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变坏(三合一)
等杨大川走出那条不足两百米的街道, 身上已经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儿。玩偶、点心、糕饼,还有许多干果、蜜饯、肉干……实在是提不了了,杨大川才拔腿往外走,想着先把东西放车上, 反正停车的地方有人看管着, 不怕偷!
再回来,杨大川准备到商贸街逛逛, 听城南的这一带都是高档商业街, 卖的都是北方以及海外的一些新鲜物产,店面都高大几分。
进了一家店, 杨大川盯着那些用精美的罐子瓷盘装着的东西, 心里十分好奇。
“掌柜的, 这些是什么?”杨大川问柜台后面拨着算盘的一个中年人。
“哦,那些都是北边送过来的奶酪, 奶粉, 滋味十分不错, 老人孩都是得用的。”
想不到这古代也有奶粉卖, 杨大川本来还想着待会要去多买两只母羊下奶的, 现如今有现成的奶粉那可真是太好了。
“奶酪,奶粉咋卖?”
“奶酪两贯钱1斤, 奶粉五贯钱两罐”中年人掌柜抬头看了杨大川一眼,原本还以为是是好奇过来看看的, 看样子是想买呢!
“这奶酪、奶粉是个精贵的, 通常都是从北方运来卖到海外, 如今南北商路不通,海船不开,才摆上来的!咱这边吃奶粉的可不多,您下次再来可不一定有!”中年掌柜解释道。
杨大川心里一动,突然想到去年街上行乞的人变多的事儿。
“掌柜,您这奶粉奶酪还剩的多吗?”
“奶酪还有四五斤,奶粉也有十来罐,您要是包圆的话,给您把零头抹去!”
“行,帮我全部包起来吧”,杨大川大手一挥,一口应下。
“好咧,您等会儿,马上给你包好!”中年掌柜喜笑颜开,原本他还愁着这物事儿摆上好几天了,都没人问,觉着不好卖呢,想不到一下子就卖完了。
趁着掌柜的在包,杨大川一边量店里,一边状似不经意问道,“掌柜的,我咋瞅着安平县城最近出现那么多外乡人呢,提着大包包,来去匆匆的!”
掌柜的刚把这棘手的物事儿卖出去,心里高兴着呢,不在意道:“听北边不太平,塞外边境的牧民去年旱着了,今年看着也不太行,地里粮食收成不好,日子难过。城里的外乡人估摸着是过来投奔亲戚或者寻活计儿的。”
“那你刚才咋海外的商船也不开了,最近可是没风没雨的”杨大川四处转了转,接着问道。
“呀,现如今可不敢出海!咱大安朝临近的几个海外国,都不太平,听倭国那边现在发瘟疫呢,死了不老少!”中年掌柜四处看了看,压低声音神秘道:“而且还听出海回来的人,海上还有海怪,好几艘出海的大船都被掀翻了!”
杨大川皱眉,“瘟疫,回来的人可有染上的?”海怪啥的,他倒是不担心,他们这儿不沿海,有海怪也威胁不到这儿来,要担心也是隔壁南海城。倒是这瘟疫,大范围的传染的话,那可就是要命的了!
中年掌柜瞧着杨大川像是被吓着了一般,赶忙回道:“哎哟,都离我们远着呢,从海外回来的人如今都被官府圈起来了,是要等个一月两月观察无碍了才放出来,至今倒是没听有谁染上的,您放心吧!”
着话,掌柜的手上功夫也没停,“好了,客观,这就包好了,您清点清点,总共五斤奶酪,十六罐奶粉,收您5两银子,这多余的半斤碎奶酪就当搭头贴给您了!”
杨大川付了钱出门,想到刚才掌柜的话,心里隐隐有些担忧,脚尖一转,又向周大夫的医馆走去。
周大夫见杨大川又来了,心里有些诧异:“昨儿不是都好了吗?怎么又来了?”
“嘿嘿,周大夫,是这样的,咱家离县城也不近,这不是担心有个头疼脑热的,赶不及吗,想央您开几服药家里备着!不单单是芋哥儿的,家里人也能服用的!”杨大川搓搓手,解释道。
周大夫胡子一翘,把手里的医案一扔,作势要:“药是能随便乱吃的吗?尤其是家里有孕的哥儿,简直是乱来!”
