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收获
村口跟村里两个院子平日里虽然串门不多, 但是大家都在一个地头上干活,村里亲连着亲, 人人都的上话, 对于村口的大动作他们是知道的,但是都没有进去瞧见过,连杨大川弄的菜架子也只是听没瞧见。
这也难怪, 如今外边危险的紧, 两个院子的人都是各自一个队, 每天一块儿上田干活,一块儿收工回家,要是想串门子, 那得在另外一个院子过上一夜,第二天跟着上田的人才能回家。
所以, 虽然听了村口院子开始在自家门口种水稻, 但是村里自留地不多,富余的也就一分来地, 他们也就不大上心。村口的人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忙过下种插秧那一阵后, 也没再整天将种水稻挂在嘴边上。
不过现在村口里的人,大伙儿最爱做的就是在整个大院闲逛, 看看自家稻苗的长势, 那家的毛病, 比比谁家长得好。一个个比赛似的精心的伺弄家里的这些水田, 可不敢有一丝马虎。
家里的毛孩子更是被家里大人三令五申的教训过, 不准在周围闹闲逛,要是被发现糟蹋秧苗的,甭管谁家孩子,那都是一顿竹笋炒肉伺候。
这几年,村里半大的毛孩子活得憋闷,外出干活太,不安全;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屋里待着也找不到折腾的地儿,整日的被拘在围墙里,以前还能在整个院子跑动跑动;如今倒好,院子所有能下脚的地儿都建成了水田,高声扯呼一声回家都得挨顿板子。
杨大川家倒是还留有前院的空地,但是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家里这点地儿也不够折腾了。
“唉,以后咱们孩子连个跑动的宽敞地儿都没了!”杨大川惆怅的望着外边院子追逐闹的壮壮跟安安。以前村里的孩子活得多安逸啊,上山下河,东跑西窜的,不到吃饭的点儿都不能着家,现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被拘在围墙里,甚至他们外边只剩下能走道儿的地儿。
“兴许没几年,这年景就好起来了!”芋哥儿不以为意。如今的年景能活下来,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家里大人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空闲给孩子们找乐子。
杨大川倒是想给孩子们制些玩具,但是也只能想想了,编个箩筐背篓他倒是还成,木工活他就麻爪了。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木匠,都是些把式活儿,即便有,他又不会画、也不出个一二三四来,最重要的是,家里如今也没木材啥的原料,要真想做,还得上山寻摸好木材。
“大川,赶紧的,你上我家水田看看,我这稻子不对劲儿啊!”正当杨大川在家瞎想的时候,同住村口院子的周叔上门了,急匆匆的拉着杨大川就要往自家水田里赶。
周叔家的稻子跟村里大伙儿一样,都是精心伺候,不敢有一丝马虎的。但因为门前的水田是原本捂实的硬地改建的,他家生怕肥力不够,家里的粪肥,海耗子骨头肥料一个劲的往地里撒。
水田里的稻杆也的确是长得好,比村里所有的水田都长势精神,因此,他还得了村里好些人的羡慕呢。可是眼瞅着进六月了,村里一起下种的都开花了,他家的水稻还是光长叶子,瞧着杆径还挺苍翠,大大的一株,长得分外精神,但就是没声响,将近十来天了,都没见动静。
瞧着这花期都过了,他哪里还呆得住,赶紧的找来杨大川。
经过这抛秧、木架子种菜的事儿,村口院子里的人都觉着杨大川这种田的本事儿不比经年的老农差,凡是地里有个啥差池不妥当,都爱找他唠嗑唠嗑,问问章程办法。
杨大川所有的种田经验都来自于后世,他知道的他也不藏着掩着,不懂的,他就问芋哥儿,芋哥儿可是种田的老手,比他这个半吊子靠谱多了,夫夫两一合计也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没有抽穗开花的也还有几家,但是稻杆长势没周叔家的茂盛,见到杨大川被拉到田里,也凑过来纷纷想学上两手。
嗨,这不是禾苗生长过旺嘛!杨大川到田里一看就知道这是啥问题了。难怪周叔他们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肥料不给力,田里的禾苗只有长势不好,从来没有营养过剩的。
周叔跟院子里的其他几家生怕肥力不够,一有空就结对上外边去抓海耗子,攒着劲儿的撒骨肥,要不是这大平河源源不断的上来海耗子,他们平山村非得把周围给抓绝了。
杨大川估摸如今头顶上的两色极光对庄稼有好处,而且骨肥肥力足,撒的又特别多,造成田里的禾苗营养过剩,光长叶子不结实了。
“那咋办?大川,咱们咋整啊?”由不得周叔不着急,这忙活了几月,他娘的!其他人都能收粮,就他们家收回一堆稻杆有啥用。
这整治的法子也不难,不过今年这茬的收成肯定没有其他人家的好了。
“周叔,这骨肥就不要在下了!你们先到田里踩断禾苗一部分根,可千万不能踩绝了;再有就是把田水给放干了,好好的晒一晒;早上起来记得用长竹杆在禾叶上来回赶动,把叶片上的露珠扫落,整个三五天,这样能让水田里的禾苗吸收不了地里的肥力,到时就差不多能开花了。”
“唉!这当了一辈子的老农,不过停手了两三年,整的如今都不会种地了!”周叔满脸惭愧,摇摇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可不是吗,没成想这外边的海耗子还挺有用,这骨肥比啥肥都强,也算是老天爷给咱们的补偿了!”围在一块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大川,你帮我看看,瞅瞅我家的稻子长得咋样!”
