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李谈让人将急报呈上来, 拆开之后一看,顿时忍不住嘴角一抽:“安禄山终于是有动静了啊, 我还以为他死在去范阳的路上了呢。”
众人原本都已经开始论曲谈诗了,在听到这句话之后, 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
李白问道:“安禄山如何?”
李谈将急报给他们看道:“安禄山着清君侧名义反了。”
杜甫皱眉道:“清君侧?他一届罪人, 有何脸面清君侧?”
李谈道:“正因为是罪人才要清君侧嘛,要不然怎么体现出他是被冤枉的呢。”
王紞一拍食案道:“安禄山能这么快就起兵,看来图谋非止一日, 此等狼子野心之人,也敢妄图什么清君侧?”
李谈摊了摊手:“然而百姓不知道啊, 之前圣人对安禄山多么礼遇,许多百姓没准觉得这位就是大忠臣呢。”
清空忍不住问道:“大王, 您这是哪边的?”
李谈轻咳一声道:“我只是跟你们, 不要瞧安禄山。”
“他就算反了又如何?”陈冲一脸蔑视:“就他手上那些兵又如何抵得上大唐的百战之师?”
李谈看着他问道:“百战之师?你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不心虚?”
陈冲也一头黑线:“这些年来大唐也四处征战, 怎么就不算百战之师了?”
“你算就算吧, 这次突厥来犯,你觉得如果不是朱邪狸出手帮忙, 我们有多大的胜算?”
陈冲一噎,虽然他对大唐十分有信心, 但有信心是一回事, 盲目是另外一回事, 他也真不敢他们就一定能赢。
但是实话有点脸,他就只好转移话题道:“这次也算不上是朱邪世子帮忙吧?明明是大王去帮他。”
李谈摆手:“计较这个就没意思啦。”
公孙垂忽然有些疑惑问道:“清君侧……他清的是谁啊?”
如果李林甫如果还活着,那么不用问, 清的肯定就是他。
只是如今……朝堂上虽然也算不上风气整肃,但像是李林甫那样公然结党营私,把控朝廷的人基本上也没有。
若是非要算的话,或许杨国忠也能算一个,不过杨国忠的仇恨明显还不是那么大,毕竟他上位时间段,暂时还没来得及做点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李谈其实也有些纳闷,按照这个节奏,清君侧……那只能是针对高力士了啊。
毕竟深受李隆基信任,同时还拥有权势的人,排在第一的就是高力士。
只不过高力士的名声比李林甫可是要好很多,虽然他提拔起来的宦官集团其他人都不怎么样,但是这些人的危害显然也比朝堂上跟着李林甫混的那些人要许多。
在心中疑惑之余,李谈看着段秀实问道:“有压力吗?”
他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因为军部急报也不是随便发的,给他们发过来就代表着他们要随时做好调兵的准备。
段秀实:……
要没压力那是假的,毕竟突厥还没有退兵,虽然之前有了退兵的迹象,不过那也只是迹象而已。
万一突厥得到了消息发现跟自己接壤的契丹和大唐东北的大部分土地都陷入了战火,他们想要趁火劫不肯走了怎么办?
到时候凉州或许就会腹背受敌!
李谈看着他的表情就笑道:“不用太担心,契丹他们暂时不到凉州来,安禄山的目标也不会是凉州。”
安禄山既然着清君侧的旗号,那么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冲着长安去的。
无论他是真的要清君侧也好,还是有自立的想法也罢,长安都是一个必须拿下来的地方。
毕竟这个地方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大。
段秀实听后心下稍安,认真思考一下发现也的确是这样,无论是契丹还是奚部,就算是安禄山估计都没有人愿意耗费大量的兵力攻什么都没有的凉州。
不过,安禄山的行动让李谈着实有了一点危机感,他本来以为安禄山就算要反也会回去蛰伏一段时间。
毕竟如今大唐黄河以北基本上都是胡人杂居的地方,而安禄山这些年在范阳经营,胡人对他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他回到了范阳,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大唐的河北地区落入了名义上是大唐疆土,然而实际上却不归大唐管辖的尴尬境地。
安禄山有兵有粮,凉州这边发展的若是慢一点,怕是等到时候安禄山下了长安,他这里也没有发展到能够容纳许多人来避难的地步。
于是李谈转脸就开始写信催促杨国忠送一批死囚过来,有技艺在身的更好。
然后转头就压着孟知涯赶紧建设学院以及水系。
孟知涯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以前作为墨家子弟,他也经常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毕竟他学了一身的本领,结果平时做来做去都是一些玩意。
可是自从他跟了李谈之后,做的倒的确都是大工程,可是这样全年无休的状态,简直让人分分钟崩溃。
李谈跟他保证道:“我知道你最近很累,你放心,只要将水系差不多建设起来,我是州府周围,偏远的地方自然是不算,那时候你肯定有假期。”
孟知涯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还重新规划了一座城池,就在学院旁边那块地上!”
