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A+A-

    石山怀里踹着个盒子, 盒子里放的是南瓜要上书院的束脩。

    南瓜靠在他脚下,扬头看着自家阿爹,阿爹带他上书院, 但为什么要躲在这里, 他不明白。

    石山鬼鬼祟祟的在青溪书院已经饶了好几圈,纠结了半天, 在书院门口处没看到熟悉的人,才定了定心, 抓了抓头走出来。

    如果有另外一所书院, 石山是一定不会让南瓜在这读书的, 不别的,就何隽之那迂腐至极的性格,一直瞧不上他做的事, 在他眼里他就是粪土,就是破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但自家儿子读书怎么也是一件大事,县太爷的大夫人也了, 青溪书院有很多先生夫子的,他又不是让南瓜跟着何隽之读书识字,而且江的人品气节确实不错, 不纠结,就青溪书院了,而且他这次可没多带钱,束脩该多少就多少, 绝对不搞特殊。

    这几天正是青溪书院招生入学的日子,青溪书院门口负责登记招生的吴夫子,看着面前的父子俩,捏了捏长长的胡须,笑着问南瓜“叫什么名,几岁了?”

    石山推了推南瓜,让他自己回答,南瓜抬头看了看阿爹,又看了正对着他笑的长胡须老爷爷,奶声奶气的回道“我叫南瓜,今年四岁了”

    “哈哈哈,南瓜?是地里长的可以吃的南瓜?哈哈哈”

    后面的排队的一家的孩笑出声来,南瓜听到,躲到石山腿后面,不话了,石山转身看了一眼正捂着肚子的笑的孩,比南瓜高一些,白白壮壮的,扮得跟金娃娃似的,脖子上戴得长命锁斗大的一个,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石山也不会和孩子计较,把躲在他腿后面的南瓜举高抱起,骑在自己头上。

    南瓜抱着自家阿爹的头,把刚刚的都忘光了,呵呵的直笑。

    “吴老……吴夫子,我儿子叫石石,名南瓜,四岁”石山扶住骑在脖子上的南瓜,朝吴夫子道。

    石石?这名字真是毫无风雅书香之气,吴夫子摇了摇头,如此草率!但还是在纸薄上写上名字,告诉入学时间和要准备的东西,然后示意下一位。

    石山扶着骑在头上的南瓜,跑一下,停一下,逗得南瓜直乐,让那个嘲笑的南瓜的孩子也不笑了,眼里还有些羡慕。

    入学要准备不少东西,石山对这些东西不擅长,带着南瓜到市集上买笔墨纸砚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又怕把东西买漏了,还让江专门写了一张清单,对照着清单买,笔墨纸砚、算盘等等,最后再买个装书的书包就行。

    一般用的书包其实也就是稍大点的布包都是要去布庄订做,镇上最大最好的布庄就是关家布庄,石山自然是不会去。

    索性就找了另外的一家,店铺看着些,是一对夫妻开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知道石山买的是上书院用的书包,给石山看了店里卖得好的款式,选定款式,两天就能做好。

    石山看了全部,几乎都是斜挎包,稍微有点差异也就是一些是方形一些是长形,又或者是布料好坏的差异。

    虽然这里的孩子不用像现代那样包里有又重又厚的书,但自家儿子本来之前就因为有点营养不良,这书包还是越简便越省力的好。

    和店里的老板商量了一下,石山在纸上刷刷几笔,画出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双肩背包的图案。

    老板看了一会,对画上的东西很奇怪,但原理上也就是缝补两条一指宽的布条,裁缝这些不是什么难事,明天就可以过来拿了。

    ————

    到了南瓜去书院的日子,一早,石山在店门口的饵块摊子忙着,南瓜背上石山准备的书包,磨蹭了半天才一脸不愿意的出门,他不想去上学,他想在店里和阿爹在一起赚多多的银钱,不赚钱就不能吃饱肚子,去书院了就不能帮忙了。

    江一早就等在门口了,现下正在石山旁边帮忙,做事有条不紊的,他知道南瓜也是在青溪书院上学,就以后可以和南瓜一路去学堂,等下学了再一道回来,也省了石山送南瓜去书院,江在的是年轻学子的夏暮堂,南瓜新入学在春堂,就在隔壁,几步路的距离,石山对江也放心,于是就答应了下来,现下人已经来等着了。