“以防万一,以防万一,您老就给开几幅保胎药,安安我的心吧!”杨大川抱头乱窜。
周大夫无奈,板着脸,“给你开几幅常备药,家里人都能用上!芋哥儿的也拿两贴,但是不能随意使,给你放家里安心,胡乱服用有啥后果我可不负责!”
杨大川连忙作辑,“谢谢周大夫、谢谢周大夫!”
在医馆还听到人东阿胶补身子,又央求着周大夫卖几斤上好的阿胶给他,差点没被周大夫拿棍子给出去。
又在街上转了两圈,估摸着没啥买的了,杨大川就准备回家去。
架上驴车,还没驶出城,就看到一伙子人在停放车畜的地方装卸布料。听他们的话头,这些布料本来是要运送到海外售卖的,但是出海的船只遇到龙王爷翻身,只剩下这些浸过水的布料!
刚刚才听有海怪,现在又听到龙王爷翻身。
“两位掌柜,这些布料卖不卖啊”杨大川看这些布料都是一些上好的绢布与绸子,就是浸过水发黄发皱,卖相不好,估摸着也不贵。他刚才在城里也买了不少的细棉布,
“恩,你想要?”卖货的高兴道。没想到这些布料还有人问,这批泡过海水的布料从南海城一路卖到这安平县,一路不知道问了多少商户,都没人愿意要,有钱人家看不上,平民户觉得不实在,实在是卖不动!
“卖的,卖的,大哥要多少,10个大钱一尺,便宜卖了!”虽然这位问价的一看就知道是没啥钱的庄户人,但是蚊子腿再也是肉,不得能博个开门红!
10个大钱一尺确实很便宜了,杨大川虽然不知道市面上的好布料价值几何,但是平时下田干活穿的粗布都是要卖12个大钱一尺的。
“这些布料怕是放不了多久啊,泡过海水没两年就得坏掉!”
“咳咳咳,要不咋会那么便宜呢”,胖胖的圆脸掌柜尴尬回答道。这也是这批布卖不动的原因,要只是卖相不好,平民户的也不介意,关键这布料他娘的是从海里捞起来的,放不长久,贫苦人家谁三天两头的做新衣服穿!
“5个大钱一尺,我要10匹!”,结合刚才听到掌柜的一些消息,杨大川想先做些准备。反正这些布料便宜的很,不花多少钱!要是真有灾祸来了,留着银子也没地方使!
“成,亏本卖给你了”圆脸掌柜一咬牙答应了,再不卖点货儿出去,连回去的路费都没了。
杨大川眉开眼笑,上手专门挑那些瞅摸着泡不久的布,不过翻检了一会儿就发现也没啥可选的,都被这些卖布的商贩挑过一遍了,最后只能挑选了一些平常穿衣服的颜色的布匹。
“掌柜的,这些布料咋会泡海水了呢”,杨大川假装疑惑问道。
“唉,别提了,本来是想搭海船把这些布料卖到南洋的,没成想还没出港口多远,就碰到两艘大海船返航,像被鬼撵了一样,这不就把我们在的那条海船给带翻了,真他娘的倒霉!”圆脸掌柜憋屈坏了,杨大川一问,就倒豆子似的全部了。
“唉,祖宗保佑,幸亏是在港口附近翻的船,能捡回一条命,拾掇点物什儿回来卖!要是像那两艘大船带回来的消息的那样,被龙王爷留在南海里,那可真是赔钱又赔命了!”另外一个掌柜叹气补充道。
“龙王爷翻身,最近可没啥大风雨哩?”
“嗨,我们也不清楚,回来的那两艘大船上的人整天神神道道的看到龙王爷,几十丈长的身子呢,翻个身就把他们给翻了,胆儿都给吓破了!”,圆脸掌柜咽了咽口水,摆摆手继续:“最近也没人敢出海了,就算不怕龙王爷,也担心染上疫症,那邻海的倭寇国也不知造了啥孽,全国都在发疫症呢,往外蹿逃的还把这病带到了海上!听还有不少往我们大安朝来的呢!”
“也得亏我们还没走远,要是船走远了,回来还得被官府关上个几月的!”另外一个掌柜拍拍胸口庆幸道,虽然这次损失了钱财,但也总比遇到龙王爷,染上疫症丢了命的人好。
拿好布匹,杨大川赶着满满的一车东西回家了。心里任然是满满的疑惑,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以后会发生什么,但是做好准备总是不差的。
杨大川带着一驴车的东西回到家,毫无疑问被沈阿嬷跟芋哥儿好好的了一顿,尤其是那批布料。
“大川,你买那么多布料想干啥啊,咱家也不适合穿这布料做的衣服啊,不好下田不,还不经使!”沈阿嬷一边收拾,一边继续发问,“难道你还想开个布庄?你就是想卖布,我估摸着你买的这批布可没人要,哎哟,你这到底咋想的!”
