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喜宴(一)
今早一大清,东城洗马巷里就锣鼓喧天, 永安侯府门前端得是车水马龙。昨儿, 不少亲朋故旧都得了消息, 永安侯府的十子连中三元, 真真是有出息。今天就算没接到喜帖,大家也算来热闹一回,话武勋门里很久没出这样的读书苗子了,上一次好像也是永安侯府的老五,嗨,是不是他家那地风水好啊,不然好儿郎怎的都落他家去了。
今儿来得不少都是朝中的大员, 再不济也是京中有名的二代三代, 老侯爷虽然老早就致了仕, 但在京城这地界还是很有几分面子,再加上永安侯府也算得上实力强劲,所以尽管这些年赵府有向文官那边别的苗头,几家有名的老武勋还是都来了。
这样好的机会, 侯府里的少爷们自然都想露露脸, 但老爷子发了话,点明了要十陪着老大在府门外迎客,他们也就只能干看着了。
柳氏瞧着自家相公低落的情绪,心里也不好受,大房做得也太绝了,一点余地都没给他们留。侯府里除了老七以下那些不够年龄的叔子们, 就只剩相公一个成年的白身,这让夫君待会如何出去见客,不是活生生相公的脸嘛,亏得相公以前为大房出了那么些力。
赵秉宰面上勉强能端得住,但其实他心里惴惴的,一点也不敢出去,他总觉得以前认识的那些人都在暗地里笑话他,而且,十现在站的地方恰恰是他以前的位置,也是祖父默许他的地位,被自己嫡亲的弟弟取代,尤其是在满京城面前把这件事毫不留情地揭开,这让他的处境尤为尴尬。
三爷这些时日一直关注着大儿子的动静,今儿辰时都要过去了还没看见大儿子的身影,他就知道这孩子心里又在闹别扭了,但有些事还得他自己看开,自己可以给他把路铺得平些,但总不能一直架着他走啊。无奈的叹了口气,三爷只能自己先到前府正堂了,今儿岳父和几位亲家都会来,可不能去晚了,让人等着,那也太失礼了。
蒋正楷也没想到自家外孙能有这么大出息,能在成群的上京贵子里头硬生生挣出个三元来,这让他埋在心里的某个想法更坚固了,所以他今天不顾老妻反对,让老大媳妇把几个孙女都带上了,先探探女婿的口风,自家那个闺女反正是指望不上了。
赵秉安此刻正在府外迎客,还不知道他嫡亲外祖正在算计他呢,也正因为这个,他避过一劫,要不然以他外公脸皮的厚度,不定能当众来一出表兄妹的好戏。
远远的,赵秉安好像看见了邵府的马车,和大堂兄了声招呼,就赶紧赶过去了。其实昨天喜报来的时候,他就想马上去草庐一趟,不为别的,就想让老师也为他开心开心,可惜事情太多,各房叔伯兄弟,婶娘姐妹的,等送走了所有来贺喜的人,天色都已经暗了,没办法,只好等喜宴办完,他再去草庐请罪了,想来师傅也不会为这个怪罪他。
自从当年献图一事后,侯府和邵府的关系就日渐密切,当然主要还是和三房,平时两家走动不少,不过这次来人数目之多还是超乎赵秉安的意料。尤其,后面还跟着两车女眷。礼法所限,赵秉安只能安排下人领着后两辆马车从侧门进了后宅,他还是得等着给两位邵大人见礼。这次碰上休沐日,不仅邵文熙赶来凑热闹,就连邵府里比较低调的玄阁先生邵文渊也来了。岭南邵家世代出儒生,这个儒生可不是指一般的读书人,而是士林认可的高才,邵文渊是邵家继邵雍之后最能拿的出手的名士。只是,这位和他叔父一样,对仕途宦海都没什么兴趣,平常醉心山水,闲暇时就到自家书院教教书,京城里难得能见一面。这次也不知是触动了哪根神经,居然跑来参加永安侯府的喜宴了,待会席上可得吩咐下人多注意一下,可别让不长眼的人招了这位先生。
邵文渊倒是没理会侯府两兄弟的诚惶诚恐,围着赵秉安上上下下量了好几圈,才回头对着他兄长了句“尚可”。
邵文熙哪能不知道自家弟弟的脾性,嘴上能出来一句尚可,心里必定是已经满意了七分。掩袖咳嗽几声,忍住喉咙里的笑意,就先把人拉进府了,四弟的眼神也太明显了,再看下去恐怕旁边那些人就都知道了。就算对这孩子再满意,自家也得矜持一下不是,再还得和季清商量一下,没记错的话,这孩子身上还兼祧两房呢,邵家的闺女可从不做。
如果前院里,那些爷们还比较含蓄,后宅里,这些妇人可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短短这一会儿,就有将近不下二十户人家跟蒋氏旁敲侧击,有自荐的,有替亲戚家问的,大家都不傻,赵家十郎一看就是潜力股,现在不听好,将来想下手不定就晚了。
蒋大奶奶几次想上前插话,可是脸皮太薄,实在没好意思张口,心想等会私下和姑子也是一样的。只是,瞧着周围那么些富贵人家,她就忍不住退堂鼓。自家老爷子现在已经六十出头了,在这从三品的位子上还能熬几年,相公兢兢业业那么些年,也不过就是一个四品,她从前在姑子面前就不大直得起腰,想想这次要办的事心里底气就更是不足。
可是,再难也得办,瞧瞧旁边的慧姐儿,她生得比她姑姑还好,怎的就不能有份好前程了?再了,大侄子连一个五品祭酒的女儿都能娶回家,自家老爷好歹还是正四品呢,姑子以往那么疼慧姐儿,心里应该也是乐意的,对吧?