李谈顿时有些尴尬,做这件事情还真是已经提上日程了。
当初学院设计的时候,李谈就有过一个想法,直接将学院设计成整个城池的中心,所有有资格的学子都在这里求学,外面才是普通民众生活的城池。
不知道这样建起来之后,多年下来,整座城池的学习氛围会不会变得十分浓厚?
就如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般。
不过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行还是要跟孟知涯商议。
现在被孟知涯戳穿了之后,李谈只好道:“现在又不是没有州府,建城这话事情可以稍微放一放嘛,到时候肯定会给你假期的!”
孟知涯没再话,他压根就不信什么假期。
像是在这样的弹性假期,不定到时候就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假期就直接泡汤了。
在安抚了一番孟知涯之后,李谈就算回书房给杨贵妃写信,让她若是可以就劝李隆基不要去马嵬驿,直接来凉州。
他觉得杨贵妃应该是愿意的,毕竟去了马嵬驿,她也不清楚自己会不会还变成士兵们要求诛杀的祸世妖妃。
但来凉州的话,好歹这里是李谈的地盘,而且他手里也有兵,杨贵妃应该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被处死。
对于保杨贵妃一命,李谈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他自从穿过来之后,虽然个杨贵妃经常会有分歧,也经常忽悠杨贵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方也曾经帮过他。
李谈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就当是一报还一报了。
就在他准备去书房写信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转头装作不在意一般对王紞道:“我曾听闻王侍郎书画双绝,诗也一绝,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荣幸请他来为学子们教课?”
王紞听后愣了一下,满脸茫然问道:“为什么?”
他的兄长就是王维,而王维如今是吏部侍郎看上去就前途无量,圣人对他好像也蛮喜欢的,何必跑这么远来当老师?
李谈听到他这么问,一时之间也有些语塞。
他总不能告诉王紞,之所以让王维过来,根本原因是安禄山攻破长安的时候,王维没能跑掉,然后在安禄山的压迫之下,他不得已接受了安禄山的委任。
当然是不是真的压迫和不得已谁都不知道,但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等到大唐收复长安的时候,王紞是用自己的功劳去换王维性命的,虽然后来王维还是官至右丞,但到底不是那么受信任的。
李谈是忽然想起来这件事情,觉得王维有点可惜,便想给他一个不用面对艰难抉择的机会。
至于王维为什么受了伪职,为什么不在城破的时候直接殉城这种事情……李谈总觉得这其中应该是有什么隐情。
毕竟王紞声明不显,就算安史之乱之中立过功,但是在王维这种几乎是叛国的罪名面前,怕也是不够看的。
然而当时朝廷就是放过了王维,这里面或许有对方是世家王家之人的缘故,但更多的可能是王维在接受伪职期间,也为大唐提供了不少情报。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这样一个用弟弟功劳换来活命机会的人,怎么会还能坐上宰相之位。
当然这一切的猜测都基于一种李谈对于世家的信任。
虽然世家有的时候挺没有节操,乱世之中,一个家族的子弟同时事多个政权的情况都存在,但安禄山不一样,他是胡人。
在民族大是大非之上,世家还是拎得清的。
不过如今王紞这么一问,他也觉得这个理由太突兀,只好笑着道:“没什么,就是曾听闻王侍郎曾经向往大漠风光,如今你在这里,他若有时间,过来看看,顺便上两堂课也是好的。”
李谈完就走了,毕竟再继续留下去,他还不知道要胡诌出什么来。
实际上王紞也是迷茫的,他对自家哥哥多少也有些了解,王维这个人喜欢的是山水田园,无边美景,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清新。
这样的人可能向往江南,但是大漠……?
