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站

A+A-

    博士学历已经是求学路上,最顶尖的学历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拿到博士学历,那就证明他已经拥有了独立从事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而拿到博士学历的人,在不久的未来,都会走上教学科研岗位,去找国家申请各种各样的基金、项目,去为国家培养人才。

    这些人将成为其它学生的老师,将成为被项目甲方所信任的责任人。

    可若是这些人对自己的学术成果都没有足够的自信,或者他们都没有搞明白自己研究的是个什么东西,那影响会有多么大?

    很大很大。

    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可能会毁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一个不称职的研究员,可能会毁掉一个项目,甚至可能会让整个项目都掉了链子。

    谢书尧能够容忍博士论文中存在一些瑕疵,但如果出现数据造假、实验造假等学术不端的问题,她绝对不会通过。

    该给C就给C,放任这些人顺利毕业后,他们会辜负纳税人的信任,会祸害纳税人缴上去的钱。

    博士论文的体量较大,动辄十几万字,谢书尧就算看论文的速度再快,那也至多一天看三篇。

    这三篇文章里,至少会出现一篇C。

    不知道多少算划水划到博士毕业的人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被谢书尧一脚踹回了学术大坑里。

    更可气的是,他们猜不到审稿人到底是谁。

    倒是有一些人猜测过会不会是谢书尧,可是这些人有觉得谢书尧资历不够,又将谢书尧给排除在外了……谢书尧深藏功与名。

    -------------------------------------

    有句话叫‘自信源于实力’。

    杜岳和包萌跟着谢书尧读硕读博的这几年,看过的文献有数千篇,只要是与他们的研究领域稍微沾一点边的文献,他们都看过,还接触到了相当系统的科研逻辑训练。

    看他们的博士论文时,哪怕内容深奥了些,但这并不影响其它教授沉浸在那种顺畅逻辑中所感受到的震撼。

    国内外研究现状没有一丝一毫的赘余,所有的研究现状都是在为存在问题做准备。

    提出存在问题后,杜岳和包萌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那些实验也是相当精准的,有些数据能用,为什么能用,有些数据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在这些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杜岳和包萌都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解释,而非像谢书尧看到的那些博士论文一般,很多人呈现在论文中的数据都是经过主管挑选甄别后的。

    实验数据翔实可靠,后面的分析讨论部分更能显示出这两位在科研逻辑上的高明,各种各样的数学方法信手拈来,将那些暗藏在实验数据中的价值挖掘了个淋漓尽致,最终还实现了一番理论上的升华。

    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毫不吝啬地夸奖杜岳和包萌,“这是两篇非常优秀的博士论文,二位博士在读博过程中发表出来的学术成果更是令人震惊。希望二位博士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再接再厉!”

    身为杜岳和包萌的导师,谢书尧也被答辩委员会的主席夸了一通,诸如‘名师出高徒’之类的话,夸得谢书尧都有些不大好意思了。

    不出意外的,杜岳和包萌留在了谢书尧的课题组,二人忙完博士毕业的事情之后,稍微放了一周的短假,然后就投入到了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去。

    杜岳和包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选择给很多同校同级的博士后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京大对于博士后留校的名额,一直都是有限制的。

    人才办设置了一套相当详细的考评规则,申请一个基金能得多少分、发表一篇几区的论文能得多少分等等,人才办都有明确的规定。

    假使留在京大做博士后的一共有三十人,而京大只有十个留校名额,那最终可以留在京大的,只能是总分从高到低排名的前十位人选。

    原本那些博士后还有种‘乾坤未定,大家都是黑马’的拼劲,结果一听杜岳和包萌也留在京大做博士后了,选择的还是‘33’直升教授的模式,这些博士后的士气就折了一半。

    杜岳和包萌写论文相当高产这回事,早就在京大传遍了。

    那些博士不敢再谢书尧‘高产似母猪’,但酸溜溜地杜岳和包萌几句,这点胆量还是有的。

    -------------------------------------

    到九月一号的时候,国家关于胰宝降糖灵的医保政策成功出台,将胰宝降糖灵的价格降到了白菜价,套在糖尿病患者头上的枷锁被废弃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自胰宝降糖灵问世开始,糖尿病就不再是无解的绝症了。

    而国家将胰宝降糖灵的价格降至板蓝根一样的价格后,糖尿病将成为人人都能看得起、治得好的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感慨,仿佛一夜之间,就活到了遥远的未来。

    糖尿病不是什么要命的急性-病,而是杀人的钝刀子,平时吃药控制血糖可以延缓糖尿病发,但一旦到了吃药控制不住的时候,病人便会陷入极大的痛苦中。

    如今有了廉价的胰宝降糖灵,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就能完全康复,并且无须承担太高的医疗费用。

    患者们能不感动吗?