芋哥儿望着这批布也发愁,可看着自家当家的被阿嬷的可怜巴巴的样子,也不好再嘴,“咱以前也没用过这精贵的布料,都不知道咋处理啊!”
杨大川买这批布料也没想干啥,便宜布料买了放在家里又不占啥地方,要是以后真有啥灾祸的,预备着也不差,但是总不能就这么跟家里人吧,只会平白添堵!
“呃,那不是看这批布料挺好看吗,还便宜,就买了些回家放着”
“你真是有钱没处使,平白烧的慌,卖货的就喜欢你这种大傻子了!”沈阿嬷没好气的回道。
杨大川摸摸鼻子,无奈苦笑,不敢话。
今年夏季雨水又比去年多了几分,进七月下旬了,大雨还是下个不停。雨水哗啦哗啦下到田地里,将水田都灌满去,开闸放田水都来不及。六月水稻上浆的时候,雨就没停过,粮食本就长得不好,眼瞅是要收割了,这雨还是不停,简直就像天空被划了道口子,让天上的水都漏下来一样。
这样不行,还没等到雨停,稻子就得熟过头烂在地里了。家里夏收的工具是早就准备好了,这天,雨稍微的变了一点,淅淅沥沥的不像前几天在人身上发痛!杨大川收拾收拾,就往他便宜大哥家走去。
“大川,下着雨呢,你咋来了?”杨大山正坐在堂屋里,拿着块磨刀石磨着夏收的禾镰,禾镰被磨的程亮,都不知道磨了有多久了。
杨大川脱下身上的蓑衣,放到门口挂着 ,抖抖身上的雨水,“大哥,我想今天就开镰了,邀你跟三弟过去搭把手。”今年夏收,三兄弟早就好了三家一起收水稻,因这雨一直耽搁,就没有商量谁家先收。
杨大山瞅了外面一眼,雨虽然了,可还没停,一时三刻的也不见有停的迹象。
“家里摆的开吗?”杨大山寻摸一会儿,也理解杨大川的做法,要是这雨越下越大不停,地里可就真的是颗粒无收了!
“摊厚一些,家里都摆上 ,差不多了!”
“成,你跟老三一声!”
“那我去老三家一声,中午,你带着嫂子跟大娃、二娃一起过来吃饭,”因为杨大川家水田最多,出工的又只有他一个,他就主动把吃饭的活计揽在了自家身上,收稻这几天中午晚上都在他家吃,无论谁家收稻都一样!
到老三家招呼了一声,杨大川又往村里走去。
估摸着下雨,大家施展不开,自家的这几个人还不够,又招呼了本家兄弟杨青、杨平,还有许林一起过来帮忙!他们家都还没有收割,对杨大川现在决定收稻感到惊讶,但并不疑惑。他们总还是想再等等的,兴许过两天就晴了呢。
即便是下雨,人多了总还是快当的,几个人又是做熟了的,8个人花了3天时间把杨大川家的8亩水田给全部收了回来。收回来的稻谷就像是泡过水的一样,家里除了两夫夫跟沈阿嬷住的房间没摊谷子,其余的地面都摊上,家里吃饭众人都是踩在铺着水谷的堂屋上,就着稻谷新鲜的水汽味下饭。
沈阿嬷做的饭总是好吃的,又加上杨大川舍得,这几日顿顿都有大肉,家里养的鸡鸭鹅,提前几日买了养在家里的大草鱼,新鲜肥厚的五花肉、腌制的咸鲜腊肉,吃得众人是嘴里流油,下大力干活。
杨大山,杨大路两口子都下地了,家里自然没人做饭,三个侄子也一同到二叔(伯)家里来。杨大川想的挺好,家里现在到处摊满了稻谷 ,几个侄子留在家,帮耙耙谷还是可以的,况且他家不止饭食好吃,零食还不断,对几个侄子的诱惑还是很强的。
收完杨大川家的水稻,杨大川给杨青、杨平、许林包了个红包,是这几天帮忙的感谢,并不提是帮工工钱,这是村里历来的惯例,大家都知道,几人也没推。
杨大山、杨大路瞅摸着收完杨大川家的水稻,这雨都不见,更别放晴了,也不敢再耽搁,也要冒着雨收稻谷。
杨青、杨平、许林帮忙收完杨大川家的水稻,思量过后,回到家也不二话,下田收稻。村里人见杨大川三兄弟带头冒雨收稻,本来心里就有想法的,也披着蓑衣下田开镰了,不过有的人还想等着晴天或者是因家里地方不够大,收一天,歇一天,就怕水稻放家里不见日头给捂坏了。
村里能下定决心冒雨收稻的毕竟还是少数,不到一半。眼瞅着这雨不仅不见停,还越下越大,三家人收杨大路家最后一亩田时,雨大到在人身上发疼,眼睛都睁不开,本来半天就能收完的 ,生生用了两天时间!
