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又一年

A+A-

    今年大家伙都忙着种山油茶树,不知不觉就到了腊月,没几天,又要过年了。

    就在过年前两天,他们和许林一家约好了一起去安平县城办年货。

    杨大川与许林坐在外面赶车,芋哥儿和姚哥儿挤在的驴车里。姚哥儿现在已经是5个月的身子了,本来他是不想来的,听到芋哥儿要到周大夫那儿回诊,也想找周大夫瞧瞧,他现在是吃啥都不香。

    一路上不时看到村里人都急着往安平县城赶去采办年货,可惜杨大川家的驴车还是太,装不了太多人,要不然沈阿嬷、云哥儿也可以一起来,沈阿嬷都很久没进城了,平常买些肉食,油盐酱醋的都是到上林村或者秋里镇;云哥儿还没带他进城过呢。

    这鬼天气,要是走路到县城费老鼻子力了,许林家里的牛车又被他大哥赶去用,还好杨大川置了车,要不然大家都得走着去了。

    今年不知咋的,冻人的很,还没进12月,都已经比往年最冷时要冷得多。如今进了腊月,竟然还偶尔飘起了雪,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么冷的时候可有二三十年没遇见过了。

    年关的安平县,街上很热闹,排满了卖各种年货的摊子,行人来来往往,远远的,就能听到各种吆喝声:

    “猪肉便宜卖喽,猪肉便宜卖喽!”

    “糖瓜、糖瓜,又香又脆又甜的糖瓜!”

    “刚刚出锅的苞米花,不香不甜不要钱!”

    路上行人穿织如梭,过年的气氛远远弥漫,即使天气严寒,也挡不住庄户们过年采买的欲望,一年的辛苦都在过年这几天中的购物得以释放。

    城里人太多,不好驾车,杨大川无奈停下车:“你们先下车,在城门口等我,我先把驴车赶到城外去寄放。”

    许林领着两哥儿下了车:“要不,我们先到医馆?今天人多着呢,你这放车可要好一会儿!医馆估摸着人也多,要等好一会儿!”

    “成吗?”杨大川望着芋哥儿,“城里人太多,会不会挤着?”

    芋哥儿知道自家当家的是担心许林只顾着护住姚哥儿,没法看顾自己,“没事,我身子好着呢,一般二般的人不一定挤得过我呢!”

    杨大川得到芋哥儿的肯定,“那你们先到医馆等我,我放好车后马上就来。”

    过年不仅人多,还啥都涨价,平常看顾牲畜车棚的都加了一个大钱,还不一定有位子。杨大川等了好一会儿,才瞅了个空儿,把车赶进去。看来停车难不止现代有,古代也不容易啊!

    集市上人来人往的,杨大川着急芋哥儿,也没仔细逛。赶到医馆,还没轮到芋哥儿他们问诊。大冬天的,医馆筹备的也挺周全,还有火盆供医患取暖。

    姚哥儿在火盆上烤着手:“今天除了找大夫问诊,还想着来集上看看,添置点年货,你家今年还杀年猪不?我跟当家的今年分家单过,上山摘油茶果,地里又跟着你们种马蹄,也挣了一笔,日子过得还行,得请邻里亲戚过来吃饭宣告一声,定了26那天,我身子不方便,到时你们可要来早点,给我帮把手。”

    芋哥儿搓搓手,正了正身子:“行,到时我跟大川早早过去。今年我跟大川就杀个自己家里养的猪,23那天请家里兄弟叔伯过来吃个简单的团圆饭,人少,就不请你们过来帮手了,年后再宴你们。”

    两家人正着闲话,医馆大夫过来叫他们进去问诊。

    来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每次芋哥儿都是满载希望而来,失望而归。

    周大夫细细的把了一会儿脉,睁眼瞧着紧张的看着他的芋哥儿,抚须一笑,道:“你这身子调养的差不多了,上次给你开的方子也不用吃了,你家当家的药也不用再吃了,两人都停药了吧!”

    “真的?周大夫,我能生孩子了?”芋哥儿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叫起来。

    “的什么话!你本来就可以生孩子,只不过是为了你以后的身子好,才调养许久,不过......”

    “不过什么”芋哥儿听到周大夫到这里停顿,紧张的心里一哆嗦。

    “不过你夫夫两停药的三月内最好不要行房,待身体里的药性消除了,怀上的娃娃更壮实!”周大夫瞧着这紧张的一对夫夫,坏心眼的停顿了一下。

    杨大川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不着急孩子,可也知道芋哥儿心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孩子不仅是两人的关系认可,更是传统社会对生命延续的期盼。

    姚哥儿的孕像怀的不错,周大夫给开了一个开胃的方子,嘱咐他先吃上几天,待吃饭香了,就可以停掉。

    两家人都挺高兴,都得到了自家想要的消息,决定放开手脚,大肆采买一番。

    街上真是一片热闹,到处都摆满了摊,一路走过去,卖什么的都有,吃的:各种瓜果糖饼、点心吃应有尽有,各种食物的香味袭人,扑鼻而来,让人唾诞三尺。

    用的:新式样的衣服布料、哥儿媳妇的口脂水粉,款式新奇的装带首饰,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流还在不断的增多,商贩们招揽顾客的叫卖声更是响彻一片。

    四人一路走,一路逛。杨大川跟芋哥儿没啥忌口的,两人一路走来嘴里手里都没停过,正经的东西还没采买,零食吃到时吃了不老少。

    街上也有农户出来卖自家出产的东西:鸡鸭鹅,猪跟羊,山上捡的蘑菇,晒干的几把野菜、简单加工的豆腐皮,自家腌制的大酱。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有其他村子的人来卖茨菇马蹄,买的人也不少,看来杨大川种这茨菇马蹄的事儿,十里八乡都是有所耳闻的,一听杨大川卖这个得了钱,到野外一寻摸,卖了也能得一笔。

    闲逛了一圈,随着人越来越多,姚哥儿的身子不便,也不敢去太多人的地方。两家人才正经采买东西来。

    杨大川看到街上有卖烟花炮竹的,就买了点烟花,虽家里没孩子,但自己放乐呵乐呵也不错,炮竹就挑大的买了几大串,算天天放直到元宵;还买了两个大红灯笼,去年买的那两个杨大川嫌弃有点久了,配不上自家的新房子,要买两个更大更好看的;看到肉档上居然还有卖牛肉的,虽然价格高了点,他还是硬挤上去买了十来斤牛肉,现在天气冷,不怕坏;走过生鲜档,看到竟然有海鲜卖,杨大川也买了一些虾啊鱼的,干货也称了几斤;路过酒肆,好酒也得备几坛。

    芋哥儿也细细思量着要添置的东西。做新衣裳的布料,沈阿嬷早就置办好了;用作祭祀的香烛纸钱得买;家里对联门神也得换新的;零嘴吃食、糖瓜点心也得称几斤,家里过年招待要用;冻梨干果也得买一些,过年吃多了肉解解腻;红纸也要买两刀,包红包得用上;各种调料是少不了的,听如今城里还有新的调味料,也要买一些回去;走亲的年礼也得备上。

    心里有了谱,采买就快了,两家一合计,不花多少时间就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