王紞一时之间满脑子问号,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毕竟现在需要他做的事情太多。
李谈回到书房之后,提笔给杨贵妃写了一封信,然而写着写着他忽然就有点写不下去了。
李隆基能跑,杨贵妃也能跑,所有的高官侯爵都能离开那里,可是普通人怎么办呢?
更甚至宫人都可能离不开。
因为刚刚叹气王维,李谈忍不住就想到了王维的《凝碧池》,这首诗所写的那个主人公,不就是留在宫中的伶人,结果因为不愿为安禄山取乐而被杀。
李谈叹了口气,心中有些郁郁,同时也给贺知章写了一封信,让老人家尽早过来。
至于琅嬛书院,只要安禄山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应该就不会动那里的学生和书籍。
第二日李谈将信件发出去,正好也收到了杨贵妃的信,然后才知道这一次安禄山所要清的君侧就是他。
李谈满脸问号,他一没结党,二没操控朝政,清的哪门子君侧啊?
然而皇室生活或者是贵族生活距离老百姓们都太远了,安禄山需要一个理由,所以他就开始宣扬李谈不知与何人学了些方术,便开始在长安炼制丹药,称能起死回生,以此来招摇撞骗。
就连圣人也为他所骗,对他疼爱有加。
然后就是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什么李谈飞扬跋扈啦,什么李谈因与李林甫有仇怨,所以害死李林甫啦。
众人在得知这些的时候,都有些哭笑不得,李白冷哼一声道:“李林甫死有余辜,更何况从头到尾他生病死亡都与大王无关,倒是大王不计前嫌救了他一次,第二次的时候大王自己也险些遇刺身亡,怎么就害死他了?”
李谈看着所有人都义愤填庸的模样,心安禄山这次这个脑洞虽然开的大,但不得不已经开到了点子上。
王紞在一旁不知道他想什么,只是担忧道:“安禄山如今大肆宣扬这些事,百姓愚昧,怕是要信的,大王的名声……”
李谈倒是不在乎什么名声,反正交给后人评论好了,而且千百年下来,好的能变成坏的,坏的能变成好的。
最经典的大概就是始皇帝焚书坑儒事件,这让始皇帝挨了多久的骂啊。
公孙垂道:“圣人应该……不会任由大王被如此污蔑吧?”
按照李谈受宠的程度,应该不至于吧?
李谈摆摆手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事情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更何况安禄山为了证明自己,肯定是要大肆宣扬的。”
杜甫在一旁有些无奈:“大王,您都不着急吗?”
他们听了之后一个个都气得不行,反而是作为主角的李谈看上去十分冷淡,简直让人怀疑被骂的那个是不是他!
李谈笑了笑转头对公孙垂道:“将捷报露布至京,剩下的就交给流言自己发酵吧。”
毕竟之前安禄山将他形容的一无是处,如今在这一份捷报就是用来他的脸的——真的一无是处的人,怎么可能到了凉州连突厥都跑了?
不要当地有将领什么的,段秀实来这里之前,凉州年年都会被劫掠两次,一次是入冬之前,一次则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
后来就算段秀实来了也只不过是能保证一年只被劫掠一次而已。
如今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李谈在这一份捷报相信能够给朝廷带来信心。
李白等人一看李谈这大概是早就想好了,干脆也不担心什么,反正……担心大概也没用。
正如李谈所想,原本要退走的突厥军队仿佛是有了其他想法,居然只撤走了一部分,留下了大约一万人马左右,而另外一万人马似乎撤了回去。
李谈看着这一万人马,认真思索要不要再去抢一次。
一旁的李白跃跃欲试,他发现跟着李谈出征十分的痛快,那是真的“十步杀一人”,而且还不用担心自身安危。
公孙垂和孟知涯都拼命反对,他们两个简直是怕了李谈了,一方面是担心李谈出去会有危险,另外一方面——建城建水系都是多么大的工程啊,他就这么将事情交给他们两个,甚至连人手都不够,这是开玩笑吗?
最后李谈只能无奈留下来协调一下各方面的工作,当然重中之重就是招人!
他跟公孙垂估算了一下,觉得人才缺口非常大,如今就算是州府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勉强能够运行,再多的人才就没有了。
当然这些还算好的,脑力劳动的人其实还算好找,只要李谈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建城的民工从哪儿来啊?