村里没有一丁点儿都没收稻的人家如今都已经忙慌了,田里的水已经被灌得满满当当,排都排不出,稻杆又被大风吹倒,全部倒伏泡在水里。现在再下田收,比之杨大川收水稻时困难十倍不止,不收的话,那这一茬就白种了,颗粒无收!
收水稻这几天,家里都是每天熬煮一大锅防感冒的老姜汤跟周大夫开的药剂,就怕大家雨淋多了倒在田上,害上大病那就麻烦了。收到后面几天,家里的两位嫂子也不下田了,没办法,雨越下越大,也需要人照看收回来的稻谷。
侥是以杨大川如今的好身体,淋了这将近十来天的雨,也狠狠的在家歇了两天。
芋哥儿今天在家收拾那批被海水泡过的布,对杨大川到,“咱家第一天收回来的稻谷已经干的差不多了,装在袋子里也不怕捂坏,家里地面稍稍空了,能挪出一些位置,是不是跟大哥他们一声,让他们把摊不开的稻谷放在咱家晾晾!”
“那我去跟他们一声,我寻思着得摆三弟家的才行,三弟后来收的那稻子就像是泡在水里的了!”杨大川摇摇头叹气。
上他两家一,果然杨大路家后面两天收的那批水稻,都已经冒芽了,听完杨大川能挪位置出来给他,忙不迭的把水稻送过来摊开,更是点起了炭盆,要守在那儿烘干!
去年杨大川不咋用心,一亩水田也差不多能收320斤。今年开年用的肥足,精心伺弄,但是后面雨水太多,长势不好,估摸着也就是280到300左右。不比前世,相比村里其他人,杨大川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村里其他人家如今是一片愁云惨淡,今年的第一茬粮食村里超过一半的人家收不回五成。现在收水稻不是割了,是下田去捞,捞上来的稻穗都差不多被雨水散,更有的是已经在水里发芽了。
大雨下到了八月中才放晴,如今田里已经被水没过连成了一片,根本看不出哪块田是哪家的!
杨大川披着蓑衣刚从田里走回来,早些日子育的秧苗已经被水淹了,他今天要到田里补种,水稻他只算种平山村的5亩,大湾村的水田如今还积水严重,待过段时间水退了就种土豆苞米。
大湾村全村今年第一茬的收成比平山村还低,本身村子地势低,就在河边拐弯的岸边。今年雨水一多,没过几天村里的水田全都被淹,杨大川收稻的时候倒是有几家跟风,收成不至于太差,其余的村民杨大川估计能收到粮仓的不足四成。
杨大川思量,这两年北方都旱着,收成不好,今年南边的水涝也比往年严重,下半年这鬼天气还不知道会咋样,还是多种点不费事儿的,易刨食的,旱涝保收。茨菇马蹄就种新开荒的那两亩泥田里,有得收就收,没得收也无所谓!
至于山上的油茶籽,如今海外商贸基本断了,也不知啥时候能恢复正常,估摸着今年可能会少收或者不收。杨大川也不知村里其他人知不知道这个消息,反正他不准备张口,要是闹起来,大伙儿让他承担大家去年筹银子包山种油茶果的损失,那他可就真的是平白惹一身骚了!
