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甜蜜的同居
看另一个自己辛苦,是一种什么感受?
陈西正在体会中!
朱贝妮已经离职一周余。过去的一周里,朱贝妮起早贪黑,甚是用功。
把自己定位为后勤人员的陈西,也跟着忙碌起来。
坚持认为冬日取暖靠抖的陈西,见朱贝妮穿了棉居家服还手冰凉,毫不犹豫某天下班买回一个三千瓦的大功率电暖气片,来驱逐南方冬日的湿冷。
同时,不忘喜滋滋地炫耀:闲鱼上淘来的二手,9成新,相当于原价的3折!
一日三餐也是安排妥当。头天买好食材一锅乱炖,当晚餐;早烤好面包涂好果酱热好牛奶,中午就嘱朱贝妮用乱炖余汤煮剩饭。
同时,不忘宣传沪上的饮食文化传统:菜泡饭那都是高级的,一般人家吃的都是酱油泡饭。啊咳,当然的是以前。
朱贝妮的袜子、内裤什么的,都不好意思经由他的手扔洗衣机。还好陈西在这方面特别大方坦然,不会在贴身衣物上有什么癖好。
看书看累的时候,朱贝妮也会起身帮忙,搭把手晾晒衣物。
一起劳作,会让她产生过日子的甜蜜错觉。起来,绝大部分女生是天生对婚姻生活保有幻想滴。
这天,朱贝妮正含羞一笑,递衣物给陈西让他夹起来,却无比惊恐地发现:文胸被洗衣机扭得钢圈变形。
心在滴血的感觉有没有!
这款黛安芬要420块人民币有没有!
是朱贝妮下了好几次决心才眼睛一闭狠心买回来的有没有!
“怎么了?”陈西看朱贝妮木僵一般的神情,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朱贝妮有气无力。
为绝后患,思前想后还是要提个醒:“那个,文胸其实是不能机洗的。”
陈西倒是不笨,马上意识到什么:“是不是洗坏了?”
“嗯。”
“我帮你重新买一个吧。我觉得米色太素了,要有点颜色才好看。索性集齐彩虹色吧!多少钱一个?”
“一个……三四百吧。”
“什么?!”
彩虹色什么的,自此再也没有提过。
又几天,陈西下班路上电话过来,忽然语气娇羞起来:“那个,你穿什么尺码?”
“什么什么尺码……哦,哦……不用,我会不好意思的……我自己买啦!”朱贝妮竟然心有灵犀知道他在问什么的尺码。她怎么好意思她其实不大!
那天,晚回了半时的陈西默默递上一个纸袋:“店员不合适可以次日去更换尺码。”
朱贝妮默默接过来。是古今。
哎,分明不是初恋,又没有观众,两个人却矫情到顶点。一个语气羞涩,一个脸颊绯红。
毁一还二。陈西买了一红一黑两种颜色。
晚上,朱贝妮关上卧室的门,拉上窗帘,在衣柜上自带的穿衣镜前试穿。
大正好。
连伪装的余地都没有了。
真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
朱贝妮例行周末给父母电话。朱妈妈听她现在全天候窝在家里复习,幽幽道:“你也就吃泡面放个鸡蛋的煮饭水平。反正是复习,你回来复习不好吗?我可以天天煮好吃的给你。乌鸡、鸽子、鳜鱼、牛肉、羊肉、猪肘……天天不重样地做给你吃!”
朱贝妮个饱嗝,好不容易才忍住冲动,咽下行将飚出的一句话:“我的确天天食材换花样……”
唉,只可惜做法太统一,以至于每次瞄见炖锅,都忍不住哆嗦。
还好朱爸爸及时出言否定:“哪年寒暑假带回来的书真的翻看过?舒服与刻苦,就不是一件可兼得的事!”
朱贝妮便在爸爸妈妈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却并不激烈的争吵中乐滋滋偷偷挂了电话。
“你怎么总也不回自己家?”朱贝妮问陈西。
陈西下班后煲上食材,等闷好的一个半时里,趁机去酒吧个来回,把前一天的台账做掉。周末上午则舒舒服服躺在阳台上的摇椅上跟美国的朋友们越洋电话。吃个早中饭,稍事休息去游泳。晚上继续酒吧做账。
朱贝妮算起来,自从他入住的那天起,就没有一夜不睡在这里。
“我爸爸看我不顺眼,我妈妈看我不顺眼,就连家里的大黄也看我不顺眼……实不相瞒,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家里的地位很卑微。”陈西诉苦。
好吧,至此朱贝妮也不好意思出言赶他走了。
至于粒粒临回家前的那个分手后就来报道的准室友?因为又被男友成功挽回,彻底与朱贝妮无缘了。
为了巩固室友的合法地位,陈西一本正经拿出房租的一半。朱贝妮看着装了2000元现金的信封袋,一时感慨颇多。
最终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你怎么知道是这个数字?”
“你告诉我的。”
朱贝妮半信半疑。
她不记得自己曾向陈西提及过又跟房东确认过的房租金额,但鉴于最近昏头昏脑地看书,她也不记得自己不曾向他提过。
陈西装作很忙的样子,把装钱的信封往餐桌上一放就折身去厨房。一退出朱贝妮的视线,他便忍不住拍胸口表示余惊不……天了噜,有个粗心的女朋友也不见得是糟糕的事!毕竟她自己都搞不清楚!
就这样,虽然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同居,朱贝妮和陈西共居一室的日子,华丽丽地上演了。
大约同居的第13天,那是一个平常的晚饭后。
朱贝妮在擦拭过的餐桌上铺开她的《社会语言学》,随口了句:“没想到你还蛮有耐心照顾人。”
陈西拿着抹布退回一步:“我一向懒得照顾人……这恐怕也是大黄厌恶我的原因,鱼干在桌上,它不自己跳上去,我是不会帮它拿下来的。”
“可你好像把我照顾得很好……”
陈西来劲了,他把抹布一放,撑直两手在桌面,俯下身,看向餐桌另一头的朱贝妮:“我一向不能接受宗教,却由衷佩服圣经。对于我这种不爱读文学书的人来,多少了解点圣经,就相当于上全了文学体验课。
我记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确实过《圣经》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
“所以,你的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