    与糖尿病患者有相似感受的,大抵便是胃癌患者了。

    胃癌克的出现,直接将胃癌从绝症清单上除名,原先病人在检查出胃癌之后,心情肯定相当沉重,不准连直面死亡的心理准备都做好了,可这会儿呢?

    一个查出胃癌中期的女患者怼她丈夫,“啥?我得了胃癌?哦,事,吃吃药就好了。我是得了胃癌,你直接啊,给我来一句我得了癌,吓死我了,胃癌能算是癌吗?吃吃药就好了,顶多算是个慢性胃炎。”

    她丈夫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声哔哔,“胃癌怎么就不算癌了?顶多就是好治一点。你要是换个别的地方的癌,我看你这会儿还能不能吼出声来。”

    确实,同样是肿瘤科,胃癌患者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容,而其它癌症患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羡慕不已。

    “这谢教授什么时候能够再研发出别的癌症特效药啊!”

    血癌!骨癌!肝癌!

    肠癌!肺癌!脑癌!

    盆腔癌!乳腺癌!食道癌!

    还有肾癌以及各种肿瘤!

    这么多疾病等着你来研究,你不能只宠幸胃癌啊,什么时候再研究研究其它癌症?

    病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你来救命呢!

    难以计数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眼巴巴地等了好几个月,看到金陵药科大学发布的那一则新闻后,他们都满怀希冀地以为是谢书尧研制出新的抗癌特效药了,没想到等了好几个月都没听到相关消息。

    这些患者及患者家属想催谢书尧,可平时又逮不到谢书尧的面,只能自发地上微博。

    有些好事者还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些话题。

    #谢书尧今天搞研究了吗?#

    #谢书尧今天抗癌了吗?#

    被肿瘤折磨的家庭太多了,盼着谢书尧再研究出一些特效药来拯救众生于疾苦之中的人也太多了,发起这些话题的人都没想到,这俩话题居然能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冲上了热搜,并且高居热搜的第一位与第二位不下,就仿佛是被渣浪官方置顶了一样。

    谢书尧忙着做研究,没时间刷微博,网络世界中的再多@,她都没感受到分毫。

    杜岳看到这两个话题之后,默默截图发到了谢书尧的微信上。

    谢书尧是在闲下来喝茶时看到的这张截图,她险些把一口茶水喷到手机上。

    什么叫谢书尧今天搞科研了吗?

    她哪天不搞科研?

    的就好像是她见天儿地干别的,不务正业一样。

    什么叫谢书尧今天抗癌了吗?

    的就好像她得了癌症一样。

    谢书尧强忍住吐槽的冲动,点开微博,发了一条博文。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每天都在搞研究的,其它癌症都在后续研究计划中,不过目前的研究重心不在这方面,大家见谅。”

    她这个澄清还不如不澄清。

    不澄清的时候,大家好歹还有个盼头,不定谢书尧每天都在做癌症相关的研究,突然哪天就公布新的研究成果了呢?

    谢书尧这个澄清,就等于是对那些‘相信她会在不久的将来攻克下一种癌症’的病人了一句,“喂,醒醒,被做梦了。”

    人家的研究重心都不在癌症方面,怎么可能会有特效药出来?

    有些病人病急乱投医,明明不是胃癌,也买了胃癌克来吃,没想到居然还真的见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肠癌病人,服用胃癌克之后,虽然肠癌没能如同胃癌一样被摧枯拉朽,但好歹没恶化,还呈现出了渐渐萎缩的趋势。

    在食道癌患者身上,胃癌克更是表现出了不逊色于胃癌的治疗效果。

    京城大医院的肿瘤科更是针对食道癌患者自创了胃癌克的‘含服法’,让病人将胃癌克含在嘴里慢慢化掉,让药效成分更好地与食道接触,没想到效果相当显著。

    很多医院有样学样,也开始了胃癌克在其它癌症中的实验,效果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比较一般罢了。

    孙主任看了这么多的新闻后,灵机一动,他觉得应该在京大医学部成立一个抗癌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由谢书尧亲自挂帅,哪怕是再出一个和胃癌克相似的药,比如肝癌克、肠癌克等等,京大医学部的抗癌研究中心都能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