想好了下半年的活计,杨大川心里也松快了几分。自从上次进城听到各边传来的消息,心底总有一种不安,隐隐有一种大事发生的感觉,但又没有任何头绪,自个儿就是想防备,也无从下手。天灾人祸,总不会太过于偏离,杨大川只能摁下心头的焦躁,以自己如今能想到的先缓缓准备着。
大雨的影响远远不止粮食欠收,据外边传来的消息,大安朝还有其他地儿洪涝受灾更为严重的,不止田里庄稼绝收,连人带房子都被山洪冲走。朝廷已经安排搜救,有可能还会有难民被安排到他们安平县。
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唯一能探消息的刘掌柜如今又多数时间在府城,杨大川也没有更好的门路,想听个消息也没地儿去。
入了夏,天上的太阳毒辣辣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刚遭过水灾,如今到处都是些泥坑、水洼子,太阳一晒,苍蝇、蚊子铺天盖地的飞。
如今,杨大川已经不敢再让芋哥儿出门,尤其是进村子里。村里庄户人家盖房子没有排水的考虑,茅厕又简陋,之前下了那么长时间的大雨,不老少人家的粪水都满溢出来,淌的到处都是。如今雨退了,太阳一晒,村里不仅味儿大,白天苍蝇到处乱飞,入夜耳边都是嗡嗡的蚊子飞的声响,随意一拍,都能拍死无数。
杨大川房子在村口南边,离最近的一户人家都有两三百米远,平常在村里会显得独,现在却刚好可以远离村里乱糟糟的环境。杨大川不敢多想,跟村长提上了一嘴,但是村里历来都是这样,村民反而觉得杨大川大惊怪瞎讲究。杨大川无法,只得自家心,提醒多来往的那几户注意。
村里不在意,杨大川自个儿却不敢放松。为防止生疫病,杨大川在家里各个角落都撒上了盖房子留下来的生石灰,入口的锅碗瓢盆更是每天都要用开水烫过。衣物铺盖,下雨沤了将近半个月,全拿出来摊开晒晒;又找来艾草,在屋子里面点燃,用烟熏着各个角落,尤其是家里的牲畜棚,三五不时都要用水冲洗一回。
这么一收拾,杨大川又发现家里能治病预防的药物太少了,这可不比现代,一生病电话有救护车来接,这要是在村里发个急症啥的,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周大夫上次开的防伤寒的药在夏收的时候,熬煮的差不多了,家里石灰也用完了,杨大川就寻摸着要到城里多采买一些家里放着,顺道看看县城如今的情况。
杨大川这次进城,特意绕远路走秋里镇往安平县城的官道。路过的村庄看着都不大好,农田房屋被淹坏的不老少,地里新栽的苗都是焉焉的。各个村估摸着跟平山村一样,都没有做好雨后的污水处理,老远都能看到苍蝇蚊子到处乱飞,传出来的味道也呛的很。
路过大湾村的时候,杨大川特意去看了看芋哥儿跟沈阿嬷之前住的房子。两年没人住的土坯房,经过大雨这么长时间一浇,摇摇欲坠,瞅摸着已经朽坏不能再住人。
现在他们家还有3亩水田,3亩旱地在大湾村,两个村子离得虽然不远,但是照看农田终究不大方便,还是得想法子把他们换到平山村这边儿才行。
往安平县上的官道多了不少人,拖家带口、肩挑手抗的,能看出是逃难到这边的,虽然狼狈,但并不显得落魄。
“这位大哥,我是往安平县去的,这路不好走,顺你们一道儿?”杨大川量前边的一家三口走的实在辛苦。太阳火辣辣的,当家的汉子挑着全部家当,媳妇儿背着个大包袱还搂着个两三岁的娃娃,娃娃戴着个草帽但还是被晒得满脸通红,焉嗒嗒的靠在自家娘亲肩上。
当家的黄脸汉子摸一把脸上的汗,看看自家婆娘娃子,再瞅了瞅杨大川,点点头回答道,“成,先谢过你了!”
杨大川帮他们把东西撂到驴车上,挥着鞭子甩了个响儿,驴车就慢慢的往前走了。走了一会儿,寻摸着他们喘过气来了,随口问道;
“大哥,你们哪儿来,准备去哪儿落脚啊?”
“从云县过来的,俺家那边不大好,房子庄稼都被淹了,过这边寻个亲戚过活!”黄脸汉子瓮声翁气的回答道。
安平县的府城是桂宁城,隶属于桂南省;云县在安平县东南边,是隔壁南海城下的一个县城,隶属于粤广省。
“你们过来时,看到别的地方都咋样啦?”现在的信息不流畅,杨大川很想知道外面情况如何。
“都要比云县好一些,咱们云县地势低,还靠海,前儿个下大雨刮大风,把所有的屋子都毁了,这才不得不出来寻个活路。又因为俺娘家哥哥在安平县,所以才来这边!”黄脸汉子用布巾擦擦脸上的汗,随口回道。
“哎,大哥,听你们南海城出现海龙王了呀,那是咋回事儿的!”