“大川,我家稻子这穗花的颜色是不是不对啊?”
“大川,我家稻子这叶子长得有点多,是不是肥力太足,要不要也掐掉一些?”
“大川………”
这新的光景整的大伙都对自家的种田手艺不相信了,越想越觉着有毛病,唯恐耽误收粮,纷纷开口让杨大川到自家田里瞧瞧。
可还别,这一片瞧下来,还真让杨大川看出一两分门道。村口院子的人对自家水田足够上心,给的骨肥都是足足的,只要不是像周叔家过头了的,这田里的禾苗长势都很不错,花穗又长又大,瞧着比好年景的时候都强上几分,按照这样的势头,两分的地起码能有三分地的收成啊!
听了杨大川的话,大伙儿更是有了奔头,见天的往自家田里钻。瞅着水田里的秧苗渐渐青翠,慢慢拔高,抽穗开花,灌浆结实,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或许如今的年景当真是不同以往了,他们下种的时候本就晚了些时日,但是如今刚进7月,眼瞅着就能收割了。黄澄澄的一块块稻田像金色的毛毯散布在各家门口,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整个村口大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
杨大川家的水稻种的最早,也是最先收割的。开镰那天,整个村口院子都来了人,大伙儿纷纷自带家伙什,主动帮杨大川家收割,热热闹闹的一大群。
摸着这压坠手的稻穗,大伙纷纷暗自猜测这半亩地的水稻能收多少粮,估摸自家又能多少粮。杨大川屋外边也就五分地,人手足,不过一个时辰就全部收拾完毕,如今日头大,晒了大半天也将近脱水,知道院里人都心急收成,杨大川当天晚上就下了称,好家伙,竟然有两百五十斤!
哗,这个收成在村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好年景的时候,一亩地也就能收个三百五十斤左右,如今杨大川家只是种了五分地,但是有两百五十斤收成,那一年起码有五百斤啊!
想到这儿,大伙儿的心思火热,尤其是杨大川家种的水稻瞧着还不是最好的,村里还有好几户比他家伺候的精心,稻穗串子长得更长更大更饱满,这收成肯定也得长进几分,如今一个个喜得合不拢嘴,走路带风,话越加响亮。
杨大川家种的水稻可不止外边有,后边院子将近也有一亩地,全部收回来一称重,竟然收了有八百斤的粮食,虽然是还没去壳的,但是照这个收成,只要下半年再种上一茬,今年家里顿顿吃白米饭也是够了的。
村口大院的稻香随着稻子的成熟飘散的更远,不止人能闻到,连海耗子也越加疯狂,甚至还真有被拱进来的几只,要不是院里有人及时发现,让杨大川带上家里的大花、二花下田去抓回来,这一整块水田都得被糟蹋完,可就是这样,离院墙近的几家水田还是被啃了一块,起码得少五分之一的收成。
因此,原本大伙儿因为这高大院墙而放松的心又警惕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每时每刻都有好几个人在院子里巡逻,屋里养的猫狗也全部被提溜出来,随时准备将蹿进来的海耗子给弄死。
“村口院子的人是咋回事儿,最近咋都不下田了,他们地里的粮食不准备要了?”连着好几天,村里人都没瞧见村口那边来人,难道窝在院子里就有粮了!就算有粮,这外边田地的木篱笆也得按时来人收拾啊,全部扔给他们村里边算咋回事儿?
“嘿,你们还别,我还真闻到了稻子的香味,前两月,他们不是种水稻了吗,这个时候估摸着在抢收呢!”
“瞎扯什么蛋,能有多大块儿地,还得整个大院的人一起收?”虽然听了村口种水稻,但是村里晒场的人都觉得也就是腾出了大块一点儿的空地种个几株罢了,大头还得种菜蔬。压根没觉着他们能种成像以前一样一块一块的,至于杨大川的架子种菜更是早被他们忘到脑后去了。
“咱们去看看呗,最近这海耗子也闹得凶,一个劲儿的往他们院墙扑,指不定还真种出啥来了!”