侯府里的几位夫人都是在后宅里混出来的人精,蒋大奶奶的那点心思都不用费心猜,都写在她脸上呢,没看旁边那个姑娘都尴尬的很。沈氏心里不大得劲,她老是忍不住猜三嫂是不是有意让安儿娶蒋家女,原本这也是后宅的常态,虽安儿现在还,但京城里头哪家是等到了年龄才看媳的,不都是提前寻摸好,先订下来再。当初,六就是个意外,结果就出了那档子事。
其实,以沈氏的机敏,要是细想想就知道三房应当是不愿和蒋家再结亲的,不然不会憋到现在不,但人嘛,只要一牵涉到自己在意的事,智商就有点不在线。沈氏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她有点心虚,因为她昨天刚和五爷商讨,让安儿和沈家结亲,她几位堂兄膝下都有适龄的女郎,再,这也是当初三哥默许的不是嘛,总不能到现在就不认账吧。
蒋氏从来没经历过这阵仗啊,以往她和妯娌们出门,就算被外人怼,都有大嫂在前面顶着,被人恭维的也多是二嫂和五弟妹,她大多数就是当个背景墙,怎去的怎回,半点烦心事没有。
现在轮到她一个人面对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得她都忍不住往后缩,但一想到这事关着她儿子的终身大事,她又鼓足了胆气往前顶,可不能让人瞧了去。
其实,三房夫妇俩对儿子的婚事还真是不急,不是不惦记,只是儿子的年龄实在太了,就算要提前寻摸人选,那也可以再等两年,现在就提这件事,未免太早了些,再这个年龄段的娘子都还没定性,要是现在看着不错,几年后再长歪了怎么办,以前又不是没听过。
除了这点,三爷心里其实还略微顾虑了一下大儿子,不管多么后悔当初应了柳家那门婚事,现在都已成定局,长媳势卑,要是再给儿子娶回来个高门贵女,到时候大郎那一房如何自处啊,这兄弟俩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恐怕霎时又要回到冰点,那自己和妻子的心血不都白费了吗。
蒋氏绞尽脑汁和这群夫人们着机锋,聊天聊地,反正就是不给明话。夫人们也都不傻,几句下来就知道人家目前还没有结亲的算,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大多数人其实也没往心里去,就像蒋氏顾虑的,人家也担心赵十公子万一伤仲永了呢,再京都里的千金都精贵着呢,哪家择婿不是精挑细选,这赵家十郎再好,他也还没长成,到时候要真有机会,再提也不迟不是。
这一波过去之后,后宅的气氛就缓和了不少,夫人们各自扎堆聊天,不时交换点信息,你来我往,大家都惬意的很。以往,各府的姐们都是最愿意在这时候露露相的,只是现在,侯府里五姐马上要成婚,不方便出来抛头露面。剩下四房几个庶出的,身份上尴尬的很,也没有这个威望可以把各府的姐们组织起来,大家索性就各自出去看景去了。
邵家两位夫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些计较,这赵府三夫人看起来不是个难相处的,不过蒋家的意思还得再捉摸捉摸,要知道,后宅里面最让这些正房夫人腻味的就是那些表哥表妹什么的。要是赵家有意和蒋家结亲,那自家就不来趟这滩浑水了,邵家的姑娘又不是没人要,何必上赶着倒贴,就是叔的弟子也不行。
蒋绣敏坐在一旁闷闷不乐,自己在后宅都待了大半天了,也没见着安表哥,那这趟不是白来了嘛,大伯母也太偏心了,就光顾着让慧姐姐露脸,就没看见她都在一旁晾了大半天了吗,要不是祖母不让娘亲来,自己才不受大房母女俩的气。
坐了一会儿,她实在待不下去了,瞧着大伯母没注意到这边,就偷偷带着两个丫鬟溜出去了。前院她是不敢去的,要不然父亲也保不住自己,不过她也很有几分急智,拉来旁边一个婆子问到了去三房的路,理由嘛,也是现成的,去探望待嫁的表姐啊。
赵秉安倒是不知道三房里有个大惊喜在等着他,这会儿他正跟着父亲给宾客们敬酒呢,下人们也乖觉,知道十少爷酒量不深,所以酒壶里老早就被换了东西,闻着是醇正的花雕,实际上不过是年份久点的果酿,就这,一圈下来,赵秉安都有些晕乎乎的了。
大少爷看堂弟该敬的酒都敬得差不多了,再喝下去恐怕就真要醉过去了,便吩咐身边的下人赶紧把十少爷送回三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