“海龙王啥的俺家不知道,不过水里的鱼变少了倒是真的,要不然俺们家也不至于全家出来讨生活!”黄脸汉子无奈叹气,“这两年也不知咋回事儿,水里的鱼一天比一天少,鱼已经活不下去了!”
看来这海里的确是出问题了,海船开不出去,水里也没有鱼,就不知是啥子问题?地震,海啸,海底火山爆发还是其他,以杨大川的眼界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么几样,但若是发生了这些海难,桂南省、粤广省这两省又是临近的,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
载着一家三口,杨大川驾着驴车,心事儿重重的往安平县赶去。
大雨对安平县也有影响,县城积水严重,地势低的人家都被淹了,又加上县城人家里存粮不多,据也死了一些人。
城里能看见不老少过来逃难的人,肩扛手提,大包包,步履匆匆的,给往常这热闹的县城凭空增添了三分的焦躁气息。杨大川把黄脸汉子这一家子在城门口放下,驾着车直奔周大夫的医馆而去。
刚受过灾,医馆里到处都挤满了病人。周大夫忙得不可开交,杨大川也没能跟他的上话,索性自己这次过来就是拿药的,也不多逗留,让周大夫给拿了最多的日常草药就往城里去。
一路走一路听,听今年不仅北方旱灾了,中部平原地区也开始闹干旱,南边今年水涝也损失不。影影绰绰的还有人北边如今又起了蝗灾虫害,总之日子不好过,往南边奔走的人不老少。
杨大川听着城里的各种道消息,心里也鼓!若真是旱涝虫灾严重,今年粮食必是减产的,不用多久,粮食肯定得大幅度涨价。家里刚收完水稻,去年今年的都没卖,并不缺粮,吃个一两年没问题。
家里救急常用的药还是太少了,待会到其他医馆看看,多买点药粉药膏的放家里备着;细棉布啥的也可以多备些,过年家里孩子出生,总要买的,先买了存着;还有盐、糖之类的调料也得多多准备着,自己是个口味重的,可受不了没盐没油的日子。
杨大川琢磨了一通,准备先把刚才想的全部备上,一次买不完而且也太显眼,最近得多来城里几次,先准备个三五年的量,谁也不知道这古代的灾害能持续多久,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
路过银庄的时候,杨大川想到一句话,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自家还是把家里的银钱票子换黄金白银比较好。家里如今还有一千二两的存余,先换个8两金子,其余的购置完家里的物什再换成白银铜钱放家里。
恩,还有防备的家伙什!若这个世道真乱了,防备的武器可不能少。铁匠铺虽然只要报备都能帮造铁器,但是私造武器可是要报官的。刀啊剑的,杨大川不指望,锄头铁锹这些农具可以多造几把,让铁匠造厚实一点,也是不差的,毕竟这个世界可没有枪支热武器,只要人不多,杨大川自忖还是不怕的。
瞎琢磨了一通,又跑到上次帮他家盖房子的施工队在城里的店铺,预定了两车的石灰,让他们抽时间给送到家里去。
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经过或到达安平县,村里偶尔进城的人也不老少,外面的消息也慢慢传到平山村这个村子里。村里人也渐渐有了紧迫感,虽然大安朝平顺了一百多年,村民们都没经过啥灾祸,但是灾祸发生了要准备些啥的,都估摸的清楚。
粮食欠收,人心不稳,朝廷官府如今是焦头烂额,顾此失彼,将赈灾的重心都放在了北边。安平县本就是个县城,如今人心惶惶,粮食物价飞涨。
今年年景不好 ,外边的情况又不知会怎么样,庄户们把粮食牢牢的拽在手里,不愿意卖,中部平原粮仓又没有粮食进来,通向海外的商路又断了,现如今,安平县城的米价已经涨到28文一斤,涨了将近10倍。
起来,县里物价飞涨也有杨大川一份参与,这两三个月,他隔三差五的就进城去,每次都是空车进城,回来时满满的一驴车。杨大川如今手里除了那8两金子,就还有几十两的银子傍身,其余的都花用完了。
