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A+A-

    石山半夜爬墙, 偷看何院长洗澡的事情在镇上被传得绘声绘色,有心者竟然还作了本子,画得那叫一个香1艳1露1骨, 再加上何府已经承认和石山的亲事, 正所谓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

    在书院的南瓜从伙伴木木口中知道这事立马就丢了写字的毛笔, 迈着短腿朝何隽之的屋子跑去,给他拎饭过来的江一看, 急得追了上去:南瓜是不是因为山哥要娶……何院长, 所以不开心了, 就这么跑去找何院长,怕是要坏事。

    但江追到何院长的门口,就被何院长关在了门外, 至于一大一了什么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亲事板上钉钉,霍掌柜和县太爷都来道贺,石山乐得牙都不见,盘算着要准备一场丰厚的聘礼, 不能委屈了何隽之。

    毛婶一家来了镇上,一来是收到了石山要娶“媳妇”的消息,二来是田里谷花鱼的事, 石山这几天心情好,亲自下厨做了饭菜,南瓜拿出自己的零食盒给狗子,还拉着福娃给狗子介绍福娃怎么怎么厉害。

    石山特意买的牛蹄筋炖得已经烂得入味, 撒一点绿色的薄荷、再抓几个螃蟹下锅做成椒盐螃蟹,醋溜肥肠,满满的摆了一大桌。

    白米饭加了糯米煮出来的米饭香得要命,石山最后一道菜出锅,想了想招来店里的伙计,装了不少菜让他跑一趟何府,这个时节的螃蟹最好吃,弄几只也给他们尝尝,论手艺,石山还是有信心的。

    铁柱憨憨的抓着脑袋“山做的菜味道还是这么好,我刚刚还吃了碗过桥米线,真是好吃,比面条都好吃”

    “好吃就多住几天,天天吃”

    狗子和南瓜坐在一起,两个许久未见的伙伴凑在一起啃着蹄筋,声的不知道些什么。

    差不多吃完饭,铁柱呼啦着喝了最后一口汤“山,再过几天田里就要收水稻了,里面的鱼养得又大又好,一尾一尾和麦穗一样黄,颜色好看得紧,煮出来的汤鲜得很,我从没喝过那么鲜的鱼汤”

    开始收水稻,那田里的谷花鱼可以趁时节兜售了,石山想了一会道“这样吧铁柱哥,明天麻烦你先帮忙送五十条过来,看看情况”

    “行,我明一早就送过来”

    隔天,铁柱用大木桶送了五六十尾新鲜的鱼过来,正值饭点,店里有不少客人,石山让伙计帮忙把大木桶放到前厅的正堂,分了十几尾鱼留在后院,让江临时写了谷花鱼的菜牌子挂到店外。

    “大家今天赶巧,新鲜的谷花鱼,尝一尝”

    在坐的大部分都是老顾客,而且刚刚那么大的木桶抬进来,不少人都好奇,看着水桶里游的全身黄艳的鱼,都惊叹道“这是什么鱼?怎么身子是黄色的,从未见过”

    “谷花鱼,一年就这么几天有,吃谷花长大的能不黄吗?味道保证是外面不能比的”

    “怎么卖?”

    “现杀现做,二十文一斤”

    “啥?”

    “这么贵”

    旁边的铁柱听着石山卖二十文一斤,明显被吓到,二十文?还只是一斤?

    “石老板太贵了吧”市集上顶好的鱼不会超过十文钱,这二十文委实太贵了些。

    “是啊!什么鱼要卖二十文”

    石山面色不变,他现在要攒钱娶何隽之,二十文还嫌便宜了“今天第一天,我卖二十文,过几天可就不是这个价了,今天也就这几尾,再这谷花鱼可比一般的鱼难养得多,二十文绝对是值这个价”

    几个来往的客商绕着水桶里正游来游去的鱼走了一圈,斟酌半响,点了两条半大的,他们来和溪镇就是为石记楼一口吃的,如今再贵也是要尝一尝。

    石山让他们自己挑好鱼,往称上一称,嘴里问着“要清汤的还是椒麻的,还是酸菜的?米饭要几碗,白米还是糙米”