公孙垂忧心忡忡道:“凉州人太少了,每年征发徭役都经常没多少人。”
李谈有些诧异:“没人?不应该啊,凉州人在少它也是一个州啊。”
上中下州是以户数来算的,凉州算是下州,但现在大唐人口算是在增长,之前大索貌阅的时候,户部呈上来的数据是现在有近六千万人九百多万户,下州的标准也从不满两万户变成了不满三万户,而如今凉州大约是两万五千户左右,算算人口大概就是十二万左右。
在这个青壮都要服徭役的年代,怎么会征不上来人?
公孙垂道:“我看了一下以往的资料,发现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自残。”
李谈震惊:“自残?”
公孙垂叹息:“其实不仅仅是凉州,各个州基本上都是如此。”
李谈顿时沉默,按照大唐律法有残疾者是不用服徭役的,但必须是重度残疾才可以,这些人为了逃避徭役自残之后,那就一辈子都是残疾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如今的徭役是属于无偿劳动,而且在官府的高压之下,工作还十分辛苦,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的。
如果让李谈来,服徭役就应该发工资,不发工资人家吃什么啊?只是干活的时候给点口粮,还经常会克扣,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现在大唐的政策就这样,就算李谈掌管一州也不可能将这一州的政策改变。
他想了想决定换个方法,直接道:“那就不征发徭役了!”
公孙垂茫然地看着他,不征发徭役的话,人从哪里来?
李谈转头就去找孟知涯道:“你带着唐堂去成立一家匠班,让他当掌柜。”
孟知涯有些意外:“唐堂来?”
李谈点点头,他现在手上能用的人不多,而且按照最近师徒值的入账和出账来看,有点入不敷出的意思,也不敢轻易再抽知交,所以就只能让唐堂顶上。
虽然唐堂年纪不大,但是在这个年代十几岁已经能够顶门立户,他好歹今年已经十三了,而且常年刀口舔血的生涯让他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再加上满身的煞气应该是能镇住场子的。
当然其实唐堂就是一个名义上的掌柜,实际上这个匠班肯定是操控在李谈和孟知涯手里的。
孟知涯有点不明白李谈是想要做什么,便详细询问了一下。
毕竟匠班的存在是在明朝开始盛行,这年头的匠人基本上都是官府控制,户籍都在匠户,每年做多少事情都是由官府指派的。
李谈就给孟知涯科普了一下后世的建筑公司,不过肯定是用不着那么多东西的,毕竟匠班刚刚成立,想要那么全也不太可能。
大概更类似于后世包工头一类的存在。
孟知涯倒是接受良好,他立刻明白了李谈的意思:“你是想要雇人来建城?”
李谈点点头,孟知涯有些发愁:“雇人那要多大一笔钱啊?”
李谈规划的城池可不,而且选址也算是东西方的咽喉要道上,严格算起来,其实比凉州府还要适合当贸易中转的城池,那边唯一的缺点就是……水草不丰。
所以人们只能选择绕路走,要不然没有补给怕是要死在半路。
当然这个难点在李谈这里就不是问题,所以他规划了一座十分巨大的城池,就是为以后东西方频繁的贸易往来做准备。
李谈十分淡定:“钱嘛,我有!”
孟知涯:……
他觉得有必要给李谈做一个大略的预算,让他知道一下以一己之力建造城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城还好,一上来就建造这么大的城池,甚至比长安都不,这简直是作死啊!
最主要的是还有院的造价比城池也不低,他都不敢算需要多少钱了。
李谈道:“你别不信,等着看吧。”
李谈也不跟他废话,转头就找来了公孙垂,让他去找来本地最大的拍卖行,他要举行一场专场拍卖会!
至于拍卖会的东西——系统商店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执夷看着李谈浏览商城忍不住问道:“你不是缺师徒值吗?还要用师徒值换钱?”
李谈道:“你要知道,师徒值换钱也是有讲究的。”
执夷还没问出口就看到李谈跳出来了一堆挂件一类的东西,而这些挂件大多都是没有特效的那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上面都有玻璃或者琉璃?
李谈将这些挂件放在之前准备好的盒子之中道:“这年头高品质的琉璃十分稀少,但是在系统商店之中,这些没什么功能的东西却十分便宜,而且做工精致,用来换钱是最好不过的了。”
其实之前在长安他就有过这种想法,只不过那个时候李隆基跟杨贵妃时不时就给他一些赏赐,他手上的钱基本上就是用不完的用。
当然之前除了一个琅嬛书院,他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
不像现在李隆基和杨贵妃想要支援他金钱也不太容易,然后花钱的地方又多,他就只好用来变现。
执夷看着李谈将一些充满西域风格的东西放到一边,忽然就悟了:“这些东西你是不是的算卖的贵一点?”