村里的稻子渐渐熟了,但是这整个大院也不能没人守着,大伙儿排了收粮的顺序,不收粮的那家就在院子里巡守。不过大家屋前后能种的地也不多,住的最偏的也就一亩来地左右,都是经年的农活老把式了,一早上也将地里收拾的利利落落。
村里人下田来到他们院门口叫门的时候,他们整个院的水稻收了有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则是还能多长两天的。
“哎,你们外边咋回事儿,窝在院子里孵鸡仔呀,是不是想躲懒不干活儿?”还没进门,村里人就半是开玩笑半认真的与他们搭话。
“嘿嘿,咱们水稻大丰收,咋的,你们今儿过来是想帮咱们干活吗?”如今住在村口的人心里高兴的紧儿,嘴巴快要咧到嘴后跟,根本听不出他们的酸话。
“哟,真能吹,种的屁股大的一块儿地儿也好意思丰收,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他们如今的院门不是门扇合上的,而是架一把梯子在院墙上,让人一个个的往里爬,反正海耗子爬不上来,毒蛇爬的慢,也来得及弄下去。
村里的人一个个的爬进来,爬到墙头上一个个的目瞪口呆,急的后边的人干瞪眼。
“干啥呢,前头的,不知道外边危险吗,赶紧的!”如今外边的海耗子一个比一个凶,毒蛇也多,呆久了,保不齐就得丢掉命!
夕阳的余晖照在金黄的稻田上,一串串一咕噜的稻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刚收完稻子的水田还有农妇在拾掉在田里的稻粒,一堆堆的稻杆铺在水田里,正等着人把他们挽成稻结。
一进来,村里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景儿,年景好时都是常见的,时隔三年再见,眼窝子浅的瞬间掉眼泪。
“嘿嘿,咋样,咱们种的水稻不错吧!”守门的人满脸自豪。
“你们疯了,不吃香肉,也不吃菜了?”醒过神儿来,有人赶紧的发问。
“哈哈,早些日子咱们村口的人就跟你们了,这菜蔬都是种在架子上,哪里空就往哪里放,的一块儿地头就够了。若是屋里有空闲的,像大川一样,种在屋里,记得晒太阳就成了。咱们都不差菜蔬吃!”村口的人一边领他们进老晒场上,一边给他解释。
如今整个村口院子的走道都是这种田埂,空闲儿的地儿都被辟成水田了,最宽敞的还得属老晒场。不过这一茬收成后,也不知老晒场还能不剩下。
“领咱们去看那架子菜,不去老晒场了!”老晒场有啥去的,看他们晒稻谷呀,那得多招自个儿眼红!
“你们外头也太不够意思了,悄么声息的就种上水稻,怕我们学还是咋的,都是同一个村的,咋就那么气呢!”羡慕过后,村里人心里都酸上了,咱们都还在啃红薯,你们全都吃上白米饭了。
“哎,话可是要摸良心的,咱们没这种稻子的事儿,你们心里没数吗?”领他们进来的人嘴皮子也是利索的,毫不犹豫的就给酸话的人呛回去。
“行了行了,咱们先去看看架子菜!”今天许大壮也来了,他是村里默认的下一个村长,话还有几分威信。
杨大川跟大伙了种架子菜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大伙都根据自个的想法种上了。有些屋里没有空闲,外边的地又全部改成水田了的,干脆就将菜蔬种在屋檐底下,长长的两排架子,啥菜都有,想吃,不出门就能摘上;辣椒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白菜,应有尽有,凡是地里种的活的,在这些木头搭的架子上长得也很是水灵,绿油油,嫩生生,大太阳底下,看着别有一番滋味。
家家户户都是如此,种的虽然种类不一样,但是长得都特别好,占得地儿还贼,屋檐底下的一块也能将一家人的菜蔬备齐。
当天晚上,村里人回去一,第二天,除了守在村里不能出来的,凡是还能动弹的,全部都跑到他们村口大院来查看。
“嘿嘿,我咋觉着咱村里边如今特像外边城里人,没见过种田一样,忒稀奇!”接过一茬又一茬来家里看架子菜的人后,芋哥儿不禁笑道。
“嘿嘿,也就这两天,等他们瞧过了,村里也该种上了!”杨大川揉揉肩膀,虽然刚收完粮,但是下一茬的秧苗这两日也要下田了,他这两日除了忙着应付村里人,还要偷偷在自家后院整田,也是累的紧!
