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四节 风乍起,人渐分

A+A-

    “传言很多?”冯紫英很认真地在书案上挥毫泼墨。

    这么些年来,能坚持下来的习惯不多了,练练书法算是一项,不求能把书法练得多好,但是还是得比起才来这个世界时,有了长足提高。

    “沸沸扬扬,不仅仅是报上开出了赔率,坊间茶楼酒肆里边也是各种打赌押注都有,倪二和贾蔷都来,金钩赌坊和大观园里都有,现在已经成了京师城中多年难遇的一场舆论盛宴了。”

    黛玉和史湘云一左一右站在一旁,含笑陪着话。

    “另外,相公,雨村公也托人带了帖子来,希望能和你见一面。”黛玉秀眉微蹙,“我都在琢磨,原来雨村公也没有这么讲究啊,现在倒还拘泥起来了,还要专门带帖子来,那长随还专门带话求见了妾身一面,也的确是雨村公身畔跟着多年了的。”

    冯紫英搁下笔,站在另一端的平儿过来,替冯紫英用热巾洁。

    冯紫英含笑点头以示谢意,顺还在平儿翘臀上捏了一把,弄得平儿嗔怨不已。

    而黛玉和湘云也是见惯不惊了,反而用笑意和眼神揶揄平儿。

    丈夫在家中放松的时候,也就喜欢这样毛毛脚地逗乐,原来还有些不习惯,觉得有损形象,但久而久之倒成了密切关系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一家子难得的轻松时刻。

    家中女人太多了。

    这是每一房当大妇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倒不是吃醋,到了现在,沈宜修、薛宝钗和林黛玉三人都有了嫡子,而且很健康滴成长,再了她们也都还是正当生育之年,肯定还会有孩子,而且相公也对她们十分宠爱,所以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地位问题,没有谁能挑战她们的地位。

    她们担心的是丈夫的身体和精力顾得过来顾不过来的问题。

    若是几年前沈薛林三女过门时间不长,还懵懵懂懂不太懂内宅中那些事儿,但是现在孩子都生了几茬了,很多事情也就明白了。

    沈宜修比冯紫英还要大一岁,宝钗比冯紫英两岁,黛玉更是略一些,但即便如此今年冯紫英就要满三十了,而几女也都是虎狼之龄,自然也是明白后宅中年龄相仿的女人们的需要。

    为啥色是刮骨钢刀,这么多女人,围绕在一个男人身边,不全都是天姿国色,但凡能入相公眼的,几乎都是千里挑一出来的,而且也都有着几分感情,这等情形下,哪个男人能忍心拒绝?

    可你要忍不下心拒绝,那自个儿也得要打铁要得自身硬啊,但你再硬如铁打金刚,经不起这如太上老君炼丹炉一般的众女熬炼啊。

    不府里这林林总总一大堆女人,就是外边的野女人,那都是一双都数不过来。

    天津卫那边的王熙凤那是沈薛林三女都心知肚明,不过没挑明罢了,连李纨现在也长住天津卫,这也让三女有些起疑,但又不好深究。

    还有那已经公然在冯宅中占了一角的两个异族女人——布喜娅玛拉和哲哲,平素在天津卫,但搁上两三个月就要来府里住上两三日。

    ()(e)  一个来往穿梭于天津卫和京师城中的林红玉,原本是王熙凤身边丫头,现在居然也有些抖落起来的样子,在外边干得风风火火,图什么?

    还有这京师城中那秦可卿与扬州城中的甄宝琛,这几个几乎都是明面上的了。

    没在明面的,秦可卿那身边肯定不止一个女人,相公每个月也都会“失踪”那么两三日,不知所踪,沈薛林三女也装作不知。

    男人么,总得有点儿自由,只要别太出格就行。

    好在冯紫英还是很有度,一个月就那么两三天的“自由”,而且绝口不提外边事儿,从未给内宅增添麻烦,所以沈薛林三女也都很满足。

    实在是后宅女人太多,若是相公还成日里在外边流连忘返,那这家里的公粮上缴,或者承包田就该荒了。

    这等俗不可耐的下流话也是相公在床笫间出来的,女人们都脸红耳热之余也觉得很是贴切。

    这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的规矩还是得走,可对马上三十的相公来就有点儿挑战了。

    虽相公自幼习练张师的体术,这滋补方剂从未断缺,但女人们都明白,再怎么也得要悠着点儿,否则再往后奔了四十,那可就真的要心有余而力不足,留下一大宅子怨妇了,保不准一些其他豪门大宅中常有的有辱门风的故事也会上演,这也是沈薛林三女要坚决杜绝的。

    尽可能地让相公留在宅子里,别在外边儿去打野食,就是沈薛林三女的一致意见。

    好歹这屋里的女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也懂得分寸,不会旦旦而伐竭泽而渔,放在外边儿,谁知道那些野女人会如何?

