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自满过甚
访客无言,家主无声,凡有宾者对着棺椁抱拳三揖,孝子便叩首还礼。
穗儿虽是里中的包打听,但他家的交游其实并不广。
若李恪家还有三五家相熟,穗儿这儿却只有李恪。便是旦那一家,也是看着李恪的关系,平日才会对他稍微亲近些。
正因如此,连夜赶来祭拜的人并不多,除了严氏,就只有携妻带子的里吏妨和一早便在这儿的监门厉。
晚些时候里典服也来了,还带了他正着重拉拢的里中八位镰刀教习,院中这才变得热闹起来。
宾客多了就得有人照拂,正巧李恪和旦也做不了孝子,就自觉自愿在院外做陪客。
“恪君,今日满院宾客,想林氏孤苦一生,死时也算风光,你替我转告穗儿一声,叫他节哀。”
里典服背着站在一株枯死的桑树边,轻声和李恪叙着话。
李恪点了点头:“穗儿定会感念里典用心的。”
“我为里中主官,此事应当。”里典服摆了摆,突然放低声量,“我听闻,穗儿已能通读尚书?”
李恪皱了皱眉,有些不明白里典服的用意,但还是老实作答:“秉里典,穗儿的学问是我教的,尚书可通背,论语、诗经还略有不熟。”
“他才八岁吧?”
“正是。”李恪被他绕得心烦,单刀直入问道,“里典,我们能否开门见山话?”
里典服讪笑了一声,:“我有位军中故交,如今在句注塞当值。此人家世清白,任侠富庶,唯独不通诗文。想着膝下尚有幼女,便想为他女儿寻个读过诗书的赘婿,还求到了我这里恪君,你读过书的人中有几人愿意入赘的?恰好穗儿现如今孤苦无依,饔飧不济,年岁又与我那位犹女相仿,我便想”
李恪听得寒毛直立,根本不敢让他把话出来,当即出声打断:“里典,关于穗儿,我也正好有事求您!”
“哦?莫非恪君对他也有安置?”
“正是!”李恪一下子提高音量,即便夜来有风,声音也传遍了全院,“里典,穗儿与我一同习文打闹,几乎可以是在我家长大的,媪一直便喜欢他。林姨早年身体便不好,前两日更显病重,便欲将穗儿过继到我家,媪已经应下了。恪想求里典帮忙,三日一过便为穗儿过籍,以全他与媪的母子情分!”
里典服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你要将穗儿过籍到你家?”
“这是林姨的遗愿,里典,人死为大啊!”
“可今岁自占已过,转天便是纳租之日,现在过籍,上官若是将此事判为匿租,我可是要受牵累的!”
“我如何会让里典难做。”李恪故作爽快,“既然自占已过,林姨的籍自然可以晚些削,该缴的租,我们一分也不会少给。”
“恪君真是一如既往得思虑周全。”里典服死死盯着李恪,压低声音一字一顿问道,“你可知,那位故交与我关系莫逆?”
“真的吗?”李恪故作吃惊,同样声回应,“那该如何是好?媪是必然不会答应家中子弟入赘的。要不这样,既然两个孩子年岁相仿,直接定亲如何?如此也不枉了里典的一场媒妁不是?”
里典服噌噌两步走近,眯着眼,摒着息,战场历练的厮杀气息勃然而出。
“这!便是你为我所献之策?”
他的气势如此之重,眼神就像利剑般戳在李恪心口,好似只要稍稍用力,就会透胸而出。
李恪的脸色变得惨白,冷汗瞬间布满后背,但脸上却不敢露出半点怯意。
就在这时,严氏来了。
她破开人群,款款行来,就如同看不见里典服的愤怒,一拖一踏,不经意间就替代了李恪的位置。
她昂首与里典服对视,面如清泉,波澜不惊,一开口,那话却是对李恪的。
“恪,抢收之事,可是叫你觑了天下英才?”
“恪不敢!”李恪抓住会赶紧低头,总算能松下那口气。
“不敢?”严氏回过身来,彻底把里典服晾在一边,“我看你倒是敢得很!初出茅庐恃宠而骄,若不是自以为身负才纶,何以如此对里典话?”
“媪,里典方才是向我问策”
“抢收事毕,里典还有何事问你?莫非你真当自己是千里良驹?”
“媪,是关于阿弟的事”
“穗儿”严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只是脸上的怒气却更盛,“若是穗儿之事,你因何不请里典询问为娘,难道在你眼中,为娘已经做不得你们的主了吗?”
李恪噗通伏倒在地上,飞快写下一个“赘”字,嘴上却丝毫不停,用最悔过的语调大喊:“媪!此事是恪欠缺思量,以后必不敢再犯!”
借着灵堂透出来的烛火,严氏终于明白方才发生什么了!
她闭上眼,迅速调整出一个歉意的笑,借着转身之抬脚抹掉地上的字,一举一动看不出半点刻意。
“里典,我亡夫曾为家中立言,凡后人忤逆、辱老、赘门等辱及先祖者,谒杀不待。不成想我平日待恪太过宽宥,他竟险些作出忤逆之事!”
“夫”
“养子不教乃独妇之过,若您要怪,便怪在我头上。此子此子以后我定严加管教,再不叫他作出此等悖伦忘义之行为。”
“夫人严氏言重了。”里典服尴尬一笑,早已经气势全无,如今他只想草草收场,待到秋后再行算账。
可严氏偏偏不能让他如愿收场。
刚才李恪声量忽高忽低,整个院子大多听得云里雾里,严氏是唯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
事情唯一的转便在这里,在里典服自始至终没有把话亮出来,而她的任务就是彻底堵住里典服的话头,让他以后再也没法出来。
她一本正经地明知故问:“里典,虽户籍未移,但我中有林氏摁过印的过继文书。算起来,穗儿已是我子了。恪又您方才与他商议我幼子之事却不知道究竟是何事,非要避着我这个做媪的,与恪这个尚未傅籍的大兄相商?”
字字如刀!
里典服憋屈地几欲抓狂,脸上转瞬间青白变色。
他看出来了,不管严氏是怎么知道他与李恪密谈的内容,猜也好传也好,哪怕是耳窍聪灵也罢,如今她必然是知道了前因后果,现下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这对母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穗儿交出来,但又不想得罪于他,既然如此,他又何必逞这一时之气?
要知道被田典余压制了这么多年,他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凭的便是一个“忍”字!
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
里典服心思电转,再看严氏,已经是和颜悦色,如春风沐雨一般。
“严氏,你方才真的错怪恪君了。之前相谈,我只是觉得灵堂简陋,想派些人来修缮一番,却被恪君推脱,这才不悦。想来如此事,恪君觉得不必与你商议,如此才自作主张的吧?”
“真是如此?”严氏故作疑惑道,“里典,恪近日因抢收之事自满过甚,年纪轻轻已有些目中无人之态,我这做媪的实在要知道亡夫曾立言”
“我知我知,凡后人忤逆、辱老、赘门等辱及先祖者,谒杀不待嘛。”里典服慌忙打断严氏的话,“我早日却不知你家门风如此,以后你二子我帮你看顾,凡忤逆、辱老、赘门,我直接将他们收监,等你来谒杀,可否?”
“如此独妇多谢里典!”