    石山看南瓜迈着短腿出来了,手里的一个饵块递了出去,让后面的人等一会,他给江和南瓜卷了两个有油条有鸡蛋的烧饵块当早饭。

    “阿爹,要多多的花生酱,多多的”南瓜垫起脚尖喊,眼睛盯着饵块转。

    “好”石山笑眯眯的应着,我的乖儿子要多少给多少。

    排队的食客也在一旁到“老板,我的也要多放花生酱”浓稠的一大勺花生酱,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好咧”

    石山看着一大一的两个身影走远了,愣着看了半天,客人催了才回过神来,继续卷着饵块。

    早上忙过后,石山懒洋洋的趴在柜台上收钱,有些不起精神,平时石头黏他紧,跟出跟进的,现下腿上也没人靠着,空空的,他还真有些不习惯,心不在焉的,收钱都没意思,终于能明白那些送孩子去上学还要趴在幼儿园门口看的父母的心情了,真是一颗心都悬着,今天第一天去学堂,不知道能不能交到朋友,有没有被欺负,南瓜那么,被欺负了肯定也不会回来和他,唉,石山想着叹了口气。

    “你这些咸菜和汤都是免费的?”

    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桌子旁问道。

    石山从唉声叹气中起精神来,从柜台上直起身子,看问话的老头面生得很,但隐隐却是有一股威严在,瞧着一股见过风浪的样子,一只手上还捏着一串紫檀木的佛珠,是个信佛之人,对石山桌子上的泡菜和汤很是感兴趣,免费自取,但是不能浪费,主意不错,做酒楼吃食生意节俭不浪费,是个做买卖吃食的料,店虽然不大,但也布置得通透舒服,桌椅擦得干净亮堂,挑不出什么错处。

    石山见他四下量,估计是第一次来,笑着招呼“是的,你看,桌子下的夹层有干净的碗和盘子,你看着能吃多少就夹多少,汤也是免费的,只要不浪费就行”

    老头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把手上捏的紫檀木佛珠缠到手上,端起餐盘,躬下身去,在桌子夹层码得整整齐齐的碗盘处拿出一个翠绿的盘子,约莫手掌的大,翻过来盘子底部印有石记楼的字样,边上一圈是搭配翠绿有些浅绿的花样,看着别致。

    这是石山定制的碗盘,以翠绿为主,店里用的都是一整套,这样看着舒服。

    老头看了半响,看似很满意,找了个靠近角落的桌子,身后就是一汪石山定期更换的荷叶荷花。

    石山的心一直到南瓜回来才放下心来,看南瓜高兴的要写给他看今天先生教的字,还要和他今天在书院里交到的新朋友,石山乐呵呵的应着,上了一天书院就感觉不一样了,恩,吾家有儿初长成啊。

    ——————

    关家大宅,坐落在和溪镇的贵地,山清水秀,依山傍水,门口朱色狮子立于两侧,看起来气势很大,里面的宅子奢靡大极,一路都是雕栏玉砌,名贵植株和仆人丫鬟无数,进进出出还有不少来报账的管家和各个庄子的掌柜。

    关老爷子刚刚回来,先是听了各个铺子庄子近几日的情况和进项,交代了几句就让人回去了,最后轮到川福楼的掌柜时,还不待人什么,先是让屋内的其它人出去,随后翻了翻桌上的账薄。

    关家的产业,他已经放手交到了两个儿子手下让他们管理着,只是会差不多隔一段时间会过过眼,看看情况。

    川福楼的掌柜等着老爷子开口,好一会,老爷子才把账本看完,褪下手上的紫檀木佛珠在手里捏着“生意下滑,进项少了,就找找自己的原因,川福楼做的一直都是老牌子的味道,去学别家什么店的乱七八糟的,好好琢磨琢磨自家的,大少爷这边要是有什么异议,让他过来找我!”

    掌柜的上前拿过桌上老爷子已经看完的帐本“老爷子,我知道了”

    这边川福楼的掌柜刚从屋里出来,就见关夫人一身贵气,端着茶走了过来,掌柜的躬下身喊了声“夫人”

    关夫人看了他一眼,笑着招呼下人送他出去,然后就进了屋。

    屋内,关老爷子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关夫人把茶摆到桌上,沏了杯冒着热气的茶,又转到椅子后面,抬手为关老爷子捏肩。

    “老爷,怎么这么晚回来?也不让人跟着”

    “让槐儿以后别再石记楼的主意,整天做些不三不四的,有这些闲心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店里”

    “可是,老爷……”

    关老爷子知道她要什么,自家夫人的脾气,把槐儿已经宠得不像样子,慈母多败儿,出声断“行了!真金不怕火练,自家招牌过硬,怕得旁人抢什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