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浓眉大眼的居然也破产了
“什么,博泰要破产了?”
饶是大家都见多识广,当韩伟昌在集团办公会上把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集团的一干高管还是都惊得目瞪口呆了。
“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开发布,但据我们欧洲销售部门接触的业内人士透露,博泰正在寻求收购,很多企业都收到了他们的要约。”韩伟昌道。
“不会吧,博泰这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要破产了!”集团副总詹克勤咂着舌头,那种幸灾乐祸的感觉溢于言表。
“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吧。”张建阳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便恢复了正常,他:“唐总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预言过这一点了。我记得当初唐总安排晓惠去2厂搞精密铣床的时候,就过将来要把博泰挤垮。这才多少年,博泰还真的垮了。”
“没错没错,去年的时候唐总还专门过,欧洲这些老牌床企业没准要黄掉几家,咱们要留出钱来准备去收破烂。唉,就是想不到唐总预言的事情,居然会来得这么快,让人有些措不及啊。”詹克勤。
总会计师舒欣皱着眉头对韩伟昌问道:“老韩,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博泰开出的收购价是多少?集团账上可以拿出来的钱,可真不算太多呢。”
韩伟昌:“关于收购博泰的价格,目前法不一。前两年资本市场上给博泰的估价是30亿欧元的样子,但那个时候博泰的状况还不错。这两年,尤其是去年以来,博泰在美国的市场基本上被咱们中国企业抢走了,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的市场也损失了很多,资本市场对它的评价就下降了。
“我们目前听到的消息,博泰的收购价大约在5亿至25亿欧元之间,这其中包括了博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过,这个价格并不是博泰透露出来的,而是市场上的估计。”
“这也没便宜多少啊。”詹克勤嘟哝道,“如果照着25亿欧元来收,咱们可有点划不来。5亿嘛,啧啧,也挺勉强的。5亿欧元,可就相当于30亿人民币了。唐总的是去欧洲捡漏,超过5亿欧元,就没啥惊喜了。”
总工程师郭代辉:“老詹,你也太贪心了吧?光是博泰里的专利技术,卖5亿欧元都不算多,再考虑它的固定资产,加起来十几亿欧元还是值的。”
詹克勤反驳:“郭总工,你这是按正常价格来计算的,现在它是因为严重亏损不得不出卖,相当于街上那些店的挥泪大甩卖,不狠狠地降点价,我们凭什么买它?”
“是啊,如果要25亿欧元,合200亿人民币了,的确是不值得买。”另一位名叫陈波的集团高管附和道。
众人都扭头去看唐子风。张建阳道:“唐总,你的意见呢,大家就等你的指示了?”
唐子风笑笑,:“大家的都有道理。从价值上来,博泰折价25亿欧元,也算合理,它的专利和固定资产加起来也值这个价了,此外,它的商誉和全球销售体系对我们意义更大,可以这样,如果不是有欧债危这个背景,我们光是买它的品牌和销售体系,花上0亿欧元都不冤。”
大家都点头不迭。作为床行业里的人,大家都知道“博泰”这个商标在行业里有多么响亮。博泰的一些床是找其他企业代工生产的,这些代工企业制造出来的床,挂上博泰这个商标,价格就能高出两成,这就是商标的价值。
销售体系的价值也是如此。博泰是一家百年企业,在全球各地都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拥有一个庞大的销售络。一家企业如果要从零开始打造这样一个络,花费也是以多少亿欧元来计算的。
临集团目前正在野心勃勃地准备进入国际市场,如果能够获得博泰的商标以及它的销售体系,无疑会如虎添翼。搁在十年前,如果博泰愿意以0亿欧元的价格把自己的商标和销售体系卖给临,大家恐怕都会笑得合不拢嘴的。
但是,现在嘛
“欧洲的经济状况很不好,博泰希望欧盟能够为它提供一笔救助资金,而欧盟却拿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博泰已经无力支撑下去,出售是必然的。我们如果能够好好地运作一下,用相当于实际的一半价格把它收购下来也是完全可能的。”唐子风笑呵呵地道。
“这不就是唐总经常的吗,趁你病,要你命。欧债危这样的事情,百年不遇,咱们如果不抓紧这个会狠狠地宰上他们一刀,那可就是傻瓜了。”詹克勤笑道。
“我过这话吗?”
