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A+A-

    和溪镇, 有大半个酒楼都在仿照石记楼的吃,不几荤几素就连烧饵块也是争相效仿,其中制作出来的饵块虽不如石记楼的细腻味好, 但价格上却是低些, 而且里面包的馅料,还会换些花样, 加一些肉干,熟蔬菜, 别有另一番味道, 为了省钱而又想换口味的的人也往往喜欢买着吃一些。

    所以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举一反三无处不在,这世上又怎么会有蠢人。

    烧饵块的原料都是用白米做的,白米价贵, 石记楼订下的价格石山是没算降的,不然逞一时的痛快,只会得不偿失,降了就没得赚了。

    石山咬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又开始捣鼓新的吃食,画了几笔觉得不对,抓抓脑袋, 扯了纸揉成一团丢到一旁,重新开始画,唉,没办法, 竞争压力大,不往前一步就是后退,他现在除了有儿子还有店里的伙计要管,不然石记楼倒了,他们也没了谋生的活计。

    店里现在的客人不算多,大林看了店里的人一圈,挪着步走到石山边上,推了推正在画画的石山,压低声音“那个,山,你看能不能给我先预支这个月的月钱”

    “月钱?怎么了?急着用钱?”石山停下笔,有些奇怪,大林自从上次病了之后来上工,就感觉像是有什么心事,心不在焉的,而且这月钱……

    “没,你要是不方便就算了,我就是问问你”

    石山看了一眼正在招呼客人的刘丰,不知道两口是不是闹别扭了,但就刘丰这不爱话的性格能闹起来吗?“你们俩怎么了?我怎么觉得你有些不对劲”

    “没怎么,我能有什么不对劲”大林强挂起笑容。

    石山转动了一会手里的毛笔,想了想道“行,待会我给你拿,不过这事你家刘丰知道吗?”

    大林朝正招呼客人的人看了一眼,眼中明显有挣扎“没有,山,你也别告诉他,就当帮我这次,就一次”

    石山心里有些怪怪的,想起之前关于大林的流言还有老黑的提醒,把毛笔一放,皱眉“大林,别告诉我,你是皮痒了,你又去赌了”如果是这样,月钱是万万不能给他的,腿都瘸了还赌,真没救了。

    看大林不话,莫不是还真是去赌了,石山提高了声音“你找死啊!不是戒赌了吗”

    “没有,没赌,没赌”大林急忙解释,着还压低声音怕刘丰听到,拉着石山的胳膊“山,我真没赌”

    “那好,我信你,没赌就行,月钱我一会给你”

    ——————

    石山画费了好多张纸,才勉强把机器画出来,这里没有电,机器改动了不少,到时候得靠人力来拉动,能不能用还得先试试。

    把图纸送到长期合作的铁器铺去,过了差不多半月,成品才被送过来,石山试用了一晚就觉得用不了,送回铁器铺估计也做不成想要的样子,只能自己拿锤子砸砸,重新加工捯饬弄一番。

    随后的日子石山把前厅的生意交给了刘丰和大林,整天在后院捣鼓机器,一连熬了好几个晚上,当细白软和的米线从机器里出来时,石山都想点蜡烛庆祝了。

    他娘的!浪费了我多少大白米,心疼死老子了。

    做吃食生意最要紧除了干净好吃,还要有不同于别店的特色,云南的米线是一大特色,其中以过桥米线最为出名,除了制作出的米线独有的味道,汤头和调料也最为重要,极为讲究,要香,香得用味道就能勾起馋虫,所以米线这东西绝对当得了石记楼的招牌。

    米线口感爽滑,细软柔韧。

    用米浆秘制,新鲜食用,味道爽口。

    大米经过发酵,用石磨磨成浆,用细细的纱网澄滤,再上锅蒸,最后放到机器之中,在夹层之中加炭火,挤压煮制成线状,放到大大的竹制木筛中,米线就制作完成。

    单是用石磨磨成浆就很费力,再加上用纱网澄滤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更别提机器比不上现代的先进,通宵了一个晚上,石山也只弄出来两木筛米线。

    早市才开,石记楼门口不少排队买烧饵块的人,每天早上一个香喷喷的饵块,值当!不过,今天不少排队的客人却被店里案桌上放得东西吸了眼。

    看来是石记楼的老板又弄出稀奇的吃食了,今天有口福了。

    左右两边的调料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翠绿的陶瓷口缸,油汪汪的辣椒油、麻油、盐、切成丁的胡萝卜、韭菜、香菜、酸菜的莲花白泡菜,一瓶酱油和酸醋,整整齐齐。

    中间案桌上一大木筛的细白线条物,旁边两大锅散发着肉香的汤头,还有三大罐半盖着盖子的陶罐,里面有猪肉冒、鸡肉冒、耙肉和油汪的肠旺。

    香气隔老远都能闻到。

    再看店外挂着的牌子,新吃食:米线,碗十三、大碗十五。

    大林开始拿着菜牌子去挂时,有些迟疑,觉得石山的定价觉得订高了,出声提醒“镇上最贵的面顶多六七文钱一碗,这个叫米线的,碗就要十三,会有人买吗?这么贵!”