    “一条清汤,一条椒麻,三碗白米”

    “好嘞,楼上坐”

    刮鳞剖肚,烧锅下油,一会散发出勾人香味的清汤锅从后厨端了出来,让看的人咽了咽口水。

    “清汤的,椒麻的一会到”

    闻着味道就让人控制不住,菜刚端上桌,几个人先是忙着各舀了一碗汤,吹着尝了一口。

    “好!鲜!还甜,这汤好”

    在后厨才把椒麻鱼出锅,伙计就忙不迭的跑了进来“老板,又有要吃谷花鱼的”别食客,就是他们也是闻着直流口水,那味道忒香了。

    石山把几道鱼菜的做法教给后厨的伙计和福娃,几个人认认真真的听着,还特意拿笔认认真真记下,生怕漏了重要的步骤。

    石山忙完这些到前厅一看,水桶旁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铁柱在吵吵嚷嚷的人堆中称着鱼。

    “给我来一条”

    “这条,大的,先给我!”

    石山走上前道“各位客人,今天谷花鱼不多,就五十尾,每人限买三条,都是在店里现称现做,不卖活鱼”

    客人们一听,不乐意了“现买现做,那就只能在店里吃,店里还有位置吗?”

    “今天也就水桶里这几条,够做,想买鱼的明天赶早,都是活的新鲜的”

    石山话一落,客人抢的更欢了,就是可惜只能在店里吃不能带回去给家里的尝尝,想着明天一定要赶早过来,买新鲜的。

    五十尾鱼一会就被一抢而空,铁柱看这速度,表情简直了。

    “山”

    “恩”石山看他没回声,笑道“你辛苦了这么长时间,这个价格我还嫌便宜呢”

    铁柱抓抓脑袋,憨憨的笑“也没多辛苦”

    石山拿了五两银子包好给他“这是今天卖鱼的分成”

    “不不,我不能要,那十亩收成的水稻都给了我们,怎么还能收你的钱”

    石山把钱塞到他怀里“这鱼苗放进去,一直都是你在招呼,我就没管过,如今养成这样,你拿这些不过分,拿着,毛婶也不会什么”

    铁柱捏着银子,声音木木的“山”

    “别婆婆妈妈的,这谷花鱼每年就这么一茬,明天铁柱哥你看着帮忙再送一百尾过来”

    “哎,好”铁柱嘴里应着,急急忙忙收拾东西算回去好明日送鱼过来,石山留他吃饭也不吃,只能装了几只卤好的鸡腿给他路上吃,又抓了些炒栗子让他带回去做零嘴。

    后厨还剩石山特意留下来的十多尾谷花鱼,伙计们个个都看着水桶里的鱼咽口水。

    石山拍板“抓四条牙祭,两条送到县太爷府上交给大夫人,两条送到何府,两条送给霍老头”没了。

    石山让人喊了大林和叶元过来吃饭,还有江的娘过来。

    一大桌热热闹闹,清汤谷花鱼,放些鲜美的菌菇,鲜极了,汤底都喝得不剩。

    另一边,何府,鲜美的谷花鱼端上桌,不贪嘴的何老爷子难得喝了好几碗汤,还意犹未尽。

    “这鱼汤不错”由衷的赞道。

    老管家在旁边笑眯眯的“石老板让人送过来的,别,鱼身子整个都和谷花一样黄,怪不得叫谷花鱼”

    何老爷子点点头“他有心了,你挑些补身体的药材送过去,找对骨头好的,他的手之前受伤,应该再好好养养”

    “知道了,老爷”

    而何隽之什么话也没,盯着桌上的菜表情似乎有些发怔。

    ————

    付毅自从米线作坊扩大了就一直在上京镇忙活,一听石山弄出个叫谷花鱼的东西,马不停蹄的就赶着回来,尝了鱼,得知一年才有一次的买卖,一脸痛心疾首。

    “二十文太便宜了!至少值五两!你这有多少?我包圆了”

    “滚一边去!狮子大开口,一来就算掏了我的鱼”

    付毅砸砸嘴“石山,给我一千尾,价格你开”

    “五百尾,今年没有那么多!”