唐子风假装惊讶地问道,换来的是大家集体笑而不语,那意思很明白:你的确过,而且不止过一次。
唐子风这个总经理,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于国企总经理的印象。他嘴里经常有些不着调的俏皮话,集团的高管们已经是习惯了。在他的带动下,临集团的集团办公会也经常不够严肃,大家嘻嘻哈哈地便把一些重大决策给定下来了。
“呃呃,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买便宜货,谁不喜欢呢?”唐子风尬笑着,回避了这个话题。他向大家摆摆,道:“大家继续。对了,老韩,你刚才的话是不是还没有完呢?”
韩伟昌点点头,道:“是的,还有一个情况,是有点不利的。井南的赵氏集团,好像也有意要收购博泰,博泰方面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赵氏集团?就是赵兴根和赵兴旺那哥俩吧,这俩家伙,怎么啥事都要掺和一把呀!”张建阳带着几分不悦地道。
“就是赵家哥俩那个赵氏集团。”韩伟昌叹,“这几年,他们除了搞床之外,还搞了房地产、食品、零售,现在资金实力比我们可差不了多少了。赵家哥俩是搞械起家的,前些年收购了夏一床之后,心思越来越大。这次提出收购博泰,也是打算和咱们掰掰腕子呢。”
“这可有些麻烦了。”张建阳皱了皱眉头。
要起来,赵兴根和赵兴旺兄弟俩的赵氏集团,对于临集团的高管们来并不陌生了。赵氏集团的发家史,非常具有典型性,与中国许多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家史大同异。
赵氏兄弟最早起家,是在井南省的合岭市开了一家型床企业,名叫龙湖械厂。由于技术实力薄弱,龙湖械厂基本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只是靠山寨其他企业的产品赚钱。赵氏兄弟和临集团的第一次碰撞,就是龙湖械厂想山寨临一的新型打包,结果被唐子风设了个局,掉到坑里去,吃了好大的亏。
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加之企业自身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赵氏兄弟的龙湖械厂开始自行开发一些中低端械产品,并在临一的帮助下开发出了自有品牌的床,还与其他一些民营床企业一道,把企图在中国国内捞一把的韩资床企业挤出了中国市场。
后来,赵氏兄弟抓住会,联合井南的其他一些民营企业,收购了濒于破产的老牌床企业夏梁第一床公司,并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让夏一起死回生。在消化了夏一的技术之后,赵氏兄弟的企业终于能够在床行业里登堂入室,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能制造低端产品的形象了。
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出了无数会。赵氏兄弟与其他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敢于尝试,不断进军新领域,资本积累极快,名下迅速拥有了七八个产业块。赵氏兄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赵氏集团,据资产总规模已经达到上百亿了。
虽然有了这样的身家,但具体到床这个领域,赵家兄弟的底气还是很弱的。与临集团旗下的临一、滕这两家企业相比,赵氏集团的龙湖公司和夏公司技术实力都远远不足,上没有过硬的拳头产品,话也就不硬气了。
这一次,听博泰集团准备出售,赵氏兄弟忍不住有些心动。他们干了20多年的械,对于博泰的实力和名气也是非常了解的。二人知道,如果赵氏集团能够把博泰收入囊中,就意味着一步踏入了高端床制造商的行列,届时就有与临等国有大型床企业平等对话的资格了。
虽然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但赵家兄弟心里都还有一些少年梦想。想到自己有会与当年只能仰望的那些大型国企平起平坐、谈笑风生,二人就热血沸腾了。
他们这一热血沸腾可不要紧,对于临集团来,可就是一个不妙的消息。买东西最怕有人与自己竞价,一旦买方开始竞价,卖方就可以坐地起价,把萝卜卖成人参的价格,这并不符合临的初衷。
“赵家兄弟的事情,我们回头再。大家议一议,要把博泰拿下来,我们出多少钱比较合适。如果超过这个数目,那么谁爱买谁买,咱们就不参与了。”唐子风道。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