    像王熙凤、秦可卿这种虎狼之性的女人,最是让沈薛林三女担心的,哪怕薛宝钗和王熙凤还是表姐妹的亲戚关系。

    不让相公在外边去晃荡,那屋里人就的要把他守紧了,像鸳鸯、平儿这种知根知底且很是贴心的,黛玉她们也是不会太计较的。

    “贾雨村这个时候要登门可不是好时,都盯着呢。”冯紫英语气不咸不淡,“他当顺天府尹也有几年了,在朝里便也如鱼得水,哪边儿都不得罪,哪边都觉得他不错,这一轮内阁如果变动,免不了也会带来人事变动,他也有些坐不住了吧,只不过找上咱们家门,却有点儿蹊跷了。”

    冯紫英知道贾雨村和顾秉谦走得很近,与乔应甲关系也不错,当然和自己这层关系一直也联络着,这两年看着傅试的节节高升,恐怕让他也是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傅试从一个大理寺丞直升侍郎,直接就跨入了和他地位相等的境地,虽然左副都御史与他这个顺天府尹的实权相差还有些距离,但人家也是正三品的朝官,一样地位尊崇。

    要知道贾雨村进京当顺天府尹时,傅试才从保安知州升任顺天府治中,而这才几年,就连升几级,大理寺丞,然后就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了,这也太青云直上了。

    ()(e)  这一轮面临着巨大的人事变动,无论是谁胜出,都意味着失败的一方会遭遇重挫,其核心力量也免不了要隐退,这就是其他人的会。

    相比之下,冯紫英这种隔岸观火,立于不败之地的阁臣,就值得投效了。

    最终空缺出来的职位,终归也要给冯紫英这边酬谢一二的。

    或许贾雨村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谁又能免俗呢?雨村公也是如此啊。”黛玉轻叹一声。

    顺天府尹的确是一个炙可热的职位,他是唯一一个不是朝官的重臣,就因为顺天府的特殊地位,像其他省的左右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都是二品和正三品,但都不是重臣,唯独他这个三品府尹却列入重臣,足见其不一般。

    但顺天府尹始终是地方官员,或许比五寺寺卿这些清贵职位要强一些,甚至也能和诸如工部农部商部这些侍郎相媲美,但要和诸如吏部、户部、兵部的侍郎相比,又要略逊一筹了,尤其是能随时参政议政,这份资格不是地方官能比的。

    贾雨村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会,摆脱一直在地方上做事的印象,进入朝廷,以求有更好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正间,却见宝钗和探春联袂而至,正巧听到了黛玉和冯紫英之间谈论贾雨村的事儿。

    “既然走了入仕这条路,自然都是要谋求上进的,贾大人在顺天府尹位置上做得也算不错吧?至少民间没听到他多少恶名,”

    薛宝钗念及以前自己兄长得他的帮助,忍不住替贾雨村分辨几句。

    “他在顺天府尹位置上的确还算谨慎,但在金陵知府任上名声一般,参差不齐,”

    薛宝钗有些不认同,“金陵那等地方,一个知府不仅仅要能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事,江南士人将其视为根基所在,加之原来南京六部也在那里,当个知府很难,而且当初伪朝也还在,贾大人算是做得很完美了,当初相公不也夸赞贾大人在那里做得可圈可点,妾身可是记忆犹新呢。”

    见薛宝钗替贾雨村辩驳,冯紫英也乐了,“几年前的事情,妹妹还记得这般清楚?贾雨村是个做官的好,做事也行,但做人,却未必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在关键时候就往往摇摆不定,这样的做派,永远都别想进入核心,宝钗,黛玉,为夫这句话你们对不对?怎么前两年里贾雨村却少有登我家门呢?”

    冯紫英的一句话就让宝钗和黛玉都无言以对了。

    前两年,贾雨村的确也和冯家这边保持着联系,但要都么紧密亲近就不上了,而且其纯粹做事是看人话,冯紫英对其不排斥,但要重用,那也只能点到即止,当个侍郎没问题,当尚书就够呛,至于日后入阁,那这种人绝对不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