    “好”五百尾总比没有好,这鱼可是好东西。

    “那就五两银子一斤”这个奸商不是值五两吗,那就五两,反正在他手上转一圈,肯定卖出的价比五两还高。

    付毅有些咬牙,不是只卖二十文吗?看着石山悠闲的样子,一脸肉痛“那好,成交!”

    和溪镇平时也算热闹,这几天更是人挤人,在石记楼门口排起来长长的队,有从别的镇赶来的,外镇的人来的多了,县太爷怕出纰漏,加了不少衙役在镇上巡逻。

    店里太忙,大林和叶元看米线作坊没什么事就回来帮忙。

    石山现在一天只供应六十尾谷花鱼,多了没有,客人虽然抱怨但却更积极排队。

    但没几天就出事了,先是溧水村铁柱那边竟然有人去田里摸黑偷鱼,接着就是一个别镇的客商拿着契约来石山店里提货。

    “上面写了,给我一百尾谷花鱼,和十箱干米线,五百两银子成交,有签字画押,你别想抵赖”客商把契约,啪的一下拍到桌上。

    石山扫了一眼桌上的契约,冷声道“契约上面不是我的名字,你找谁签的找谁拿货去”

    “石大富不是你爹?”

    “我几年前就被赶出了家,和他半毛钱关系没有!”

    客商愣了,但五百两银子不能水漂“我不管!他是你爹,断骨头连着筋,这货,你必须给我!我不能白花钱”

    石月兰听做了某个高官的妾,倒是把石大富一家从牢里弄出来了,没想到还不安分。

    客商是不可能让钱水漂的,此事告到了县太爷面前,石山到县衙的时候,事情已经解决了。

    不明所以的他看着正用红泥在一张纸上盖手印的石大富,再看看旁边的何隽之。

    “何隽之,你怎么在这?”石山上前,笑眯眯的问“怎么没来店里找我,我本来想着去找你的,但最近太忙了,晚上去我那吃饭,我给你做好吃的,上次送去的谷花鱼喜欢吗?”

    “咳咳咳”县太爷一阵咳嗽,石山听到有些尴尬的停了下来,何隽之看了他一眼,拉过人站到自己的身后。

    石月兰如今发达了,石大富一家本来一家都要去上京镇了,但临走了却是想坑害石山一把,就骗了一个客商的钱,没想到他们的马车都已经走到离和溪镇好远的地方,却是被何隽之带着人抓了回来。

    “我给你一千两,断亲书我已经写好,签了它,这一千两银子就是你的,以后石山和你家再无任何关系,不签也可以,一千两银子照样给你,但石山只有一个娘一个爹,不签,你就休了你妻子,还当石山的爹”

    这是何隽之的原话。

    休了何娇,石大富是万万舍不得的,毫不犹豫的就在有四五页纸的断亲书上签字盖章,他家月兰在上京镇如今有权有势,走之前还能拿到一千两银子不亏,石大富十分高兴的签了。

    何隽之看他签完,拿出一千两银子递过去。

    “你干嘛给他钱,还是一千两?”石山把银子抓在手里,一千两他要赚多长时间才能赚回来,还没嫁过来就开始败家。

    “他是你父亲,百善孝为先。但既然他舍不得现在的妻子儿子女儿,签了这断亲书,以后你再怎么做旁人也不得你,听话!”语气严厉却透着一股护短的意味。

    一句话听得石山一愣,松开了手里的银子。

    石大富拿着银子匆匆的收了起来,没看石山一眼就走了。

    县太爷叹了口气:石大富真是个见识短的,就何娇一看就不安分,如今石山和何家结了亲,依照何隽之的性格,只要他是石山的爹,何隽之不管怎么也会照拂,倒是抛弃了一尊大佛,去捡一个芝麻大的西瓜,就他家女儿做人妾的,真是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