李谈点头:“物以稀为贵,这种物件就算是在这里也不多。”
只不过最终能卖多少钱他心里其实也没数,这一次是暂且试水,如果销量不错,那么下次继续,反正那些年官方为了薅羊毛出了不少各种挂件。
钱财问题暂时先放到一边,李谈现在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各种人才,他想了想还是给贺知章写了封信,让他帮自己宣传一下,顺便将这里的水系图发了过去,试图忽悠一些热血青年过来建设祖国大好河山。
正巧,他这封信刚发出去,那边杨贵妃和贺知章写的回信也到了。
李谈拆开信看了一遍之后就叹了口气,杨贵妃和贺知章都不肯走。
杨贵妃是觉得如今安禄山被迫提前十一年起兵,他积攒实力的时间大大缩短,想要到长安怕是没那么容易。
李谈心在原本的剧情之中,安禄山也是因为杨贵妃从中作梗而不得不提前起兵,虽然没有如同现在一样提前这么多年,但最后他还是到了长安,这货就是上天给他开挂的品种,早起兵晚起兵对他而言大概也就是到长安的时间长短的差别而已。
只是这件事情他又不能出来,毕竟知道的东西太细节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不太相信杨贵妃,总担心杨贵妃一不心就将事情告诉杨国忠。
杨国忠……那牵扯可就大了,他肯定会告诉自家人,然后杨家人一发散,到时候整个长安都人心惶惶,只怕未战就先败了。
又或者安禄山还没到长安,他就因为妖言惑众被拽回到长安关起来,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贺知章的来信跟杨贵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觉得安禄山没有那个本事到长安。
不过他主要的倒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告诉李谈已经同意了一批学子来找李谈。
这些学子都无一例外是有点本事的,但是考科举的运气又不太好,一直在落第。
想要补官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后来他们看到李谈不走寻常路,直接给公孙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长史之位,顿时心思活络。
觉得还不如去凉州投奔宁王,虽然凉州的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听宁王手下缺人啊。
而且大唐有规定,皇子亲王去做刺史的州,原本无论是上州中州还是下州,各种政策都会按照上州的待遇来,等到皇子结束任期不在这里当刺史之后,这一州就会恢复原本的待遇。
也就是凉州如今虽然是下州,但是待遇却是按照上州给的,这个待遇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官员的组成数量,比如荐官的名额,甚至进入国子学的名额都比之前要多上好几个。
这种待遇是方方面面的,他们在长安竞争不过,来凉州走个曲线救国也是不错的。
就跟后世高考移民也没什么区别。
也有一些人就是想要追随李谈,觉得只要跟着李谈,他们的前途都不会差,毕竟李谈也不会长期在凉州呆着,就算以后还继续当刺史,也会被调到比较富裕的州府去,到时候他们也自然跟着升官。
关于这些人的心思,贺知章担心李谈想不到那么多,都给分析了一遍,重点告诉他,这些人都可用,但是怎么用那就看李谈自己的了。
贺知章没有讲太多,在用人这方面,李谈需要自己去体会,反正就算看走眼他也输得起。
李谈捧着贺知章写的一摞厚厚的信纸,感动的不行。
贺知章简直就是他的人生导师啊!
他读的书够多,但是实践太少,而像是如何管理人才,如何利用人才这种需要经验的事情,他更是没什么头脑,一直以来都是什么人擅长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什么。
只是以前他面临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人事,王府有朝廷安排,左金吾卫也是朝廷安排,他只要领导就行了,只有挑选……基本上不用他做。
现在凉州一切草创,什么都需要他自己来,还真有些焦头烂额。
贺知章这一封信更加坚定了李谈一定要将他带过来的想法,原本在真实的历史上,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贺知章已经去世,所以并没有受到磋磨。
如今……他年事已高,若是不早点过来,等安禄山过来了再匆忙跑路,他那把老骨头哪里撑得住?
李谈的确能够救人,但是他不能让贺知章返老还童啊!
