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欢迎仪式

A+A-

    唐天当然是一只怪物,或者,他才是那个真正的大怪物。在接到了部队分发的通行证还有证件以及军服之后,唐天回到了自己的寝室。

    短暂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李之后,唐天就去场,看属于他的那架战斗去了。

    因为他的“带头作用”,林墨也不得不一起前去,看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歼-6战斗。

    这种全新的战斗即便是在做工上,似乎都比歼-要好上一些。不要看两种飞在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实际上近距离观察,就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来。

    歼-大概是从前苏联引进的-2战斗上发展出来的,它是一种比较新锐的共和国战斗改进型。

    而歼-6完全不同,它差不多是一种自行设计生产的飞,除了外观之外,其实与歼-根本就是两种飞。

    从细节上来看,就单单看飞的外部,就能感受到时代进步带给战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种战斗的维修舱盖开口位置,开口的方式,以及开口的大,安装的难易程度,都有本质上的区别。

    唐天在技术册上看到,检修歼-战斗大概需要3个时左右,而检修歼-6战斗只需要短短的52分钟就可以了。

    所以,哪怕是同样的作战性能,一架歼-6战斗,也相当于两架歼-能保证的出勤率。

    在现代化战争中,这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让装备国用较少的投资,保证较高的武器出勤率,从而保证部队的作战能力。

    “听发动的声音,就和歼-不一样。”唐天站在跑道旁边,看到正在升空的歼-6战斗,很是向往的赞叹道。

    他因为要更换战斗种的原因,短时间内又不能直接飞行了。他要在歼-6战斗的特殊飞行模拟上训练一周的时间,然后才能使用双座型进行训练。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接受训练了。和他一起训练的,还有曾经的林墨林大队长。

    “可不是么?比赛的时候,人家的速度,比我们快多了。”追过歼-6战斗的林墨,对歼-6战斗的性能还是很肯定的。

    正义军演的时候,孙佳年驾驶歼-6战斗追杀他们的时候,速度快的让林墨羡慕。

    而在对方防御的时候,在歼-6战斗的速度优势面前,想要拉近距离也同样难如登天。

    那个时候,林墨就很羡慕首都防区的飞行员们,也满心幻想着,他们402部队可以换装更先进的歼-6战斗。

    可惜的是,402部队还没来得及换装歼-6战斗呢,他就被调走了;而让他欢喜的是,他调的部队,正好是装备了歼-6战斗的首都防区空军部队。

    “速度快是一方面,其他的性能也都有提升。”唐天依旧看着跑道,依旧羡慕的道。

    对于他来,能让他飞才是美好的,让他在地面上等待,真的是折磨他的一件事情。

    歼-6战斗的材料全面提升,飞行性能自然也有提升,甚至在雷达反射这项性能上,使用了最新技术的歼-6,都要比同样体积,同样没有隐身设计的歼-或者-30战斗更一些。

    拥有了这么多的优势,歼-6战斗,也成了共和国第三代战斗里面,最有战斗力的一种。

    “听你这么一,我都想要上去试一试了。”看着远处停放在掩体内的歼-6战斗,林墨羡慕的道。

    这些首都防区的掩体也比其他防区修建的掩体讲究,数米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夯成的三防掩体,兼有隐蔽以及储存飞的作用。

    掩体上面还有草皮,一些地方甚至有树木植被——如果不是热成像卫星的话,可能连找到这些掩体都无法做到。

    从万米高空上来看,也只能看到跑道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建筑物,指挥塔台都伪装的很好。

    另外,作为信息指挥中心,还有调动节点,甚至是作为首都防区内的一个重要的指挥部,这里的真正指挥构,都安置在数十米深的地下,保护的相当完善。

    即便是有敌军的导弹突袭到头顶,也无法一次攻破这样厚重的防御工事——至于多次打击,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如果有一个力量可以频繁突破首都防区的防空圈,用几枚甚至是几十枚导弹突袭这个指挥部,那明常规战场上首都防区已经陷入明显的劣势之中了。

    通常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或者国家已经战败投降了,或者核攻击已经开始,世界末日都会进入到倒计时状态

    “不知道哪架是我的飞。”唐天同样把目光投在了那些正在掩体内“休息”的战斗,有些感慨的道。

    “回去,把使用册再看一遍,比站在这里有意思。”林墨撇了撇嘴,对唐天道。

    唐天也点了点头,转身向回走去,能快一点儿飞也是好的,所以他才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看别人飞,转身走向自己的寝室。

    部队是有图书馆的,想要看书的话,可以选择去图书馆看,也可以在寝室里面用功。

    一般情况下,为了不打扰战友休息,想要看书的人都会选择图书馆。可唐天与林墨不一样,他们两个一来就是一个寝室,也都需要看使用册,所以也就不存在互相打扰的事情了。

    所以,当孙佳年推开唐天林墨两个人的寝室门的时候,发现他们两个都在自己的写字台上看着相关的资料。

    就这份热爱学习的模样,让孙佳年意识到,唐天的强,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建立在他努力刻苦之上的一种“必然”。

    欣慰的他到了两个人面前,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下自己忘记敲门了的尴尬,开口道:“晚上去食堂,大家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欢迎你们的到来。”

    唐天和林墨当然不会拒绝,事实上林墨比唐天还要高兴一些——因为唐天认识的几个人,他林墨可一个都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