“待会儿大哥跟老三过来吃完饭,记得煮上白米饭,装上几斤白米给他们带家里去!”如今家里的白米过了明路,杨大川也敢在人前拿出来了。
“唉!咱们可有两年没吃上这白米饭了。”杨大山菜也不夹,扒了一大碗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以往不顿顿大米干饭,但是每日也少不了一顿稠的,这两年,差不多顿顿红薯苞米,生生把人给吃伤了。
“咱村里的院子也不大,我跟大哥的菜园子合起来也就一分地,拔掉前院,估摸着也是二分!”杨大路这会子不禁羡慕老二了,外边这前院后院的加起来一两亩,全种上这一年也就不愁了。
“想要吃饱是挺难,但是偶尔给孩子们甜甜嘴却也不差了!”杨大川知道老三的意思,但也不出要把外边的田地分给自家兄弟的话来,只得赶紧把话题扯开,“你们仔细瞧瞧,这新种的白米咋样?”
“恩?瞧着饭粒好像比以往的更大一些,吃着也更加软和香甜。”杨大山仔细瞧了瞧碗里的白米饭,又尝了一口,如是道。
“颜色也更加雪白,不吃菜也能扒两碗。”老三补充了一句。对于杨大川没有接他的话头,虽然失望,但也算常理,毕竟当初分家的时候,还是自己跟老大先挑的,怨不了谁。
“大哥,老三,你知道外边那五分地,我今年收了多少粮吗?”杨大川还卖了个关子。
“一百还是一百五?你赶紧吧,别耍花腔了,咱们都猜不着!”老三是个性子急的,了两嘴就催促让杨大川直接。
“两百五十斤!就外边的五分水田,我收了两百五十斤!而且我家的庄稼还不是院里伺候最好的,按照他们最好的收成,起码得有三百斤!”杨大川如今也只能把这好收成归功于天上的两色极光跟谷肥了。
“嘶!”两兄弟倒吸了一口气,这收成咋那么高!要这样的话,他们院子两分地,种上一年,每家也能分上一百来斤的稻谷呀。
“而且我瞅着这水稻咱们不止能种两茬,紧着日子咱们一年还能种上三回!”今年收水稻的时候,杨大川算了算日子,起码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多月,要是以后赶一赶,田里的肥料又给足,种三茬也不是不可能。
“大川,你的是真的?”刚进门的许村长跟村里的几个族老听到杨大川这话,高兴的大叫起来。
许村长这一行人今天都忙着到处查看,寻摸清楚了后,想着这是杨大川弄出来的,他肯定更清楚章程,就想着找他问问村里该咋弄,没成想这一进门就听到个大消息。
“嘿嘿,村长你们咋来了,吃上饭了吗?阿嬷、芋哥儿多添几双碗筷。”杨大川赶紧把几个人让进桌子上。
几个人也不客气,村里还不知道谁家是啥情况啊,都几年没吃上白米饭了,拿起碗筷就是一顿猛刨。这饿虎扑食的模样,杨大川都得担心自家的锅底给这帮人给祸祸了。
“大川,你刚才能种三茬水稻是咋回事儿?”咽下碗里的最后一口白米饭,许村长又想起刚才进门问的问题,其他人也是眼也不辍的盯着杨大川。
“村长,种三茬是我自个儿合计出来的,成不成还不知道呢!”杨大川一阵尴尬,在自家兄弟面前吹牛就算了,在这些庄稼老把式大话他还是觉得有些心虚。
虽然他心里有八成把握,但是毕竟还没种出来过,也不敢出去乱,今天瞧着自家兄弟发愁家里地少,这才透露一两分,没想到就被村里这帮老头听到了,这会子也只能硬着头皮了。
“咱们以往种水稻都是三月下种,清明插秧,七八月下粮,合计得长四个月。今年咱们种的时候都将四月下旬了,但七月出头,没差上几天,大伙儿也能将粮食收进仓里,这少了得有一个多月啊!”杨大川把自个儿的发现跟大伙儿了一遍,这成不成的也只能等明年来看了。
听杨大川这么一,大伙儿都觉着有几分靠谱,只要不碰上个旱啊涝啊的,像今年一样风调雨顺,守着这院里的地儿也能过得下去。
“唉!当初要是把两个院子圈起来,这得多多少的粮食啊!”这纯属马后炮了,杨大川心里暗自唾弃这话的人。当初建围墙的时候,你们里边可是生怕我们外边占便宜的。
“要不 ,咱们在外边的田地也种上。”
“外边种个红薯苞米都收不回来几成,要是种上水稻,连稻种你都收不回来!”这几日院墙外边的海耗子有多凶,他们也是见识到了的,村口外边每家种上个两三分地,这海耗子就像是要跳起来咬人一样。要是外边几百亩的农田都撒上水稻,估摸着这整个安平县城的海耗子要把他们村填平。
“咱们还是得建围墙,起码把这围墙多围些田地才行,如今村里还是太窄了,难搞!”许村长低叹了一声,愁啊!以往光是种菜地,村里都得不可开交,如今还要在村里种水稻,村里的地面更加紧俏,这下子更不能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