他想了想决定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以分析的口吻出来,劝贺知章过来,同时告诉他,凉州这边的书院也要开啦,您不过来题个字吗?
上次琅嬛书院开的时候,贺知章就跃跃欲试想要题字,结果李谈为了师徒值硬生生把老先生挤下去,自己题了字。
贺知章见他写的的确不错,也就只能遗憾作罢,这一次李谈本来也想自己题字的,但是为了贺知章的性命安危,他还是忍痛让出来吧。
用一个书院的题字骗老先生过来,估计也就他能做得出来。
这封信发出去之后,李谈没过两天就真的迎来了一队学子,这一波学子大概有二三十人左右,他们来的时候正巧赶上了拍卖会。
然后就被李谈带着去感受了一下拍卖会的氛围,顺便围观了一下当地的土豪。
在看到那么多见都没见过,甚至看不出什么工艺的琉璃制品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直了,完全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而那些琉璃制品一个个的全拍上了天价,动不动就几万贯的交易,在这个一年税收也不过两千万贯的年代,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然而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等到拍卖会结束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些东西居然都是宁王殿下的!
在经历过金钱的冲击之后,李谈又带着他们看了一下新的书院和城池的规划图,还有一个全州水系规划图。
而如今水系的中枢喷泉已经建立起来,数十个青莲语瀑一起喷水的场面还是十分壮观的。
学子们经历了这一番轰炸之后,哪怕自己住的地方还遍布灰尘,哪怕出门触目所及之处都是低矮民房,但也挡不住他们一颗雄心壮志。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为的不就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吗?
现在这个意义都有了啊,他们甚至能够想到,若是这座巨大的城池建立起来,若是在整个凉州真的能够形成这样发达的水系,那么千百年后他们都是名留青史的人物啊!
学子们十分激动,对于李谈的安排他们做一些基层工作自然也毫无意义。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也要熟悉一下当地的人文环境。
其中有一个学子精通律法,基本上就是那种你问他什么情况,他不仅能够解释得一清二楚,甚至正在律书第几页都能出来的那种。
比起李谈这种偶尔需要作弊的人来,这位才是真的学霸。
学霸在被安排工作之后,刚上任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殿下建造城池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只是为何我从未见过朝廷办法的律令?而且建城所耗钱帑为何是殿下一人所出?”
李谈建城还是在大唐的土地上的,所以建城肯定要经过朝廷审批,朝廷同意才可以,最主要的是这种是国家建筑,自然应该是朝廷出钱的,然而李谈却自掏腰包——这位学子十分不安,为什么看起来这位殿下像是要屯粮造反的呢?
李谈在学霸问出来之后,才忽然想到他的举动好像挺容易让人误会的,便想了想道:“这件事情的确是我有私心,你也知道青莲语瀑这种东西珍贵非常,全天下也就这么几个,现在都被我用来建设全州水系用了,我担心的是若是朝中有人知道了这东西,到时候只怕它也只能成为庭中玩物,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罢了。”
学霸是当着众人的面问出来的,大家之前也都有此疑惑,听了李谈的解释,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之间颇有些纠结道:“可是,殿下如此行为,若是让朝廷知道,怕是要降罪的。”
不管你有没有真的造反,但是有了这个倾向,那么肯定先把你抓起来再,谋逆这种罪名,就算是皇子也别想逃过先被关押再查清楚的命运。
李谈十分大义凛然道:“我自是知道此行千难万难,但为了凉州百姓,冒险一回又何妨?更何况圣人英明,自然不会相信我会谋逆。”
学子们感动的不行,顿时也热血上头,嚷嚷着要建设新凉州。
李谈则面带微笑,心里捏了一把汗,他之前才没想这么多,之所以没有上报朝廷最主要就是朝廷很快就会自顾不暇,在这种时候肯定不会同意耗费大量钱财建城,就算李谈自己掏钱也不行!
反正等到安禄山回来,整个朝廷都会进入一种半瘫痪状态,除了仗别的事情都无力顾及,他还什么报告啊,自己干吧!
就在他好不容易将这些学子忽悠瘸了的时候,王紞匆匆而来道:“大王,尹家送来请帖,五日之后是尹家家主尹昉的寿宴,您可要去?”
李谈接过那份精美的请帖冷笑了两声:“终于是坐不住了啊?”
作者有话要: 接下来进入基建环节,这个跟种菜一样大概是种族天赋吧←_←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比比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