已经十一月了,往常虽然这个时候不冷,可也不会太热,早上晚上得穿两件衣服、晚上盖薄被子才行。但现在,一直到立冬,气温也没有半点要下降的意思,反而更加热了起来,杨大川估摸着现在外边的温度已经超过了三十七八度。
第二茬的水稻种的晚,也得到这个时候才能收。早前育苗的时候,杨大川就只育了5亩地的水稻。谁想接下来的天气如今古怪,夏收下过那场成灾的大雨后,后面就没有再正经下过一场雨水,偶尔下雨了竟连地皮都不湿。
大平河河床下降,眼瞅着河水慢慢干涸,水量一天比一天少,水田里面的稻子也快要被旱死了,庄户们纷纷担水浇田。
杨大川家人手少,5亩的水田顾不过来,只留了三亩靠近河边的水田,其余的两亩都拔掉改种红薯。经过雨灾抢收夏粮那一事儿,村里现在信服杨大川的人不少,看他拔禾苗改种红薯,家里人手少看顾不过来的,咬咬牙也纷纷效仿,拔掉田里禾苗改种其他的作物。
天旱,村里的老井水位也变得很低,如今得将吊桶上的绳子放到底才能到水。不过平山村村民也不是靠着这口老井吃水,看整个村里只有一口井就知道。村里人家用的多是自个儿上山接的山泉水,清甜甘凉,还方便。找个山泉眼,毛竹管子一架,直通到家,都不用每天费那力气去担水。
天气炎热,又长久不下雨,渐渐的就有村民发现家里管子不出水了,上山一查看,接水的泉眼已经干涸,原本一个泉眼能供几户人家取水用,现如今一户都难以支撑,村民又得纷纷到处寻摸新的泉眼。
杨大川在上山为家里换过好几次新泉眼后,决定还是请人在自家院子里个井算了。之前寻摸着家里马上就要有孩子,有口井不安全。但转念一想,以后日子不定会怎么样,家里看顾紧些,有口井会方便许多。
“井?”村里总共就一口老井,还有大平河,山上的泉眼又是随便寻寻就有的,不平山村,整个安平县城都是不缺水使的。
“家里还是得一口井。如今年景不好,山上的泉眼也渐渐流不出水来了,咱家自己一口,浇田做饭都方便,不用整天上山寻。”杨大川眼看着大平河水都要干没了,若是自家有井,就不用与村里人争水浇地,少了多少事儿。
“寻得到井的匠人吗,咱们这边都不兴井的?”芋哥儿问。这边的多是些盖房子的泥瓦匠,井得找专门的匠人才行。要不然出来的井不安全,那不得整天提心吊胆的。
“我之前进城去听了,寻摸着这几日就有好消息。”
安平县这边并不缺水,山上泉眼多,河里水量足,都不曾愁过吃水的问题。所以会井的泥瓦匠并不多,杨大川到处托人听,直到最近才寻摸上消息。
如今到处都缺水,这会井的活计儿一时就紧俏起来,这支井队是安平县城里的大户人家专门从隔壁县城请过来为家里井的,大户人家的活计完了后,井队也愿意接其他人家的活儿,总不能过来一趟就干一个活计儿吧。
旱时井总是贵的,总共花费了12两,比平常多一倍的价钱,在自家老宅的前边了一口深水井,杨大川觉得深水井得用些,不想以后稍微旱点就缺水使。家里的这口井,杨大川让井队帮改成了压水井,安全又好使。
村里人看见杨大川请了井队来,商量一番后,决定凑钱把村里的那口老井挖深几米,改成深水井!
估摸着以后的日子不好过,村里过得宽裕的几家,也决定井。村长家单独一口,许林三兄弟合伙了一口,杨大川垫了点钱给杨大山杨大河家也了一口。加上还有其他的人家,一时之间,村里就多了七八口水井。隔壁村子听到平山村有井队,纷纷过来寻到自个儿村里井。
村里吃水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地里的庄稼却越发不好。杨大川鼓足了力气,每天勤快担水浇田,精心伺候着,都没起到多大作用,水稻抽穗上浆结实不好,稻穗都是瘪瘪的。将三亩地的水稻收回来,杨大川估摸着不到六百斤。
村里其他人家水田里全部种上水稻的,收成更少。村里人担水不比杨大川少,但是田里庄稼分得的水少 ,一家七八亩地收回来的稻谷也跟杨大川差不多,看着收上来的一堆稻草,一个个只能蹲在地头上拉扯着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