

    “吃金子我怕肚子疼!”

    “肚子疼还烙牙”石山笑道“不知毛婶弄好没有,我都饿了,我去厨房看看”着就溜出了屋。

    留下玉珍和铁柱大眼瞪眼。

    晚饭一过,石山让玉珍去把花生和板栗蒸上,狗子早拉着南瓜去村里玩去了,一家子坐在火堆旁,石山嘴里咬着一块点心“毛婶,我看村头那有些水田,是哪家的?怎么都荒着”

    “能是哪家的,官府的”

    毛婶知道今天石山买回来的东西,竟是没唠叨,石山懂事了,能赚钱了,只是顾老姐看不到了。

    “怎么没人了去种,荒着多浪费”

    “那是十亩田,不买就是租也得多花多少银子,有钱的村子自是可以买”

    “我倒是想买”

    他一句话让火堆前的人都是一惊。

    “山,那是十亩,不是一亩”铁柱以为他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

    石山道“是啊,就是十亩”

    一时毛婶家的三个人不话了。

    “我想拿来养鱼”

    “养鱼也用不了十亩,何况那是水田,要养鱼就鱼塘”毛婶开口了,田里养鱼,听都没听过,这事不稳妥,养鱼就得养在鱼塘,鱼池才行。

    “我的鱼就要养在稻田里,我是这样算的,十亩田买过来,铁柱哥只管去田里把水稻种上,我的鱼就养在稻田里,等到收水稻的时候,收的稻谷都算你们的,我只要田里的鱼,你看这样行不行毛婶?”

    “这样不行,你这田不是白给我们种了”铁柱第一个跳起来不答应,这样白给事不能这样做。

    “山,确实不行,这不是占你便宜吗”玉珍道。

    “我话还没完呢,鱼养在稻田里,我又要在镇上开店,还要铁柱哥帮忙照看,稻田里的鱼可不好养,这样算,还是我占便宜了”

    “你这混子”半响毛婶开口了“行,这鱼我们养,不过怎么养你得和铁柱交代清楚,不然到时候你这鱼没养成亏死你”毛婶想着若是鱼养不成,但收的水稻是实实的,养不成鱼还有粮食,到时候粮食出来了,给石山一些也不至于让他亏了。

    等田买下了已经是三日过后,毛婶请了他们村的里正在中间帮忙道,花了六十两银子,不贵但也不便宜。

    石山想养的鱼是谷花鱼也叫稻花鱼,在插秧的时候把鱼苗放到田里,等稻谷开花,金黄色的稻花落到田里,田里的鱼苗吃稻花长大,鱼就会变黄,尾巴越黄的鱼味道特别甜特别鲜美,拿来熬汤最是合适。

    石山交代着给铁柱,每天都要去看水,水不能干,不然鱼就死了,而且稻谷很容易招惹鸟雀来啄食,因为鸟会去吃谷子,看到有鱼就会去吃鱼了,把鱼的后脑勺啄通,鱼也就死了。

    “你放心,我每天都去守着,做个竹竿吓唬雀,祸害不了鱼苗”铁柱认认真真的听着,生怕漏了什么,但他毕竟是庄稼汉子,论起田里的活,比石山知道的多,而且这是十亩田不能大意啊。

    “行,等插秧的时候,我会让人送鱼苗过来”

    毛婶把地里种的辣椒和白菜摘了些,装了半个牛车让石山带回去,石山看毛婶地里豆角长得好,又摘了一篮子豆角,才上了牛车回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