    “不贵,穷人是有,但富人还不是也有,何况和溪镇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有钱人更是不少,镇子又大,有钱人不缺这点钱,而且这都是实实的大白米做的,你看看为了做这东西我的手都破成什么样子,还有我的黑眼圈你看看有多重,好歹再加我的劳动力也妥妥的值这个价了,我都还嫌定价低了呢”石山着伸出自己为了弄出米线这玩意的双手,有些泡的发白,还有不少细的口子。

    大林推开石山靠过来的脸,知道他确实费了好多心力,刚刚也只是给他提个醒“行行行,你是老板,你的算,我就是和你行情,瞧你的炸毛样,味道好肯定能卖得好”

    石山这下笑眯眯的“这还差不多,来来来,我先弄几碗给你们都尝尝味道,让你们知道米线的魅力”

    着去后院洗了手挽起袖子,开正滚着热水的锅,从木筛中拿了差不多一碗量的米线放到锅里,在大锅的热水中烫过的米线,用漏网捞出,颠一颠沥干水,放到碗里。

    浇上浓浓的肉香汤头,舀一勺油炒过的鸡肉帽,洒葱花,完成!

    “来,试试”石山推出碗去。

    细白的米线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大林还没端过来就被早就饥肠辘辘的胖丫抢了过去。

    “我先尝,你等着老板给你重新弄”完就端着跑到调料桌子放调料。

    “哎!死胖丫!有你这么抢食的吗?”大林慢了手,不满的朝胖丫嚷嚷。

    石山又重新弄了一碗“别嚷了,现在也没客人,诺,给你重新弄的”

    大林这才收了嘴,端着碗去放调料,放好调料之后倒是先端给在店门口正卷着饵块的刘丰,自己最后才吃上。

    石山笑眯眯的,看着两口又和之前一样亲,是没什么事了,亲亲密密恩恩爱爱的,唉,又开始撒狗粮虐他这只老狗了,扎心了。

    那边一早端了的胖丫已经稀里哗啦的吃了半碗,用筷子夹着细白的米线,刺啦刺啦吸进嘴里“好吃,好吃,老板你这是咋做的,太好吃了”

    空气中飘着汤头的肉香,刺激着门口正排队买饵块的人的味蕾,齐刷刷盯着木筛里的细线物,咽了咽口水,半响:

    “老板,给我来一碗”

    “老板,我也要一碗”

    “还有我”

    浇上的汤头有两锅,一锅是鸡肉汤头,一锅是猪肉汤头,带的肉冒有鸡肉,炸酱、扒肉、还有肠旺。

    耙肉是选用猪骨棒上粘连的肉,煮熟后不容易散烂,然后撕下,味道口感绵软。

    有不同的肉,这样一来就有好几种种类可供选择,而且味道不一,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两木筛子米线没多长时间就卖完,并没有因为定价而卖不出去,相反还有一些知道石记楼出了新吃食的人急着赶过来尝一口,但现在过来哪里还有,只能等明天一早再过来。

    结果新吃食一夜仿佛就传遍了整个和溪镇,第二天石记楼直接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调料桌上的调料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最后直接在店门口的烧饵块摊子旁边摆了桌椅才能勉强坐下人,但即使如此,店里熙熙攘攘的,等米线卖光了店里才人少些,这吃食新奇,早上吃早饭的人都瞅着石记楼的米线,店门一开,街角这热闹得不行。

    随后石山调整了下店里的作息,虽然这几天忙,但是他暂时不想招人了,忙的时间就那么几个时辰,能三个人就干完的活,没必要让五个人干,干活还是要效率,给大林他们和胖丫加钱就行,他们也乐意这样,以后烧饵块依旧是只卖早上,米线则是从早供应到关店门,但若是提早卖完了就卖完了,早点收拾休息,而几荤几素的量则相对减少,重点推出特色米线和饵块作为石记楼的特色,也能方便开名声,在镇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